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青山村》Vol.01 I “你的地看着不漂亮”
“你的地看着不漂亮”
文/王幸泽
图/张宝柱
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段话,在我种地的时候可以真真切切地有所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乐、诗歌、书画,不到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是无法领会的。在四十岁的当口开始种地, 读着《道德经》,仿佛开始走入老子“无为、无不为”的道家圣境。
去年,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和村里的师傅一起修了一个 50 年历史的夯土房。50 岁年纪的建筑在江浙一带的农村还保留着,可以算得上是历史建筑了。于是,今年开始,我有了自己的院子,从春天开始学习如何种地。单从开出一个宽度、坡度都适合的地垄是不不简单的。房东大伯和阿姨是不会直接教你的,因为很多事情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说得清楚,必须不断地重复摸索才能得心应手。在他们手上十分轻松的事,到了我这里变得无比得有挑战性。我在耕地的时候,经常会收到来自附近村民的不解和对我地里一看就不专业表现的嘲讽。给我最大启迪的还是房东阿姨的一句话:“小王,你的地看着不漂亮”。
我开始琢磨,我的地为什么不漂亮。在村里开车或走路,最吸引我的还是每家每户不同美感的菜地,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比如,春末种植番茄或者丝瓜,就有好几种不同的搭棚方法,这些不同的搭法适合不同情状的菜地。秋末种植青菜,从撒种子到移栽菜苗,地垄的形状又有不同的风格。
这些不同的道理,都是每户村民根据实际情况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得出的最合理的、适合自家的方法论,然后一个又一个轮回地重复。单从今年来看,我种番茄、丝瓜、玉米、萝卜这几类蔬菜是成功的,没有任何经验,纯属幸运,或者说我的地天然适合种植这样的蔬菜 罢了。冬天即将结束,我内心期盼着新一年的到来,因为春天又将是我种地新的起点。
在我种地时,无意翻出家里的《道德经》。一个雨天,我翻开此书,看了很久合上书,雨水沿着瓦楞滴滴答答地在我内心涌出了四个字:晴耕雨读,后面还跟着四个字:道法自然。在每一次播下新的种子、感受节气的轮回变化、对糟糕天气带来破坏的惋惜,最后到丰收的珍惜和喜悦,我都十分肯定老子一定是一个种地十分专业的哲学家,向当时的帝王将相传递着一个十分简单的治国道理。
当我面对自然、土地的时候,会更真实地感知人类的渺小。我一定要遵守自然节气的规律,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选择最好的时机播种。大自然已经为我安排了时间表,你只要学会和他对话,遵守规律就会有所收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不能着急,蔬菜的生长有其自己的特性。同一个品种不同批次的种子,都会出现不同的生长规律和新的问题。当然,在种植的过程中,尤其是夏季的极端恶劣天气,一阵暴雨狂风就会把你即将收成的果实摧残得一无是处。今年我的青黄豆颗粒无收,我的几茬玉米都被台风撸平了即将到来的丰收,我的黄瓜在雨水的肆虐下结出了些许孤傲,我的辣椒遭到了虫害后顽强的生长只够我炒了一盘欣慰。有时候我满怀欣喜地播种,看似生长强壮有力的菜苗,最终会给你完全相反的结果。而那些一开始并未被我看好的病怏怏的小苗,最后的生命力和收成给了我不断赠予朋友同一种蔬菜的骄傲。当然,我坚持不施肥(包括粪便)、不彻底除草的方法(当然更多原因是我没时间)给我带来的蔬果,虽然个头小得可怜,收成大打折扣,但是蔬菜等生命力和果实等口感却远超越领居家。
这种地的一年,与其说是我在不断地开垦土地,还不如说是土地在不断地开垦我自己,土地在驯化我、在教导我、在引领我进入一个更加真实、简朴的世界:
——自我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对土地经常“动手动脚”。早有一只无名的大手一直在操控着万千生物,人类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我们每一个人只要遵守自然规律,不自作聪明,虽然不保证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进步,但是一定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大的灾害。
——大自然是一个不断循环更替,重复交织的过程,没有哪一天是结束或终结,每一天都是新 的开始。这一茬、这一季、这一年的菜种植失败了,没有关系,下一茬、下一季、下一年又可 以重新再来,而且下一次的再出发,定是在总结失败后的更高明的出发。
——每一次种菜,无论你准备得多充分、呵护得多精心,都会有天气、土壤、虫害的偶发因 素,要接受不确定、接受不完美,不要“执着”。这个世界就是不确定的,人生更是如此,你只 有放下过分的念想,接受每一个结果,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的无为、无事、无味,不是让我们“无所作为”,而是让我们感受事物的本质不乱作为。
这样的敬畏之心、谨慎的视角、朴实的态度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性,以此带来的是“向内的、婉约的、收敛的”传统美学。我在读《道德经》的时候,同时翻阅《论语》,会产生一种 奇妙的感受:老子像是一位推门而入安静讲述自我思想的哲学老师,而孔子则是一位勤奋努力、孜孜不倦的思想品德课老师。
我经常在观察,村里种地种得好、种得漂亮的人家,往往令人感受到正气、朴实、安宁。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愿意亲近自然,让大自然来持续教导、孵化我们。每天踩着土地,看着不断变化的蔬果,内心会生出无与伦比的美丽。
作者简介:
王幸泽,浙江杭州塘栖人,80 后。现就职于融设计图书馆,来村 5 年。
“
《青山青山》是我们尝试在青山村做的一份记录乡村故事的报纸,现已正式推出第一期!
*我们会陆续在村里发放纸质版,村民也可联系本公众号登记领取。
可在此阅读电子版(图片):
也可直接下载电子版pdf文件阅读:
https://pan.baidu.com/s/1j3TjdqJlTfxu3sfqD7neeg?pwd=2yeq
提取码: 2yeq
另有往期回顾:
《青山青山村》专栏 Vol.01 I 我们正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
同时,《青山青山村》第二期正式启动筹备!第二期的主题为“离开的,留下的”。
如果你对此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想说,不论是一个初初酝酿的话题想法,还是一篇深思熟虑的长文,亦或是一组记录青山村生活的诗歌、影像、绘画作品,都欢迎投稿或联系我们。
祝愿新春快乐!
期待与你继续共创《青山青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