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8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这回是真·“意欲何为”!日本正研制射程2000千米巡航导弹

帧察 帧察点 2021-08-27

【上期内容:异型AK传(三):敢让“加利尔”叫一声爹的“西方系”AK始祖


12月29日,《读卖新闻》独家报道称,日本正在开发“国产战斧”,即射程2000千米级别的“新对舰诱导弹”;而陆上自卫队现有的12式岸舰导弹,也将改进增程至1500千米级别。这等大新闻,自然很快就被日本多家新闻媒体转载了。

 

▲报道截图,注意12式计划第一步射程延长到900千米,再延长到1500千米

 

报道中称,“依托2000千米射程,导弹在日本领土发射时可以覆盖朝鲜,打击中国多个城市这些导弹列装之后,将是自卫队有史以来射程最长的导弹。以上这些消息,是《读卖新闻》在28日从政府相关消息人士处获得的。

 

日本寻求巡航导弹的努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进入本世纪以来,借着来自朝鲜半岛的弹道导弹威胁,自民党频繁提出要将“敌基地攻击”能力纳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与防卫大纲当中,并且与修改“和平宪法”共同推进,前些年更是在防卫预算中确认了引进“防区外导弹”JASSM。


▲2018-2019年,预算概要中关于F-35配套的JSM,以及计划为升级后的F-15等配套的JASSM/LRASM的内容


相应地,民间关于“敌基地攻击”违宪、以及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声音也从未停止。尽管防卫省在关于这些装备的官方开发文档中,仍然将其描述为用于攻击“敌方舰船”与“(岛礁)上陆部队”;但《读卖》的这篇独家报道,由于明确提及了导弹射程对敌国领土的覆盖,所以仍然在网络上引起了相当的讨论热度。 

 

▲“防区外导弹”与“敌基地攻击”能力,一直是日本国内讨论“专守防卫”时的矛盾重点

 

其实在追求获得“境外打击”能力上,早在二战战败刚过去10年的时候,日本官方就又开始合计了。那是在自卫队刚刚设立不久的1956年,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鸠山一郎就曾经提出,(在敌人攻击日本时)“在没有其他适当手段的场合”下,不能“坐以待毙”,一定程度的有限攻击行为,并不违反宪法“专守防卫”的相关精神



▲理论上最早提出“敌基地攻击”的鸠山一郎


虽然这话要是放在本世纪那肯定就算是“意欲何为”的鼻祖了,但由于当时自卫队的整体定位与装备限制,此种设想长期只能流于空谈。近年来,随着“防区外”导弹武器的确定采购与国产远程导弹的开发,加上穿透打击潜力很强的F-35逐渐形成战斗力,自卫队的装备硬件条件,正逐步朝着满足“敌基地攻击”能力发展。


▲就说这么大的盾舰,垂发里头到现在还一直都是防空弹反潜弹,那是大有潜力可挖......

 

从报道中的描述来看,这款射程2000千米级别的新型反舰导弹,正是平成30财年列入预算进行开发的“岛屿防卫用新对舰诱导弹”。从相关文档以及各类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弹要求具备长射程、高机动以及隐身能力,以提高导弹和发射装置的生存性。



▲根据资料显示,“新对舰诱导弹”有着大射程、高机动和隐身化的特性,将从平成30(2018)年开始研发,2022年开始进行试验

 

▲平成30财年防卫预算概要中的“岛礁防卫用新对舰诱导弹”,时间正对得上


▲另一份文档中的高机动效果想象图(这目标舰也很明显就是我们了),也证实了“岛屿防卫用新地对舰诱导弹”,正是平成29年所提出的“新地对舰诱导弹”

 

至于另一款“12式岸舰导弹能力向上型”,从名称上看,是基于陆上自卫队现有的车载12式岸舰导弹改进而来。报道中提到,根据12月18日的内阁决议,“能力向上型”岸舰导弹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从12式现有的约200千米射程提升至900千米,最终将提升至1500千米。根据防卫省发布的“事前事业评价”报告书描述,“能力向上型”导弹除射程延长外,将同样在展开式主翼和弹体等部分采用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设计。

 

▲相对于基本型12式,长射程化、RCS降低等特性是“12式能力向上型”比较重要的特点

 

