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芽》短片刷屏:父母常说的这4个字,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

宝安教育 2020-02-26

让孩子快乐成长,把孩子培养成才,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也是父母们最费心,最焦虑的一件事。


有人不惜花费半年工资给孩子上暑假补习班。


有人绞尽脑汁给孩子买学区房。


甚至如今年春晚小品上演的那样,连孩子的座位,都要全家兴师动众地去争抢。


其实,最简单也最高效的教育方法,全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


1

1

1


前段时间,朋友圈被一个公益短片刷屏了,很多人看了后都争相转发,也瞬间明白了:


这4个字,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短片中,小女孩珠珠陪妈妈一起在菜市场卖菜。


她们的摊位生意惨淡,因为卖不到钱,母女两人的生活甚是清贫。


一天,珠珠看到隔壁卖豆芽的摊位生意很好,便提议妈妈:“我们也可以种豆芽来卖吗?”


经营着本小利薄生意的妈妈,看了看自己的摊位,又想到种豆芽会遇到的困难,脸上浮现了一丝的停顿与犹疑。


就在观众都以为妈妈不敢尝试,而拒绝女儿的想法时,妈妈突然看着女儿,坚定的说:“我们试试。”



于是,她们便有了第一次尝试。


可毫无经验的母女俩,将豆芽种植在阳光下,这根本无法种植出好的豆芽。


看着枯死的豆芽苗,母亲微笑着告诉女儿:“没关系,我们再试!”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坚韧的妈妈找来书本,希望从中得到诀窍。


尽管母亲只上过小学,书上的字都认不全,但她仍陪着女儿一起研究。


很快有了改进方法,她们找来布料盖在豆芽上,渴望成功的珠珠问:“这次会成功吗?”


妈妈的回答依然信心十足:“我们试试!”



但结果让母女二人又陷入了沉默,第二次尝试又失败了。


原本贫穷的生活,因种植豆芽变得更加窘迫,而妈妈还是没有放弃,抬头又对女儿说出了那句充满魔力的话:“我们试试!”


终于,她们找到了失败的关键原因,没有给豆芽按时浇水,在第三次尝试后,母女二人大获成功。


在欣喜若狂的同时,妈妈还不忘鼓励女儿:“要不要去尝试种植别的东西?”


而此时的珠珠,已经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这一次,变成了她勇敢而又坚定的对妈妈说:“我们试试!”



正如短片中女孩说的那样:妈妈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


这份养料不仅滋养着豆芽茁壮成长,也将一个贫穷家庭的女孩滋养成为一位博士生。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让他在紧急情况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韧劲去迎接挑战。”


父母不压抑孩子的天性,经常对孩子说“我们试试”,并带着孩子去尝试新鲜事物,培养出孩子坚韧勇敢的品行,终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1

2

1


西班牙教育短片《Alike》,一直被很多幼教老师奉为经典。



动画的内容是这样的:


儿子帕特第一天上学,蹦蹦跳跳地走在街上,突然被路边的小提琴演奏吸引,兴奋地开始模仿起来。


而爸爸却不为所动,递过来了书包,提醒他说:“这不是你该做的,快去学校才是你现在该做的。”



于是帕特依依不舍来到学校,他想起刚才的一幕,便兴奋地画在了纸上。


尽管很有绘画天赋,也画得很逼真,却被无情地指出:“这不是你该做的,ABCD才是你该学习的东西。”



日复一日,帕特被“规定”着,禁止尝试新事物,禁止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


但渐渐地,帕特越来越不开心,一直到最后,原本有天赋的帕特,也变成了一个庸庸碌碌的“普通人”。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现实。


短片中的爸爸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他们不顾及孩子的想法,看不到孩子的天赋,甚至阻碍着孩子开发兴趣。


孩子想学小提琴,觉得孩子是瞎折腾;孩子想看漫画书,觉得孩子在做无用功;孩子想做家务,还觉得孩子是帮倒忙。


上周末,带着女儿去她同学家做客,玩了没有俩小时,净听那个孩子的妈妈在咆哮了:


  • 不要乱画了,你画的都是啥呀,又不能成画家。


  • 不用你摘菜,尽在这添乱。


  • 你说想学游泳,还是算了吧,你也成不了运动员。



一直到吃完饭,我都没看到那个孩子笑过一回。


我去安慰她,反倒被她说的一句“我真没用”呛得说不出话来。


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培养自信的方法,就是获得一次次成功的体验。”


