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首发 | 平衡信息接触能否帮助人们打破信息茧房?信息感知与态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傅诗婷 姜婷婷 等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01-09

图源 | Internet


傅诗婷1    姜婷婷1,2    田慧溢3


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2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430072;

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知网首发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2.1812.G2.20221205.1000.001.html


摘  要

Abstract

平衡信息接触往往被视为打破信息茧房的关键措施。然而,人们寄希望于平衡信息接触从信息获取行为层面打破信息茧房外壳的同时,忽视了选择性感知这一内在认知机制所发挥的态度防御作用。目前,平衡信息接触是否能真正促使态度改变、彻底破除信息茧房仍然众说纷纭,缺乏实证依据。本研究招募了39位参与者,要求其在模拟健康知识问答平台中阅读一个争议性话题下两个立场相反的答案,对与自己态度一致、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可信度、说服力、重要性进行打分,并在实验前后填写问卷以报告先验态度与后验态度。实验结果表明,平衡信息接触可以缓解甚至改变一部分人群的先验态度,并避免态度极化。然而,仍有少部分态度不变人群激活了选择性感知,未能真正打破信息茧房。并且,在平衡信息接触情景中,当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可信度与说服力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态度极化。而当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可信度、说服力、重要性较高,同时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说服力、重要性较低时,可以有效促进态度反转。本研究为平衡信息接触研究提供了理论启示与方法论贡献,为通过平衡信息接触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了实践指导。



信息茧房;平衡信息接触;信息感知;选择性感知;态度变化


1. 引  言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一种由个体自身的心理倾向导致外界异质信息无法进入的不利后果[1, 2]。身处其中,人们的信息行为不断固化,信息视野不断窄化,只能听到令自己感到舒适和愉悦的信息,最终将滋生盲目自信与态度极化现象,并威胁到社会和谐与稳定[1, 2]。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人们破除信息茧房,逃离这一窄化的信息世界。从信息茧房的成因看,“趋同避异”的选择性心理是形成信息茧房的内在动机,而为迎合人们这种心理偏好形成的“过滤气泡”等是加固信息茧房的外在推动力[3-5],因此,态度的偏向性是信息茧房形成与维持的根本原因,改变态度是打破信息茧房的关键。

根据以往研究,信息茧房的形成源自于人们行为与认知上的选择性过程[4]:包括发生行为层面的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即对信息的偏向性获取,表现为趋近自己认同或想要的信息,回避自己不认同或不想要的信息[6];也包括发生在认知层面的选择性感知(Selective Perception),即对信息的偏向性理解与评价,表现为更积极地评价与自己态度一致的信息,更消极地评价与自己态度不一致的信息[7]。选择性的信息接触和信息感知分别就像是外壳和内壁,共同构筑起信息茧房,使身处其中的个体与外部可能引发态度变化的信息隔绝开来。因此,只有使得多样化信息突破行为与认知的两重防线,改变人们的态度倾向,才能真正从根源上彻底打破信息茧房。

目前大量研究只停留在第一重防线,聚焦于如何在行为层面促进均衡信息饮食(Balanced Information Diet)以打破信息茧房[8],其中一项关键措施在于实现平衡的信息接触(Balanced Information Exposure),即让人们接触到不同观点的信息,既包括与自身态度一致的信息,也包括与自身态度不一致的信息[9]。对此,部分媒体已做出了相应的积极调整:一方面,知识问答社区、社交媒体等平台鼓励用户贡献与共享多元化观点[10];另一方面,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也在有意识地推送异质化新闻,比如英国左倾报纸《卫报》就曾推出了“戳破你的泡泡”(Burst Your Bubble)板块每周为读者推送5篇保守党文章,华尔街日报推出“红推送、蓝推送(Red Feed, Blue Feed)”板块,将自由与保守政治倾向的媒体针对同一话题发布的新闻并排呈现。这些都有助于营造一个“平衡的”信息环境[9, 11]。但无论是平衡信息接触相关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只强调了行为层面作出的努力,促使多样化的信息触达用户,但忽视了选择性感知作为第二道防线有可能干扰态度变化,阻碍信息茧房的破除。目前平衡信息接触能否改变人们的态度仍缺乏实证依据[12]。本研究创建了一个平衡信息接触的实验情境,观察人们对态度一致、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差异,揭示了人们对不同信息的感知与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平衡信息接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启示与方法论贡献,为通过平衡信息接触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了实践指导。



