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火MXene材料如何从MAX相诞生?

刘田宇 科研共进社 2023-01-26
二维层状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以其二维形貌、高导电性和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材料领域大放异彩。众多微信公众号对于MXene“全面开花”的应用已大量报道。本文则聚焦从MAX相制备MXene的方法,介绍最早的HF腐蚀法的产生背景,当今发展及未解之谜。本文内容参考了2017年笔者采访Yury Gogotsi教授的记录(参考[1])、已发表文献和个人思考。

MAX相

MAX相(MAX Phase)是一类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的统称。20世纪70年代,MAX相已被人工合成。1996年Michel W. Barsoum等合成出高纯度Ti3SiC2,使得MAX相受到广泛关注(参考[2])。MAX相得名于其化学通式Mn+1AXn,其中n = 1,2或3,M为前过渡金属(如Ti、V、Cr等),A为碳、氮、氧族的金属元素(如Al、Si等),X为C或/和N。MAX相的种类随制备方法的发展还在扩充。

▲图1. MAX相的三种结构。图源:参考[3]。

MAX相晶体结构虽为三维,却是由二维层状结构互相“粘连”堆积而成。无论n值,MAX相中皆有 [XM6] 构成的变形八面体(图1)。这些变形八面体以共棱的方式同层延展,形成M-X层。各层中相邻M以金属键连接。A层位于M-X层上下两侧,并与相邻M-X层中的M以金属键相连。MAX相的结构相当于在X层中穿插M金属层和A金属层,因而MAX相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优良。

2000年以后,锂离子电池的兴起让能源存储领域对MAX相产生了兴趣。MAX相本身导电性好,又由二维层状结构堆叠而成,因而可作为Li+的插层电极材料。然而MAX相自身储Li+能力有限,需要打开其层状结构。在研究MAX相的力学性能时就已观察到经受应力后的颗粒表面有层状裂纹(图2)。只是这些裂纹局限在小范围内。因此,寻找能够彻底剥离MAX相制备MXene二维材料的努力开始了。MXene中的“-ene”代表二维材料,如graphene,silicene等。

▲图2. Ti3SiC2表面裂纹形貌。白色箭头示裂纹生长方向。图源:参考[4]。

早期尝试

由于Ti3SiC2是产量最大的MAX相,因而早期剥离MAX相的尝试多集中于Ti3SiC2。考虑到Ti–C键比Ti–Si键更强,因而剥离的重点放在完全腐蚀Si层。从Si的化学性质出发可知HF或强碱是可能选择。但碱与Si反应后的产物(如硅酸钠)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可能阻碍腐蚀进行,因而注押给了HF。但尝试了HF溶液、含F-的熔融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使出了剧毒HF蒸气,MAX相仍“岿然不动”。抑或“用力过猛”,如Cl2直接将MAX相中的M和A一并移除,仅留下碳颗粒。

最有希望的一次实验是Michael Naguib等于2011年利用LiF熔融盐在空气中于900 °C加热Ti3AlC2(非Ti3SiC2)两小时(参考[5])。这次Si层倒是除去了,但是所得产物却不是预想的二维材料,而是一种具有立方晶系Tiؙ–C–O–F化合物(图3)。

现在复盘发现,其实这一实验离成功制备MXene仅一步之遥。腐蚀温度太高导致产物发生了相变:被移除了Si层的Ti3SiC2热力学不稳定,Ti层出现不饱和键,生成的MXene互相聚集,最终形成Ti–C–O–F。

▲图3. 利用LiF熔融盐腐蚀Ti3AlC2形成Ti–C–O–F立方晶系化合物。图源:参考[5]。

这些早期尝试为后来HF溶液的使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当代方法

1. HF腐蚀法
攻坚Ti3SiC2碰壁之后,Yury Gogotsi及Michel W. Barsoum教授团队将注意力转向了更好对付的Ti3AlC2。因为Ti–C键强度高于Ti–Al键,因而选择性移除Ti3AlC2中的Al层更容易。虽然两性金属Al能和常见酸碱反应,无需危险性高的HF,但实验结果表明常见无机酸,如硫酸和盐酸,腐蚀效果差。于是,Ti3AlC2还是被倒进了50 wt.%HF水溶液中。常温下浸泡两小时后第一款MXene,Ti3C2F2或Ti3C2(OH)2,制备成功。2011年见刊于Advanced Materials(参考[6])。

