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未院士:新中国第一位海归计算机博士,中国计算机理论的拓荒者

小德 德先生 2019-05-25


“用三倍于常人的努力去工作与学习”,这是李未在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期间多次在毕业致辞中勉励学生的话。实际上,这也是年逾七旬的李未本人的真实写照。


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选派的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后的李未成为第一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当时最年轻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并将计算机科研与教育工作当做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


李未常说,自己人生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国家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离不开改革开放提供的机遇和环境。为此,李未把干好工作,回报祖国和学校作为自己不变的选择,并坚持以三倍于常人的努力去工作。

 


第一位海归计算机博士


1951年,年仅8岁的李未从北京来到沈阳读书。入学当天,学校大厅里悬挂的两条语录引起了他的关注。一条是高尔基的“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另一条是毛主席的“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两条语录在年少的李未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一直伴随他走到今天。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使李未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持续至今。即便现在事务繁重,除了工作用书,李未每年还要至少阅读10本书。而毛主席的“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不仅成为李未的行为准则,还变成了他做学问的研究对象。


李未的本科专业选择的是数学,但在中学时期,他却常常为数学功课不好而发愁。为了学好数学,李未不惜采用题海战术,久而久之便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反而增强了他学好数学的信心。到高考前,李未已经将学校图书馆馆藏的所有数学词典里的习题做了个遍,因此也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就读。


本科毕业后,恰逢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主持的“优选法”“统筹法”在北京推广,李未刚从部队农场锻炼归来,就被航空部推荐加入推广“优选法”的小分队,在华罗庚身边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和演讲艺术。


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后,命运又让李未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李未在计算机中心天天与操作系统打交道,因此对计算机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改革开放后,国家格外重视对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决定在全国选派200名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李未顺利地通过了选拔考试,进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理论计算机科学,师从国际著名计算机科学家Plotkin教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发展,程序设计进入了并发程序时代,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并发计算结构,并把它们作为程序语言的基本语法成分,这就是并发程序设计语言。人们必须对并发计算行为有准确的描述,才能设计可靠的并发结构,实现他们期望的计算结果。这就促进了程序语义学的发展,使描述并发计算结构的语义学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


Plotkin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地描述并行、通信和同步行为的数学方法,称为结构操作语义。李未和导师等人合作攻关,在世界上首次应用结构操作语义理论,系统解决了实用并发语言的结构操作语义问题,并对各种并发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建立了一个并发程序语言的翻译理论,并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并发语言比较研究的开创性工作”。


1983年,李未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学成归来的海外计算机科学博士


40年如一日的学术生涯


在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李未一直着眼于学术前沿的重大问题,锲而不舍地开展学术研究。


在计算机理论研究方面,李未著作等身,科研项目、论文获奖和学术兼职数不胜数,并在实用并发语言的语义研究、互联网海量信息特征研究以及科学发现和程序错误的逻辑分析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未受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筹建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被任命为实验室主任。在李未的组织和领导下,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1996年,清华和北航等高校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第二代互联网(IPv6网),李未以专家组组长的身份,率领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事及学生们开发了基于因特网流媒体的实时交互协同工作环境和会议系统,被教育部、科技部等许多单位使用。

 


90年代末期,李未意识到海量信息的到来。他认为在各自先进网络上存储和传输的海量信息,它们在互联网上占据储存空间,充塞通信宽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的结构优化问题,达到节能和高效环保的要求,在李未的带领下,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了全球IPv6骨干网拓扑探测系统,并不断加以改进,提出了网络拓扑发现的新算法,取得的探测结果比国际网络测量机构CAIDA公布的探测结果更多、更全面,并被全球129个国家的研究者访问和使用。


目前,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IPv6网探测中心和对IPv6网进行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在理论研究方面,实验室对一些与海量信息有关的重要问题,如大规模约束满足问题,带时间参数的packing问题,以及非结构数据的模型问题,都取得了创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实验和理论的研究成果分别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受到广泛关注。


李未对知识进化的逻辑基础问题也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首创了关于知识结构的分析理论,提出了软件版本序列在知识进化中的重要性,建立了形式理论序列和极限的理论,开创了用近似和逼近的思想、以开放的逻辑进行相关问题研究的方向。他在这方面共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也因此荣获1997年光华科技一等奖。


1996年以来,李未作为主持人承担了“七五”“八五”攻关项目,“863计划”“973计划”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多项,提出了修正的演算系统(R-演算),并证明了R-演算的可靠性、完全性和可达性。1997年,在科研上不断追求创新、取得突出成就的李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既是学术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行家


跟随华罗庚推广“优选法”的时候,华罗庚精彩的演讲和严谨的学风对李未的影响很大。


在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之后,李未也自觉地像华罗庚一样教书育人,培养英才。在李未看来,一个高水平的好教师,应该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行家。


在教学实践中,李未要求学生从研究生阶段就加入导师的课题组,全面参与课题的申请、攻关和结项的全过程,以便充分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0多年来,李未先后指导了50多位博士生,上百位硕士生,堪称“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目前他的学生活跃在国内外计算机科研、教学和产业的各个领域。

 


2002年初,李未出任北航校长。在教育管理的岗位上,李未也像他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上一样,始终保持着科学家的战略性眼光和教育家的清醒认识。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是他与领导班子确立的新校训,也是他与全体北航师生共同崇尚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李未坚定地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体现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同时也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他提出要不断把科研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他把北航的人才培养目标,由“红色工程师”调整为培养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创新型领军和领导人才,提出“一流大学要做出历史性贡献”,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就是“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并提出项目、人才、成果、基地协调发展、螺旋上升的发展策略。


根据这个战略思路,李未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北航从一个专注于航空与航天的行业性院校发展成为理工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航空航天和信息特色突出的国内一流大学。


在李未的推动下,北航先后建成国内高水平的数学与系统工程学院、物理与核工程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建设了公共管理、法学、外语、人文以及新媒体学院。


北航校园


李未认为,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北航的前50年,共完成了52万平方米的校园建设,而在李未当校长的7年多,北航完成了65万平方米的新老校园建设。


担任校长期间,虽然每天公务缠身,但李未多年来却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在校园里走上几圈,看校园变化,看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他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完成了一段使命,我相信未来的年轻人会做得比我更好。”


李未获2017年度“杰出大学校长奖”

 

7年的时间里,李未推动北航由一所行业性大学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北航十余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也由此获得了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杰出大学校长奖”。

 

对于自己长期从事的计算机教学与科研工作,李未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特别强调,当前我国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不亚于西方先进国家,我们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要多于外国学生,但和世界著名大学相比,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以及创新能力和博士生培养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值得高等教育界的充分重视。


对于北航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李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中国的大学一定能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部分内容参考自:北航新闻网、教坛风华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