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4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老坦克兵的诡计:如何用二战顶级重坦TD,坑死一支架空装甲部队

帧察 帧察点 2021-04-14

【上期内容:中国第一辆燃气轮机坦克,始于“北美大陆最速列车”的衰落

【前情提要:穿越到1945年,如何用高档产品毁掉一个新生国家轻武器体系?


之前我们曾提到过,外国著名轻武器军事博主伊恩·麦考伦在问答栏目里做的一个“小节目”。设定是在某个平行世界里的二战后,出了个新生国家“艾尔伯尼亚”(Elbonia,本身为英语中的一个梗,大概相当于汉语的“乌有国”),而博主需要为这个国家的军队敲定武器装备方案。


▲“小节目”的对应文化衫,上面给出了国家全名“艾尔伯尼亚民众国”

格言:“用最烂的装备,操最多的心”

成立时间:“大概1940左右吧”


然而,博主是个外国派遣的间谍,为潜伏在艾尔伯尼亚国高层的“鼹鼠”,方案要冠冕堂皇登得上大雅之堂,实际包藏祸心。开头的“前情提要”,就是伊恩提出的轻武器解决方案。而伊恩提出上述方案后,也被网友们封为“艾尔伯尼亚民众国那个梳着马尾辫、喜欢法国轻武器的国防部长”


▲“艾尔伯尼亚国防部长”对后续补充的轻机枪进行评审……

实际上是Hakim步枪(埃及生产的7.92mm瑞典Ag m/42步枪),加上MG30弹匣和MG34笼套的缝合怪,看着就很坑


虽然当时也没说要提供完整到哪一步的解决方案,但是网友嘛,总是“闲的”,便让这个小节目有了后续。很快,就出现了“操着爱尔兰口音的艾尔伯尼亚装甲兵总监”——网友们把类似的问题推给了一位装甲车辆博主。这位博主,就是游戏《坦克世界》开发方WarGaming公司雇的那位满世界跑坦克博物馆的The_Chieftain(酋长)。此公真名为尼古拉斯·莫兰(Nicholas Moran),爱尔兰裔,后移民至美国参加国民警卫队,军衔少校,曾随美军前往阿富汗与伊拉克参战。


▲“艾尔伯尼亚装甲兵总监”


毕竟坦克装甲车辆的装备,需要让架空国家的设定进一步完善,于是艾尔伯尼亚也变得更加具体化起来:它是个很富有的中立国,左右逢源——1945年,该国敲定了步兵部队轻武器装备方案;1946年,该国开始寻求装甲机械化部队车辆装备,以组建机械化单位。


给出方案的要求,总则还是一样的——既要搞破坏,又不能被发现:


1、得选在外行眼里看起来“相当好”的车辆型号,实际上存在严重的“隐性缺陷”,会严重削弱艾尔伯尼亚装甲部队的战斗力;


2、可以从二战双方的各类装甲车辆中进行选择;


3、必须是量产车不能搞图纸车(产量5辆以上);


▲鼠爷自然就不配出现在这里了


在开始讲解其“破坏性装甲车辆装备方案”之前,莫兰还专门从一个坦克兵的视角,解释了装甲、机械化装备相比轻武器的复杂性。在轻武器体系层面,想要当个“鼹鼠”也容易:选择昂贵复杂紧密易损坏的枪械,装备多种相似而不通用的弹药,限制以机枪为代表的持续火力的机动性——大差不差,也就这样了。


但作为非常引人注目的重装备,选择“坑而不明显”的坦克装甲车辆可不容易比如说有人提议,让艾尔伯尼亚全装备“虎王”坦克吧!就会有人发现不对头——“这坦克老趴窝啊!”


▲德棍读到这里应该震怒.jpg


除此之外,坦克装甲车辆具体的“好”与“坏”,又与国情息息相关。这个国家是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山地国家么?还是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边,有密集丛林、河网密布?亦或是处于多平原地带?乃至领土形状是细长条完全没有战略纵深可言?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这一区域教育水平如何,其兵源是否具备相应知识水平,以有效维护坦克装甲车辆这样的技术兵器......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到某一型号坦克装甲车辆“是否适合该国”或者说“能否破坏该国军队战斗力”。


毕竟设定里没法给出这些详细要素,所以莫兰给出的方案“坏的有通用性”:昂贵、存在隐性缺陷、对基础设施负担重、对保障要求高、最好来自战胜一方。


▲虽然法国也是战胜国,但客观条件决定了,在制定1946年的“现货方案”时,他们的产品实在没啥可选的


由于刚刚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的量产型坦克、装甲车辆全部经历了严酷的实战考验。为了搞破坏的同时不被发现,如果选择战败一方——轴心国的坦克、装甲车辆时,必须得选“好车”;而如果选择同盟国坦克装甲车辆时,那很有可能本来就是个相当不错的车辆,这鼹鼠也忒难当了!


