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走向一种新的策展实践
[当代设计策展课程]系列讲座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Lecture Series
2019年4月8日晚六点半,「当代设计策展课程」系列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讲,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人,主讲人奥雷·伯曼 (Ole Bouman) 进行了题为“超越策展|策展超越” (Beyond Curating, Curating Beyond) 的主题讲座。
学术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教授
主讲人:奥雷·伯曼 (Ole Bouman)
讲座伊始,宋协伟教授对主讲人进行了介绍,奥雷·伯曼 (Ole Bouman) 自2015年1月起出任深圳设计互联 (Design Society) 馆长。他曾任2013年第五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UABB) 策展人及创意总监。他曾与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马克·维格利 (Mark Wigley) 合办《Volume》杂志并任职主编,并于2006年至2013年间任荷兰建筑学会 (Nai) 馆长。他的著作包括《看不见的建筑》、《无处不在的中国》和《后果建筑》。他曾参与策划2000年第三届欧洲宣言展 (Manifesta 3)、以及参与在深圳、威尼斯及圣保罗举办的大型建筑双年展展览。他曾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及香港大学教授建筑与设计。
本次讲座是「当代设计策展课程」系列讲座的第三场,主讲人结合自身多年的策展经验,探讨了策展实践作为一个充满焦虑的过程,如何在挑战了文本的同时重新激活了叙事,以及如何走向一种新的策展实践。
QuickTimes的真实空间
RealSpace in QuickTimes
1996年,主讲人为XIX Triennale di Milano策划的荷兰馆入口装置《QuickTimes的真实空间》(RealSpace in QuickTimes),探讨了数字革命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建筑界如何回应这些挑战。
《Archis》&《Volume》
奥雷·伯曼曾任独立建筑学术杂志《体量》(Volume) 的总编,期间他将杂志发挥到极致,并寻找建筑在社会的新角色。该杂志为荷兰Archis基金会 (Archis Foundation)、大都会建筑事务所/雷姆·库哈斯 (AMO) 和哥伦比亚大学规划及保护研究院的合办刊物。奥雷·伯曼同时还是Archis基金会的董事,该基金会活跃于出版和咨询界,此外,作为非政府组织,该基金会为缺乏专业知识的地方设计团队建立了与Archis全球知识网络的联系。
以《Archis》和《Volume》两本杂志为例,主讲人叙述了如何去策展一本杂志,让之成为一种创造性的移动空间。例如,其中一期探讨了纹身文化或者说建筑和纹身的关系,那期杂志在封面之下只呈现了一些纹身贴,完全没有杂志上通常应该看到的文本内容。这些纹身贴是基于想象一些著名建筑设计师会纹在自己身上的内容。《体量》(Volume) 杂志有一期探讨了最小化实践或者说无为实践,也就是说作为设计师有时候去进行最小化的行动甚至让一切保持原状,或许反而是最好的针对当下情境的解决方案。
Archis RSVP
另外一个拓展策展边界的行为是如何针对行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展,主讲人介绍了Archis与AMO合作的,在柏林、布鲁塞尔、纽约、雅典、底特律和安曼等地开展的Archis R.S.V.P系列事件。Archis R.S.V.P事件由响应的特征决定,回应内容与注册者的回复都有助于确定活动的实际形式 - 从大规模示范到自由奔跑,从巡航到表演或从大型活动到快闪族。
在这个只界定了一个时间,一个确定的地点和议题的项目中,活动的形式没有任何的预设,策划者需要和注册者共同去计划这个事件在形式上实现的可能性。例如,在柏林举行的一场公开会议完全在户外举行,会议使用了一系列的红外线耳机,参加会议的人可以以窃窃私语的方式进行交谈,而且他们就坐在旅游者的旁边进行交谈。从某种意义上,这个事件把一个旅游空间置换成了一个话语空间。
第三届欧洲宣言展
Manifesta 3
2000年,主讲人受邀担任第三届欧洲宣言展 (Manifesta 3) 的联合策展人,展览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举行,探讨了种族暴力冲突的边缘地带。欧洲宣言展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复杂又敏感,其持续调整不仅是为了适应柏林墙倒塌后不断变动的欧洲局势——1991年,正是在这种新局势的考验下,宣言展构想诞生——这也是其对自身流变做出的反馈。从诞生之初,欧洲宣言展一直孜孜不倦地变更场地,重塑自身。
