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泰固收】关于央行买债:能但必要性不强

张继强、吴宇航等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 2024-05-02
如果您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别忘了加“星标”!

正文




近期市场对“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关注再度提高,昨日央行《金融时报》专访对此问题已经做了充分阐述,我们在此做进一步探讨:
问题一:央行是否能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
可以。世界主要央行都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卖国债,是较为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央行在2000年前后也曾使用过该工具。央行二级买债有制度支持,据央行官网公开市场操作概述:“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不过一级市场购买国债是被明确禁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规定: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问题二:为何实践中不启用?
因为现有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已经足够。目前央行短期有逆回购,中期有MLF、长期有降准和结构性工具,已经足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流动性需求。且这些工具相比直接买卖国债有更多优势:一是利率水平稳定,不会随市场每日波动,有助于传递稳定的预期以及调控短端资金。二是量足够大。由于逆回购MLF质押品范围很广,操作量很容易达到千亿甚至万亿级,国债成交量则远远不够。海外央行之所以大规模买卖国债,是因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很小,央行直接下场调控利率水平几乎是仅有的选择。
另外,在传统工具尚有空间的情况下,央行直接购买国债,也容易引发“赤字货币化”的猜想。
问题三:长期看有必要性,但短期制约在哪里?
一是,我国国债规模不够大,国债利率对实体利率的传导机制尚不成熟。目前我国国债存量规模约30万亿,日均成交量不到5000亿。央行在采访中也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相对足够大,同时发行节奏要相对稳定,才能有效实现政策传导,也能避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目前我国利率传导的双轨制问题依然存在,实体融资利率更多挂钩LPR,而LPR与银行存款成本更相关,国债利率虽然也在一些地区作为贷款利率下限,但对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传导作用还不够强。
二是,短期问题不是国债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今年以来理财、基金规模增加较多,农字头银行和保险配债压力很大,机构普遍面临严重的资产荒。但特别国债没有启动发行,政金债、地方债供给相比往年明显偏少,欠配压力之下债市洼地逐渐减少,长债利率也不断创下新低。在低利率环境之下,央行下场买债有与市场“争利”之嫌。
三是,央行买卖行为很容易成为市场波动的“放大器”,例如在流动性宽松时期央行需要回笼货币,此时选择卖出国债,但市场很可能过度解读为收紧,反而导致利率波动风险。近期央行多次提醒长期收益率变化,看似是不希望利率水平过低,背后源于中美利差和汇率、经济预期、债市风险等多重制约。
当然长期看,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甚至降至0,届时有必要考虑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加上未来几年国债规模会持续扩大,央行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是一个重要的“储备工具”。
问题四:如果用了,对市场会有何影响?
关键还是看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和利率水平的态度。公开市场操作本质是数量型工具,主要目的在于调剂狭义流动性的余缺,削峰填谷。当然逆回购利率也是关键的政策利率,传递央行政策取向,并锚定DR007等市场利率。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结构性短缺”的流动性管理框架之下。如果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引入买卖国债,那么一来,短端资金利率的波动有可能增大,因为央行向市场投放资金的边际成本出现了变化,不再是稳定的1.8%。二来,国债利率的波动幅度也会增大,如央行所言“未来央行开展国债操作也会是双向的”,即有买有卖。如果央行认为当前流动性水平过于宽松,利率水平过低,就可以直接卖出国债。当然,如果只是“试水”式的微量操作,对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问题五:央行买卖国债与量化宽松(QE)有何区别?
海外央行QE有几个明显特征:1)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零利率之下为了实现通胀等政策目标,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2)QE的同时财政大力发债,如美国疫情期间的刺激计划和之后的三大法案,美债规模与美联储表同步扩张。3)QE时期央行扩表有明确的计划,某种程度上是为赤字货币化做背书。如美联储扩表时会直接宣布未来每个月会购买多少亿国债,以及持续到何时,尽管也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但显然大大降低了财政发债的压力。
我国即便采用了国债买卖,与海外央行QE操作也是不同的。我国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尚未用尽,如果需要降低利率水平,完全可以通过降准降息实现。与之相比,央行更担忧的是利率水平过低。此外“有买有卖”的操作意味着不是赤字货币化。而财政端,赤字的底线约束还在,中央加杠杆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国债占比不高,市场需求很大,常规的债务扩张依然有充足空间。总之,对央行买债这一问题,更需要以长期眼光看待,无需过度解读。
险提示:政府债供给压力超预期,经济下行超预期。



相关研报

研报:《关于央行买债:能但必要性不强》2024年4月24日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 SFC AMB145      研究员吴宇航     S0570521090004     研究员
仇文竹     S0570521050002     研究员欧阳琳     S0570123070159     联系人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https://inst.htsc.com/research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