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地图绘制与国家建构 | 空间与历史 | 南京大学学报

于京东 南京大学学报 2022-04-25

【题目】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地图绘制与国家建构——卡西尼地图与近代法兰西的国家测绘工程

【作者】

       于京东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

【文摘】

       2017年,巴黎天文台为庆祝成立350周年,策划并推出了一场“复兴历史”的主题展,其图片和陈词每每提及“卡西尼”(Cassini)这个名字。这对当代的天文爱好者而言并不陌生,因为它很容易让人想起20世纪末美欧联合启动的那场航天探测的大科学计划(Cassini-Huygens mission),而这个计划的命名便同本文考察的一段近代欧洲科学政治史有关。

      1666年,路易十四成立皇家科学院,旨在将国家的资助体系从文学艺术拓展到知识、科学与技术的领域。他在全欧洲范围内引进学者人才,包括牛顿、莱布尼茨、惠更斯等人。而来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让·多米尼克·卡西尼因在伽利略之后对木星、火星与太阳黑子的研究而享誉欧洲,其津贴更是以每年9000里弗尔而位居榜首,这反映出波旁王朝在地图测绘这一科学工程上的投入决心。

      随着领土版图的定型和内部治理任务的凸显,涉及人口、土地、产业、财富等资源配置的王国有序治理方式,在“国家理性”观念的制导下与一种新型的制图技术发生内在勾连。国防军事体系中的要塞防御,生产交易体系中的货运物流,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区划改革,社会治安体系中的人口户籍规制等,无不仰赖精细而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GIS)。因此,表象空间的地图绘制与物理空间的国土整治相互呼应,构成了一项基础性的国家能力。而要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这样的测绘和普查工程,最好依托一个专业化和专门化的机构。于是乎,皇家科学院及巴黎天文台就成为这项庞大计划的执行者,而卡西尼及其家族的四代人担任“掌门人”,主持了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工作,留下了传世久远的《卡西尼地图》。

     这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国家大科学计划的一场先锋实验。第一期工程(1682—1744年)由卡西尼一世做总设计,卡西尼二世接续完成。主要包括:经线测定的延长(1682—1718年);经线垂线的测量(1730—1739年);几何三角网格地图的绘制(1739—1744年)。第二期工程(1744—1789年)主要由卡西尼三世主持,在前人基础上新增了两项任务:一是在1744年《法兰西几何地图》基础上,补充未测绘的空白区域,对已有测绘误差进行修正;二是绘制复数意义上的法兰西各地的详细地图。

      就规划和运作方式而论,卡西尼计划乃是当今仍方兴未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先行探索。首先,作为项目的牵头人与执行者,以卡西尼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官僚既负责前期的理论论证与方法设计,又在实施过程中掌控进度,就测绘技术、人员预算、日程安排、任务分工等问题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部署。其次,政府为科学工程提供了资金与制度保障,形成了专业化的技术及工作团队。这些新知识阶层不仅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而且作为体制内的科研从业人员,接受权力规导,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发展规划。最后,在一种制度化的语境中,测绘工程将原属科学团体内部的知识分工内化为官僚性的术语与机制框架,继而使全国性的测量和制图成为同税务、统计、军队一样的常规性政府职能。所以,即便1789年的大革命推翻了王政,国家测绘的科学模式仍能得以延续,并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今天科学工程规划及管理的雏形

【原载】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