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4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坦克拉飞机:不只是抢救安-124的“T-72”和拽着“T-62”跑的苏-27

帧察 帧察点 2021-04-14

【上期内容:轻机枪里的“老同志”,能防住两个“不讲武德”的年轻人吗?


11月13日,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的一架安-124-100货机,在从新西伯利托马切沃机场起飞后不久,因二号发动机发生故障,返回本场迫降。由于迫降姿态不大好,导致这个大家伙落地时起落架受损,飞机冲出跑道,加上故障发动机的叶片飞出击伤了附近的机身,中央翼盒结构也有一定损伤,所以想要让这个大家伙重返蓝天,怕是要费不少工夫。

 

▲迫降的这架安-124-100


▲图中可见被叶片击伤的机身侧面,以及“爆了一半”的二号发动机

 

放下如何维修这架宝贵的安-124不提,对于托马切沃机场来说,也不能老有这么个大家伙在跑道外瘫着,拖走受损飞机、清理飞行区就成了首要任务。由于这架庞大的安-124-100已经冲出跑道、起落架受损、而且冬天一上冻就更难弄,所以一般用于平整路面上牵引飞机的机场牵引车,其“力气”显然难以应付此类状况。


于是在上个月底,在机场方面将飞机受损起落架位置用多轮小车垫起来后,驻扎附近的俄军部队出动了两辆“坦克”——BREM-1装甲抢救车,将飞机拖回跑道,然后再由普通飞机牵引车实施进一步牵引带离。


▲小型平板拖车代替了受损的前起落架

 

▲两辆BREM-1将飞机拖回跑道

 

在T-72B坦克底盘上发展而来的BREM-1(包含使用库存T-72坦克改装而来的BTS-5),是俄罗斯大部分坦克部队所配备的制式装甲抢救车。对于这款装备,其实我们并不十分陌生,在过去历年由俄罗斯牵头举办的“国际军事比赛”的“修理营”(该项今年并入“汽车能手”)项目中,该车就是主要比赛装备之一。


▲“修理营”比赛上的BREM-1


除了可使用常规的牵引装置拖拽故障坦克装甲车辆之外,作为专业的装甲抢救车,该车主绞盘在加装滑轮组之后,最大拉力可达100吨,因此两辆BREM-1就足以把空重180多吨的安-124-100拉回跑道。虽然在苏联时期BREM-1仅生产了342辆,对于机械化部队规模非常庞大的苏军来说并不够用(这也是使用T-72改装BTS-5的原因),但随着苏联解体后军队规模的大幅缩减与任务属性的变化,一些BREM-1也逐渐有工夫“干点副业”了。


▲乌克兰陆军的BTS-5,总体布局与BREM-1相似,但在吊臂等细节上有一些区别


比如在每年要经历漫长天寒地冻的俄罗斯,“坦克拉飞机”就显然不是新西伯利亚这种地方才需要准备的事情。早在2018年12月,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就接收了一辆BREM-1装甲抢救车,具备牵引绞盘和推土铲的BREM-1不仅能够在一旦有意外时牵引飞机,平时在冬季就可执行除雪、清理跑道等任务。 

 

▲多莫杰多沃机场的BREM-1,涂装非常醒目

 

多莫杰多沃并不是购买装甲救援车的唯一一个民用机场,就在今年10月,俄罗斯国家军工集团ROSTEC发布消息称,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制造厂首次为民用客户生产了装甲抢救车。作为T-80系列坦克的生产制造工厂之一,鄂木斯克造的是在T-80U坦克底盘上发展而来的BREM-80U,它的客户则是莫斯科另一座民用机场——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也就是说,目前在莫斯科三大民用机场中,有两座竟然配备“坦克”。

 

▲交付谢列梅捷沃机场的BREM-80U


说到苏/俄的机场特种牵引车,上世纪50年代,苏联在图-16和图-95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了图-104与图-114两种新型客机,飞机造得大了,那就得试试用更大的牵引车辆进行牵引。起初,苏联曾经使用吉尔(ZIL)-134原型车进行飞机牵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8×8载重汽车可以轻松拖动图-104客机。


不过对于繁忙的民用机场来说,过于高大的ZIL-134以及类似的MAZ-535/537需要较长的飞机牵引杆,这将影响机场的调度效率;另外因为ZIL-134这个型号仅停留在原型车阶段,且配套发动机研制也未能完成,所以这事儿也没了下文。

 

▲正在牵引图-104的ZIL-134原型车

 

