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明王朝》雪崩前,精英们的狂欢

叶小钗 叶小钗 2022-10-27

原创不易,求分享、求一键三连

这是《大明王朝1566》读书笔记系列的「第一集」「最后一集」

危机四伏

《大明王朝1566》是我很多年前看的一部电视剧,前后看了三次,他首次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冲击极大,从那以后我看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样了...

后来如果有同学问我「管理该看什么书籍」,我都会推荐这部剧,我相信这部剧可以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这里跟大家再过一次这部神剧。

无雪的除夕

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时间线上,再有一百年,明朝就要灭亡了:

瑞雪兆丰年,但嘉靖三十九年一冬无雪,这意味着来年收成不好,一时间「流言四起」

国库空虚、官俸难发、天怒人怨、火延万寿宫...

在这危机四伏,人心浮动中,故事正式拉开帷幕

钦天监(可以认为是天气预报者)周云逸,「不务正业」非要犯上胡言:

宫内开支无度、民不聊生,这是上天示警...

「冯宝」一声轻叹,示意小太监杖毙周云逸,一时间宫内噤声,似乎问题已经解决,又似乎什么危机在持续酝酿,好像有一个惊声马上就要刺破长空,接下来发生了以下事件:

  1. 嘉靖帝罪己诏,闭门祈福;
  2. 各级官员纷纷请罪;
  3. 「年底述职大会即将召开」

那么这个「锅」到底该砸到谁的头上,谁又该承担众怒的出口呢,团队负责人嘉靖一直在思索着...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天降大雪,冯宝大喜过望,示意手下:

谁敢对上报「祥瑞」就马上打死,说着自己飞奔着去给嘉靖帝报喜了...

而此事,也被报告给了「大太监吕芳」,吕芳眉毛轻跳,其他太监一脸不满...

当冯宝见到吕方时,吕芳只是一句:

我还以为皇上一高兴就赏你进了司礼监呢。

冯宝脸色突变,在大雪中跪下,不断自责...

吕芳没有过多停留,因为马上要年度述职大会,故事第一个高潮即将来临。

年终述职&君前奏对

年终述职分为三个派系:

  1. 嘉靖、吕芳为首的大内;
  2. 严嵩、严世蕃为首的「奸臣」
  3. 徐阶、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清流」

PS:这时候千古一相张居正还很稚嫩

三方各怀心思,开始了这次年终总结,首先依旧是第一步:

「说预算、说报账」

由内阁话事人严嵩开场:

去年发生了很多事,大家都很辛苦,好在今天雪一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全是皇上积善积德,来年大家继续努力!

调定的皆大欢喜,可清流并不搭话,嘉靖坐在后台默不作声,严嵩继续带动节奏:

清流们,你们管财务,去年的报销都压着你们那里了,给大家说说什么情况吧

清流代表徐阶开始慢条斯理的应对:

有些预算报销我们过了,有些没敢过

「奸臣」喷子代表严世蕃开始发难:

什么?哪些预算不能通过?

徐阶:兵者国之大事也,所以兵部的预算我们批了;但吏部(人力资源)和工部(给皇帝修宫殿)超支太大,没有批。

严世蕃吃了一惊,因为往年徐阶顺从非常,为何今年一反常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时间嘉靖、吕芳、奸臣全部都在清流身上看到了周云逸的影子

严世蕃持续发难:各部门做预算时你们都在,「签一个部门,不签一个部门」,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清流党喷子代表高拱开始发言:严世蕃,我们是公司的财务,不是「我们的财务」,吏部和工部也是大明的部门,不是你的部门,所以一切是按章办事,如果全部要按照工部的规则做事,那你来做户部负责人就好啊。

严世蕃没想到高拱竟敢「公然」反抗,不由得一愣:你们是户部负责人,我说你们的户部有什么问题,工部当然不是我个人的团队。但之前做预算,你们也在场,如果干不了户部的工作或者说不愿意干,可以说出来,耽误朝廷大事,你们负的起责?

