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相隔海疆万里,永葆一片丹心:写在南海撞机事件二十周年

帧察 帧察点 2021-04-14

【上期内容:险些搁浅钓鱼岛的日本老船,即将迎来7300吨大舰接班


有读者朋友建议,这两天还是停更避避风头吧。


我们这个小号,能活到南海撞机事件二十周年的日子,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今天这个日子不更,那不就等于白活到今天了么?


▲在人民海军航空兵成立50周年画册上翻拍的照片


记得20年前,当电视新闻里提到“美国侦察机”和“中方军用飞机”时,我们这些平时听大人一说美国侦察机,基本等于经常飞过来的RC-135(偶尔也等于U-2和SR-71)的孩子,脑海里浮现的就是RC-135撞上歼-6这个可怕的场面。还有些较真的孩子开脑洞,为什么不是“中方战斗机”,难道我们出动的是运输机或者轰炸机?


在我们这座军民两用机场,经常看到波音737之类的客机从一排歼-6面前滑过,在客机里头体型平平无奇的它,在歼-6面前就显得非常庞大;RC-135,那可是起飞重量比波音737重了一半多的波音707平台啊……在官宣之前,小孩子们的想象往往就没个边了。


▲真实写照


其实我们明白,上级的通报很快就会来,我们也明白,通报是不会直接读给一帮小屁孩听的。但大家还是很快知道了,我们损失的是一架歼-8Ⅱ(后来知道是一架歼-8D),那是漂亮而高级的“尖头飞机,是1998年珠海的杂志专题中,是1999年国庆的录像光盘里,那架让人念念忘的国产新机


飞行员呢?这位名字跟我们师的老政委一样,普通的就像师里那几十个飞行员里的一个,家里也有个小弟弟的叔叔,还活着吗?对于这个问题,大人们都不愿意回答我们,多数人都会用“好好学习,别问这个”搪塞过去;愿意接话的一两个则蹙着眉头说,“南方海域比咱们暖和,也许还有希望吧”。


▲后来知道,对那时候我军海上救生能力远比我们有数的他们,早就有最坏的准备了


那一阵儿,飞行员们都在组织新机理论学习,经常能遇到他们拎着皮包从楼里列队出来。那些刚分过来没多久的、当时也就二十三四岁的大哥哥们血气方刚,他们操着天南海北的方言把美帝骂了个遍;记得还有人抱怨长机飞行员,“你TM自己不敢打就算了,哪怕确认一下落水位置啊,现在还怎么找?”


在担任师团职领导的叔叔伯伯们心中,想的事情又不太一样。比如他们非常不理解,怎么能让EP-3大摇大摆地落在自家场站?记得说话从容、很少骂人的场站吴副站长说,“这要是我指挥,等长机(指赵宇驾驶的歼-8)落地了之后,马上出四五台大卡车横跑道上,CNMD你不是强行着陆吗?落地也要让你落个狗啃地”。


▲感谢老樊在微博上发的这张老照片


记得是第二年,我们师开始换装新机——兄弟部队淘汰下来的歼-8E。老号还在的时候提过一嘴当年的换装,有读者留言说:“没有歼-8E,认真检查一下吧”,我当时瞬间就血压180了:那可是我们的青春啊!轻飘飘的一句“没有”就算了、还“认真检查一下”?虽然当年我们的内心想法是——比这些“平头八爷”先进的“尖头八爷”,都这么无奈地消失于海天之间;那么连挂架都要少一对儿(我们那时候判断战斗力的主要方式)的歼-8E,又能有啥用呢?


当初有老飞从沧州培训回来之后,他的儿子(如今也是空军干部了)还跟我吐槽了一番现在已经退役、但当时却是歼-8E最好的导弹——霹雳-5乙,“都21世纪了,我们的红外弹还不能迎头攻击(毕竟当时还不知道霹雳-8到底啥水平),你说指望这玩意儿,能打驻韩美军的F-16?”其实谁都知道,在换装歼-8之前几年,师里打算复刻抗美援朝那前儿的“一域多层四四制”,用一个团的二三十架歼-6打2-4架F-16的战法研究,简直更加……


▲歼-8E的座舱,下方武器选择旋钮中的“乙弹”选项,就是霹雳-5乙


我们和“海空卫士”,同样守护祖国的第一线,只不过一个驻守在18000公里海岸线最北端的鸭绿江口,一个在祖国大门守护着210万平方公里上的碧海波涛。从记事儿起我们就知道,我们场站是全军距离美国空军基地直线距离最近的场站。类似南海上空的风云,其实我们在黄海边上听说的也一点不少。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三倍音速的SR-71为“侦察朝鲜核计划”而复出的时候,记得我们师也为之组织过X机挂弹进一等”(X架歼-6挂载霹雳-2停在跑道头、飞行员在座舱里随时等待出击命令)就非常疑惑:“歼-6连U-2都够不着,SR-71真来了又有啥用?