2.文献综述

2.1平衡信息接触

学者们对平衡信息接触的研究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对选择性接触普遍性的质疑。近年来,广泛调查显示人们在新闻消费中会优先考虑平衡的信息[13],并且大部分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均衡的信息饮食,不存在信息偏食现象[9, 11]。实验室研究也观察到大部分参与者既会接触与自己态度一致的信息,也会接触态度不一致的信息[14, 15]。因此,平衡信息接触可能是大众获取日常信息的常态[8]。然而,尽管平衡信息的供给越来越多,但过去的大量实证研究聚焦于选择性接触、交叉信息接触(Cross-cutting Exposure)等单侧信息接触实验[9, 16],针对平衡信息接触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平衡信息接触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研究探索平衡信息接触的认知机制,将其与选择性接触情景进行对比,探索平衡信息接触是否能作为缓解态度极化的有效措施,如Carlos(2020)对比了人们分别接触单一观点政治新闻与平衡政治新闻时的认知反应,结果表明人们对于平衡政治新闻的偏见更少,并且虽然平衡政治新闻无法缓解已经极化的政治态度,但可以有效预防政治态度的进一步极化[17]。Metzger(2020)发现即使人们更喜欢与自己政治立场一致的信息,但却认为提供平衡信息的信源更可信,并且对于平衡信息的感知可信度也比不一致信息更高[6]。另一类研究则从技术角度构建平衡信息接触环境,以观察其对过滤气泡的消解效果,如Gao(2018)构建了以可视化方式提供平衡信息的智能系统,通过用颜色条表示话题争议程度,用标签面积反映用户的话题点击分布,并通过用户实验证明了该系统能够提升人们所关注观点的多元化程度[18]。Garimella(2017)提出一个新的算法模型,其算法原理是通过将两个对立观点的信息均衡地接触到用户,解决社交媒体平台中的过滤气泡问题[19]

尽管相关研究强调了平衡信息接触有助于缓解态度两极分化这一前提假设,但实际上,相关研究仍未达成一致,目前存在三种不同观点:支持者认为,营造平衡的信息环境将有助于缓解人们态度的倾向性[20],并且平衡信息相比于单面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说服作用,降低人们的极化态度[12, 20]。反对者则认为,强制向人们提供态度不一致的信息会遭受抵制,继而激发人们的防御性反应,反而增强了人们的既有态度,扩大两极分化[21, 22]。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向人们提供平衡信息或单侧信息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因为人们往往会忽略与自身态度不一致的信息[23, 24]。鉴于目前尚未有实证研究揭示平衡信息接触对于态度变化的具体作用[9],本研究构建了模拟的平衡信息接触情境,以探索下列问题:

RQ1:如果让人们平衡地接触信息,他们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会,如何变化?


2.2  选择性感知

选择性接触与选择性感知构成了选择性过程(Selective Process)的两重机制,即使平衡信息接触打破了第一重防御,但后续的选择性感知仍然可以起到态度防御作用[7]。以往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与自己态度一致、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往往存在差异。根据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理论,当人们接触到与自身态度不一致的信息时,会产生认知失调,陷入一种不舒适、不愉快的情绪状态[25]。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人们往往会激发防御动机(Defensive Motivation),以维护自身态度为动机采取行动[26, 27],并对信息进行动机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即为了推理出自己想要的结论而选择有利于自身态度的信息加工方式[28]。研究者将这种偏向性的信息加工方式命名为“选择性感知”,即人们对于与自身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更积极,而对于与自身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更消极[7, 27]

