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多组宏观数据超预期,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了?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PMI数据,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8月份的49.7%升至50.2%,连续4个月回升,这是该指数自4月份以来首次升破50枯荣线。10月13日,我国多组宏观数据闪亮登场:9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9月PPI同比降2.5%,环比上涨0.4%;截至9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0.3%、9%和10.9%。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组宏观数据超预期,“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9月CPI同比增长0%,预期0.2%;环比增长0.2%,预期0.3%。CPI表现不及预期,除了基数效应外,跟内生消费力偏弱依然有一定关联。而内生消费力又跟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收入预期不振等因素有关。
9月末,M2增速虽然是维持两位数,但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8个百分点;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多数是企业活期存款,能够直接体现市场经济活力,其增速越高说明活钱越多,企业经营和融资更加积极,更多钱流向消费和企业扩大在生产。但现实是,M1增速在低位,且持续下滑,M1-M2为负剪刀差,表明市场对经济悲观,存款定期化,企业预期偏向谨慎,经济活力较弱。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低于之前市场2.45万亿-2.6万亿的预测区间。表明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仍然有一些疲弱。说好的三季度冲量呢?数据有好有坏,那么接下来,我们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来深层次分析,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全面复苏。
(一)出口
我国经济的第一种驱动模式就是:做大外贸,出口增加,带动投资增加,投资增加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增加带动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带动消费增加。也就是说,出口带动投资,投资带动消费,良性循环,进而带动经济不断增长。
据海关统计,按美元计价,中国9月出口同比-6.2%,8月为-8.8%;进口同比-6.2%,8月为-7.3%;贸易顺差777.1亿美元,8月为682亿美元。按照目前的情况,指望依靠出口来大规模拉动经济,已经不太现实了,全球经济开始逐步进入下行周期,叠加后疫情时代,俄乌战争,巴以战争,外加中美博弈,西方对中国的刻意打压,欧美逐步与中国脱钩,印度、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争夺产业链等各种因素,以后的外贸环境只会更复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曾经主要依靠外需拉动,对外依存度一度高达60%,时过境迁,经过积极的结构升级调整,今天中国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经降低了很多。(二)投资
我国经济的第二种驱动模式就是:基建+房地产。(房地产属于特殊的商品,兼具投资和消费双重属性。)。基建/房地产销量增加带动投资增加,投资增加带动就业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再带动消费增加。咱们先来看基建,基建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效果是很显著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但这种模式现在面临多种挑战和压力,基建投资回报率在近些年来持续下行,这驾马车的动力越来越弱,副作用比较大,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非常快,现在地方政府(及城投平台)被天量的债务困扰,资金紧张,叠加房地产这两年萎靡不振,连带着政府卖地收入下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了,有的地方国企和公务员工资拖欠都成了常态,就更难以像以前一样大比例提高负债做基建了,有了资金也是先发工资、还利息、保交楼、“棚改2.0”了。但是中央的债务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有加杠杆的空间。好在中央早已认识到地方政府的困局,地方债真金白银的1.5万亿(甚至更多)援军马上就要到了!近期内蒙古、天津、辽宁、重庆、云南、广西、青海、吉林等多地陆续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存量债务,防止地方政府及城投平台出现大面积债务违约,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接下来,咱们再看房地产,这真是让人爱恨交织,一言难尽的领域。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房地产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功臣”,一是把土地变成钱,让钱指数级暴增;二是拉动了上下游上百个产业,几百种产品和服务,前瞻、后续和旁侧效应十分明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产值;三是通过城镇化、学区房、旧改、农村住房改善等,把普通居民手里的钱掏出来,让钱流动起来。同时开启房贷,把未来的钱拿出来,直接拉动近年来的GDP暴增。但是房地产行业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在成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拦路虎”,目前的结果是全社会负债率高启。1996年居民负债率是3%,2008年约20%,2016年约40%,2023年约63%,2023年全国负债人群已近8亿人,人均负债高达14万,百姓的负债率基本达到极限了,6个钱包已经被掏空了。近期,我国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需求端降首付比、降二套房利率下限、降存量房利率“三管齐下”,供给端抓好“金融16条”落实,加大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金融支持,助力稳定消费、投资和宏观经济大盘。
