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饭碗再铁,它也只是一个碗

多鱼 汤山老王
2024-12-21

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但现在编制也不稳了。相信大家已经看到河南前些天的官宣: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事业单位。

这意味着河南以“精简事业编制”为切入口,公开宣布要“刀刃向内”,朝着“吏改”出击了。

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按照“531”原则进行精简,即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

事业单位合并这事儿之前不是没搞过,但以前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做的时候,刀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但这次河南不一样,“过紧日子”没有仅停留在嘴上,之前缩减都是嘴上说,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比例,但这次直接公布了比例,说明是动真格的了,这才引发了如此大的关注。

而且一个事情如果之前不允许讨论,现在允许讨论了,本身就代表了一个风向,其他省份大概率也要有类似的举措。

当下进行改革的原因也很清晰,财政不堪重负,需要精兵简政。体制内的朋友应该有这种感触,现在上面说是要杜绝躺平式干部,但实际上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还是很严重。

用河南原文件中话说是,“一些事业单位定位不准、职责不清、结构不优、效率不高。有些机构存在职能弱化、业务萎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有些机构职能交叉、分散、重复设置、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

汇总来说就是,闲人太多了,不干活还拿钱,以后不能再这么办了。

其实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是一样的道理,缩减的原因就是生意不好做了。河南当下的改革和前两年万科喊出的那个概念很相似,叫做“问管理要红利”。近两年中央就不停的高调喊话,六个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说白了就是其他省还指着你们的财政转移支付,大家要一起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把钱用在刀刃上。

财政入不敷出,很多地方更是困难到连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类似新闻在过去两年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比如河南郸城因连续多月无法发放驾驶员工资,全市公交车停运。

广东省唯一全国百强县惠州博罗县也爆出因公交企业经营困难而减少班次。

四川乐山还一次性17亿卖断未来三十年乐山大佛景区收益权。

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地方卖地收入大幅下跌。就拿河南来说,河南不算工业大省,收入很大程度要靠转移支付和卖地收入,2023年河南一共只卖了1300亿的地,其中大概一半还是城投等地方国企左手倒右手。

另一方面是财政开支的扩大,为了刺激经济复苏,2023算得上是个基建大年,全国基建投资高达23万亿元,是房地产投资11万亿元的两倍还多,加上前几年的防疫支出,导致地方负债率大幅攀升。

当下很多省份都处于化债期,所谓化债期就是多还债少花钱,前一段中央直接下文件要求12个债务状况严重地区的地方政府推迟或暂停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交通、市政、产业园区、各类棚户区改造,即使是超一线城市上海,也开始过起了紧日子,要暂缓商场、办公、产业、研发项目的审批。

如果不继续限制大基建,很可能带来地方上更大的隐性债务风险。去年6月份国家曾公布过一份审计报告,说是全国有49个地区通过让国有企业垫资推进建设,违规新增隐性债务415亿元。另外有47个地区,违规挪用专项债158亿元;也就是说原本用于基建的融资,还有被大批量违规挪用的。这些隐性债难以把控。

再这么搞下去,别说化债了,利息都还不上了。

所以现在国家的思路也很明确:一边严控转移支付,严禁大改大建,捂紧口袋让下面悠着点花。另一边就是精简机构,祛除臃肿,进行组织架构改革。我国现有公务员800万,事业编更是高达3000万,这里面除了医院和学校的2000万人,还有1000万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编制。河南这次改革的对象就是这1000万群体。

改革的战略定位说是“重塑性改革”,要在“瘦身的同时健身”。这话有点抽象,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合并功能相近的机构,来压一压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多减少一些官帽子的同时,把资源倾斜到更能干实事儿的基层岗位上去。

当然了,河南文件中的裁撤和精简,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一刀切,这一点很多媒体过度解读了。文件中明确说了不会搞“断崖式”精简,并不会一步砸掉事业编人员的饭碗。比如说针对一些财政补贴的单位,是“退3收2进1”的办法逐步收回编制;也就是退休三个,收回两个编制,招1个新人。对经费自理的单位,则是”退1收1“,也就是退休一个就不再招了。

这样顺理成章就缩减了编制,而且没人会反对,因为对在职的人饭碗没有太大影响。

大家要记住,社会主义只有渐进式改革,因为一刀切的社会主义上个世纪末已经消失了,这就是我们国家“先立后破”的改革智慧,说白了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编制一刀切体制内的老油条会反对,编制渐进式缩减要考编大学生会反对,但是大学生反对没用。

改革怕的是已经上了车的既得利益者,而不是还没有上车的潜在利益者。

改革也会改变过去地方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咱们过去主要靠举债大改大建推进城市建设更新,而地方考核又长期和GDP挂钩,这样大家就都借钱如流水,先把各种工程做起来再说。这期间出现了很多面子工程,低效甚至烂尾项目。

大家当时只想着借钱花钱,谁也没有考虑还钱的事儿,只是留下了一句“相信后人的智慧”。 

这种现象的代表,我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贵州独山县的天价奇观——水司楼。独山县400亿的债务,人均负债11.2万元,直接把独山这个地方搞成了债务领域的顶流网红,当时关于独山县天量债务的评论有这么一条很有意思:独山县这四百亿债务,如果拿去发当地体制内工资,能发几十年。

