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介绍《草木之声——基于声景生态的公园植物群落声景设计》
草木之声
——基于声景生态的公园植物群落声景设计
作品介绍
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副主任、许晓青副教授和研究助理沈金辉共同指导的《草木之声——基于声景生态的公园植物群落声景设计》获二等奖,参赛学生为阮律智 (米兰理工大学)、陈雨婷(武汉大学)、任泽扬(东南大学)、王珺然(中央音乐学院)、王文娟 (华东理工大学)。
滨水的城市绿地空间,往往依附着城市的快速路而出现,一侧是美妙的洪湖涛声,一侧则是嚣杂的行车噪音,这使得他们它们似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声音。
一
典型设计场地的选择和基址分析
设计选取了位于武汉市的一块闲置的湖滨公园绿地,它的东侧是一条城市快速路,西侧是野芷湖。场地内,有动听的虫鸣鸟叫、泠泠涛声,却也同时遭受着城市噪音的侵扰。因此,声音,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的关注点,如何利用好场地的有效音,消减影响场地的无效音,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
二
总体设计策略
以植物为媒介,通过植物与配置、地形以及种植三方面的考量,从而分别实现了景观组织、噪声削减、感知提升的目的。
三
植物配置与景观分区之间的关系
(声景组织)
结合植物的声音意向(例:松树-万壑松风、潇湘竹-潇湘夜雨、柳树-柳浪闻莺、芭蕉-雨打芭蕉、荷花-枯荷听雨),以典型的声景植物和场地的风环境、高程、水系、肌理等现状条件作为声漫步游线的分区依据,我们把场地分为了听风、听鸟、听雨、听涛、听静五个功能分区,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等地理条件,为每个景区进行了具体的植物配置。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01
场地东北区域(听风)
场地东北部是场地偏北风和偏南风的交汇区,风速最大,同时作为场地的制高点,可以汇聚风力,因此引入松树和竹子,利用针叶植物和风的互动,突出风声
02
场地中、西区域(听鸟)
结合场地总体上南北高、中部低的辐合向心式山水格局,北部的地势阻挡了北风的入侵,因此,风速相对较小,地势平坦的中西部地区,更适合动物生存,拟在此种植果树、柳树来吸引鸟类
03
场地东南区域(听雨)
现状几处荷花塘,可与雨声结合加以利用,因此选用荷花、芭蕉等阔叶植物,来突出雨声
04
场地东北区域(听风)
宽阔的水面,涛声依旧,选用高枝树(榆树、水杉等),减少植物对视线和涛声的阻挡
05
场地西南部(听静)
现状场地内的一片杜英林步道,形成安逸的林下空间,利用腊梅、含笑等香花树种来形成通感体验,营造静谧的林下香径
四
植物与地形的关系(噪声削减)
在地形上,我们根据场地地形走向,突出下沉地景,抬高东侧地势,然后置入植物、构筑等消音屏障,以消减城市道路的噪音影响。
五
植物与种植方式的关系(感知提升)
我们参考了前人已有的植物种植模式与声景感知的研究成果,总结8种植物组合模式下不同声源类型的优势度和谐度,设置了人在不同的植物种植模式下对不同种类声音的感知评价体系(鸟鸣、虫鸣、风声、水声、人工声、机械声等.....),以此得出各个景区的种植感知偏好和适宜的种植模式,以最大程度提升人们对于景区特色声源的感知程度。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模拟了每个景区的典型声景植物群落的种植平面参考图,并结合一定的音频模拟技术,测算了每个场景的梅尔频谱图,以佐证主体声源的感知效益。
六
项目总结
原本的场地,缺少对声音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但是,在介入植物干预之后,场地的声环境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一同提升,成为市民亲近自然、聆听自然的理想场所。
由中央音乐学院王珺然创作
审核:许晓青
排版:杨院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