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斯楞 | 韩寒陈丹青的恶习
近日翻看陈丹青、韩寒的书,看点颇多,最吸引我的是,俩人都有一个恶习:交白卷。韩交数学,陈交英语。我没交过白卷,只是数学考过20分,全是蒙的!韩陈倒是不糊弄,但交白卷会造成连锁效应,我就可能跟他俩的风,也来个长痛不如短痛,连“都选C”都省了,那可是妥妥的不良风气。
今天,“交白卷”依然可耻可恨、可憎可恶。这白卷无意中鄙视了向书本妥协的同学、忤逆了向业绩低头的老师,用高高举起的白卷公然反击了一个比试平庸的赛场。所以,韩寒退学那年,全网都是“韩寒不可复制还是好好念书”的局。关键的关键是:多年以后,曾经那一大批好好学习的同窗们发现,人家韩寒竟然活成了”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你说可恶不可恶,气人不气人。
由表及本,我毕竟没造成不良影响,就冲这一点我能平庸一辈子;韩陈则不然,他们主动出局了!这应了一句千年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审)“(后晋·刘昫《旧唐书》:当局者迷、旁观者审)。这个“审”字,换了环境也换了视角,交白卷之后,局外人完全不受迷惑了,而且还堪破了当局者的痛苦和迷茫。
也有一则戒世箴言流传数千载:“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可韩陈之辈告诉我们,在众多看上去都有用的门当中,主动关闭一扇扇迷惑之门,才能真正打开自己那一扇。上帝是让我们选择生命的天赋之门,不是开盲盒。为了不该打开的门呕心沥血,这辜负了上帝。打开自己的门,就要顺从心意、跟随生命的直觉,而不是屈从规定,为难自己,离自己的门愈行愈远。
韩寒早年写下《穿着棉袄洗澡》,认为初中以后学习不擅长的功课是损耗生命。芸芸众生都对此文纷纷褒赞,文章读过了,棉袄照旧套上。即便他今天是个人物了又怎样,还不是一篇过期文章?还能指望引起业界重视,争取孩子们个个像韩寒一样出色?
一翻苦读考个高分,这可以有。可独立的魂儿啊,不是人人都能有。韩寒告诉人们洗澡终究得脱棉袄,但他还是他,别人还是别人。这事儿要是真给学生们动了心思,不用等老师为了饭碗冒犯他,不用等业内为了某种利益抽死他,单是学生家长就呼啦一大片,用口水淹死他。所以直到今天,局还是那个局,学生的肩上,更沉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有一个潜规则,观棋不语真君子。当局者最怕旁观者多嘴,因为他迷惑对手的臭棋烂棋、蠢招坏招,下三滥的路子,旁观者尽收眼底,即便是 指出他的“迷”,也被认为是一种否定。当局者的奥妙之处一样,都是你闭嘴。
所以,韩寒写书、赚钱、买车、飞驰人生路;陈丹青定居外地,画自己的画,编自己的集,布自己的展。二人都脱了身上的棉袄洗自己的澡。所以韩寒后来可以不识抬举地告诫作协,若我当主席,我先废了你;陈丹青胆敢说自己从小爱装逼,现在装成了。
韩寒有一篇小文叫《傻子》,傻子被众多聪明学生欺负,可只有他保持了生命直觉,在同学落水后奋不顾身去救人,直到自己被淹死,唤醒了同学们的良心。韩陈都有类似的傻气。陈丹青更甚,古稀之年还在努力,同龄老狐狸都卸下担子交给了年轻人,并且搭一句:“我们是老了,以后就靠你们年轻人了”。可这事遇着陈丹青,咋就跟岁数没关系了?我想,比起老狐狸们的高明见识,傻气也是勇气,真高贵。
韩是80后,陈是50后。时代貌似不同,原因别无二致,他们忠于自己的直觉,双双交了白卷。因材施教是可怕的,一群孩子天赋各不相同,这不给人类灵魂工程师添堵么?统一考试多容易,一大票考试机器,另一大票判分机器,加防腐剂的预制菜能质保一年,这流水线十数年光刻而成的纳米级神器,能保多久?