宣言展因为是在欧洲不同的城市进行巡回发声,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面临跟当地的文化政策进行一个再适应的过程,随着宣言展变的越来越有名,它也变得越来越官方。在第三届欧洲宣言展的策划过程中,策展团队遇到了一个挑战,是由于地方组织者要求策展团队只能在官方的场馆里面进行策展,尽可能的避免不要让任何作品出现在公共空间,所以下图是唯一一件我们在街头得以实现的作品。
在街道实现的作品其实是在反应20年前就已经非常激烈的一个状态——所谓的欧盟公民和试图进入欧盟的各种居民身份上的张力。它讲述的不仅仅是人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做出选择,也在被迫的去经历某种被选择,如同进入到一个通道,被进行身份上的划归。这件作品本身也是对地方当局不允许在任何公共空间进行展示的一个行动的抗议。之后策展团队挑选了6-7件最具批判性的作品,把它们放在了宣言展的线上虚拟场馆供观者浏览。
主讲人解释道,“以上几个案例更多的是在讲述策展如何去创造一个有趣的张力和对话,它发生在常规期待和具体行动之间,一种宣言式的策展,鼓励人们走出经典策展实践的舒适区并且不得不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一系列行动”。
Transports 2001
Transports 2001项目是主讲人为欧洲文化之都鹿特丹设计的一个场馆提案,这是一个会根据互联网数据流量和地面实际人流情况自主的进行扩张和收缩的动态场馆。建筑可以不再被思考成是一种所谓的最终确定的形式,而是一个会根据环境的实时变化不断是做出瞬时性或临时性自主决策的实体空间。这个建筑的临时形态,在这个场馆内部表现的更加激进。场馆内部通过使用一套媒体环境来实现让策展人在每天的每个瞬间都可以重新的策划和上传内容,同时提供一系列氛围的切换模式,如聚会模式、政治宣言模式、录音场模式等等。
自发建筑工作室
Studio for Unsolicited Architecture
2007年,主讲人受张永和教授邀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首次发起了“自发建筑工作室” (Studio for Unsolicited Architecture)。通常意义上的设计或建筑实践,会有一套常规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包括客户提出的项目诉求、预算、形态等等。这种类型的设计或者建筑实践,通常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激发点或者理由。但是对于“自发建筑工作室” 所提出的“未经请求的项目”,出发点恰恰相反——通过鼓励设计师/建筑师主动去创造一个概念或诉求,然后去界定那些还没有被客户所界定,或者被特定资本所独占的机会,但是又确实对未来用户可能有用的设计,或者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回应那些尚未浮现在市场,但是对于当代生活非常紧急的议题。
正如这个logo所传达的信息一样,“自发建筑工作室” 想要对抗的是专业的流程化操作的设计或建筑实践,并鼓励设计师/建筑师成为自由思想者——对设计或建筑实践自身主动设置的人。但这个非常规的操作和实践带来了一个非常直接的观念上的冲突——设计或建筑实践,是源于社会需求还是设计师/建筑师自我去创造需求?成立“自发建筑工作室” 的出发点在于希望这个工作室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以及对设计工作的广度和边界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荷兰建筑协会 (NAi)
Netherland Architecture Institute
奥雷·伯曼2013年1月前一直担任荷兰建筑协会 (NAi) 的馆长,该协会在全球同类机构中规模最大,任职期间,他对协会进行了改革,将其打造成了广受欢迎的平民建筑博物馆,并开发了丰富的民用建筑类方案。原有建筑本身是由一座的浮在池面之上的窄桥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连,伯曼认为,机构作为专业性的象征与公共空间的区隔并不是一种良性的状态。所以,经过改建后外部空间,通过更加开放性的结构,把建筑整个打开迎接城市生活——让建筑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使机构本身成为了一个更有城市生活感的场域,进而拉近了公众与机构之间的距离。随后的一系列策展实践也呈现出多样面貌并超越了传统的策展模式,使展览不再作为一种为既定的公众和话语流通服务的单一模式。
HAPPENING
偶发
2009年,奥雷·伯曼策划了荷兰建筑师Wiel Arets的展览,但是并没有邀请他在荷兰建筑协会 (NAi) 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曝光,而是针对展览空间创造一个Happening。没有采用传统的固态的展览方式,Wiel Arets的团队设计了一个名为Comfortably Strange的展馆,一系列活动在其中举行。这种动态的方式让整栋建筑的功能有所改变,给它一个全新的生机和身份,把它转化成生机勃勃的地方。