大伯严肃地回答:“SR-71即使不进入12海里,它的侧视相机也肯定能看到浪头,我们就是要让他们看清楚了,跑道头有挂弹的值班机,让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来了(大意如此)”虽然如今想来,其中的无奈远多于悲壮,但在当时,这句话却给我留下了“这是咱们的一种斗争策略”的奇妙印象。


▲SR-71带来的心理阴影,也让我长期对更先进的“曙光女神”的存在坚信不疑


然而时间长了,谁都知道在21世纪靠歼-6基本上什么都“斗争”不了。在我们告别歼-6之前的那个夏天,正在写作业的我听到院里几个鬼点子多的孩子在“密谋”些什么。很快我就弄明白了,原来是明天将有两架苏-27转场到我们场站短暂驻训,这几个“消息灵通人士”正密谋明天摸进修理厂,趴在二楼的窗户边,一睹它的风采!


“明天带我一个呗?”我站在他们身后小声问。


他们没理我,也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害怕我这种“好孩子”会走漏风声。


“我——说!今晚我把‘斯伯丁’拿出来大家一块玩,明天去修理厂,带我一个!”


▲我们师老兵回老部队拍摄的照片。我们那时候,修理厂的“二楼”也有很多窗户,视野良好可供上下的长梯,但想在狭窄的平台上挤几个大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小孩能站开


他们知道我说的“斯伯丁”是什么。那是二姑家在美国工作的表哥给我买的礼物,由于穷孩子以前没见过这种“高级篮球”,一时间抠门本性大发作,要玩都是把它带到室内篮球馆里,从来不带到室外粗糙的水泥地上跟大家一起玩;对我的这一行为,无论当面背后那就不可能有什么好话了。总之在那天晚上,有了“斯伯丁”的陪伴,我们这群孩子们便更加开心地密谋起第二天的行动。


多年后大家再次相聚回忆当年的时候,有人对我说,“其实你老高的作用可不只是一个篮球,真以为就我们那点本事能混进去?还不是因为修理厂厂长是你大爷(大伯)带的兵,一看是咱们这帮孩子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再说了要是不带你,你那时候还爱哭,一气之下真把我们给告家长了那可咋整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别说苏-27了,在此之前连“尖头八爷”,我都没亲眼见过“活的”(图为2018年空军开放活动上的歼-8F)


回到当年,几个自以为靠着闪转腾挪就骗过了无数明枪暗哨陷阱机关的孩子,顺利抵达修理厂二楼“阵地”。从窗口往下看,是再熟悉不过的、那排在阳光下闪着光的铝原色歼-6。小孩子最缺的就是耐心,我还在担心会不会有战士把我们挨个揪下来的时候,已经有性急的人揪着“消息人士”质问“你是不是拿假情报骗我们”了。


不过很快,随着那迥异于我们之前听过的所有飞机的轰鸣声传来(后来在2016年珠海航展,中午休息时听着“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苏-27的那十好几台AL-31F地面试车时的金属啸叫声,成功让我回忆起了当年),大家把头挤在窗口,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两个逐渐变大,显露出双垂尾的黑点。


▲航线当然是没有“南霸天”‍这个小航线酷炫了,发这个图大概说明一下效果


那天天气很好,孩子们的眼力更好。很快大家都看出了两架苏-27有所不同,是一架单座型和一架双座型(有人甚至激动地喊出了苏-30——那时候我们普遍以为,苏-30是一种比苏-27强很多很多的飞机)。随着飞机进近接地,孩子们的大呼小叫声不绝于耳,大家都忘记了出发前再三强调的“要低调”:“后背上打开的那是啥玩意儿?”“降落伞还是分叉的!”“你个智障,杵门别说你是空XX师的,那叫减速伞!”


然而我们究竟还是漏算一招,两架飞机先后从一排歼-6前滑过,最后停在了远离修理厂的一头,这时候准备了望远镜的哥们就成了香饽饽,大家恨不得把他的望远镜掰成两个单筒望远镜用,每个人都轮不上几秒钟。我只记得看到了爬下登机梯(现在回忆起来,前一天肯定有打前站的地勤叔叔带着设备转场过来了——不然我们师哪来的能给苏-27用的梯子?消息差不多就是这么传来的),向迎接他们的师首长敬礼的兄弟部队飞行员,而他们穿着的那种迷彩飞行服,也是我们第一次见到。



▲应该就是后来杨永飞上镜时这一身


记得一个孩子不由自主地感慨:“我靠,这简直是外军飞机落咱们这儿了!”然后大伙儿一起瞪他——你个小瘪犊子打什么比方不好……挤在此时已经看不清楚飞机的窗边打打闹闹一番之后,大家决定为了再多看几眼,冒险朝着停机坪“摸过去”。说是摸过去,其实我们哪有那本事?几个领头的孩子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大摇大摆朝着苏-27走过去,跟他们一比胆子确实很小的我,只敢远远地跟在后面。


“回去!不许靠近!”往常对我们这些小孩总是笑呵呵的、从来不管我们在歼-6身边如何转悠的警卫战士,此刻却如临大敌。背对着那两架在地表蒸腾的热气中扭曲了轮廓的重型战斗机,穿着上绿下蓝的87式空军常服的他们,冲锋枪攥紧在雪白的手套里,表情严肃,却又带着一种按捺不住、难以名状的自豪。