制备过程涉及两步化学反应。首先,HF溶解Ti3AlC2中的Al:
Ti3AlC2 + 3 HF == AlF3 + 3/2H2↑ + Ti3C2
Ti3C2热力学不稳定,遇HF或水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Ti3C2 + HF == Ti3C2F2 + H2
Ti3C2 + H2O == Ti3C2(OH)2 + H2
Ti3C2表面上的–F或–OH官能团是稳定Ti3C2的关键。

一般而言,MAX相(Mn+1AXn)的n值越大,A的原子序数越大,则所需HF浓度更高,腐蚀时间更长。

在Ti3AlC2被成功拿下后,2018年,Yury Gogotsi教授团队又杀了个回马枪,“征服”了Ti3SiC2。由于Ti–C层与Si层的结合力比Al层更强,因此移除Si层不仅需要HF,还需强氧化剂(如双氧水、过硫酸铵、高锰酸钾)来助攻(参考[7])。但过犹不及,若使用氧化性较强的硝酸则会导致过度腐蚀,破坏MXene结构完整性。

2. 原位产生 HF腐蚀法
鉴于HF溶液过于危险,通过化学反应原位生成HF的腐蚀体系被研发出来。常见体系包括:
1)LiF + HCl
利用HF的酸性比HCl弱,实现如下复分解反应生成HF:
LiF + HCl == LiCl + HF
2) NH4HF2(氟化氢铵)
NH4HF2可拆解为NH4F·HF,所以NH4HF2实际上是HF的酸式铵盐。NH4HF2常温下为固体,皮肤渗透速率慢于HF,倾洒危险性较小。使用时需将NH4HF2制成水溶液(浓度一般为1 M)(参考[3])。2020年,Michel W. Barsoum教授团队用碳酸丙烯酯成功配置出有机NH4HF2腐蚀体系(参考[8])。
以上两种方法不仅涉及有生物毒性的F-,生成的MXene表面还会附着上–F官能团。–F官能团非常稳定,所得MXene电化学活性不高。为扩展MXene的功能,表面不含–F的腐蚀体系成为目标。

3. 浓碱法
对于Ti3AlC2而言,其中Al层可用碱移除。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法奏效的关键在于碱的浓度和温度要高。2018年,上海交大团队张荻教授团队用27.5 M的浓NaOH溶液于270 °C下“猛攻”Ti3AlC2,实现了无F-体系移除Al层(参考[9])。反应如下:
Ti3AlC2 + OH- + 5H2O == Ti3C2(OH)2 + Al(OH)4- + 5/2H2
Ti3AlC2 + OH- + 5H2O == Ti3C2O2 + Al(OH)4- + 7/2H2

4. 电化学法
腐蚀MAX相的本质是A层与腐蚀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通过电化学反应驱动A层腐蚀。2017年美国得州农工大学Micah J. Green教授团队向Ti2AlC施加+0.6 V电压,在1 M HCl水溶液中实现了选择性移除Al层(参考[10])。主反应为:
Ti2AlC + yCl- + (2x+z)H2O → Ti2C(OH)2xClyOz + Al3+ + (x+z)H2↑ + (y+3)e-
然而该法伴有Al、Ti共腐蚀的副反应,生成的Ti2C(OH)2xClyOz外表面覆有炭(图4)。升高电压或电解质浓度会促使副反应发生,难以精确控制MXene的空间分布均匀性。香港理工大学郝建华教授课题组采用电压更易控制的三电极体系,通过将氧化电压控制在低于M层金属氧化电位,利用电化学法成功制备了Ti2CTx、Cr2CTx、V2CTx(Tx为表面官能团)等MXene(参考[11])。

