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郎是如何收割非洲的,美元霸权为何难以颠覆

小萌王 汤山老王 2024-01-14

法国的后花园

近代的法国是欧洲的门面,不仅自身经济强劲,跟德国一起撑起了整个欧元体系,在外交政策上也显得特立独行,法国是欧盟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美国驻军的国家,也是少数敢于顶着美国的大棒公开喊出“欧洲要独立自主”的欧洲大国。


法国能跟美国唱反调并且还屹立不倒,他的底气相当一部分就是来源于非洲的输血。


非洲一直以来都是法国最为看重的自家后花园,巅峰时期,法国拥有非洲大陆35%的土地和27%的人口,在全世界2.1亿说法语的人口中有超过一半都集中在非洲,可以说法国是非洲当之无愧的经济文化宗主国和实际掌控者。


虽然非洲国家早已在名义上独立,但是法国对这些非洲国家的实际掌控力却延续到了今天,这是任何一个殖民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成就。


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殖民版图一度遍布全球。但随着英国在二战中的衰落,英联邦分崩离析得相当彻底,经济输送链条更是被彻底打断,英国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再从这些曾经的殖民地上捞取任何利益了,法国在这方面远在英国之上。


以法国国有核能企业阿海珐为例,它在尼日尔拥有两个铀矿,每年产出的铀矿价值达35亿欧元,法国人拿走其中30亿的,剩下的零头才是尼日尔政府的,尼日尔出人出地出资源还得承担环境污染,到头来只能分到一口汤。


而尼日尔的遭遇绝不是非洲的特例。整体来看,非洲53个国家的GDP总量大约在2.5万亿美元左右,而法国从非洲获得的利润每年都不低于5000亿美元,也就是说非洲五分之一的经济成果直接进了法国人的腰包,可以说法国这只吸血冲直接把管子插进了非洲经济的大动脉上了。


在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今天,法国却在海外拥有着几千万的青壮劳力在日以继夜地给自己赚钱,从核电所需的铀矿到工业所必须的铁矿钛矿铜矿,从石油到轻工业,全部都可以从非洲土地上榨取,更重要的是这些货物都不是靠正常贸易换来的,而是靠着近乎于明抢的不平等合约换来的,所以法国才可以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获得这些重要的工业资源,这也极大的拉低了法国国内的物价水平。


比如从非洲攫取来的超低价格的铀矿,它是核能发电的基础,有了廉价的铀法国才能实现低成本发电,在俄乌战争前,法国每度电0.38欧元,是欧洲电价最低的国家之一,并且法国每年靠出口电力还能再额外赚30亿欧元。


靠着极为低廉的工业用电,法国人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并且拥有其他欧洲国家难以企及的超额利润。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任法国总统在面对美国的时候,腰杆子总显得很硬。如果时间倒退200年,法国用暴力奴役和剥削来获利大家是能理解的。但在摘个棉花都要被人指指点点的现在,法国是怎么做到大摇大摆地收割还不落口实的?



法郎是如何殖民非洲的


法国曾经在非洲成立了法兰西殖民帝国,到一战之前,非洲的北部、西部、中部,不是法国的殖民地就是法国的势力范围。


尽管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了,可是法国并没心甘情愿地放弃到手的一切,法国通过对原殖民地国家的有偿援助、强制驻军、干涉货币发行等等政策,换来了非洲大量国家半默许甚至是依赖式的“被殖民”态度,而这一系列手段里最强而有效就是货币殖民。


1945年二战结束,法国政府宣布在各殖民地使用殖民地法郎,非洲殖民地的通用货币为“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在这种体系下,货币的流通与发行都由法国来掌控,各个国家都要在法国设立国家账户,并将一半的外汇储备存进去。


否则就无法加入国际贸易体系,想要实现进出口贸易就必须经过法国公司之手,所以非洲丧失了大部分的议价权只能任由法国坐地起价。


这些法资公司用极低的价格出口非洲国家的资源,换回了外汇再从法国高价进口生活物资。


通过货币控制,法国在那个时期几乎控制了这些国家80%的出口额和75%的进口额。由于进出口完全被法国控制,法属的殖民地国家的产业异常单一和脆弱。


比如科特迪瓦主要产业就被规划成可可的种植国,但是肥沃的土地上都种满了可可,就没有地方种植粮食,所以科特迪瓦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却主要依赖进口。


上世纪60年代,法国又把“非洲法郎”一分为二,成了“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西非法郎)和“非洲金融合作法郎”(中非法郎)。非洲人是穷,但也不傻,为什么就一定要用法国发的货币?


