查看原文
其他

中哈产业互补提升合作空间,也迎来“疫”外机遇

哈萨克斯坦新观察 哈萨克斯坦新观察 2021-07-20

【原标题】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访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文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全球各国的经济按下了“暂停键”,各国通过自救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进入第六个年份的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其工程进度、市场收益等方面也因疫情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在中哈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积极应对下,已有20多家企业实现复工复产,两个项目实现投运,较好地应对了疫情的考验。




排忧解难,为中哈企业保驾护航


中哈产能合作框架下已形成5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247亿美元,其中有17个项目已完工投产,19个项目在建。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文介绍,这56个重点项目,涉及能源、矿产、农业、交通、物流、金融、化工等等行业。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可提供就业岗位、创造大量税收,为当地政府和民众带来“看得见”的好处。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奇姆肯特炼厂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


从2014年以来,中哈两国已举行18轮政府间产能合作对话,逐步形成“政府+协会+企业”的工作机制。


作为这项工作机制中的“中间环节”,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投资公司成为两国企业与政府间的纽带,为项目落地提供各环节的服务与支持,比如帮助双方企业在对方国家的投资合作寻找潜在合作伙伴等。


尤其今年,尽管两国合作发展的节奏被疫情打乱,但是两地多年来的密切合作,为今年疫情之下的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投资公司为项目单位解决人员往来、货物通关、签证办理、风险防控等问题,为一些受困企业和个人提供帮助。


王克文说:“这些年,中哈双方团队共同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也形成默契感,能够较好地相互配合。”


王克文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两国政府在双方企业的合作中,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6年来,中哈双方政府部门以问题为导向,磋商解决企业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


2015年,中哈两国外交部通过磋商,在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下解决了商务签证便利化的问题,取消了邀请函返签号。即符合相关规定的中方企业向海外协会提交申请材料,在获得哈萨克国家投资公司出具的确认函和我国外交部照会后,由海外协会专办员赴哈驻华使馆北京总领馆办理签证。哈驻华使馆设专人专窗及免排队等绿色通道服务,使签证便利化水平大为提高。


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150亿美元的中哈产能合作专项贷款,为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丝路基金也设立20亿美元中哈产能合作基金,用于对哈萨克斯坦重点项目的投资。


从哈萨克斯坦实施首次紧急状态起,科伦药业打造封闭式安全岛建设,要求中哈方员工住厂隔离坚持生产。


考虑到疫情给中国企业增加的“走出去”难度。从6月中旬至今,王克文带队先后到上海、天津、江西、江苏、新疆等多地,走访了30余家企业,了解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建议,帮助企业纾困。


王克文在调研中了解到,疫情的蔓延给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推动、建设和运营造成很大困难。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在哈项目工程逾期、合同违约等问题,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在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应对困难的同时,还与相关领域内资深专家团队合作,为项目策划、统筹保险方案,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前移合作关口,让边境“亮”起来


今年上半年,中哈两国对疫情管控最严格的时候,霍尔果斯口岸曾积压2000多辆货车,长达40、50公里的车辆在口岸排队等候通关。


6月10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召开了中哈产能合作第18轮对话会议。会上,双方领导达成共识,协调解决疫情背景下人员往来遇阻、设备供应不足等问题,推动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稳妥有序复工复产。


随后,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走进霍尔果斯口岸,调研、了解货物“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今年11月份,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专门举办货物通关协调会,邀请霍尔果斯发展改革委、口岸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及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单位,面对面作交流,就货物通关运输交换了意见。


在协调会现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霍尔果斯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两地将依托霍尔果斯的优势,助力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与协会的合作,表示将为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的货物通关提供便利。中哈产能合作的开展与两国边境口岸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王克文说,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的务实开展,有效带动中哈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的发展反过来也将为产能合作的开展赋能。


今年3月中旬,Qazaq Mining Company有限公司首次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福建省泉州市发运了近50吨重的花岗岩石材。


随着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的不断深入,眼下,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正积极与一些专业机构合作,探索中哈双方标准和认证等领域上的合作。


王克文介绍,由于中哈两国技术标准的差异,会造成质量评价方式和指标不一致、重复检测、增加进出口成本等,从而阻碍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如何消除技术壁垒,实现双边在标准的认知、掌握与互信,对更好推进双边产能合作至关重要。



用产业互补提升合作空间


目前,中国与近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4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的产能合作。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文(右二)认为,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凸显出两国合作的互补优势。


王克文认为,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凸显出两国合作的互补优势。从爱菊粮油、金骆驼等企业在哈投资的项目来看,中哈两国以优质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形成互补。


“这几年,很多中资企业赴哈考察农业领域的合作机会,哈国油菜籽、小麦等优质的农产品,与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大市场形成良好的互补,对于中哈两国的企业们来说,充满着合作机会。”王克文说,两国政府可以在农业领域探索良好的合作模式,引导和支持双方企业展开合作,实现共赢。


除了产业互补的优势之余,今年的疫情,也让中哈两国的企业迎来“疫”外的合作机遇。


王克文说:“后疫情时代,中哈企业可以着眼于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展开合作,让科技感十足的技术改善民众的生活,让未来的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迈向新的台阶。”


来源:第88期哈萨克斯坦《今日丝路》报中文版

记者:司晓鹭


文章均由本平台整理发布

转载请标注来源“哈萨克斯坦新观察”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后台
投稿请发至:78555107@qq.com

大家都在看

2021年,哈萨克斯坦继续政治改革

哈专家亲测国产新冠疫苗:完全不输国外!

资产公布!2020年哈萨克斯坦富豪榜来了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下载APP了解更多

监制|汪金生 责编|宋欣

长按下载APP

关注中亚资讯

获取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