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独家丨驻地记者:爱上在一线的感觉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驻地记者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青年记者》: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交通和通信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加上自媒体的兴起,短视频、直播等新传播形式的普及,当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的网友就可以第一时间传出新闻信息。在这种新的传播格局下,作为长期在地方工作的记者,应如何从个人能力、工作等方面寻求突破?
李惊亚: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记者依然大有可为,为什么这么说?第一,记者的职业便利,让你可以接触各方,能够更全面地还原事件的原貌;第二,记者的从业经验,有助于立足事件又跳出事件,寻找到最佳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让事件更富有探讨价值。当新闻事件发生,多元的信息可能会让事件扑朔迷离,会增加记者的工作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采访角度,帮助记者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找到社会的痛点、关注点和共鸣点。
作为长期在地方工作的记者,面临很多突发新闻事件,我工作这些年,也采访过不少的突发事件。最开始,我们的消息源比较少,后来有了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更多的渠道,信息源范围逐步拓宽。以前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拿到第一手权威消息,发布后可以迅速获得广泛关注,但现在,地方政府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所以记者必须尽快寻找到自己报道的“抓手”,不能跟着别人跑。纵使传播手段千变万化,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记者的核心能力和价值并没有变,如何在纷繁复杂中拨开迷雾,考验着记者的突破能力和把握大局的能力。简单来说,记者要能够快速到达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素材,同时,能够从大量素材中迅速理清脉络、理出关键,迅速寻找到采访对象,迅速回应社会关切。新媒体手段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传播能力,一张照片,一个短视频,可能胜过长篇大论。所以在快和准之外,时刻保持新媒体意识,掌握多种报道方式方法也很重要。
《青年记者》:
姜峰:
诚然,新媒体传播手段大大拉近了受众与新闻现场间的空间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分社作为总社的派出机构就丧失了驻地的天然优势。分社记者的角色,并不仅是总社延伸到基层的“眼睛”与“腿”那么简单。人民日报在业内有句名言:“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这句话对分社记者尤其适用,扎根基层、身处一线,更当以“站在天安门上”的眼界,去观察把握一省一地经济社会发展之趋势,去收集反馈社情民意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提供参考。这些素质,是分社记者需要不断去追求的,也是技术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这个问题,还可以再延展谈一谈:随着技术变革,对分社记者的真正考验是什么?我一直认为,技术仅仅是工具和载体,通过技能培训就能习得的素质,并不构成核心竞争力。伴随着技术变革,新的传播方式涌现背后,关键是带来了资源的再分配。传播具有“马太效应”,我们都已看到,资源正在不断向“头部”集中。诚如此问,既然远在中心城市的“头部”通过迅捷的信息传播、专业的编辑整合就能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且带来可观的流量,那么分社记者在基层一线“吭哧吭哧”跑现场还有什么意义?或者说,分社记者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何在?我的看法是,既然比不过“头部”,那就扬长避短、变道超车——把方向从“to C”变焦到“to B”上来,把注意力从盲目追热点转移到潜心深耕上来,抓住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重大新闻选题,展开深度挖掘和报道——此乃分社记者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走进西部,青春因为大山而发光
姜峰:
我是河北人,研究生毕业报考人民日报社时,填报的岗位就是国内分社。入职后,除了在总社锻炼一年外,我已经被派驻到陕西分社、青海分社工作了整整十年,连家也落在了西安,成为不折不扣的西北人。其间,由于工作表现还算突出,也曾多次有总社的一些核心业务部门向我抛来过“橄榄枝”,但我权衡之下,仍然选择坚守在分社基层。在地方采访,有时与受访对象闲聊起我们的工作情况,他们常爱说“祝你早日调回北京”,似将此视为分社记者的努力目标,而我往往一笑而过——我选择下地方,而且在西北大地扎根已然十载,就是因为我热爱在一线的感觉。北上广深不过是复杂中国的一个侧面,年轻记者当怀四方之志,在最广阔的基层一线把握时代的新鲜脉动——若你认同这点,那么驻站工作便不是难事。
李惊亚:
我是在北京读的研究生,毕业时很想留在大城市工作,也有机会。那时我的想法是,我的青春不能被埋没在大山沟里。但是,做一名新华社记者的理想也在召唤着我,所以我选择了西部。十几年过去,我的想法不断在改变,现在,我想对刚刚走出校门时的我说:来到西部,我不后悔,大山没有埋没我的青春,恰恰相反,我的青春因为大山而发光。在西部,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另一面,那是与发达城市高楼大厦不同的景象。虽然这里人们的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但也因此,你可以看到宝贵的文化遗存和淳朴的文明、体验到返璞归真的生活,你可以看到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顽强生活的中国人,可以更充分理解我们这个国家的博大多元和炎黄子孙骨子里压不垮的精神。这些年西部发展很快,贵州的变化非常大。刚到贵州时,从贵阳到北京坐火车要20多个小时,从贵阳到一些省内的地级市需要七八个小时,这几年,贵州的高铁四通八达,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贵州因为她的青山绿水、她的宜居而获得很多青睐。西部,已不是曾经的西部,欢迎年轻人来西部看一看,更欢迎年轻人留下来。