此后各地紧抓“金九银十”窗口期,不断加快政策落地节奏。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争取对房地产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带动。尽管近期各种刺激政策层出不穷,老百姓依旧“冷眼旁观”,售房数据不太理想。9月,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好转,政策效果初显,但全国市场销售规模仍处低位,根据中指数据,9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超一成,同比下降约两成,但绝对规模仍处近几年同期较低水平。这个黄金周的“金九银十”成色依然不足,表现出来的总体特点是“看的比买的多,挂牌的比成交的多”。各地推盘积极性提升,同时企业加大项目优惠力度,项目到访量较节前有所增加,但城市及区域间分化仍较严重,除核心城市或成熟区域楼市热度较高外,整体成交量表现一般。根据中指数据,2023年国庆假期期间(9月29日-10月6日),35个代表城市的日均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两成左右,上海、广州等地购房意愿开始回升,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市场表现平稳,新政效应仍有待观察。后续即使楼市上涨,也会先从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开始,然后逐步扩大到部分二线城市;大多数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楼市上涨暂时遥遥无期了,大概率会稳步下跌,俗称“软着陆”。(三)消费
目前,三驾马车已经有两驾不及预期,只能靠提振消费了。1.0版本的消费叫扩大内需(含房地产);2.0版本的消费叫提升“内循环”,用于应对“外循环”下降带来的经济冲击。1.0扩大内需只负责把蛋糕做大,不解决分配的问题,2.0“内循环”不仅负责把蛋糕做大,还解决分配问题,企业利润以工资形式注入老百姓手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才能持续扩大消费。现在的社会有一个矛盾特别突出,那就是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智商和政商体系落后的套路之间的矛盾。老百姓已经不会轻易被“套路”了。过去几个月消费萎靡不振,很多媒体都说是信心问题,老百姓心里苦“我是没信心吗?NO,我是没钱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成段子里的人:我都穷的只能吃泡面了,你却告诉我,吃泡面不健康,要营养均衡。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嘛!2023年居民负债率是63%,如果考虑到贫富巨大差距,负债率实际上要更高。穷人和大量中产手里基本没有什么大额存款,收入到手就要被划还贷款。这就造成了,负债长期存在,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去扩大消费。无论有没有信心,无论喊什么口号,老百姓都要还钱的。居民负债多,会断掉扩大消费的可能性。要长期拉动消费,就得修复居民部门的负债表。现在的情况,是生产力远大于需求,居民没钱消费。9月1日招行发布的《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占人口0.22%的富人,占有了全中国36.33%的财富。仅仅靠着0.22%的富人,能消费多少?
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到这个问题,意识到现在的问题和以前不同,提出要以增加家庭收入为目标。但是从贷款放水到传导到居民部门是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大幅提高家庭收入是有困难的,需要慢慢来。在过去四十年里,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受益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人口红利、城镇化、低成本劳动力和出口导向等因素。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高端科技受限、脱钩压力、债务水平高企以及全球经济的变化,这些优势正在消减。人口红利正在减弱,城镇化即将到达高速发展的尾段,劳动力供给逐渐收缩,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
目前中国的经济,如同飞奔了40年的汽车,现在车里快没油了,由于之前高速行驶的惯性,还可以继续飞奔一段时间,但想长期有动力,就必须“加油”了!什么是我们新的动力呢?目前的办法是,尽快产业升级,实施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和科技发展,激发第三产业活力,平衡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老百姓收入,推动消费升级,避免落入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国内经济环境四面楚歌、腹背受敌,国际环境如何呢?简直可以用瞬息万变、波涛汹涌来描述。
全球前些年的繁荣,是建立在全球海量人口持续加入全球分工体系,配合互联网革命发力的基础上。这两股力量让全球财富增量大幅提高,把蛋糕越做越大。
但是现在技术革命的红利即将消耗殆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全球进入零和游戏,蛋糕就这么大,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存量市场,免不了会你争我夺、大打出手。具体充满哪些变数呢?