以往研究往往通过人们对不同观点信息的可信度、重要性、说服力打分来判断人们是否产生了偏向性评估(Biased Evaluation)[29],是否对态度不一致信息产生贬损(Disparagement)[7, 30, 31],以反映选择性感知现象的发生。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们往往认为与自己态度一致的儿童疫苗接种信息比不一致信息更可信、更有用、更有说服力[29],咖啡消费者更倾向于对描述咖啡有害身体健康的信息论点作出负面评价[32],有吸毒经历的人更有可能贬低禁毒公益广告[31],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倾向于认为反烟草广告的可信度、说服力较低,以及对自己而言更不重要[7]

而这种偏向性的信息感知是人们态度极化的主要原因[12]。当人们浏览混合了支持与反对观点的医疗保健政策新闻时,那些认为政策对自己更重要的人群会更容易发生态度的极化[33]。但当人们认为态度不一致信息来自可信度较高的信源时,其态度极化程度将得以缓解[34]。大量说服研究也表明,信息的高说服力是改变态度的关键因素[35]

由此可见,选择性感知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可能会使得平衡信息接触的“破茧”效果大打折扣——即使人们接触到了茧房之外的多元化信息,仍会在认知层面上对其进行排斥,无法接纳与自己态度不一致的信息[4]。为了深入揭示平衡信息接触情境中人们对于态度一致、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是否存在偏向性,以及这种态度偏向性是否会继续影响态度变化,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RQ2: 在平衡信息接触的前提下,人们是否存在选择性感知?

RQ3: 在平衡信息接触的前提下,人们对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与其自身态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RQ4: 在平衡信息接触的前提下,人们对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与其自身态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邀请了8位参与者进行预访谈,并采集到了大量争议性话题,最终选择了提及次数最多的“膳食补充剂”作为实验的信息主题。在正式实验中,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模拟的健康知识问答社区,参与者可以从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并对某一话题下一正一反两个答案进行评价,以获取人们对态度一致、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情况。在实验前后,参与者需要各填写一次态度量表,态度变化情况等于每位参与者的先验态度与后验态度的差值。最后,通过配对T检验分别分析不同态度变化情况的人群对于态度一致、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差异,用三元逻辑回归分析这两种感知与态度变化之间的具体联系。


3.1 参与者

本研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从两所大学招募到50位实验参与者。基于态度前测问卷,本研究排除了11名持中立先验态度的参与者,认为其不存在态度极化现象,只将39名持不同立场观点参与者的实验数据纳入最终数据分析。其中76.92%的参与者是女性。在年龄分布方面,66.66%的参与者为20-30岁,33.33%在20岁以下。在受教育程度方面,74.35%参与者为在读本科生,25.65%为在读研究生。每位参与者在实验结束后都可以获得价值30元的礼品。


3.2 材料设计

由于以往实验采用了强制接触信息的非自发情境,无法在实验中反映人们的真实信息消费偏好,实验生态效度与结果可信度往往受到质疑[8, 36, 3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Axure RP9制作了一个模拟的健康知识问答社区(首页与详情页链接为https://docs.qq.com/sheet/DWGpYY3hBbE5qdFJB?tab=BB08J2),允许人们以自由浏览网站的方式,更自然地获取信息。社区首页会呈现6个健康话题,每个话题卡片包括了文章标题、提问者、提问时间,以及一小段90-100字的话题摘要。话题的左侧有一个勾选框,当参与者想进一步查看话题详情页时可以点击勾选。其中4个话题与膳食补充剂有关,会以随机顺序呈现,比如“膳食补充剂的性价比比天然食品更高吗”,剩余2个话题为填充话题。填充话题一方面丰富了首页呈现的信息范畴,增加了场景的真实度,另一方面作为参与者对膳食补充剂信息不感兴趣的备选项,当参与者只勾选了填充话题时,其相关数据会被排除。研究人员从已勾选话题中随机抽取一篇膳食补充剂相关文章的话题详情页发送给参与者进行阅读,从而既保证参与者接触到真正感兴趣的信息,提升了实验的生态效度,又能控制每位参与者浏览相同数量的文章,确保每位参与者接收的信息量一致。