关掉了孩子的直觉,就罔论孩子的天赋。
还在牧区的弟弟前几天给我发微信:小棉袄退学了,从幼儿园。小棉袄和我儿子同一天出生,我儿子已经上中班,小棉袄居然连小班都不肯上。我说好啊,她觉得不舒服就别去了,大人物都有退学经历,小棉袄从幼儿园就开始退,将来必定青出于蓝。我们哈哈大笑。
我弟弟没那么多道理,但他有个直觉,孩子不舒服的地方,就先带她离开。这个直觉,我们都有,但是在人际稠密的现代城市体系里,在以为将来是个天之骄子的应试程序里,人们丢了这直觉,跟随一个辅导你学会服从的方向,步入穿棉袄洗澡的大军。而我弟弟和小棉袄,他们还在牧区:哪里水草丰美就去哪里的天性,使他们的直觉一直没丢。这跟知识多寡没关系,跟见识大小没关系,就是直觉没被破坏,不需要被迫从众。
韩陈各有建树,并非得益于高情商高智商,更非想的周到、比别人努力,除了侥幸的一点天分之外,他们就是保住了生命里的直觉。直觉是自然的,有的人敏锐,有的人迟钝。比如女人的直觉,孩子的直觉,很准。韩寒说他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读了很多书,另一个是他父亲,允许他读很多书。认字读书是顺着直觉很自然的事,可现在的考制却总在强人所难。当教育流程已经固化为训练考试机器的轨道时,离开是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优势。
有的功课,用力学了仍然不济,恰恰证明要关掉这扇门。人生不可能完美,也不必做全才。为自己关上该关的门,才能亲近有光的窗口。当明知大多数人已经身处漩涡、不住下沉,却仍然没有勇气撤离,这是为什么?因为人们已经习惯躲避未知的恐惧,只要不是自己冒险,就心存一点侥幸,明知荒废,继续荒废。
思考和决定不是轻松的事,决定后的行动更难能可贵。韩陈交白卷之后的艺业之路大不相同,韩是退学成才,陈是破格录取。不论哪样,直觉与天赋是人最值得珍视、最有价值的才能,找到和发挥这个才能,正是教育应当执着尝试的,而不是将其沦为个别现象。
现在的学校教育,面面俱到,门门高分,凡优秀者以此为例。一个孩子必须全力面对所有窗口,至于哪一扇窗真正射进属于他的光芒,他来不及睁眼看。当所有窗口都被乌云笼盖时,有的孩子,居然来不及给自己留一扇透气的窗。于是,摸黑找一扇,一跃而下,这也是直觉。就此而言,找到一扇窗口固然重要,在要求孩子打开全部窗口时,留下一扇,却也胜造功德。
韩陈交白卷之后,为自己划下了另一条人生起跑线。不是兴趣班、才艺班、考级班……不是别人口头中的那种。这条起跑线,不和他人比赛,只和自己较劲。这条跑道属于他们自己,站在哪里,哪里就是起点。没有可比性,也不需要输赢。重要的是,在这个起点上,在这条跑道上,他们相信自己的意愿,不再为他人损耗自己,一点儿也不。
韩陈之辈跳出局了,那是他们的勇气和幸运,也是教育失败的佐证,自百廿年前新式学堂引入东方,战火纷飞中涌现过一批大师以外,一向失败。那些对人类有益的世界奖项,我们从不染指;那些被埋没的一代又一代人才,我们从不声张。不是新学堂不好,不是新学科无用,是运用这新样式的居心,用心。
韩陈之辈,在他人眼中是不合时宜、不识时务的刺头,他们有幸离开一种被固化后的视角,留下一个石破天惊的白卷恶迹,这与他们对应年代好好学习的同窗,卓越与平庸,相较之下不必多言。所谓恶习自当不被重视,还当于无声中力压下去。因此从陈丹青到韩寒,从50后到80后,从七十年代到当下,恶习终究是恶习,任你出类拔萃,任你意义重大,应试教育这个生硬呆板、牵强拘束的局它不动不响,变本加厉,积弊难返,死不悔改。
2023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