这句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但“你笑领导不懂经济,领导笑你不懂人性”。大家要知道一个事,所有部门从成立那一刻起,他们就只会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证明自己部门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这就像耶伦访华,双方都明知道谈不出什么成果,但她还是要来,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她的工作,他要向白宫和国会证明她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这就像大家每个月写工作总结的时间比工作本身还长。

对一个部门来说,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呢?正是部门里有项目,才能体现部门价值,这个部门的存在才有意义。独山县不是因为搞项目发不起工资,而是因为本来收入就少,发不起工资,所以才需要搞项目。

因为有了项目,才好举债,举了债,就有了钱,地方体制内人员才有工资拿。如果没有举那么多债,他们连工资都没得拿了,这和恒大前两年虚增收入,靠举债分红一个道理,这才是现实的逻辑。

再举个例子,之前很多地方设置有旅游局,文化局,还有广电这三套体系。但大家也知道,其实小地方根本没那么多业务处理,设置这么多部门根本没啥用,所以这些部门一直被认为体制内的好单位,因为既清闲又好赚。那时候的旅游局,局里的人一天到晚都要出去,表面上是去考察,实际是公费旅游。当然,财政好的时候,多养几个人也没啥,毕竟都是花公家的钱,养谁不是养呢?

但财政一差,这个逻辑就变了。为了省钱,就只能把这些部门进行合并,减少部门的数量了,现在很多地方,统一变成了文广新局,这也是很合理的事。财政的钱,本身应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实际情况却是财政的钱没有全部回馈到民间,而是大量被当作了福利,给到了体制内人员和围绕着这个体制运行的既得利益们。

比方说,我们前面提到的类似于旅游局、文化局的单位,这类实际核心业务量偏小但人员却不少的事业单位现在仍旧大量存在。我们原来设想着的事业单位,是指国家创办,服务人民的。但事实上,现在这些机构已经完全丧失了存在的意义,里面的办事人员,大多不干实事,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为人民服务做不出实际有效的事。

现在有些部门忙的脚不沾地,另一些部门却闲的上班练书法练舞蹈,但他俩发的工资,可能后者要比前者还要多。不干活的人拿的比干活的人还要多,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根本就是妥妥的财税浪费。这种财税浪费,本质就是挖坑,需要拿老百姓交上去的税来填。

但这种填,要有限度。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税收上新流入的钱全部用来填这个坑,也可能还不够。那怎么办?那就只能对这些坑动刀了。动刀的第一步,就是低预算。其实干管理的朋友可能更清楚这点。如何判断公司要不要裁员呢?

不看别的,看预算。如果说明年的预算直接砍到了1/3,那就意味着,明年的人员变动,很大可能是要开掉对应这个数的。你以为的预算,是人花预算。实际上的预算,是预算找人花。没有预算,也就不存在对人的需要了。

可能大家以为,进了体制,啥也不干,躺平就好了。但现实是,体制内的部门,要不干生产的事,要不干破坏的事,那些既没有生产能力也没有破坏能力的部门,肯定是会被裁撤的。一些单位没有实际功能,纯吃财政饭的,这类闲人随着部门自然最先被干掉。有核心职能的,自然不会裁撤,但以后也必然要面临活变多的问题。但让体制内忙起来,总比让老百姓忙起来要好。

咱们前面也说了,精简不是一刀切裁员,有过渡期也有折中的处理手段。比如说事业单位改制公司,大家的饭碗也不一定就没有了。前段时间听我一个同学讲,现在研究所事业编几乎全部改成公司了,而且还在朝着进一步私有化推进,研究院变成公司后,从以前的要财政填补变成给地方交税,对于地方财政而言,消耗性单位一夜之间成了进补型单位的了。从财政全款拨付到自负盈亏,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毕竟优胜劣汰才是市场发展的不二准则。

对那些少数有盈利能力的事业单位来说,这算是给他们解开了枷锁,单位创收能力强,自然就能给到员工跟高的待遇,但对于那些混日子的机构来说,可能瞬间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这会令不少人倍感受挫,甚至是迷茫焦虑,感觉哪里都是红海竞争存量博弈,找个心仪的工作是越来越难了。大家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但现在连考编也没个奔头了,以后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但在我看来,考编没有奔头,恰恰是为其它行业提供了新的奔头。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不是考编考出来的,而是各行各业干出来的,只是编制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享受到了时代红利罢了。

但现在大家普遍以结果倒推原因,认为体制好是因为它本身就好,所以大家都想找个编制然后躺平,于是考编就成了大家心里的避风港。但问题是,都想避风,谁来当港呢?

对考编的过分追逐,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对公职趋之若鹜,只能说明大家都想利用权力分蛋糕,而不考虑谁去做蛋糕。当大家都相信“劳动顶多只能创造社会价值,而权力能分配社会价值”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没有价值了。

饭都没有了,你的碗就算是铁的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我大力支持河南的这次改革,我也相信河南这次的改革不是孤立的,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永葆青春,过分追逐铁饭碗的人,终究要被铁饭碗抛弃。

历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汤山老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