此时,位于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明斯克汽车制造厂(MAZ),正在研制一款“吓人”的玩意儿,它就是MAZ-541飞机牵引车。虽然从生产数量上来看,它并没有比ZIL的的吉尔-134好到哪里去,但毕竟一直使用到了70年代,还凭借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航空界关注。


▲MAZ-541牵引图-144的画面相当经典,这对组合看着还非常古典


该车牵引图-104、图-114乃至“协和斯基”图-144的照片广为流传,还被称作“世界上最大的轿车”。为MAZ-541提供强劲动力的,是一台V形12缸的D-12柴油发动机,而这款发动机,正是源自苏联著名的V-2系列坦克发动机,所以从某种“哲学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坦克拉飞机”。

 

▲独特的造型设计,使MAZ-541得以成为“世界最大轿车”,但从侧后视角仍一眼可见“这货绝不是轿车”

▲D-12发动机(上)的整体布局,特别是气门室盖造型。与V-2家族的V-55(中)、V-92(下)坦克发动机如出一辙


作为苏/俄现代战机的重要一系乃至象征之一,大名鼎鼎的“侧卫”系列,也与坦克有着两段分不开的故事。1982年,苏联正式批准建造1143.5载机巡洋舰,也就是后来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同年8月,经过改装的T-10-3号原型机开始执行滑跃起飞试验任务。由于此时配套的起飞制动装置性能不足,故此向驻地部队借调了一辆“工程坦克”,用其钢索帮着把飞机拉住,防止T-10-3在开加力时提前滑出。

 

▲在“尼特卡”舰载机科研训练基地的飞机起飞制动装置成熟之前,那辆“工程坦克”一直是T-10-3几次陆上滑跃起飞背后的“无名英雄”(1983年后T-10-3停飞,改用苏-27第二阶段原型机测试),虽然目前资料中找不到更多的描述,但推测它可能也是一辆BTS-4

 

无独有偶,1986年,在苏-27飞机基础上改装,旨在冲击各项世界记录的P-42验证机首飞。为提升整机推重比,P-42进行了相当激进的减重减阻措施,包括刮去全部油漆、拆除大量不必要设备等等。为求获得更好的爬升记录数据以及起飞滑跑数据,P-42在开始滑跑前就要接通发动机最大加力,但这却带来一个问题——由于P-42过度减重,在起飞线上,飞机的刹车装置已经无法抵消两台“鸡血版”AL-31F发动机合计超过27吨的推力。


▲为冲击爬升速度记录,P-42进行了相当激进的减重减阻


其实P-42这时面临的问题与在航母甲板上起飞类似,尽管此时“尼特卡”的起飞制动装置已经逐渐成熟,足以满足即将首飞的苏-27K(苏-33)测试之需,但P-42如果是从“尼”的模拟滑跃甲板上、而非平直跑道上起飞,那么国际航空协会大概就不会承认该机创造的那些世界记录了。


▲参与P-42创纪录飞行的苏霍伊设计局试飞员,右侧的黄种人是朝鲜族试飞员奥列格·曹,他也是苏-27M(老苏-35)的首飞试飞员


所以,与其在另一条跑道上修建轮挡,根据参与过T-10-3滑跃起飞项目的工程师米兹戈尔的建议,苏霍伊设计局还是选择了“轮挡”成熟前的办法:再次借调一辆“坦克”——T-62底盘的BTS-4V装甲抢救车,钢索的一头系在装甲抢救车的挂钩上,另一头则连接在飞机后机身下部的一个可脱离装置上由于在P-42首次全加力滑行制动测试中,33吨重的BTS-4V被硬生生拖走了1.5米,所以最后又在车上吊装了7吨重的铁块(机场库存,原本用于运输机载重试验试飞),才勉强能把P-42这匹“烈马”在起飞前“拴住”


▲可见BTS-4V装甲抢救车用钢索将P-42“拴”在起飞线上的方式,车尾还加装了偏转发动机喷流,保护车体的钢板——之前在T-10-3滑跃起飞测试时,起初由于缺乏钢板防护,站在“工程坦克”(连接钢索足有50附近观察的一些测试人员(包括米兹戈尔在内甚至被尾流灼伤过,“工程坦克”表面的油漆也开始冒烟


本是驰骋于广阔大地上的坦克,却跟在小小的机场上拖拽飞机这个行当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充满“战斗民族”特色的场面,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很难在其他国家得以一见。这其中既有着特殊地理环境所带来的特别需求,也是俄式行事风格在科研试验中的一种有趣体现。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