高拱居然不怕威胁:了不起辞职,看见你们提的报销,我昨天就不想干了,你觉得谁合适,让谁干就可以了。

严嵩制止了闹剧,问道有什么困难,嘉靖持续关注的听着。

宫里代表吕芳警告发言:有事说事,别扯辞职,谁该做什么官,不是你们说了算,是「我们」说了算的!

高拱开始说正事(正事往往就是数字):去年营收100w,年初做预算的时候报的90w,这当然没问题。

但是昨天报上来的报销却是150w,居然亏空了50w,这让我怎么批?

这一指责非轻,严世蕃开始反击:徐阶,我们昨天写申请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现在拿这个说事?

徐阶:看过、说过也不是要「同意」,毕竟核查也需要时间。

外面辩论已经白热化,而话事人嘉靖却一声不吭,多年以来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解决方案只要不是自己提出来的,自己就不会有锅,所以办法由下面人去想、去争、去做,做对了他就认可;做错了也不是他的责任。

万稳万当,不如一默,任何一句话,只要不说出来,你就是主人;一旦说出来你就是那句话的奴隶。

所以,这笔钱如果嘉靖认可,他就敲钟表达,不认可就不敲钟,而敲钟说明了什么,也什么都没说明。

大殿上,言语交锋仍在继续,最终在「宫里一笔超支」冲突白热化...

严世蕃眼露杀机:我就知道你们算来算去,就是为了算到皇上头上!

高拱不得不反击:我没那么说,严世蕃你如果想杀我就自己动手,不用欲加之罪。

眼看情势所急,徐阶打断了高拱:高拱,这是会上讨论,没人给你加罪;然后严世蕃,工部账款有问题,财务提出疑问,这难道不合理?

杀气瞬间被消融,宫里代表吕芳发言:徐阶说得对,大家各司其职是对的,严嵩你把这笔账说清楚吧...

一阵拉扯之后,神童张居正开始发言:这些报销,我们当然都可以签字,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为什么我们一再为难,因为公司账上已经要没钱了,如果今年还像去年超支,那公司迟早完蛋!

严世蕃继续胡搅蛮缠,那你意思说公司不该兴建水利,就为皇上修个房子就已经把公司修得山穷水尽了?

张居正:我不是这个意思,那么严世蕃你认为今年还应该像去年那样超支吗?

严嵩不再回答问题,直接给事件定性:吕公公,这高拱、张居正是奸臣!

在没证据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在公开场合撕破脸,那严世蕃的底气是什么呢?显然,严世蕃这句诘问并不高明,于是收到了高拱的会心一击:

呵呵,「奸」一个女一个干,我高拱至今一个糟糠之妻,倒是严世蕃你昨天才娶了16岁的九姨太,老夫少妻,这个「奸」字,可能到不了我头上。

严世蕃被击得恼羞成怒,不得不放出底牌:不要东拉西扯,我看你还有一些人就是周云逸的后台!

周云逸毁谤朝廷时,为什么把那些财务数字说的那么准确,你们户部在背后做了什么,是谁在背后指使,怎么?敢做不敢当!

现场已经到「鱼死网破」的地步了,吕芳不能擅权,这个时候话事人再也不能躲着,要崩了!

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嘉靖必须「平息风暴」:严嵩,严世蕃说毁谤朝廷的周云逸有后台,而且后台就在「你所管」的内阁,你说谁是他的后台?

这是一道送命题,答不好严嵩就不能坐内阁第一把交椅:回皇上,这里没有周云逸的后台。

嘉靖显然不想放过他:那他怎么知道那么多财务数字?

严嵩不以为意:朝廷无私账,所有预算使用都有公示...

一场即将发生的短兵相接,被嘉靖、严嵩几句话化解,严世蕃一脸不可置信。

清流、严世蕃都不理解,明明清流党已经被逼到墙角了,为什么严嵩会帮他们说话,嘉靖却跟严世蕃说:看着你爹做什么,你丫还太年轻,好好学着吧!

严世蕃依旧想做最后一击:禀告皇上,高拱他们所述和周云逸如出一辙,这才让臣不得不怀疑...