图1  健康知识问答社区首页

话题详情页中会以随机顺序呈现一正一反两个答案。每个答案的篇幅在200-210字范围之内,包括观点陈述、论点1、论点2、观点总结四个段落。观点陈述与观点总结各一句话,明确申明了回答者对于话题持支持还是反对观点。论点1和论点2的格式一致,均为“[信息来源]指出,[依据1],[依据2],[总结]”。为了排除参与者先验知识的干扰,每个论点都是真实的,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

为了确保每个话题下的两个答案不存在实际质量差异,本研究按照正式实验的招募流程,从两所大学中预先招募了12位参与者进行材料可读性评估,其中男性5人,女性7人,9位在读本科生,3位在读研究生。具体测量项参照了以往文本阅读实验中的常用指标[38],结果表明同一话题、不同立场答案之间的可读性(p=0.45, 0.41, 0.79, 0.81)、可理解性(p=0.85, 1, 0.71, 1)、逻辑性(p=0.115, 0.26, 0.73, 0.66)、趣味性(p=0.38, 0.18, 0.61, 0.84)、吸引力(p=0.87, 0.21, 1, 1)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排除文本质量差异对其感知可信度、说服力、重要性差异的影响,确保实验观测到的感知差异完全取决于信息与态度的一致性。

图2  健康话题问答详情页

3.3 实验流程

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在实验开始之前,参与者需要填写一份前测问卷(https://www.wjx.cn/vm/rhPsIzx.aspx#),以报告他们对8个健康话题观点的同意程度、人口统计信息。其中4个观点是后续实验中会出现的膳食补充剂话题,其余4个观点与膳食补充剂无关,从而避免参与者预先猜测到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自由浏览一个模拟的在线健康知识问答社区首页,从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健康话题,随后阅读该话题下两个相反观点的答案。在阅读完两项答案之后,参与者点击界面下方的“阅读完成”按钮,再填写一份信息感知测量问卷(https://www.wjx.cn/vm/eG44NFM.aspx#)。参与者需要对这两个答案的感知可信度、说服力、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实验结束之后,参与者还需要填写一份后测问卷(https://www.wjx.cn/vm/rIXPsI5.aspx#),以采集后验态度、对膳食补充剂的感兴趣程度、熟悉程度、服用习惯等。


3.4 变量测量

(1)  先验态度与后验态度

参照以往研究,本研究通过5点李克特量表测量了人们对于各个膳食补充剂话题的先验态度与后验态度(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39]。态度得分反映了态度立场,其中得分=3代表中立态度,得分>3代表积极态度,得分<3代表消极态度。在本研究中,当后验态度与先验态度的立场截然相反时,视为发生“态度反转”(如4->2,4->1)。当态度立场不变,并且后验态度相比于先验态度更接近中立态度时,视为“态度缓和”(如5->4、4->3)。而态度立场分数没有发生变化时(如2->2),视为“态度不变”。

(2)  信息感知

参照以往研究,本研究通过10点李克特量表测量了人们对于两个答案的感知可信度(1= 该信息完全不可信,10=该信息非常可信)、说服力(1= 该信息完全不具有说服力,10=该信息非常具有说服力)、重要性(1=该信息向我提供了完全不重要的信息,10=该信息向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29]



4. 实验结果

4.1 平衡信息接触后的态度变化

通过对比平衡信息接触前后的先验态度与后验态度,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人群:态度不变、态度缓和、态度反转。整体而言,没有任何一位参与者发生了态度极化(见图3),说明平衡信息接触并不会加剧信息茧房。

首先,有超过一半参与者在接触平衡信息后发生了态度缓和(N=20,51.28%)。其中10位参与者在保持态度立场不变的基础上降低了极化程度,分别从极端反对转向比较反对(N=2,5.13%)、从极端支持转向比较支持(N=8,20.51%)。并且还有10位参与者从比较支持(N=5,12.82%)、比较反对(N=3,7.69%)、极端支持(N=2,5.13%)转为中立态度。

其次,有28%的参与者的态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N=11,28.2%),这之中既包括了原先持反对态度的人(N=6,15.38%),也包括原先持支持态度的人(N=5,12.82%)。

最后,有20%的参与者态度发生了态度反转(N=8,20.51%),这类人群在接触平衡信息之后彻底颠覆了自己原先的立场,包括从比较支持转向比较反对(N=4,10.25%)、从比较反对转向比较支持(N=3,7.69%)、以及从非常反对转向比较支持(N=1,2.56%)。