众所周知,现有的12式岸舰导弹仍然采用标准柱状弹体、X形三角主翼的传统亚音速反舰导弹设计。而在这份文档中,笔者发现相关配图中所显示的“12式岸舰导弹能力向上型”,却使用了类似“岛屿防卫用新对舰诱导弹”的全隐身外形,据相关消息称,这款“能力向上型”导弹,可能确实采用了“新对舰诱导弹”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成果;只不过,这种“12式能力向上型”,与其号称的研发基础型号12式岸舰导弹究竟还有多大的继承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陆自现役的12式仍然是比较传统的亚音速反舰导弹造型


▲文档配图中的“12式能力向上型”则显然采用了整体隐身造型

 

虽然名叫“对舰诱导弹”,但笔者在这份文档的正文与配图中还发现, “12式能力向上型”除了打击入侵舰船等“本职能力”外,还能够打击“登陆的敌部队”目标——这是基本型12式所没有的。这也几乎可以确认,这款“对舰诱导弹”实质上是一种既可以应对舰船目标、也可以打击陆地目标的“两用弹”。


考虑到类似构型下、陆攻巡航导弹的射程一般会高于对海打击的反舰导弹,那么报道中所声称的“12式能力向上型”初期900千米、最终目标1500千米的指标,是否是其在执行陆攻任务时的射程呢?而结合报道题目中的“国产战斧”这一说法,“新对舰诱导弹”也极有可能是一种反舰、陆攻两用,在执行对陆攻击任务时能够达到2000千米级别射程的巡航导弹武器。

 

▲“12式能力向上型”明确具备了陆上目标攻击能力

 

我们曾经多次提到过的ASM-3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在最近也有了进一步的消息。25日,防卫省官网更新了本年度“新重要装备品等选定结果”网页,其中包含了作为“量产品”的ASM-3A。此前因射程不足,研发完成的ASM-3并未装备,日本转而决定继续研发提升射程的ASM-3(改),而从页面附带的文档来看,这种ASM-3A,是采用ASM-3(改)开发过程中的部分成果,初步增加射程的阶段性产品。

 

▲说了多少年的ASM-3,终于在ASM-3A阶段成为了【量产品】 

▲尽管已经确认量产,但标题与文档中仍然没有“××式”这样的定型年份名称,仍然让笔者感到奇怪


而此前ASM-3(改)的资料中显示,与最初外界猜测的增加弹体长度、以容纳更多燃料不同,出于保持飞机挂载能力、同时节省研发开支的目的,ASM-3(改)并不打算改变导弹总体尺寸,而将使用金属增材制造、一体成型等方式,对弹药本身进行减重处理。


那么作为ASM-3(改)的阶段性产物,ASM-3A首先也将利用部分减重技术来达成射程的初步提升;同时笔者推断,最终的ASM-3(改),除了对弹体进行减重处理外,为其更换改进设计的、燃料利用效率更高的冲压发动机,也将是实现其理想射程的一大手段。总之,尽管经过初步增程的ASM-3A可能仍旧并非理想,但仍然让日本的航空反舰能力终于走入了超音速时代。 

 

▲ASM-3(改)明确提出在弹体尺寸不变的同时,使用增材制造(即3D打印)一体成型技术,以减重方式实现增程

 

据此推断,“新对舰诱导弹”与“12式对舰诱导弹能力向上型”,除了可能在陆攻任务时达到2000千米与1500千米级别的射程外,也可能采用与ASM-3(改)类似的增材制造一体成型技术降低弹体重量,并配备高燃油经济性的涡扇发动机,配合军用卫星与数据链的中继制导,在反舰任务中实现较大的射程。


如果这些研制与改进项目未来没有出现拖延的话,相比于在修改“和平宪法”这方面上,自卫队相关的装备建设,反倒即将走在了前头。毕竟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之前还表示,暂缓把“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写入《防卫计划大纲》。正如共同社引述一位自卫队干部的吐槽:“说到底,会用导弹攻击哪里?若攻击对方国家的市区,就不脱离专守防卫的理念了吗?在战略还没成熟的情况下,只有装备走在了前面。”


▲“什么?自卫队也要主动出击?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令和人了,这明显全部是军国主义小鬼!

“不能再犹豫了,一定要重拳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