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可以留言啦!欢迎大家来互动!
当地时间9月8日,巴黎残奥会闭幕,中国队以94金76银50铜,共计220块奖牌的成绩,斩获奖牌榜第一。
220块奖牌是什么概念?第二名的英国获得49金44银31铜共计124枚奖牌,第三名的美国获得36金42银27铜共计105块奖牌,中国队获得的奖牌总数,几乎赶上了第二第三名的奖牌数总和,说一句“遥遥领先”毫不为过!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在残奥会上取得奖牌榜第一,2004雅典残奥会63金46银32铜,2008北京残奥会 89金70银52铜,2012伦敦残奥会95金71银65铜,2016里约残奥会107金81银51铜,2020东京残奥会 96金60银51铜,年年都是断崖式领先的好成绩。和奥运会不同,这些夺金摘银的残疾人运动员,大多都是业余的运动员,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公务员,也有学生、普通职员和各行各业的自由职业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奥运健儿:李樟煜在男子C1级场地自行车3000米个人追逐赛中为中国残奥代表团摘得巴黎首金,并创造了该项目新的世界纪录;女子标枪F34级决赛里,中国选手邹莉娟以22.55米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冠军;邸东东以6.85米的绝对优势卫冕摘下巴黎残奥会男子T11级跳远决赛金牌……只有重视残疾人保障,把残疾人再社会化放心上,关注弱势群体的国家,才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才能在世界级的残疾人体育竞技中取得断崖式的领先成绩,220块奖牌,就是中国交出的“人权答卷”。那么,为什么身为发达国家、运动强国的美国,残奥会奖牌并不多?这其实折射出国家对残疾人的态度差异:对于中国来说,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是为了让残疾人能通过体育运动提高自身机能、改善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而在美国和许多国家看来,残疾人运动鲜少被关心、缺少流量,换言之,残疾人运动“没有多大的商业价值”,失去商业化的可能性,也就失去了培养和赞助的必要性。当然,也有可能美国参与体育运动的残疾人都去奥运会上紫脸拿金牌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或是编造谣言,事实上,虽然美国经常以人权问题质问其他国家(主要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但回溯历史,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公共空间的扩张,美国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让残疾人“消失”。1867年,旧金山出台法案,其中提到“任何患病、致残、肢体残缺或以任何方式畸形以致成为难看或令人厌恶之物的人,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将被视为犯罪”,很快,内华达州里诺、俄勒冈州波特兰、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和宾夕法尼亚州都开始推行相应法案。最后一次因为这类法律被逮捕的记录是在1974年,美国这个所谓的“人权灯塔”,对明显残疾的人群施行了长达一百年的歧视与迫害。至于无障碍设施建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国际建筑学界开始进行无障碍设施的研究,但直到三十年后的1968年,美国才首次出台《建筑物障碍法》,其中限制的也仅是“使用联邦资金的建筑物设计,必须便于残疾人通行”,也就是说,私人产业也可以不遵守相应法规。至于《美国残疾人法》出台,那已经是1990年的事情了,经过了100多年的歧视,50多年的缓慢推进,美国残疾人总算能正大光明地出门工作生活,不用担心自己走在街上就被抓去拘留了。至于“在美国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平等自由的生活权利”这一说法嘛,看看华裔残疾女科学家Vivian Cheung就知道了,2008年她受聘为HHMI(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2年首次与HHMI续签合同,2015年她不幸发病致残,2018年HHMI拒绝与她续签合同,2020年,她将HHMI诉至法庭,控诉HHMI歧视残疾人。对簿公堂三年后,她迎来的是“不存在歧视”的败诉判决。常常有人拿美国做比较,声称在中国无障碍公共设施并不到位,奖牌多不能说明残疾人的生活境况有所好转,残奥会成绩只是“面子工程”,参加残奥会一点用也没有。此言差矣!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建筑界才逐渐了解“无障碍”的涵义,北京于1991年修建了第一条盲道,2008年,为了筹备残奥会,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大量规划改造了便于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道路,北京残奥会后,北京的盲道已长达1541公里,遍及880条城市道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无障碍城市”。也正因为残奥会,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这些“不出门”的人群的生存境况。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将“无障碍环境”专列为第七章,2023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还有《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文件也相继出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无障碍中国”的建设刚刚起步,但残奥会的好成绩和越来越多对残疾人生存境况的讨论,已经足以说明中国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包容、鼓励、支持。拿人权问题来阴阳中国的,还是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