首先法国在这些国家已经殖民了几个世纪,对这些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的控制已经深入骨髓,亲法的势力从资金到舆论再到人口占比都是完全意义上的主流;


其次,与英国式的殖民不同,法国信仰的是绝不给被殖民国家打造出完整产业链的机会,要的就是培养出一群经济畸形出来,这样它们就永生永世不可能离得开法国的扶持。


最终结果就是,这些非洲国家在法国长达百年的殖民干涉下普遍都是产业结构单一,完全无法自给自足,所以只能通过以主动承认法国为老大的方式来继续生存。最终法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大量非洲国家共同的天可汗。


不同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前提就是要有互相承认的货币。大家都是家徒四壁,谁也不比谁信用更好。所以法国当年作为非洲共主就又有了发挥的空间,没货币,我帮你,于是就搞出了西非法郎、中非法郎和科摩罗法郎。


而且非洲法郎还跟法国法郎保持固定汇率。这样既解决了贸易货币的问题,又解决了币值稳定的问题。


在咱们看来这是丧权辱国的事情,货币发行权还要交给外国人来主导,但是在非洲大陆上这种办法反而很受欢迎,因为当地政权更迭频繁,本土货币说不准哪天一觉醒来就成了废纸,用非洲法郎的人至少不用为货币的安全性而发愁。


但是法国帮忙可不是发善心,法国说这印钱的纸和油墨都很贵,不能白帮这个忙,于是法国强制要求法郎区国家必须向法国上缴50%的外汇储备,同时西非、中非和科摩罗央行的负责人都由法国人任命,所以法郎区央行几乎就成了法国央行驻非洲办事处,这些非洲国家彻底丧失了货币独立性,央行不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去用货币工具调节。


个人和企业需要贷款的时候,本国央行根本无法提供额外的贷款,这导致本国的投资几乎为零,什么基础建设、培养本土派系、孵化企业等等全部都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这对于法国而言却是另一番光景,法国在货币合作中规定,法国国民不仅可以在这些非洲国家享受超国民待遇,法国商品更是可以豁免关税,享受贸易特惠权,在半个非洲畅行无阻,几乎可以说是全品类的大规模倾销。


最终来自法国的企业差不多占据了这些非洲国家的半壁江山,几乎垄断了可可、咖啡、棉花、木材、石油、金银铜铁铀矿等等资源的开采和销售。


垄断资源、倾销商品、取消关税、贸易特惠,法国通过法郎不仅牢牢地控制住了这些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巅峰时期更是可以榨取每年超过500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这些利润不纳税、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带来国际话语权,完全意义上的落进了法国人的口袋。


不仅如此,法国还用经济手段牢牢控制着这些国家的选举和外交,而试图反对这种制度的领袖,总会不出意外的出现意外事故。


多哥首任总统奥林匹欧曾决定多哥于1963年脱离法郎区,但是就在多哥货币独立前夕,他被前法国的一位中士暗杀。


1987年,主张脱离非洲法郎区的布基纳法索传奇领导人桑卡拉被暗杀,法国也脱不了干系。


1962年,马里第一任总统凯塔决定退出非洲法郎区,同样被由前法军士兵发动的政变推翻等等。


法国在非洲行使的货币霸权不仅彻底让非洲经济沦为畸形产物,同时也让非洲失去了自身造血能力的时间窗口,不仅错过了电气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更是打造了一大批死忠于法郎的“非奸”,他们为了既得利益反而比法国人更加维护法郎的霸权,几乎和美国如今遍布世界的唯美元马首是瞻的金融团体一模一样,都说美国的资本家没有祖国,但是不少第三世界里的资本家祖国就在美国。


但由于法国是强制性向外输出法郎货币霸权,为了维持自己的宗主地位和绝对权威,法国必须不断亲自下场进行经济和政治上的全面干涉,而这样所耗费的成本和精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无处不在的美元霸权


与法国不同,美元的霸权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存在。它不仅以更为低廉的实践以及维护成本让美元先后和黄金与石油挂钩,在毫无竞争者的完美环境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把自家货币变成世界储备货币的国家。


同时也通过建立全球支付体系,牢牢把规则制定权以公开且合法的方式握在手里。


这是美国走得极为高明的一步,因为它知道要想以最低廉的成本来统治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以及合作体系,人人都有法可依意味着大家都能在同一个标准框架下进行贸易,虽然还是存在诸多漏洞,但是这总比在黑箱里面开盲盒好太多了。


最终,在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自发的围绕在美国身边并且完成了和美元的深度绑定。


咱们有时候总觉得全世界都被美元反复收割,各国肯定怨言很大而且希望诞生出新的救世主,但实际上还真不一定是这样,因为变化往往意味着不确定性,而资本最痛恨不确定性,甚至厌恶任何挑战美元秩序的行为。


只能说美国人太懂资本了,完美利用了资本的偏好给自己的美元霸权争取到了了大量的盟友并且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


因此,美国在绝大多数时候只需要轻松调整一下美元货币政策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完成收割或者实现惩戒,对比法国而言,可以说美国人维持霸权的成本极为廉价。