当时评论界有很多声音都在质疑这些项目是否是一个建筑展览,因为很多参与性、表演性的活动都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机构本身作为了承载这些表演的容器。但主讲人认为,这种具有实验性的策展模式其实提出的是一个让建筑空间更加共鸣化的可能性,而不是把建筑放在一个专业的角度。展览本身所传递的信息非常简单——在某个语境下的策展实践不是去探讨一个特定议题,而是在展览框架里发生的每个活动/事件都是展览所讨论议题的非常具体和直接的呈现,并且面向了未必懂得这个专业的更广阔的观众。比如舞者使用乐高玩具像建筑师一样重新缔造空间,形成了一种带有建筑色彩的表演。
伯曼提到,“策展本身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人生体验,因为我们有可能去策划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情景,使之变成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所以我很高兴在座的各位选择了策展这样一个专业方向,建议大家今后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持续主动的进行策展实践,因为策展涉及了方方面面”。
DUTCHVILLE: Feel the City
DUTCHVILLE: 感受城市
展览DUTCHVILLE构建了一个让观者置身于荷兰城市或乡间的空间——从过去的荷兰一直到未来的荷兰。展览通过与荷兰国家发行的一系列邮票,使观者通过邮票和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取展览更多的叙事。同时,荷兰建筑协会 (NAi) 开发了UAR (Urban Augmented Reality),一种移动架构应用程序,可在iPhone或Google Android上基于文本,图像,档案材料和电影提供有关构建环境的信息。观者通过手机的连接就能从中搜到许多关于历史的素材,以及体验荷兰城市的过去 (How it used to be),现在 (how it is now),未来 (How it will be) 和或然 (What could have been) 的四个版本。
UAR, NAi Urban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Photo NAi
MAAK ONS LAND (SHAPE OUR COUNTRY)
重塑我们的国家
2008-2009年期间,荷兰建筑协会 (NAi) 举办的MAAK ONS LAND项目向观者征集“关于荷兰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想法,并最终向荷兰国家规划部门发表意见。 展览以移动性,住房,工作,休闲,绿化和水为主题,通过游戏,讲座,研讨会和辩论的形式来汇集方案。六个月后,这些关于国家规划的意见,想法或挫折被纳入到了展览中。MAAK ONS LAND项目收集了超过1000个方案,其中包含:如何让城市更加公平,如何让国家生态更可持续发展,如何让社群连接更加紧密等等。这些方案对于一个国家未来君主Willem-Alexander来说,就像一个探宝行动,因为如何实现这些提案依靠的是包括政治家、资本家、设计师等在内的一整套人事和社会资源的调动。
主讲人认为,“设计有改变社会的力量。关于如何重新设计荷兰,我们希望通过一些真正的提议和实际行动,来展示建筑设计是如何解决当今面临的不可逆转的问题,或者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包括能源、土地资源、健康、价值、社会。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的方式将其重新利用,比如通过重新利用材料、建筑空间的方式来降低碳排放、提升整体生态水平等”。
后果建筑
ARCHITECTURE OF CONSEQUENCE
《后果建筑》最初是由荷兰建筑协会 (NAi) 为2009年圣保罗建筑双年展策划的项目。十年来,这个项目已经巡展到世界各地,在圣保罗,莫斯科,鹿特丹,奈梅亨,孟买和旧金山等城市展出。项目提出了如何针对现有的七个非常关键的议题,比如时间空间的可供性,健康食物能源等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展开,在评估社会当下需要什么的同时,所展示的设计也是在寻找未来可持续设计的雄心壮志。
建筑的涅槃
ARCHIPHOENIX – FACULTIES FOR ARCHITECTURE
2008年,荷兰建筑学院 (Nai) 代表荷兰参加第11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建筑的涅槃》(ARCHIPHOENIX) 探讨了建筑本身命运的同时,激发了一系列的辩论和对话。2008年5月13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沦为灰烬的火灾促使荷兰建筑界重新审视该学科的地位。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预展期间,荷兰馆作为研究建筑未来的可能性和辩论中心的平台,与此同时,展馆一直是一个制作空间,由作家,设计师,编辑,电影团队和专栏作家组成的团队不断致力于制作一本提出想象建筑课程的书籍,以及《建筑的涅槃》(ARCHIPHOENIX) 展览。