需要选择的车辆类型还不少,包括坦克歼击车、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新任装甲兵总监自己加的)、装甲人员运输车、自行火炮与自行高射炮——下文自然会用简称TD、LT、MT、HT、APC、SPG和SPAA。


《艾尔伯尼亚装甲兵总监1946年装备选型方案》从较为轻型的车辆开始,包含多个候选型号,是这样的:


SPAA:“人马座”自行防空炮;

SPG:四式十五厘米自走炮;

APC:C15TA装甲车;

TD:“猎虎”坦克歼击车;

LT:Mk.VIII哈里·霍普金斯轻型坦克;

HT:IS-3重型坦克;

MT:“彗星”中型坦克。


“人马座”自行防空炮



▲“人马座”自行防空炮Mk.II型


简介:装备双联博尔斯通20mm防空炮,其底盘与“克伦威尔”坦克非常相似,但是在发动机、悬挂系统上有所差异。


“鼹鼠”心路历程:自行防空火炮即使选用通过能力差、载重小的底盘,搭载一门巨大的火炮,仍然能够对飞行器造成显著威胁。如果选择在战争中被淘汰的防空车辆,又显得太假了一点——比如苏联的GAZ-AAA,使用四联马克沁-托卡列夫高射机枪。


▲固然是量产车,固然是自行防空车辆,但这么选就藏不住了


因此,最终进入“决赛”的是英国“人马座”自行防空炮与装备四联.50机枪的美国M8“灰狗”装甲车。M8“灰狗”装甲车固然是战胜方负有盛名的武器装备,但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卡车底盘,越野能力有限。同时在二战结束后,各国空军广泛进入喷气时代,.50机枪的防空能力极度堪忧。


▲M8“灰狗”底盘的四联防空机枪


最终胜选的“人马座”自行防空炮,其装载的20mm高射炮虽然稍强,但依然和.50机枪一样“与其防空,不如扫地”,对地面软目标威胁更大。底盘虽然与著名的“克伦威尔”坦克高度相似,但是其动力系统为410马力的“自由”发动机,动力不足,可靠性差;“克伦威尔”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增重,其动力与悬挂系统经过重新设计,改为600马力的“流星”发动机,减震器与弹簧更强且有4组,而“人马座”仅有3组较老的减震器。另外“人马座”是来自战胜国英国的主要防空车辆,战后还有一批出口到了希腊,显然是一种“好车”。


最终选择“人马座”而不选M8的关键原因,是为了在装备保养维护上搞事情——选择更重、维护要求更高的履带底盘


四式十五厘米自走炮


▲这个看着太Low,不过早期自行火炮都比较潦草,大概可能好像不会出问题吧?


简介:基于九七式中战车底盘,搭载三八式15厘米榴弹炮。


“鼹鼠”的心路历程:基本上说,糟糕的自行火炮得从日本找。150mm的口径听起来非常“靠谱”,但是它的最高仰角仅为20°——想要获得靠谱的射程,就得建筑一道土坡来抬升仰角;除此之外,这是一种使用柴油为燃料的装甲车辆,与这位“装甲兵总监”所选的其他车辆型号都使用汽油不同。多一种燃料,就多一些麻烦嘛!