嘉靖微微一笑:如出一辙也没什么不好,现在想想周云逸其实也是忠诚,只不过不知进退扰乱朝政罢了;因此打死未免可惜,而且他还有一大堆孩子,吕芳,你该管管你的人了,给周云逸家拨点银子,从大内拿!

嘉靖继续敲打:家事国事天下事,严世蕃,你九姨太怎么回事?

严世蕃惊慌失措之际,嘉靖笑笑:私事无妨,心思用在公司就好

进退有据,三言两语,嘉靖将一场风波消散无形...

接着,嘉靖进入正题,几轮敲打后点名张居正:张居正,你刚才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并且说只要海路通畅,每年就可以开源一千万白银,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居正:对的,只要海上倭寇被清理,商路通畅,那么我们每年...

还没等张居正说完,严嵩「抢过」话头:不错,张居正跟我聊过,今年正准备干!

张居正一时间愣住了,严嵩持续输出:江浙一带善产丝绸,一亩丝绸价10w,一亩田价1w,如果多点桑田,少点农田就可以了!

嘉靖显得很兴奋:那么农田少了百姓怎么办呢?

严嵩道:从外省调拨啊...

嘉靖十分满意:还是吵架好,一次吵架出了一条国策嘛,「改稻为桑」,这个好,这个「国策」由严嵩你的弟子「胡宗宪」去推行吧!

于是在一次年终预算会上,一项「正确的战略」被提出来了,他就是「改稻为桑」

而后都是一些「小事」

  1. 周云逸的后台裕王,下一代皇帝,正在焦急的等清流们汇报战况;
  2. 裕王有了儿子,也就是后面的万历皇帝;
  3. 冯宝在雪地里被冻成了冰棍,被吕芳私下传授;

这些内容我们后面再说,然后我们马上进入最后一集。

阴阳对垒,江山之说

最后一集,海瑞因《治安疏》获罪,而嘉靖大限将至,在李时珍出拿了兴奋剂向天借时,一方面要给儿子裕王以及孙儿万历上「最后一课」

另一方面,嘉靖一生聪明绝顶,最是喜欢在文字上戏弄群臣,却不想最后杀了个海瑞出来,他也想在人生最后时刻「教海瑞做人」,正是:

乾上乾下,合成的乾卦就在今朝!

江山之说

于是三代皇帝嘉靖、隆庆、万历,与海瑞四人同居一室,嘉靖与海瑞阴阳对垒:

嘉靖开始带节奏:此人有一外号叫“海笔架”,原因是他当年在福建做教育部部长时,上司来了,两边官员都跪下,他站着不愿下跪,中间高两边低,由此博得笔架美名,可见此人「从来就爱犯上」

海瑞顺着嘉靖,却依旧是表己心志:臣若为笔架,当为大明书写丹青,不为犯上。

嘉靖显然不接招:汝非笔架,你看我们祖孙三人坐在这像什么?

嘉靖想告诉嘉靖,我祖孙三人才是大明笔架,才能书写丹青,而不是你,而海瑞并不接招。

嘉靖示意孙儿,万历:回皇爷爷,我们祖孙三人坐在这里才像个笔架

嘉靖开始发难:海瑞,你可认可世子的话?

海瑞不愧本剧第一怼神:回陛下,臣眼里不是笔架,而是大明江山的山字。

海瑞接着解释:皇上、王爷、世子就是大明江山的山,群臣和百姓才是大明江山的江。

初期嘉靖想围绕笔架展开,书写丹青就是皇权的象征,嘉靖想点播海瑞要识趣,忠与直是好事但不能过度,从而想延伸出过度会有甚多伤害的话题;

而海瑞显然不买账,他认为大明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皇上就应该任用清流,反对奸臣,于是引出了「江山」二字

从治理天下的角度,自然是嘉靖更有发言权,于是抛出了本剧排名前三的金句:

似是而非!如果我们是山,你们是江,江山滔滔排山而去,那江和山又有什么关系?

