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国债分配细则公布,全面通胀就要来了吗?
万亿国债分配规则
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公布了今年第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国债资金分配原则,具体内容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不按地方,按项目。
分配原则虽然简单但意义重大,记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我们财政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吗?
我们当时还用了美国政府在2020年采用的“直升机撒钱”式补贴政策做对比,当时2020年疫情期间拜登政府连续两次通过了规模超过万亿的补贴刺激政策。
拜登政府采用了直接将钱发到美国居民和企业账户的方法刺激了消费,从而让美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恢复迅速。
不同于美国的是,我们之前的财政刺激政策停留在地方或银行层面,比如购买地方债的钱到了地方后,能不能流入到消费市场或个人就是未知了。
还有我们之前在文章中强调的一点是我们有时放的“水”被卡在了银行层面,我们的刺激政策想要真正在消费上起作用需要企业或个人从银行中贷款出来,这样水才能留到我们身边。
但是,正如我们之前在文章中讲到的,很多时候“水”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流入到企业个人手中。比如很多中小微企业由于资质问题不能顺利获得银行低息贷款,导致每次刺激政策获得补贴最多的反而是大型国企,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却不能获得帮助。
这次的一万亿本着哪里需要钱就投哪里的分配原则,以前地方债把钱发到了地方,但是地方到底如何有效利用却成了不为人知的谜题。
这次的“一万亿”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债,本次增发的国债不按照地方切块儿,而是绕过地方直接找到需要资金支持的项目,让资金更有效率的流入到社会,解决了以往地方债的弊端。
如果能够让国债更有效率的流动到实体经济中,那么对总需求扩大的帮助将是乘数效应的。
我们都知道货币有乘数效应,其实财政政策对于需求的拉动也具有乘数效应,如何理解呢?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比如拿我们这次的1万亿债券来说,假设这一万亿能够全部投入到实体项目中,那么拿到这笔钱的各大公司就会因为工程项目规模的增加而扩大招聘,从而增加了社会就业。
同时,企业利润的提升也增加了工人和企业所有者的收入,增加了的收入反过来会流入到消费市场产生更多的效用。
乘数效应的底层逻辑就是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另一个人的收入又变成了下一个人的支出,由此不断循环。
让我们把思维再次拓展,通过国债刺激第一轮流入到流入到消费市场的资金产生效果后,生产者感受到了消费的复苏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雇佣更多的工人购买更多的设备加大生产以求继续增加企业的利润。
更高的收入和利润又刺激了消费支出,如此往复不断循环,最终1万亿产生的实际效果是要远远大于本身的规模的。
如上图所示总需求曲线最开始为AD,当一万亿刺激规模作用后,总需求曲线从AD移动到AD1,但由于成乘数效应的存在,最终作用效果要大于万亿规模,最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到AD2而非AD1。
乘数效应也是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学派重要的概念,财政政策作为刺激方式,我们当然希望总需求曲线AD能够向右移动的足够远,总需求曲线越向右走,我们刺激的效果越好,一直困扰我们的内需不足问题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那么是什么决定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大小的呢?现在我们假设我们的收入增加了100元,那么我们会花掉其中的多少去消费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比如我们花掉其中的70元,这个在经济学中就叫做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在这个例子中就是70%,如果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7的话,那么我们一万亿刺激的第一轮作用就会对消费产生(1万亿*0.7)的效果,让循环继续下去;
第一轮的(1万亿*0.7)的消费是第二轮刺激效果的收入,第二轮用(1万亿*0.7)的收入再次用于消费,那么结果将是(1万亿*0.7^2)。
如果将“支出-消费-支出-消费”的循环不断进行下去,最终将得到(1+0.7+0.7^2+0.7^3+...)*1万亿。
最后将这个表达式整理,我们就等到了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公式:
乘数效应=1/(1-边际消费倾向),其中边际消费倾向就是我们上面例子中的0.7。
从上面乘数效应的表达式我们可以看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对乘数效应的贡献也就越大。(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分母越小,整体越大)
所以我们如果想让我们的财政政策刺激效果最大化,除了发改委为了加快国债流动效率公布的分配原则外,我们同时还需要将边际消费倾向最大化。
也就是让大家最大限度的把钱花出去!
茅台的提价与通胀
而目前最大的矛盾在于我们日益提高的储蓄率与刺激政策效果的边际递减。通过政策刺激,最终还需要我们消费端发力,把钱花出去,而不是存起来。
这两天茅台和康师傅的涨价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有所耳闻了。
其实涨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割”我们的韭菜,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才能让我们的财政政策的效力最大化。
如果储蓄率不断攀升,只能通过让大家手中的钱“贬值”的方式激发出潜在的消费支出。
我们平时说的通胀有四种说法,第一种是输入型通胀,比如由于原材料进口成本上升造成的涨价现象;
第二种是结构型通胀,比如在总需求没有太大变动情况下,某个部门价格的上涨引发的局部通胀;
第三种是需求拉动型通胀,在社会就业达到饱和状态下,由于需求的持续加大造成的价格上涨;
最后一种是成本推动型通胀,指的是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侧的成本变化造成的价格水平抬升现象。
我们目前的需求状况显然没有持续上扬的迹象,所以这次通胀更多的是成本推动型通胀引发的价格上涨。
当大家发现手中的货币存在银行时的购买力跑不赢物价上涨的速度时,被存款锁定住的消费力自然就被释放出来了。
可以推测的是,我们的货币政策也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较低的利率。
如果利率不降低,非但不会有利,反而会对我们的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挤出效应和乘数效应是一对“冤家”,挤出效应一定程度上会抵消掉乘数效应对政策刺激的效果。
如何理解呢?
当我们乘数效应对需求产生刺激时,如果货币供给不变,或者说放的水没有增加的话,那么由于需求的扩张就会导致本身货币市场的利率升高,而利率的增高又会抵消掉总需求扩张的效果造成我们总需求曲线的向左移动。
如上图所示,如果在我们的财政政策刺激过程中,货币政策方面没有调整,那么由于财政政策刺激导致的货币需求增加就会提升货币市场的利率(右图),货币市场利率的提升又会将财政政策刺激效果的总需求曲线AD2相左移动导致财政政策刺激效果的减弱(左图)。
所以,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也能推理出我们以后的货币政策其实是有一定概率将要持续维持在低位的需求的,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也在增加。
如果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叠加我们财政政策力度的加大,大家讨论的很火的一种“中国式QE”的说法就会变得非常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