此外,在预展期间,专业人士被鼓励在五个问题的基础上加入思考建筑学科的未来,并在接下来的讲座和辩论上提出他们对该学科应该发展的方式的看法。研究结果以摄影、影像、音频,文本和绘画形式在展览中呈现。
空置
VACANT NL, WHERE ARCHITECTURE MEETS IDEAS
2010年,荷兰建筑学院 (Nai) 和Rietveld Landscape代表荷兰参加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空置》(VACANT NL) 探讨了空置空间的巨大潜力。荷兰成千上万的建筑物空置,其中一些为一周或几个月,甚至多年。威尼斯双年展场地上的荷兰馆建于1954年,已经空置了39年,每年仅仅数月的使用情况促使了Rietveld Landscape决定在建筑双年展期间强调展馆本身的空置。
空旷空间的体验吸引了观者探寻位于天花板上隐藏的装置,作品用蓝色泡沫重构的数以千计的空置建筑景观,以及由Joost Grootens设计的图册《The Dutch Atlas of Vacancy》收集了设计师对这些空置建筑空间的利用方案,意在突出这些建筑的潜力。
重新设置
RE-SET
2012年,主讲人为威尼斯国际建筑展策划了《重新设置》,利用自动控制的幕布,展览空间每隔96秒就会完全改变,任何停留一段时间的观者都会目睹一场视觉上令人震惊的场景转变。 通过《重新设置》展览,Inside Outside/Petra Blaisse探讨了现有空间结构如何提供多种可能性,并以特定情境为出发点。通过移动,触觉干预,Inside Outside/Petra Blaisse给这座已经空置了40年的荷兰馆提供新的动力,证明了建筑拥有重新开始的力量。《重新设置》可以视为是Vacant NL的延续,在似乎消失的地方创造价值 - 空置建筑的“复活” - 正日益成为建筑师的核心任务。
重建 - 201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芬兰馆
Re-creation - 2014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Finland Pavilion
2014年,主讲人被任命为201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芬兰馆的联合策展人。基于Anssi Lassila的概念,展览《重建》 (Re-creation) 由两部分装置组成,装置的一部分由芬兰木匠大师和他的团队建造,另一部分由中国团队建造。这种策展理念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固有的逻辑下非常少见,通常情况下双年展所呈现的作品都是每个国家选取自己文化特征进行展示。在《重建》 (Re-creation) 这个展览中,策展人试图用芬兰的方式和中国的方式,通过不同的物质,材料,形式,气味,触感,去还原最基本的文化特征,让对方国家的设计师去用他们更擅长的方法去讲述这个国家的文化现象,并且试图双向框卸那个未曾被定义或者未曾被充分探索的建筑空间。
价值工厂 - 第五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
Value Factory - The 5th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2013年,主讲人受邀作为第五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的创意总监,展览空间为一个废弃的、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业使命已经完成的工厂。如何把一个工业遗产转换为一个文化空间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实践上的挑战,因此策展团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直接的介入,而是去检查建筑本身的质量和情况。通过“轻轻触碰”的空间生产力哲学,尽量把工厂原有的感觉保留下来,利用原来的空间去产生新的意义。主讲人认为,厂房活化改造不仅是作为双年展的场所,更是双年展本身的意义诠释。团队用三个月的时间将工厂从杂乱不堪改造成可以承载双年展的场所,用更有意义的方式呈现了工厂改造,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工厂”。
设计互联
Design Society
“设计互联”从某种意义上它的中文比英文要更加贴切,因为其核心诉求是如何通过设计将人们互相连接在一起,以及如何去设计这种被构建出来的关联性。伯曼不希望“设计互联”成为一个设计的堡垒或是仅有专家存在的机构,而是希望它能够对所有公众开放,让机构本身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连接性。“设计互联”是由89岁高龄的日本建筑师桢文彦 (Fumihiko Maki) 设计,这个建筑本身的设计也是它开放性和公众性的一个象征,七万平方米的面积里超过百分之三十的空间是公共空间。因此,“设计互联”在空间单元上和内容使用上呈现出了同等的多样性,它不仅是展厅、商店,也可以是厨房、公园、图书馆等。它可以含纳多种类型的行为/事件,真正成为城市生活生态系统集中策划共同发酵的一个反应场所。