孩子的很多天赋都需要开发,很多品行也需要培养,如果第一次尝试就被打压,那他一生都会活在自卑之下,更不会有大出息。



1

3

1


上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有个叫爱德华的牙科医生,他有一个从小就爱钻研的儿子,名叫马克。


在电影《星球大战》大热时,小马克被电影的艺术效果深深吸引,突然有了拍电影的想法。


“那我们试试吧!”这是爱德华对马克想法的第一回应。


说干就干,爱德华不惜重金为儿子买来了一台手持摄像机。


机器很重,幼小的马克哪里能扛得动,繁忙的爱德华就抽出时间,主动扛起机器,和儿子合作拍了第一部影片。


又有一天,10岁的马克突然告诉爸爸,自己对编程很感兴趣,想学习编程。


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10岁孩子想学编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然而对于儿子的新奇想法,爱德华再次回应说:“那我们试试吧!”


要知道,爱德华对编程一窍不通。


然而在他的教育理念里,只要孩子感兴趣,愿意尝试的事情,他都可以支持,不做任何阻拦。


后来儿子马克考上了哈佛大学,在父亲鼓励精神的影响下,大学期间他创建了一个社交软件,后来仅用几年时间,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帝国。


这个社交网络就是众人皆知的Facebook,而这个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孩子,就是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显然,正是爱德华的“我们试试”的教育理念,才让扎克伯格拥有勇气去创新,开拓了一个新的社交时代。


人们常说:“在生活的道路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在育儿理念上,父母看似支持的仅仅是孩子的一个想法,其实,支持的是孩子的一生。


1

4

1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吴尊作为父亲,就曾因为女儿neinei的一句话情绪失控,泪流满面。


村长问neinei:为什么以前离开爸爸会哭,这一次离开爸爸却没有哭?


neinei天真的说:“因为爸爸告诉我,你要勇敢。”



其实,看过节目的人都知道,吴尊不仅仅是嘴上告诫女儿要勇敢,他更是在女儿面对新事物时,一边鼓励尝试,一边和女儿一起去挑战。之前网上就流传着一则吴尊为女儿示范玩滑滑梯的视频。



起先是女儿站在滑梯前,想尝试,又害怕而止步不前。


吴尊没有说教,更没有嘲笑,而是放下明星身段,亲身为女儿示范了一番。


看到爸爸的示范,女儿终于有了勇敢的第一次尝试。


遇到挑战,一起尝试,吴尊的这种育儿理念慢慢地根植在了neinei的内心,短短的几年后,就让neinei从爱哭怕人的小萝莉,长成勇敢爱助人的大姑娘。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孩子可能不记得你说了什么,但始终记得你做了什么。


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尝试,更能教会孩子自己挥动翅膀飞向天空。


白岩松曾说:

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洁白无瑕、阳光灿烂,那不是成长。


成长应该是立体的、真实的,不断犯错误的。


如果孩子突然有新奇的想法,有求知的意愿,父母最该做的,就是在靠谱的范围内,给与他无尽支持,并身体力行地带领他去尝试。



1

5

1


现在有很多父母总害怕孩子做不好,总焦虑孩子走弯路,总担心孩子犯错,总希望孩子从小就一帆风顺。正因为如此,很多父母也阻止了孩子一次又一次探寻新世界的尝试。


实际上,这一类父母的内心深处充斥着不安全感,为了满足自身对安全感的需求,缓解自我焦虑,他们把自己的行为外化成对孩子的控制和操纵。


哲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人类从古至今,小到个人的成长,大到文明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试错、领悟、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想想我们自己,有多少人没有犯过错?又有多少人,是从小到大一直按照父母的规划走过来的?


我们不可能不犯错,孩子当然也不可能。


孩子不可能被父母操纵,父母也操纵不了。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远超于很多人的预期,最起码已经超过我的预期。我们其实并不清楚,也不能保证,到底给孩子规划什么样的路,才能让孩子适应二三十年后的社会。


这很现实,对很多父母来说,规划真的有大概率赶不上社会的变化。


因此,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是试错的终极要义所在。


不压抑孩子的天性,不束缚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的思维和性格,在成长路上自由而奔放地生长。


那些尝试,那些经历,那些风景,全都会融入孩子的骨子里,成就孩子一生的高度,照亮他一生的路。


转自首都教育,根据微信公众号“有书”、“优竹教育”等整理。

大家都在看,点击图片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好看你就点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