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空前的热度,细节里的恢宏,还有在地面和天空都揍过美国佬的英雄

帧察 帧察点 2021-04-14

【上期内容:打击“黑蝙蝠中队”战斗中的人民空军“空中战列舰”


▲这个风格非常好——要红就要红到底


如您所知,我们周二晚上有幸和很多朋友们看了4K修复版《上甘岭》——具体感受,那肯定是要过两天单写一篇的。而周三参观的军博抗美援朝特展,首先必须提醒还没去又打算去的朋友们一件事儿,虽然这次特展会持续到明年2月,但由于疫情影响使得每日接待量有限,全国人民的热情又非常高,所以预约这事儿(在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完成预约)必须得提前9-10天才行。


▲与能否及时预约相比,馆里为了防疫而加大通风量,导致有点冷的问题,那都是小意思


就展览路线设计及展品本身而言,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让参观的各类人群都能有所收获的展览。作为一个丹东人,位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自然是去过多次了,而这次又在军博看到了不少此前从未见过的展品,确实让人不禁感慨:“到底是‘国家队’,就算是并非常设的特展,认真摆出点东西来都是宝贝”。


▲这支于1958年由朝鲜民族保卫省(现人民武力省)送给志愿军司令员杨勇的58式突击步枪(朝鲜仿制的第一批AK-47),至少我们第一次见

▲枪托侧面金属片上的铭文是:“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上将 杨勇同志
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民族保卫省”

▲12月2日,军博公众号推出了抗美援朝主题展数字展馆,这是对那支58式的3D建模截图,也颇为用心了


虽然数字展馆的本意是让没法来实地参观的全国更多观众,有个能“云观展”的办法,但我们的体会是,就算是即将来北京看展的朋友们,也不妨先用数字展馆功能提前把功课做足,这样去看展也能有所针对、事半功倍。毕竟展品里值得品读的细节有很多,比如说这次展出的地图数量和质量都颇高,通过“云观展”提前看个大概,也就不愁到时候没时间细看、乃至人潮拥挤下错过去了。



▲从运动战时期的英文标注(上、中图,A代表军、D代表师,U代表美军、L代表李伪军等),到学习苏军的第一次正规化建设时期总结战争经验时的俄文标注(下图,ак代表军、пд代表师等,但敌阵营改用汉字标注),既是细节之变,也是时局之变


另外,军博今年对外开放的基本陈列区——如一楼的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和二楼的革命战争陈列,内容也都不错,特别是后者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不说别的,冲这两处集中展示缴获的日寇和蒋匪装备的展台设计(抗美援朝展区也有类似的缴获美伪军装备展区,我没拍好),就该来瞧瞧


最后,与这次特展同期,军博一楼还举办了名为“抗美援朝70”的志愿军老战士图片展,共展示了70位志愿军老战士的近照,以及其他一些抗美援朝时期的老照片。


▲展区不大,与一楼的兵器陈列展厅相连


由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并未实行军衔制、后来又经历了1965-1988年军衔制的取消、加上长期以来的习惯等原因,使得我军老战士在出席活动时虽然经常身穿老式军服、并佩戴勋章奖章,但除了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之后被授予将官军衔的部分老战士之外,把自己的老军服挂上军衔肩章的情况,整体来说并不多见。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部分老战士们

▲图片展上的部分老战士们


因此在此次展示的、均于近期拍摄的这些老战士的照片中,李大云老英雄的身影,确实显得有些不同。


▲把87式军服的军衔肩章和领花,与85式军服组合起来,恰与老英雄坚毅的面容相得益彰


我们当时先是注意到了老英雄这身混搭独特、披挂齐整的老式海军军服,然后又依稀记得李大云这个名字,好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土防空作战期间的空战英雄,那么以“李大云 海军航空兵”作为关键词查找,准没错。


果然一查资料,李大云老英雄就是1965年在海南岛上空,驾驶歼-5与美海军F-4B“鬼怪”格斗的四名飞行员之一。当时他以灵活的规避动作,不仅使得后方敌机对其发射的导弹被甩开,导弹还鬼使神差地击中了李大云正在追击的另一架“鬼怪”,在为人民海军航空兵再添新战绩的同时,也为中国航空工业送去了一份大礼物。


▲担任海航8师领导职务时,带队北上驻训的李大云,当时他驾驶的已经是歼-6


1951年参军并入朝参战的李大云,曾参加过包括金城战役在内的上百场大小战斗,屡立战功。其中颇有喜剧色彩的一次立功发生在1952年初冬,当时已担任副班长的他,带领10多名战士押送100多名美伪军俘虏返回后方,渡河时因桥梁被美军炸断只能涉水过河,但这些俘虏不但不愿下河,还要求志愿军战士背其过河。


此时美机随时可能前来轰炸,李大云当机立断,端起冲锋枪对着俘虏身后的空地扫射,吓得魂飞魄散的俘虏们立刻争先恐后趟过河水,李大云等战士紧随其后,一行人刚过河隐蔽下来,美机即开始轰炸南岸......最终李大云和战友们,成功地把这些险些死于自家人炸弹的倒霉蛋,全部安全送达战俘营。


虽然参军前没有上过学,但李大云在战斗生涯中展现出的机智勇敢,使得他仍然在1954年那场面向全军指战员的飞行员选拔中,成功脱颖而出;而像李大云这样的,刚刚在战场上与强敌较量归来、深知空袭之苦,从内心深处渴求投身人民军队航空兵建设、军政素质双优的年轻指战员,正是这批新飞行员中的生力军——这也是空军党委提出的,“在陆军的基础上建设空军,把陆军的好作风带到空军来”思想的自然延续。



▲空军飞行学员时期的李大云


在这批从抗美援朝陆战场走向保卫领空新战场的飞行员中,我们此前更熟悉的名字,是在“冷枪冷炮”运动中涌现出的志愿军神枪手、特等功臣张桃芳。创造了毙伤214人的骄人战绩后,张桃芳在1954年的大选拔中,也从候选的指战员队伍里脱颖而出,并最终坐进了米格-15的座舱。


相比因身体原因导致飞行生涯并不长、随后转入空军地面防空兵部队任职的张桃芳,1959年转入海军航空兵,开始战斗值班生涯的李大云是幸运的,这位抗美援朝老战士,在南海前哨一飞就是二十多年。1965年海南岛空战时,李大云已经担任24团飞行中队长,战后荣立一等功;1988年,时任南海舰队航空兵参谋长助理(正师职)的李大云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也就有了近照里的形象。


▲随着更多新飞行员充实到一线,加上国土防空作战中,美机入侵的数量相对蒋机也少一些;这使得像李大云老英雄那样,既在陆地上、又在天空中与美军较量过的老战士并不多


只是查找到了一点点细节,就已经让人感慨万千。记得在出口附近的留言板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观众的留言,其中不乏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家人所写;从展区里增设的视频留言室附近走过,我们都能看到、听到,在屏幕上、音响中,看完展览的一位位观众们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


▲看到这张当年在校内/人人网时期分享过的老照片,总能想起在最为晦暗的那些日子里,仍然满怀信心、与敌战斗的那些战士们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当这个不平凡的2020年即将过去,当经历沧桑与磨难的人们,终于向先辈们捧上那份迟到的敬意时,脑子里又闪过两句词: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