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调研志愿者招募.01|在青山村,看见万物生灵
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曾写道:“相比那些喜欢周游天下、在世界上遍寻新奇和刺激的人群,热爱和学习大自然的人们,只需要待在哈德逊河湾的家乡,季节的变换就会如同队伍一般在眼前经过,历历在目。”从龙坞水库水源地保护到青山自然学校,我们一直在青山村,试图为这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做更多。
今年,我们想要系统性地整理、呈现青山村域内,人在这片土地上与万物生灵共居的样貌,并推出一份青山村自然探索手册和一场专题展览。接下来的4个月里,我们需要多元的志愿者伙伴,共同谱写青山村丰富鲜活的生态人文图景。
如果你对生物多样性调研、多物种故事收集已经跃跃欲试,可以直接跳转文末查看第一次昆虫调研的报名信息,或加入志愿者群,随时接收活动预告。你也可以稍作停留,继续阅读我们关于这一项目的一些小小思考。
为什么要调研青山村的生物?
从自然观察出发
每一个入门自然观察的人,也许都会有类似的体验——
以观鸟为例,你曾经以为身边只有麻雀、喜鹊,却忽然间像是打开了一个开关,看见、听见数不清的莺雀、鸥鹭。你会进而去关注鸟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植物、昆虫等种群,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物候冷暖的变化,欣喜却又些许担忧地关注着鸟儿们年复一年的迁徙。
二十世纪以来,“征服自然”的欲望驱使着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大刀阔斧地改造世界。人类对其他生命的漠视直接导致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也带来“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使得人的心灵被迫隔绝于土地万物曾经源源不断的滋养。
而当我们认识更多的鸟兽虫鱼,感受到生命世界的光泽(shimmer),我们也会重新思考与身边非人类伙伴相处的方式。我们惊叹于如此异质丰富的生物世界,绝对无法用人类中心主义的“益害”标尺化约。因此,我们的调研也是一份自然观察、探索的邀请,希望协同更多的人去理解、讲述生态保护的意义,进而投身照护地球家园的行动。
听见鸟鸣、虫鸣,打开一个丰富的世界|photo by 小鸭
营建我们共同的多物种家园
乡村是人、栽培植物、家养动物、野生动植物等共同栖居的场域。人类学家罗安清将可以支撑多物种相依共生的地景称为“庇护所”(refugia),其中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得以维系甚至蓬勃。从似曾相识归来的燕子,到春天里溪畔、田埂的野菜,有许多非人类生物也以青山村为家。
也许太久以来,我们忽视甚至排斥我们的非人类邻居,甚至视图打造天然物不会滋生的洁净环境,忘记了生态系统的复杂与脆弱。在这个越来越多生物失去“庇护所”,成为“难民”(refugee)的时刻,我们的文化、记忆或许仍能帮助我们重建人与万物的亲密关联。
讲故事可以成为一种修复、更新的力量。通过分享故事,我们关注到其他生命的存在形式,也学习到过去人们如何照护土生土长的家园。而故事讲述仅仅是一个起点,进而考验的是我们是否能够承担作为生物圈一员的责任(responsibility)——或者说,我们对非人类他者进行回应的能力(response-ability)。
多物种纠缠(multispecies entanglements)的景象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photo by 小鸭
我们要一起做什么
无论你是青山村的老村民、新村民,还是带着好奇而来的访客,都可以成为公民科学家。让我们一起去田野、去林间,记录活生生的自然。
我们相信记忆、讲述的重要,也想听听你所知道的人与万物生灵发生关联的故事。也许是一道时令性的菜肴,也许是一项巧用本地材料手工艺。可以是你在阳台上看到的一年四季,也可以是你曾经行走于山间收获的体验。
在调研阶段(3月中旬-5月中旬)初步完成之后,我们将开展面向公众的策展工作坊,共同创作一份青山村的自然探索手册,布置一场以“青山村的生物”为主题的展览。
第一次调研活动
志愿者招募详情
惊蛰时节,万物苏醒,我们的视线也将首先聚焦于刚刚结束冬季蛰伏的昆虫。
也许你从未关注过近在咫尺、数量惊人的昆虫种群,也许你已经注意到田间七星瓢虫仿佛一夜之间冒了出来。
昆虫都怎么过冬?为什么惊蛰之后昆虫“哗哗”现身?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记录开春之后最早出现的昆虫,了解它们的非凡生活。
时间
2024年3月17日(星期日)13:30-16:30
主题
惊蛰与昆虫
集合地点
青山自然学校
活动安排
开场破冰-行前课堂-户外探索-复盘讨论
(详细日程及注意事项将在报名后告知)
带队人
自然学校工作人员
适用人群
成人/18岁以上
人数
12人以内,报完即止
报名及咨询
添加下方小助手微信进入志愿者群
↓ ↓
参与者将会获得纸艺野外记录卡和神秘礼品一份 :-)
青山研习社是一家社会企业,发起于杭州市青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