图3 39名参与者在平衡信息接触前后的态度变化情况


4.2  不同人群的信息感知

为了解这三类人群是否存在选择性感知现象,本研究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了不同人群对于与自身先验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是否均要显著高于态度不一致信息。

首先,针对态度不变人群,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人群对于与自己先验态度一致答案的感知可信度(Mean=6.91>4.64; t=3.858,p=.003)、说服力(Mean=7.00>4.55; t=3.968,p=0.005)、重要性(Mean=7.45>5.55; t=2.863, p=.017)要显著高于态度不一致答案(见图4),说明态度不变人群存在显著的选择性感知现象。

图4  态度不变人群对于态度一致/不一致信息的感知

其次,针对态度缓和人群,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人群对于与自己先验态度一致答案的感知可信度(Mean=6.55,6.55; t=0, p=1)、说服力(Mean=6.45,6.70; t=-.379, p=.709)、重要性(Mean=6.90,6.90; t=0, p=1)与态度不一致答案没有显著差异(见图5),说明态度缓和人群不存在显著的选择性感知现象。

图5 态度缓和人群对于态度一致/不一致信息的感知

最后,针对态度反转人群,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人群对于与自己先验态度一致答案的感知可信度(Mean=5.25< 7.13, t=-2.250,p=.059,边缘显著)、说服力(Mean=4.88<7.13, 6.70, t=-3.00,p=.02)、重要性(Mean=5.13<7.13, t=-3.472,p=.007)要显著低于态度不一致答案(见图6)。这一结果表明态度反转人群并不存在显著的选择性感知现象,甚至呈现出与研究假设相反的信息感知结果。

图6 态度反转人群对于态度一致/不一致信息的感知


4.3信息感知与态度变化的关系

本研究采取多元逻辑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信息感知与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鉴于态度变化是一个三分类变量,统计分析过程相当于建立两个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两两对比。

首先,将态度不变、态度缓和作为二元逻辑回归的两个因变量取值(态度不变=0,态度缓和=1),以态度不变为对照组。根据表1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态度不一致答案的感知可信度(B=.520,p=.024<.05)、说服力(B=.610,p=.015<.05)对于发生态度缓和存在显著积极影响。然而,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重要性,以及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重要性、可信度、说服力均没有显著影响。该结果表明,当态度立场不变时,人们的态度极化程度是否发生变化,只取决于人们对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可信度与说服力。

表1  态度缓和的回归分析结果

其次,将态度不变、态度反转作为二元逻辑回归中的两个因变量取值,以态度不变组为对照组。根据表2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人们对于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可信度(B=.993,p=.025<.05)、感知说服力(B=1.047,p=.023<.05)、感知重要性(B=.884,p=.047<.05)对于发生态度反转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人们对于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说服力(B=-.623,p=.046<.05)、感知重要性(B=-.920,p=.048<.05)对于发生态度反转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而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可信度没有显著影响。该结果表明,态度立场的转换既取决于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可信度、说服力、重要性,还取决于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说服力、重要性。

表2  态度反转的回归分析结果


5. 讨  论

首先,本研究证明了平衡信息接触不仅仅能够防止态度极化,还可以降低一部分人群的态度极化程度。这一结论也再次验证了态度是由信息环境塑造的观点,即与存在倾向性的信息环境相比,混合环境将有助于人们形成更温和的态度[33]。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观察到的平衡信息接触能够预防但无法缓解态度极化的结果不同[9, 17]。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相比于以往研究关注的政治主题,本研究提供的健康信息更多基于客观的科学研究成果,论据更为客观且无可辩驳,说服力更强[12]。因此,虽然与平衡政治信息的单次接触不足以缓和人们对争议性政治问题的态度,但强有力的平衡信息足以缓和人们对于争议性健康主题的态度。