另外作为一种装载在较小底盘上的大口径火炮,其车载弹药量较少,就需要专门配套弹药运载车,进一步增大开支、消耗人力。


在选型过程中,还考虑过“司事”(Sexton)自行火炮——来自战胜国,底盘很不错,搭载的25磅榴弹炮也有很好的名誉,但是毕竟只有88mm的口径,作为曲射支援火炮杀伤能力严重不足。


▲“司事”自行火炮还曾参加过柏林胜利阅兵


最终选择四式自行火炮的原因,还是要选一个性能受限、体系配套更复杂、燃料类型还奇怪的车



C15TA装甲车


▲C15TA装甲车中选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升级潜力


简介:通用汽车(加拿大)基于雪佛兰C15加拿大军用卡车底盘设计,总计产量达3961辆,装甲厚度6-14mm,最高时速65km/h,成员2人,载员8人。


“鼹鼠”的心路历程:来自战胜国、产量够大、但终归是4×4的卡车底盘,越野能力糟糕,防护薄弱,火力薄弱,并且完全缺乏改进的空间——除了改成救护车,几乎没办法升级。


在选择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时候,“总监”阁下也考虑过以Sd.Kfz. 251为代表的半履带车,这种车辆是二战德国“闪电战”战术的代表车辆型号之一。其存在的问题,是前面的车轮并无动力,越野能力受到限制,驾驶操作类似坦克,交错负重轮极度复杂,履带保养工作繁复,对维护水平要求非常高。


▲半履带车虽然坑,但仍然不够坑


然而,虽然半履带车存在这许多问题,但是依然存在被改进到好用的可能性;而且底盘本身素质不弱,可以作为基础开发其他类型车辆——于是选择升级改进潜力几乎没有的C15TA。


“猎虎”坦克歼击车



▲新闻标题:艾尔伯尼亚装备当世最强坦克歼击车!


简介:著名的坦克歼击车,搭载12.8 cm PaK 44 L/55火炮。


“鼹鼠”的心路历程:“猎虎”极为庞大、极度笨重,对基础设施诸如桥梁、公路等级要求极高。为了保障“猎虎”的运输和机动,艾尔伯尼亚的工程兵部队会被逼疯——“猎虎”肯定超过了该国既有桥梁的承重极限,除此之外还要采购配套的超重型履带车辆运输车。


虽然1946年,它足以随便穿(除了IS-3的炮塔以外)当世所有的量产型坦克;但这种过度的威力,也使得弹药和整个火炮系统过度沉重,弹药生产也不易,实际上,更为理智的选择是给较小口径火炮配套新型弹药,就足以达成类似的效能,比如高速穿甲弹(HVAP)或者脱壳穿甲弹(APDS)。较小口径火炮与配套的较小口径弹药,让车辆能够携带更多弹药,射速也会更高。


而“猎虎”是固定战斗室无炮塔坦克歼击车,灵活性差,隐藏自身难度很大;更不要说德国的重型坦克与装甲车辆本身保养维护工作难度就不低。


但是——“猎虎”造型非常威武,在阅兵式上绝对震撼人心,艾尔伯尼亚一定将以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坦克歼击车而自豪的!


Mk.VIII哈里·霍普金斯轻型坦克



▲新锐轻型(空降)坦克


简介:Mk.VIII是Mk.VII“领主”轻型坦克的后继型号,全重8.64吨,装甲17-38mm,搭载一门QF 2磅炮(40mm),极速48km/h。


“鼹鼠”的心路历程:二战结束时,各国对轻型坦克的态度产生了较大变化,要么就是像M24“霞飞”、T-70M这样,发展到性能较为完善的地步,要么就是被放弃了。


▲Mk.VIII的前型Mk.VII“领主”轻型坦克与装载它的滑翔机


Mk.VIII在1945年时还在生产,是世界上最轻的坦克之一,轻到足以塞进滑翔机里,而且来自胜利一方!然而它的问题也不小,火炮威力很弱,炮塔空间狭小,视野受限,其悬挂系统、转向机制(负重轮转向)非常奇怪,与艾尔伯尼亚其他任何车辆都不同。


▲这玩意儿透着一股维克斯/T-26味道


另外,“总监”还考虑过L6/40轻型坦克……不过这个意大利坦克本身是战前设计,明显过时,真选这个型号就会暴露身份。


所以还是选个很新又很坑,还没有浮渡能力的轻型坦克吧。


IS-3重型坦克



▲柏林胜利阅兵上的IS-3重型坦克


简介:二战时苏联研发的重型坦克,虽然没有赶上战争,但堪称是苏联二战坦克发展经验的总结之作。


“鼹鼠”的心路历程:虽然提问者并未要求装备重型坦克,但是在二战后重型坦克仍然是很重要的装甲车辆,而且重型坦克往往非常昂贵,莫兰认为这可以空耗艾尔伯尼亚国库公帑。


选择IS-3,意味着艾尔伯尼亚装甲部队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重型坦克,即使单价达到35万卢布也在所不惜。其箭簇形倾斜装甲,厚重的铸造炮塔,大口径长身管火炮,去年(1945年)甫一露面给世人的巨大震撼仍然历历在目。