第一个变数:美国不讲武德,通过美元霸权,收割世界财富美元至今是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元的强势地位,使美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周期,通过美元金融霸权,在“开闸放水”和“关闸断流”之间反复切换,转移国内经济风险、榨取他国利益,收割世界财富。过去40年,美国6轮加息总共引发了5次金融危机,如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初的日本地产泡沫,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拉丁美洲到日本,从东南亚再到全球,每一次危机事件基本都是处在美国加息周期之下的。美国惯用的收割套路就是利息三步走:降息---加息----降息。
第一步,美国实施宽松降息的货币政策,大量超发货币。美元放水就是美国利用美国的国际货币地位,疯狂印钞,然后通过低息贷款的形式大规模地贷给美国实力雄厚的资本家。美国资本家拿着大量低息美元进行海外投资,疯狂购买国外的商品、房地产、股票、债券等各类资产。美元流入国的资产价格会在短期内急速攀升,房价、股价等资产随之大涨,产生资产泡沫。第二步,美联储开始加息缩表,大量美元回流美国。美国会通过加息或者在他国制造动乱等各种手段,驱使美元资金出逃。美国的资本家们也开始在高位疯狂抛售各类资产来套现,赚得盆满钵满后扬长而去,国际资本像潮水一样迅速退去,大量美元回流美国。第三步,其他国家的货币开始贬值,资产价格缩水,美联储会瞅准机会再次放水和降息。资金大规模流出后,也使得这些国家的资产泡沫破裂,高位的房价和股价大跌,无法偿还债务。在资产价格压缩到极限时,美联储会瞅准机会再次放水和降息,那些手握巨额低息美元贷款的美国投资客又疯狂卷土重来,大肆抄底这些国家便宜又优质的资产,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差价。这便是“美元潮汐”的具体过程。用金融战收割全世界,是美国的惯用方式,“轻车熟路、炉火纯青”。但曾经屡试不爽的套路,美国金融战这台“敛财机器”,在“第二步”的加息环节中,忽然有了“故障”。
从2022年3月份开始,美联储已连续加息11次,目标利率高达5.25%-5.5%,美国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大关,政府支付的国债利息“步步高升”,美债市场已经有流动性危机的风险,长期美债收益率正在飙升,如果再加息,恐怕真的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收割没完成,反而先拉爆自己。如果不加息,通胀压不下去,对外收割也还没有实现,不能无功而返。美联储现在“骑虎难下”,站在了十字路口,每走一步都关乎到全球命运!说到这里,可以看到我国高层的高瞻远瞩,2020年和2021年是在美国收割套路“第一步”的宽松降息环节,美联储和美国财政肆无忌惮放水,大量超发货币,全球美元流动性极为宽裕,我国则是提前布局,没有跟着美国同步搞大水漫灌,避免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防止大规模热钱进来炒爆后再做空以及美联储加息周期尾部的巨大冲击。效果有目共睹,美国也确实没有大面积割动我们。
目前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尾部,黎明前的黑暗,是最危险的。谁能撑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撑不过去,就会被分而食之。
我们能做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与厮杀中积蓄力量,迎接曙光!第二个变数: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美国在开动“敛财机器”金融战收割世界的同时,也加快了外部搅局,发动了俄乌战争。过去数十年,在多次重大的地缘政治摩擦冲突中,几乎都有美国一边“浇油”,一边“隔岸关火”的身影。一旦避险情绪在金融市场激发并迅速上升,全球资金往往都将回流美国,疯狂买入美国资产,推动美元指数冲高,全球其他主要货币随之“遭殃”。如果说俄乌冲突对美国来说是“意料之中”,那10月7号突然发动的巴以冲突,给了美国“意外之喜”。巴勒斯坦哈马斯的这次军事行动,有三个“鲜明特点”:善用舆论战,绝密的渗入式作战,小组式作战。截至目前,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3000人死亡,仇恨值拉满,不共戴天,势不两立!正因为这次哈马斯突袭展现的“三大特点”和死亡人数的激增,让全世界对巴以这轮军事冲突的发展比过去几年的“小冲突”要悲观许多,预计这次军事冲突无法很快平息,从而让许多专家悲观的预期“第六次中东战争”可能爆发。甚至有一些观点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已经开始了。
北京时间10月13日17:00左右,全球市场突发变盘,黄金、美元指数、美国国债、原油携手上涨。如果是美元上涨,其余市场皆跌,说明市场炒作的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现在避险资产连同油价齐涨,炒作的是对中东局势的担忧。从当前市场的走势看,这场冲突给市场带来的震撼可能要比俄乌大。二战以来,历次巴以冲突引爆的中东战争,都不是简单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冲突。