其次,本研究证明了在平衡信息接触的前提下,态度改变仍然可能受到选择性感知的阻碍。本研究中仅有不足1/3的参与者激活了选择性感知,其余2/3的参与者不存在选择性感知。这意味着,即使通过平衡信息接触打破了信息茧房的外壳,仍有部分人群通过对信息进行偏向性加工,保护自身态度不受外界异质信息的干扰,以阻碍信息茧房的彻底破除。不过本研究也观察到大部分人群对于平衡信息采取了公平的信息加工方式,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 17]。这可能是由于平衡信息接触提供了立场不同的观点,更容易被人们认为是客观且可信的,从而降低人们的抵触情绪,引起更少的反驳[20, 40]。根据启发式-系统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人们在防卫动机(Defensive motivation)驱动下会更容易采取有利于自身态度的启发式信息加工方式[26, 27],而在准确性动机(Accuracy motivation)驱动下更愿意基于事实进行推理,对信息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断[41, 42]。因此,相比于直接接触挑战自身态度的信息,人们在平衡信息接触中更少地激活防卫动机,更依赖于准确性动机对信息进行公平加工。

最后,本研究证明了平衡信息接触可能会导致态度发生缓和或反转,而这两类情况分别与不同的信息感知结果有关。一方面,态度极化程度的降低只取决于态度不一致信息。当态度不一致信息更为可信、更有说服力时,人们更有可能缓和先验态度,趋于中立。另一方面,态度立场的反转则可能受到态度一致信息与态度不一致信息的共同作用,既需要态度不一致信息具有较高的感知可信度、说服力、重要性,还需要态度一致信息具有较低的感知说服力、重要性,方能成功转换态度。推理的心智模型理论(Mental model of reasoning)可以解释这一结果,即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基于所构建的心智模型,随着新信息的出现,人们更倾向于建立新的心智模型或扩展已有模型,增加一个新的解释(比如认为结论存在情境限制)使态度不一致的信息合理化,并将这一认知融入原有的认知模型,而不是直接否定或丢弃原有模型[43]。因此,当不一致信息的可信度、说服力、重要性较高时,人们容易被说服,从而发生认知重组(Cognitive reappraisal)[44, 45]。而差别在于,当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说服力、重要性较高,人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得对先验态度的支持,维持原有的心智模型的稳定[46],并倾向于将不同观点进行融合而非替代。而当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说服力、重要性较低,原有的心智模型就更容易崩塌,为发生态度转变提供了可能。



6. 结  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模拟的平衡信息接触实验环境,通过观察39位持有不同极化程度态度的参与者在平衡信息接触中的信息感知与态度变化情况,证明了平衡信息接触的确可以突破信息茧房的外壳,缓解或改变一部分人群的态度。然而,要真正缓解大众的两极分化,不仅仅要做到行为层面的平衡信息接触,还要减少认知层面的选择性感知,因为这种不公平的信息加工方式仍然是真正破除信息茧房的关键阻碍。研究结果也表明,当态度不一致信息的感知说服力与可信度较高时,会促使人们缓和态度,与此同时,当态度一致信息的感知说服力、重要性也较低时,人们甚至会改变态度。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包括四点:首先,本研究证明了平衡信息接触对于帮助部分人群打破信息茧房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揭示了这种干预人们信息获取行为的方式仍不能完全突破认知层面的信息感知偏见,未来应从行为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视角开展后续研究,以最大化平衡信息接触的破茧效果;其次,本研究揭示了平衡信息接触中是否激活选择性感知存在个体差异,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引入个体特征作为调节变量开展实验;第三,证明了态度缓和、态度反转的认知机制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可以将二者作为不同的目标,分别提供有效的说服策略;最后,本研究采取了非强制性接触的实验设计,模拟了符合现实情境的平衡信息接触环境以及信息获取行为路径,提高了实验的生态效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本研究还为通过平衡信息接触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了实践启示:一方面,在使用平衡信息推送机制打破信息茧房的实践中,不仅仅要强调为用户提供不一致观点的信息,还要强调信息的感知质量,营造高质量的混合观点信息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异质信息的破茧作用;另一方面,在破除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错误信息所形成的信息茧房时,也需要呈现不同观点的讨论,不仅仅要指出错误信息中的逻辑漏洞与潜在危害,还要提供有说服力的真相与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破除谣言,转变人们的错误观念。



参考文献


[1] 姜婷婷, 许艳闰. 窄化的信息世界:国外信息茧房,选择性接触与回音室研究进展[J]. 图书情报知识, 2021, 38(5):134-144.

