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言与论|壹

春花制造机 脂肪苦難
2024-11-25

这是一个用来乞讨的页面

该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涉及到了时间(人道主义的两条时间线)、立场(批判与同情)与作品(小语境与大语境)安排,然而三者所注重的主题并没有超出Fassin于2012年在《道德人类学指南》中提到的立场:将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关联。

在这里,Fassin的主题在标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以一种福柯式的论述找到了政治与伦理的载体——人道主义。在这里,Fassin无意对人道主义的谱系进行回顾,但显而易见的是,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感情并没有那么的天然——就如Clifford Geertz在巴厘岛的研究中对“sentiment”的简述那样,“人的感受与感情与任何制度、装置一样,都是一种文化的人造物”——他更多地聚焦在了治理(governance)中,正是在这一片死水恶波下,伦理与政治的汇流。在此回顾这种“人造物”在权力与政治的“严肃游戏”中如何运作,是他一贯的立场。因此这一本书有关当下的历史,而非谱系的历史。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Fassin指出的矛盾,在人道主义(或者说社会批判)的反思中,存在着两种立场:批评与同情(就如Bourdieu和Boltanski)。事实上这两种立场的具体形态是需要重视的,尤其是考虑到学术写作的单一化,这里面许多复杂的立场很容易被我们滑过。批评并不意味着先锋,而同情也并不意味着天真,相反,在有些时候,批评恰恰是最天真的同情,而同情又会反过来会变成最严厉的批评。

Fassin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要中和这种二元对立,这些案例研究正是在这二者的张力下进行的。或许这也导致了Fassin对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推崇。从这几篇文章中也能够发现,比起精妙的论断,Fassin更喜欢以绵延的民族志来说明问题。这在人类学中并不少见,比起Lévi-Strauss精巧的沉思与小品,更多的人类学家在风格上更容易令人联想到Flaubert样的小说家,把观点蕴藏在叙事里,让民族志自己说话;毕竟简单的论断很难说清矛盾的张力,只有叙事才能把人带到情景之中,做出更多的理解。

社会科学的普遍性语言很容易拉平叙述的空隙,一些漫长的议题在不同的空间中轨迹并不相同——我相信Fassin描述法国的细节对很多人来说来说都是陌生的,而正是这些我们不知道的琐碎塑造了那里的道德地貌,这对一些写作而言尤为重要。

就这一点而言,宣扬立场、主义,以某种宣言来激励自己无疑是件易事。然而,关怀并不是呼唤而来的,它需要身体力行,并且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背负债务。正义、仁爱、慷慨,也有像“附近”这样的生活方式,用漂亮的说辞构筑罗曼司的叙事,这一点人人都会。然而为「勇气-愚蠢」付出代价却时常被忽视。自以为的关怀,难免变成荒唐的天真与笑料。这并不令人惊讶,毕竟魔鬼就藏在细节之中。

(欢迎大家做金钱恶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脂肪苦難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