海瑞一时语塞,嘉靖持续发功:

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所谓江山,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人云,“圣人出,黄河清”,但黄河自古就未清过。长江水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岂非母亲河?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亦不可因水浊而弃用」,自古(帝王之术)皆是如此。

这个海瑞不懂此理,想要朕只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

黄河泛滥便要治理,这就是为什么朕罢黜严嵩,杀严世蕃;但如果长江泛滥,也需要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杀杨继盛、沈炼、罢黜杨廷和夏言。

嘉靖见海瑞一时有点懵,心里得意,继续补刀:比如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山,却以《治安疏》淹没了山头,这就是泛滥,这就需要治理!

若朕杀了他,海瑞名字就在史书,朕却留一个滥杀清流的罪名,那这种清流该不该杀呢?

薛定谔的贤与奸

在这一回合,海瑞完败,而后嘉靖与儿子进行了最后一段对话。

嘉靖:楚王死了,没有子嗣,我们朱家欠百姓太多,这份田地全部还给百姓!

第二,我死后,你要赦免海瑞,张居正说海瑞是「国之利器」,这话说得平常,海瑞可为大明神剑,以后用他对付贪官污吏,或推行机制,此人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第三,海瑞认为大明应该君臣同治,以民为本,朕御极四十五年,从来都是独治,你不行,你太弱了,多多任用贤臣!

裕王:请问父皇,谁是真正的贤臣。

嘉靖:「没有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由不得他们,「贤时便用,不贤便罢」

朕先后为你安排了徐阶、高拱、张居正,你依次用之即可...

裕王泪流满面:请问父王,三人之后又该当如何?

嘉靖茫然道:那只有天知道了...

接着,本剧落下帷幕...

聪明人的游戏

剧情回顾

故事从嘉靖三十九年开始,千疮百孔的大明展开了一次年终述职:

  1. 剧中没一个蠢货,全部都是「聪明人」
  2. 国家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在连续入不敷出情况下,国库将空;
  3. 清流、奸臣两党势如水火,却在嘉靖的操作下又和谐共处;

这批人没彻底的坏人,甚至奸臣提出的战略都是对国家有绝对帮助,并且奸臣十分想战略推行成功,甚至为此不择手段

而就是这批聪明人,一点一点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搞得更加的「民不聊生」

当所有人都认为问题是「奸臣」时,嘉靖罢黜了奸臣,徐阶成内阁话事人后清流一家独大,而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糟糕了」

海瑞的解法

那到底是奸臣有问题还是清流有问题呢?

海瑞将矛头指向公司第一负责人嘉靖:

视国为家,一人独治,予取予夺,置百官如虚设,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就是病根!

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解法(与沈一石一致):

我大明拥有四海,倘使朝廷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各级官员清廉自守,开丝绸、瓷器、茶叶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何至于今日之国库亏空!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所以海瑞的解法其实可以总结为一句:

皇帝以身作则,亲贤臣远小人

而最后一集也给出了答案,严党倒台后,之前的清流徐阶似乎又变成了“奸臣”,国库依旧入不敷出,依旧民不聊生,所以海瑞的解法太过「理想化」,且不稳定,一旦出现个不靠谱君王,那就全完蛋。

张居正的解法

当时的千古一相张居正是怎么看待问题的呢,由以下问题展开:

藩王不纳税,官绅也不纳税,朝廷的赋税全压在平民百姓身上,百姓不堪重负,就只能将田土卖给藩王或者官绅,如此兼并下去,总有一天国库一空如洗,百姓也一贫如洗!

再不改制,便要改朝换代了!

这段话其实海瑞也说过,不同的是,海瑞寄希望于向皇帝进言,让皇帝提高自身品格,然后因为皇帝的品格提升了,所以大臣的品格提升了,最终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就这点来说,张居正明显更高明!

张居正不光有想法,并且想法大胆且彻底,为了实践他的理想,张居正早早就在布局,他直接押宝第三代皇帝万历;

作为帝师,在万历幼年期,张居正有足够的势能(影响力)去实践他的理想,而他也确实带来了「万历中兴」,成功为大明延长寿命。

所以,张居正是无敌的。

嘉靖的解法

作为本剧的智力、格局天花板,嘉靖自然比张居正及海瑞更厉害,他也早早发现了这些问题,他知道朝廷问题的根源不是贪官污吏,而是特权阶级。

特权阶级导致了贪官污吏,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一方需要监督,而特权阶级是不受监督的,或者说监督失效的

只不过他初期没有动力去解决这一切,后期虽然将楚王的田地分给了百姓,但也只能解决一小块问题。

嘉靖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用「海瑞去推行新制」,却不曾想自己的儿子也没活几年,更未曾想,张居正后期一骑绝尘,秀的飞起!