[2] Sunstein C R. Infotopia: How Many Minds Produce Knowledg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1-288.

[3] 陈昌凤, 仇筠茜. "信息茧房"在西方:似是而非的概念与算法的"破茧"求解[J]. 新闻大学, 2020, (1):1-14.

[4] 彭兰. 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J]. 新闻界, 2020, (1):30-38+73.

[5] 姜婷婷, 许艳闰. 国外过滤气泡研究:基础,脉络与展望[J]. 情报学报, 2021, 40(10):1108-1117.

[6] Metzger M J, Hartsell E H, Flanagin A J. Cognitive dissonance or credibilit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for selective exposure to partisan news[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20, 47(1):3-28.

[7] Hwang Y. Selective Exposure and Selective Perception of Anti-Tobacco Campaign Messages: The Impacts of Campaign Exposure on Selective Perception[J]. Health Communication, 2010, 25(2):182-190.

[8] Lacour M. A Balanced News Diet, Not Selective Exposure: Evidence from a Direct Measure of Media Exposure[C]//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13 Annual Meeting.New Y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795-825.

[9] Brenes Peralta C M. Two sides to every story :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elective exposure to balanced political information[D]. Amsterdam,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2017:1-101.

[10] Guan T, Wang L, Jin J, et al. Knowledge contribution behavior in online Q&A communiti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8, 81:137-147.

[11] Lacour M. A Balanced Information Diet, Not Echo Chambers: Evidence From A Direct Measure of Media Exposure[C]//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13 Annual Meeting.NewY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45.

[12] Garrett R K, Stroud N J. Partisan Paths to Exposure Diversity: Differences in Pro‐and Counterattitudinal News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4, 64(4):680-701.

[13] Van Aelst P, Strömbäck J, Aalberg T, et 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a high-choice media environment: a challenge for democracy?[J].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17, 41(1):3-27.

[14] Stroud N J. Niche News: The Politics of News Choic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llustrated edition, 2011: 1-268.

[15] Garrett R K. Politically Motivated Reinforcement Seeking: Reframing the Selective Exposure Debate[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9, 59(4):676-699.

[16] van der Meer T G L A, Hameleers M. Fighting biased news diets: Using news media literacy interventions to stimulate online cross-cutting media exposure patterns[J]. New Media & Society, 2021, 23(11):3156-3178.

[17] Brenes-Peralta C, Wojcieszak M E, Lelkes Y. Can I Stick to My Guns? Motivated Reasoning and Biased Processing of Balanced Political Information[J].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21, 34(2):49-66.

[18] Gao M, Do H J, Fu W-T. Burst Your Bubble! 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Improving Awareness of Diverse Social Opinions [M].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s. Tokyo; ACM. 2018: 371-383.

[19] Garimella V R K, Gionis A, Parotsidis N, et al. Balancing information exposure in social networks [M]. Proceedings of the 31st Annu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NIPS). California; ACM. 2017: 4666–4674.

[20] Schmitt J B, Caspari C, Wulf T, et al.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The persuasiveness of one-sided vs. two-sided narratives in the context of radicalization prevention[J].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2021, 10(1):48-71.

[21] Nyhan B, Reifler J. When Corrections Fail: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J]. Political Behavior, 2010, 32(2):303-330.

[22] Glaeser E L, Sunstein C R. Why Does Balanced News Produce Unbalanced Views? [J/OL]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 2013, [2022-08-30]. https://ssrn.com/abstract=2230996 

[23] Kim J, Akin H, Brossard D, et al. Selective perception of novel science: how definitions affec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out nanotechnology[J].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17, 19(5):1-12.

[24] Nir L. Disagreement and Opposition in Social Networks: Does Disagreement Discourage Turnout?[J]. Political Studies, 2011, 59(3):674-692.

[25] Festinger L.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M].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1-291.