▲图4. 电化学法氧化腐蚀Ti2AlC的反应历程。图源:参考[10]。

5. 熔融盐法
今年在Nature Materials(参考[12])和Science(参考[13])顶刊上先后出现了利用熔融盐腐蚀MAX相制备MXene的方法。该法原理是路易斯酸碱反应。利用熔融盐中的阳离子夺取MAX相中A层的电子,使A被氧化而移除。如用CuCl2腐蚀Ti3SiC2的反应:
Ti3SiC2 + 3CuCl2 == Ti3C2Cl2 + SiCl4↑ + 3Cu
生成的单质Cu用过硫酸铵洗除。这类腐蚀反应所得MXene表面官能团即所用熔融盐的阴离子,因而可控性高。表面官能团的调控为MXene的合成开辟了新的道路。例如,利用硼氢化钠还原首次制备出表面无官能团的MXene(参考[13])。

熔融盐法的腐蚀温度一般低于800 °C以免生成的MXene相变生成立方晶系化合物。

未解之谜

MAX相为何对于HCl或H2SO4等常见的无机酸“免疫”?
以HF腐蚀Ti3AlC2为例,反应的实质是Al与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HCl等无机酸理应与Ti3AlC2反应,但实际无法进行。这些结果表明MAX相中的A层不是完全的A金属单质(毕竟A层与M层之间有化学键作用)。因而移除反应的条件设计不能单从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思考。另外,腐蚀剂氧化性强弱决定了将A层与M层分离的能力,可能是决定腐蚀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笔者推测另一可能原因与产物的稳定性有关。AlF3比AlCl3稳定,因而HF腐蚀反应倾向性更大。类似地,Ti3C2F2的标准生成焓(-1843 kJ/mol)比Ti3C2(OH)2(-1191 kJ/mol)更负(参考[9]),也暗示了HF腐蚀更容易发生。但反应能否发生受反应条件和动力学因素影响大,不能一概而论。比如HCl稀酸不行,但含高浓度Cl-的熔融盐体系可实现选择性腐蚀。期待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有力证据。

参考资料

[1] Tianyu Liu, The Birth of MXene (Interview Script), https://liutianyuresearch.weebly.com/the-birth-of-mxene.html
[2] Michel W. Barsoum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markable Ceramic: Ti3SiC2J. Am. Ceramic Soc. 1996, 79, 1953-1956.
[3] Babak Anasori et al. 2D Metal Carbides and Nitrides (MXenes) for Energy Storage. Nat. Rev. Mater. 2017, 2, 1-17
[4] Da Chen et al. Cyclic Fatigue-Crack Growth and Fracture Properties in Ti3SiC2 Ceramic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 Am. Ceram. Soc. 2001, 84, 2914-2920
[5] Michael Naguib et al. On the Topotactic Transformation of Ti2AlC into A Ti–C–O–F Cubic Phase by Heating in Molten Lithium Fluoride in Air. J. Am. Ceram. Soc. 2011, 94, 4556-4561
[6] Michael Naguib et al. Two-Dimensional Nanocrystals Produced by Exfoliation of Ti3AlC2Adv. Mater. 2011, 23, 4248-4253
[7] Mohamed Alhabeb et al. Selective Etching of Silicon from Ti3SiC2 (MAX) to Obtain 2D Titanium Carbide (MXene).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5444-5448
[8] Varun Natu et al. 2D Ti3C2Tz MXene Synthesized by Water-Free Etching of Ti3AlC2 in Polar Organic Solvents. Chem 2020, 6, 616-630.
[9] Tengfei Li et al. Fluorine‐Free Synthesis of High‐Purity Ti3C2Tx (T=OH, O) via Alkali Treatment.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6115-6119
[10] W. Sun et al.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of Ti2AlC to Ti2CTx (MXene) in Low-Concentratio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J. Mater. Chem. A 2017, 5, 21663-21668
[11] Sin-Yi Pang et al. Universal Strategy for HF-Free Facile and Rapid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MXenes as Multifunctional Energy Materials. J. Am. Chem. Soc. 2019, 141, 9610-9616
[12] Youbing Li et al. A General Lewis Acidic Etching Route for Preparing MXenes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Nat. Mater. 2020, DOI: 10.1038/s41563-020-0657-0
[13] Vladislav Kamysbayev et al. Covalent surface modifications and superconductivity of two-dimensional metal carbide MXenes. Science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a8311
四川大学林紫锋特聘研究员对本文进行了内容补充和细致审阅,笔者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更多科研作图、软件使用、表征分析、SCI 写作、名师介绍等干货知识请进入后台自主查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