是美国“军事武器物资与资金支持”无限供应下,以色列与整个“中东阿拉伯世界”的战争。无论这场战争的规模有多大,美国拜登政府最近两年一直策划的“以色列与沙特阵营”的大和解都可能成为“泡影”。美国政府在支撑乌克兰军事弹药和资金已经捉襟见肘的背景下,接下来还要陷入“中东战争”的泥潭,双线作战,可能会引爆国内经济和社会危机。而且这次巴以冲突升级,时间节点有些“特别”,正值俄乌战争陷入僵局之际,颇有“围魏救赵”的意味。中东地区骚乱,牵扯和分散美国的一部分精力,使其从俄乌战争中腾挪一部分资源,俄罗斯因此会得到一些喘息。俄乌战争是第一阶段,巴以冲突升级紧随其后,再算上之前的“病毒战”等等。翻看世界历史,我们悲伤地发现,和平不是常态,战争才是常态。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康波萧条阶段,战争是破局的常见方式。现在华尔街分析师们关注的重点是——冲突是否会升级,是否蔓延到中东其他地区?油价是否会不受控地上涨?黄金是否持续上涨?美联储会不会继续加息?美元指数接下来走势如何?第三个变数:魔幻的非农数据,为美联储加息提前做好预期管理
国庆期间,美国方面发布了截然相反的两份就业数据。
10月4日,美国公布9月ADP就业人数增加8.9万人,市场预期值15.3万人,前值17.7万人。10月6日,美国公布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3.6万人,市场预期值17万人,前值18.7万人。这就很魔幻,也很炸裂,都裂成反方向了。非农就业人数,就是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每月新增就业人数。是美国官方的就业报告。ADP就业人数,是指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编制的新增就业人数,是非官方报告。但因为ADP就业比非农早2天发布,所以被视为非农就业的一个先行指标,称为“小非农”。以往ADP就业数据和非农数据,多数不会完全一致,但正常偏差不会太大。但今年这个非农就业和ADP就业经常打架,而且偏差幅度大得诡异。
9月非农数据高于市场预期值的近两倍,简直就是把华尔街精英们的脸踩地板上摩擦。因为这个市场预期值,是华尔街精英们和研究人员,每个月通过一堆数据测算出来的。我们刚开始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结合美国金融战收割世界的目标,就能想明白这个数据很可能有“猫腻”。这么“亮眼”的成绩,说明经济基本面良好,还有加息的空间,数据一经发布,美股应声大跌,美债收益率狂飙,油价、金价均大幅向下调整。
债券市场价格和债券收益率成反比,这么高的收益率,说明市场正在大规模抛售美债或者供大于求,如果长期美债收益率继续飙升,可能美债真的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美国对外收割未完成,反而“出师未捷身先死”。
分析了这么多,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经济有复苏的苗头和希望,但没彻底复苏。
内部环境:出口正在萎缩,投资边际效应递减,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消费萎靡不振。外部环境:全球金融市场充满变数,暗流涌动,暴雨欲来风满楼。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打压我国,印度越南等国家抢占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一些欧美媒体,无良专家,又不断故意唱衰中国。面对现在诡谲迷离、狼前虎后的经济形势,我们重拳出击,绝地反击。以华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自力更生,打破美国芯片垄断让国人扬眉吐气。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给大家增加了一些信心。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3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会议强调,“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期,中国政府计划逐步摆脱以房地产为主导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转向依靠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扩大“内循环”的模式。这种调整是痛苦的,但如果转型成功,凤凰“涅槃重生”,中国经济将获得更持续健康的发展基础。
越是大环境的关键转折阶段,越需要戒骄戒躁,沉着冷静,脚踏实地。经济是有周期性和波动性的,我们不用过于悲观,但也不能盲目乐观,潮汐引力,每次涨潮和退潮会消失一批人,给另一批人带来新的机会和风口。要有美好的预期,同时要做最坏的打算。
最后用金庸老爷子的一句话总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核心就是“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更多深度内部解读,请扫码加入“老王私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