[26] Taber C, Lodge M. Motivated Skepticism in the Evaluation of Political Beliefs[J].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5, 50(3):755-769.

[27] Stroud N J, Choi S. Selective Perception and Retention[M].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edia Effect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7: 1-10.

[28] Epley N, Gilovich T. The Mechanics of Motivated Reason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6, 30(3):133-140.

[29] Meppelink C S, Smit E G, Fransen M L, et al. “I was Right about Vaccination”: Confirmation Bias and Health Literacy in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J].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2019, 24(2):129-140.

[30] Hameed D I, Siddiqui S J, Husain J. Disparagement as a Processing Stimulus for Humor in Advertising[J]. IBT Journal of Business Studies, 2015, 11(1):75-85.

[31] Southwell B G. Health message relevance and disparagement among adolescents[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001, 18(4):365-374.

[32] Liberman A M, Chaiken S. Defensive Processing of Personally Relevant Health Message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2, 18(6):669-679.

[33] Leeper T J. The Informational Basis for Mass Polarization[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014, 78(1):27-46.

[34] Clark J K, Evans A T. Source Credibility and Persuas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4, 40:1024-1036.

[35] Crano W D, Prislin R. Attitudes and persuas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6, 57:345-374.

[36] Iyengar S, Hahn K S, Krosnick J A, et al. Selective Exposure to Campaign Communication: The Role of Anticipated Agreement and Issue Public Membership[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008, 70(1):186-200.

[37] Hameleers M, van der Meer T G L A. Fight or flight? Attributing responsibility in response to mixed congruent and incongruent partisan news in selective exposure media environments[J].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9, 23(9):1327-1352.

[38] Maier J, Richter T, Britt M A. Cognitive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text-belief consistency effect: An eye-movement study[J].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8, 32(2):171-185.

[39] Owens P, Toone T, Steed-Ivie M. A Survey of Dietary Supplement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Use in a Rural [J/OL] Journal of Nutrition & Food Sciences, 2014, 4(5): [2022-08-30]. https://doi.org/10.4172/2155-9600.1000304.

[40] Crowley A E, Hoyer W 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wo-sided Persuasion[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4, 20(4):561-574.

[41] Kuang J, Delea M G, Thulin E, et al. Do descriptive norms messaging interventions backfire? 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boomerang effect[J].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9(1):1-7.

[42] Chaiken S, Giner-Sorolla R, Chen S. Beyond accuracy: Defense and impression motives in heuristic and syste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M]. The psychology of action: Linking 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to behavior.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6: 553-578.

[43] Chan S M-P, Jones C, Albarracín D. Countering False Beliefs: An 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of Best Practices for the Retraction and Correction of Scientific Misinformation Man-pui[M].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2016: 341-350.

[44] McGrath A L. Dealing with dissonance: A review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reduction[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17, 11(12):1-17.

[45] Van ’t Riet J, Ruiter R A C. Defensive reactions to health-promoting information: an over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Health Psychology Review, 2013, 7(1):104-136.

[46] Howe L C, Krosnick J A. Attitude Strength[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7, 68:327–351.




作者简介

傅诗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人智交互,Email:fushiting@whu.edu.cn;

姜婷婷(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人智交互、用户体验度量、人本数据分析,Email: tij@whu.edu.cn;

田慧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用户心理、人智交互,Email:379733214@qq.com;

*原文已在中国知网首发,欢迎个人转发,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 引用格式

傅诗婷, 姜婷婷, 田慧溢. 平衡信息接触能否帮助人们打破信息茧房? 信息感知与态度变化的关系研究[J/OL].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1-12[2022-12-0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812.G2.20221205.1000.001.html


往期 · 推荐

当期目录 | 2022年第5期

当期荐读 2022年第5期 | 矛盾性健康信息的概念、分布及原因分析

当期荐读 2022年第5期 |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基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的研究

当期荐读 2022年第5期·特约稿 | 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及运行

当期荐读 2022年第5期·学科发展论坛 | 价值驱动,需求引导:“十四五”期间的档案学发展转向



制版编辑 | 王伊杨

审核 | 于阿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微信号

xxzyglxb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朋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