时至今日,美元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储备和货币之锚,目前有95%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占据国际支付市场四成份额和外汇交易市场近九成份额,近五成国际债权以美元为面值,近六成的国际储备为美元资产,甚至有近20%的经济体选择直接盯住美元汇率的机制,美联储更是号称世界央行,在全球经济体中都具有压倒性的远程支配力量。


我们都知道美国能成为世界霸主依赖于三根支柱,军事和科技。在这里面,军事只是外显,美国的全球化部署是为了保护美国在海外的投资而应运而生的,换句话说,军事只是霸权美元的附属产品。


美元全球化如今的真正基石在于他的科技霸权,在石油美元刚刚诞生的时候,一个国家只要不用中东石油话,即使没有美元也能活得下去,毕竟还有华约提供的原油。


然而到了今天,美元除了和全球石油深度绑定之外,也和美国派系的科技企业实现了深度绑定,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实现去美元化,难度要翻好几倍,因为除了要有非美元的能源供应之外,还得确保能在排除所有美系科技之后依然活得下来、活得滋润才行。


当一种东西被称之为“霸权”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就是阳谋了,不怕大家知道,因为知道了你也改变不了什么。


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想把自家货币变成下一个美元,但是一系列的问题摆在这里:不用美元用谁的?改货币的话全球支付体系到底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不用美元了怎么买美国的科技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当年单单是推出一个欧元,法国德国做出了太多的承诺和让步,几乎就差公开宣布要养欧洲穷国一辈子了,为了换取欧洲欠发达国家的同意,德法两国自掏腰包300亿美元现金,单单用来帮助它们升级银行系统。


到了90年代末期,为了赶在约定时间前完成降低欧洲平均债务的规定,眼看欧洲其他国家磨磨蹭蹭不愿意还上债务,又是法国德国带头,德国全民勒紧裤腰带把当年新增债务规模硬是又砍掉了接近30%,法国也被迫通过削减福利的方式降低政府开支,这些都是为了推行欧元而被迫做出的牺牲。


如果人民币想在美元还没有实质性衰落的情况下,提前实现国际化,那么法国和德国的道路几乎就是我们的必经之地,也就是我们只能拿出在国际贸易中辛苦赚来的钱去滋补穷国,来换取它们加入人民币循环的承诺。


从另一点来说就显得更加直白了,其他国家即使有心推举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美国人只需把科技产品断供,就可以把中国架在火上烤,其他国家为了支持人民币而遭的殃,中国如果不帮就要失德,但是帮的话又没法提供可替代产品来补偿损失,属于是两头犯难。


综合来看就是一句话,现阶段其他货币如果想要直接挤走美元变成新的国际化货币,时间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持成本都将是异常高昂的。


因为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充满着逻辑矛盾,咱们作为中国人之所以希望人民币取代美元,并不是为了造福全人类,直白点说就是:为了以后中国人也能人人住大house,每家两辆车,全民实现肉蛋奶自由。


但这又和其他国家的利益有了冲突,它们愿意扛着美国制裁的风险跟着中国起事,为的是吃香喝辣而不是再变出一个“爹”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说针对反抗美元霸权这个主题,所有国家都注定只能各说各话,心永远不齐,因为试图跳过科技霸权直接谈击垮美元霸权本身就是充满了矛盾的。


美元霸权短期看不到任何挑战者是因为美元始终受到美国科技霸权的保护,一天做不到可以和美国科技产品平起平坐,一天就没法挑战美元霸权。


不把草从根子上去除,天天想着联合其他人去剪上面的叶子是没有用的。想要把科技水平拉高到和美国一条水平线上注定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以及艰辛的努力的,美国也不会坐视中国攻克科技壁垒,不断收紧的科技产品禁令就是在阻止中国迈出关键一步。


而且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一条没有真朋友的孤独之路,因为其他所有国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真真切切的看到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它们是不会早早站队的,之前和中国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的阿根廷,为了获得美元,在人民币汇率跌到关键位置的时候依然不断抛售人民币,要不是央行出手果断,后果难以想象。


一切的一切最终都要回到科技的发展上去,我们最近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也着重强调了金融资源的重新分配,国家准备把科技创新置于首位,而这意味着中国将逐渐退出实行了多年的传统制造业先行的路子,转而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支持科技创新。


微软创造了持续几十年的庞大的个人电脑需求新市场,苹果打造了规模宏大的付费软件使用需求,英伟达靠着显卡让人工智能从科幻电影走向生活,每一个都是十几万亿的市场,这些都是由科技创新带来的,它不仅拉动经济的巨量增长,更是显著降低了美国维持美元霸权的成本。


科技强国这条路虽然孤独但是值得我们认真走下去,因为科技的发展才是降低人民币出海阻力的最大因素。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人民币国际化非一日之功,如果我们没有美国、法国甚至日本本国货币出海的历史机遇,那就只有靠我们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来尽可能减少“霸权”的负面影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法郎是如何收割非洲的,美元霸权为何难以颠覆

小萌王 汤山老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