▲照比人家当年全军首装三代机这阵势那肯定没法比(有兄弟回忆我们当时也铺了红地毯,但我实在不记得有这回事),但该尽的礼节那必须到位


几年后,又是一个夏天,一部以我军苏-27部队战斗力生成故事为主题的电视剧《长空铸剑》,让已经上了中学,即使是男生,多数人也已经不怎么关注“飞机大炮”的我们,再度有了共同的话题。尽管首播的时候是暑假,但家长对我们看电视剧的行为早已严加管制,大家要想多看个几分钟,非得以“上厕所”、“洗水果”为理由在客厅多赖一会儿不可,就这样往往还得靠第二天大家上辅导班的时候交流一番,才能把昨晚的剧情特别是细节大概凑齐。


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人讨论牛莉和刘敏涛谁更好看,也没多少人在意剧情里的那些不合理,大多数话题都是“蓝鲨”(剧中对苏-27的称谓)。间或还有人提起并不久远的撞机事件:“你们说,要是王伟开的是‘蓝鲨’,是不是就能把美国鬼子撞下来,自己还能回去?”已经听说过“巴伦支海手术刀”的,则会借机添油加醋讲故事(我记得有个人说的版本非常邪乎,“苏-27垂尾把P-3机身划开了,机组成员从缝里掉下去摔死了……”)。总之,这类讨论一般会在大家回到家属院附近,远远看到纤长的八爷划过天空时结束,但大家心中总是多了几分盼头,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师也能换上“蓝鲨”,给没事儿就在黄海转悠的美国鬼子“,为王伟报仇


▲家乡质量极高的空气,雪白颀长的八爷,共同构成了当年的记忆


撞机事件十年后,我知道王伟生前所在部队正在接装三代机,那是比当年的歼-8Ⅱ更高级、甚至比“蓝鲨”更先进的歼-11B;我也知道家乡的老部队在换装,从歼-8E换成了同样是兄弟部队换下来的歼-7E。所以每当有人抱怨为什么四代机还没有全面铺开时,看着老部队那些连机棚都没有、只能靠“祖传苫布遮风挡雨的七爷,我的内心毫无波动。


直到今年春节后从家里回上海,当飞机从跑道上抬头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那一座座正拔地而起的加固机堡。这个人民空军首次战斗起飞的地方,这个在我漫长的记忆中一直是一眼望到头的地方,突然一下子立体了起来。虽然早已听发小们唠过换装的事情,但直到眼见为实我才相信,时代的光辉,终于洒在了我们这里;就像全军其他“扶贫攻坚对象”那样,我们也将不再需要“有事找大哥”了。


▲之前包括央视在内的官方报道这支装备歼-7H,同样即将换装新机的部队时,我的一个奇怪关注点是:为什么他们这么老的七爷都有棚子,我们的七爷比它们新,却没有棚子!


时代的光辉并不能第一时间照到每一个角落,也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放弃希望,这是二十年来逐渐懂得的道理之一。二十年后,美军侦察机仍然经常来南海,比如在今天这个日子,EP-3E和P-8A等多型美军侦察机又组团过来了,而且飞得比二十年前还更近一点,有些朋友为此而深感愤怒。我们的力量的确在一天天强起来,但“强敌”要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了,那我们还至于到现在还叫他们强敌”吗?就像今天的《主播说联播》里康辉说的那样,“保持着这种痛感,我们才会更加懂得,什么叫雄关漫道从头越。


还有人说,换装了这么多茬,再遇到二十年前的情况,那还不是一样不能打?在美军抵近侦察的态势变本加厉的今天,我军装备的更新换代与人员的能力提升,提高的并不仅是和平时期与敌过招的信心与从容,更是当这个对手越来越倾向于耍无赖的时候,“不打则已、打则必胜”的底气。


▲2014年8月,南海上空拦截美军P-8A的海航歼-11B,此前我在新浪军事工作时,曾经写过一篇评述: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8-23/1620797098.html


记得去年和兄弟聊到他们在南海上空与美军过招的事儿,他说:“(X类任务背景下)实弹肯定要多挂,利用重型机的优势嘛一旦出事B-1B这种大型机抗揍啊,一两发弹不一定能打掉,急眼了它兴许还打开弹舱‘下崽’,那还得留弹拦截这些弹……相比二十年前字里行间弥漫的“出了事儿该办”,今天敢于把标准定在“解决事儿留后患”,由更趁手的装备带来的信心胆气跃然纸上。


▲二十年前南海上空的歼-8Ⅱ,两发霹雳-8带给人的安全感确实不足


而说到“不留后患,另一个单位的飞行员兄弟则如是说,如果航炮(炮弹)打光了,敌机还是往领土上飞那我就在海上跟它撞绝对不能让它砸进来


“那你……”


“放心,现在的弹射座椅比以前强多了;再说了,和平时期那么多人为了不让自己的飞机砸老百姓头上,都冒这么大风险推迟弹射时机,飞行员这一辈子能有撞毁敌机的机会,那还犹豫什么?大不了跟王伟天上见呗!


是的,王伟的确从未远去!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