然而,这种重量巨大(46.5吨)的重型坦克将给工程兵部队带来更多的麻烦,使用与其他车辆不同的柴油(不过该国的日本自行火炮也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其内部空间狭窄逼仄,分装弹药射速很慢,弹药储备仅有22发。而且1946年的IS-3仍有诸多设计问题并未细化解决:其发动机支架并未优化,增压油泵效果不佳,变速箱需要修改,炮塔过重,负重轮与主减速器仍需调整——如果要把这些问题整明白,还得再花25万卢布,相当于单价的三分之二。


即便花了60万卢布,IS-3仍然不算“完全体”,比如装甲焊接工艺和可靠性问题,得到1952年苏军将IS-3升级为IS-3M才算处理妥当,而真正的完成IS-3所代表愿景的坦克,得是IS-8/T-10了。


▲以及1946年IS-3尚未参与实战……图为“六日战争”中埃及军队IS-3M被摧毁的残骸


“艾尔伯尼亚新任装甲兵总监”还考虑过英国的“黑亲王”重型坦克——来自著名的“丘吉尔”步兵坦克家族,装备了享有盛誉的17磅火炮,形象上高大威猛,是来自战争获胜方的坦克,但是它在1946年已经明显过时,防护不足、动力不足,而且仍在原型车状态,仅有6辆。因此如果选了它,“为什么我们艾尔伯尼亚是唯一装备这种坦克的国家”这个问题就会让“鼹鼠”藏不住了。


▲IS-3是明着使坏,但挑不出毛病来


选择IS-3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艾尔伯尼亚还有钱把这些坦克开动,调往前线,还真是个难对付的坦克,不过毕竟西欧没打起来嘛,那问题都留给艾尔伯尼亚了。


“彗星”中型坦克



▲“坦克中选的原因,也是缺乏升级改进潜力


简介:英国经典中型坦克,一直服役到1958年,装备77mm主炮,全重33.53吨,最高速度51km/h。


“鼹鼠”的心路历程:此时再次遇到了“大规模量产坦克就没有辣鸡的”这个问题——在战争末期的中型坦克领域,基本得“高个子里找驼背的算是矮


“彗星”中型坦克,是二战结束时英国较为现代化的一种坦克,有非常好的“流星”发动机,悬挂系统也颇为得当,但是总体设计比较老。虽然设计时间是1943年,但是有着明显的战前味道,比如几乎没有任何倾斜装甲。


▲而且想要维护悬挂装置,得拆除侧面装甲板,工作量极大


其火炮虽然不错,但是以二战后的标准来看,已显出威力太小的疲态。“彗星”坦克使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导致外观看起来方方正正,内部空间却狭小逼仄堪比苏联坦克。“彗星”坦克和前述的Mk.VIII都没有垂直稳定器等比较先进的设备,而且几乎已经没有升级潜力可以挖掘


▲莫兰本人试图钻进“彗星”坦克


总结


这套《艾尔伯尼亚装甲兵总监1946年装备选型方案》,基于一个西方坦克兵的视角与实际体验,充分利用“职权,搞出了一套“纸面上相当不错,两三年后叫苦不迭”的机械化部队装备体系——未必全合逻辑,但值得一评。


相比之前文章提到的步兵武器装备体系,坦克这种技术含量更高更综合的重武器,可以“使坏”的着力点相对不那么明显,安排的“毒牙”往往藏的比较深。莫兰作为“实际是外国间谍的装甲兵总监”,几乎全程是针对着体系下功夫。


比如“理应能前往重型、中型坦克难以到达区域的轻型坦克却不能涉水”;“对国家基础设施提出过分要求”;“累死工程兵部队”;“逼疯后勤保障人员”等办法。更重要的,重装备的生命周期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改装,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而莫兰从选型源头上,又直接掐死了艾尔伯尼亚机械化部队通过改进升级提升战斗力的可能性......所以说,要使坏,还是老装甲兵的招损哪!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