什么是新制

现在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新制,剧中所谓的新制其实依旧是我们前面说的「利益分配机制」,嘉靖需要一套新的利益分配取代老的:

这里有一笔费用(资源),那么首先应该盘清楚他会被用到几个地方;

如果这个资源(钱)没被用到自己想要的地方,那么就要调整他的比例;

比例调整的时候要慢慢替换,用新的结构替换老的结构,太快容易拉着蛋;

最终拿到最优的分配比例。

当时嘉靖的问题是挥霍无度,掠之于民,民变在即则掠之于商,这种长时间的「苦一苦百姓」,而后再「苦一苦官员」,导致上层侵占资源比例过大,下层苦不堪言!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家里穷,常想家里米就那么多,万一没米了怎么办?

而后年纪大一点又会困惑,我现在的待遇是发小的几倍,为什么我可以拿他们几倍的待遇?

但看了这部电视剧后,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米永远不会没有,总量都在,只是不同阶级的比例是多少的问题。

回到电视剧本身,核心资源是田地,最初的比例可能是健康的:

国库:皇权阶级:特权阶级:一般官员:商人阶级:民众 =

30:5:5:10:10:40

但随着特权阶级抱团比例开始失衡:

严党依旧不敢动皇权的蛋糕,甚至还多给皇权一点,但作为公家的国库和商人和民众他们便毫无顾忌了,比例发生了变化:

国库:皇权阶级:特权阶级:一般官员:商人阶级:民众 =

10:10:40:10:5:25

这个比例可能就是故事之初的比例,而由于嘉靖的放纵,权利得不到很好的管控,剧里的表现是严嵩老了,管不住严党了,严党开始变本加厉:

国库:皇权阶级:特权阶级:一般官员:商人阶级:民众 =

10:15:50:5:0:20

公共财产国库被皇权及特权阶级不停侵占比例,弱小的阶级在生存线上挣扎,抗风险能力极弱,最终导致故事末尾的结果:

  1. 特权阶级挥霍无度,掠之于民,民变在即则掠之于商;
  2. 民商过于贫苦,便不给一般官员发工资;
  3. 国库空虚导致无钱打仗、无钱赈灾,天子脚下,饿殍偏野;

最后将历史时间条拉到明朝灭亡前夕,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朱由检自缢煤山,大明覆灭。

在覆灭前夕,朱由检想从自己的岳父身上开刀,不料原本要求征银五万两,最后只征到九千两,而即便是这九千两银子,里面还有一半是皇后的私房钱。

大明灭亡后,只给大明上交1万的岳父,却给李自成上交了53万两白银,数十车奇珍异宝,并且还不得好死了...

结语

大明王朝中唯有海瑞和张居正想从根本解决问题,海瑞过于理想化不可实施,但他本身却是机制推行的神剑;张居正目光长远,手段高明最终实践了理想。

而变法意意味着利益重塑,利益重塑意味着得罪权贵,最终张居正下场并不好,但他至少成功过。

那些特权阶级明明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却依旧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鱼见饵而不见钩,人见利而不见害,是为可悲;

「人见害而依旧驱利」,则是天性、是侥幸心理,当雪崩的时候,没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是共业!

这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阶级利益最大化的游戏规则,可能才是大明王朝走向衰落的根本,才是这些聪明人都无力回天的原因。

之前我们做干训班培训的时候有一个论题是:

「一对一聊天是不是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

在当前社会环境,一对一沟通当然效率最高,但若跟科幻故事中的全局信息共享比较,效果又差着几个数量级了。

在AI围棋中追求「局部最优」的人类为什么再也不能战胜追求「全局最优」的AI呢,因为AI只有目标,没有自我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希望对各位有用。「原创不易,多多分享」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我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