关于策展多样性,伯曼认为这包含了作为身份的多样性,作为策展人所斗争的对象,以及为自己创造机会等一系列综合因素的产物。讲座尾声,主讲人与在场观众进行了互动,就策展方法与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当代设计策展》课程的同学们围绕自己在讲座中的观察与主讲人进行了积极互动。
讲座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当代设计策展》课程介绍
课程学术召集人:宋协伟
课程主讲教师:宋协伟、薛天宠、王乃一
《当代设计策展》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开放的的专业课程,由宋协伟教授担任课程主持与学术召集人,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策展人和设计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授课。课程在讲授策展历史与理论发展流变的基础上,结合主题讨论与项目实践,研究已存的策展模式,同时探讨不同的策展行为,以及对策展而言什么是“当代性”,如何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去审视?课程通过介绍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策展领域的广泛应用,力求对策展相关议题的切入与讨论方式更加多元异质,从而以不同的视角来拓展当代设计策展的潜力与可能性。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Course Outline
Course Leader: Xiewei Song
Lecturer: Xiewei Song, Tianchong Xue, Naiyi Wang
Taught by leading curators and designers within the field, the course of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offers an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arameters of curating exhibitions. By including a contemporary curatorial brief exploring a key aspect of 21st-century curatorial practice, this course examines the working processes of organizing exhibitions with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the context of design institutions. The aim i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all aspects of exhibition making, ranging from conceptual development to the physical realization of an exhibition. Students will be equipped with the creative and practical skills necessary to curate live projects and build their own professional profile.
Furthermore, with an aim to draw a focus on alternative modes of curatorial practice and the expanded no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an exhibition, this course traces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key moments) of alternative formats of curating, whilst interrogates what is precisely curatorial, within the ever-expanding parameters of curatorial practice in recent times. This is combined with 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terrogating the concepts of ‘Exhibition-making’, ‘Curating’ and ‘the Curatorial’.
文/当代设计策展课程学生
图/奥雷·伯曼 (Ole Bouman)
摄影/王东翰
视觉设计/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