李惊亚在贵州下乡采访
在分社工作的记者,这一生活了别人几辈子
姜峰:
我在青海分社工作近五年来,已经四上可可西里、三赴三江源头、两进柴达木盆地,用脚步实地丈量过大江大河、雪山草原的宽广后,深有一悟:只要与藏乡牧民、基层保护人员交成朋友,他们便对你无话不谈,你无须去思忖什么“访谈技巧”,因为质朴亲切的他们恨不得把所有故事都讲给你听;可若没有与他们处成朋友,你就会感觉采访寸步难行。问题是,朋友怎么处?很简单,分两步:
第一,你的脚要走得更勤一些。需得不畏艰险、扎扎实实地深入高原,走得多了,自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就熟了;第二,你的心要贴得更近一些。何谓“朋友”?朋而友之。我每赴高原牧区采访,都会戴上自己买的传统藏式毡帽,一来防晒效果好,二来也让牧民群众倍感亲切——穿着打扮只是其表,关键在于传递的心声:我和你们是一样的。
姜峰摄影作品“悬崖裁缝”
姜峰:
记得有位前辈说过,记者,特别是在分社工作的记者,这一生活了别人几辈子。可不是吗?倘在分社工作多年,则必经祖国大江南北诸多省区市之辗转历练,且每一段都并非“打卡”,而是扎根。
像我在陕西分社工作时,十三朝古都西安文化辉煌璀璨、周秦汉唐历史绵长,数年间浸润其中便深受关中文化的影响,以至于觉得天地不过三秦大小。待到青海分社工作后,方才见识到山之高、水之远,过去两千多米的巍巍秦岭之巅,竟不过是高原地平线之起始,于是眼界乃大、胸怀乃大,加之青海高原风貌殊异、人物殊异,比较间才深知中国之大、各省有各自之省情。青海虽为多民族欠发达地区,然亦有六百万儿女生长于斯,记者之责,不正是让人们在繁华之外也能感受到来自遥远高原的冷暖,不正是让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企盼“全国同此凉热”吗?记者当有此信念,在一方工作便领受当地的精神滋养,并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反馈一方,如此才“落笔千言有余声,脚下万里没白行”。
姜峰在青海工作照
记者没有多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李惊亚实地探访“大发天渠”
李惊亚:
这些典型人物的推出不是偶然的,我总结一句话就是,做记者不要偷懒。首先,要在基层多走。我每年离开贵阳下乡的天数在三个月以上,多下乡才能多交朋友,基层的朋友会成为你的“耳朵”“眼睛”,比如黄大发老支书,就是基层的好几个朋友强烈推荐给我的。其次,记者没有多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比如,第一次去采访黄大发老支书那天,因为走错了路,我差点没有登上大发渠去看,幸亏后来还是返回去看了。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到没到实地看的结果是非常不同的。记者既要头脑灵活,在工作中善于找到“捷径”,也要沉得住气,能够下“笨功夫”。再次,做好“功课”。比如采访陈立群校长时,我曾被他当面谢绝,当时心里很慌,好在见他之前下了很大功夫,看他的著作、以他为原型的电影,所以在交流中找到了共鸣点,他愉快地接受了采访,后来还成了忘年交,这也是令我很自豪的事情。最后,一定不要光用眼看,用耳听,还要用心细细感受。我采访这些重大典型,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品质很高尚,他们做事是不求回报的,很纯粹。这是他们做的事情之外不好考量的,但是如果你用心体会,一定能体会得到。
李惊亚:
调查研究是新华社记者的基本功,我们从刚入分社就很强调这一点。吃苦耐劳是新华社记者必备的素质,但光是能吃苦也不够,还必须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实际上就是发现新闻的能力,把脚、眼、脑、笔都发动起来,才能做出有影响、有深度、有高度的调研报道。
记者入行选择的跑口领域很重要,这个领域可以带你入门,进门后,你可以在你的跑口领域深耕,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为我工作后跑遵义,遵义是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的革命老区,从懵懂到感兴趣再到乐在其中,我经历了一个过程。记者要干一行爱一行,没有冷门的领域,只要你能钻进去,一定会逐渐找到乐趣,并得到收获。
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用作品回馈家人
李惊亚:
当然会有压力,职业带来的,性别带来的,都有。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在职场中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性别,这本身就是自我尊重的一种体现,这个时代,女性和男性一样有事业,经济上要为家庭做出同样的贡献,所以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女性就应该为家庭放弃事业,或者完成工作的标准可以比男同事低一点,生理力量上可以分强弱,但工作中没有孰强孰弱之分,没有谁因为性别而理所当然应该得到关照或就理应吃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平等的心态和选择可以化解很多压力。自我认知上,在工作标准和家庭分工上,应该把自己作为一个和男性平等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寻找另一半时,对方要能够包容你的职业,两个人共同分担家庭的一切,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会失衡。如果这些已经具备,还是有压力,这也正常。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每一次挑战当作一次磨炼,抗压能力越强,未来才能走得越远。
姜峰:
我刚到分社工作之时,由于尚未成家,所以对工作与家庭间的矛盾关系感触还不深。待到后来我安家西安却又从陕西调到青海分社工作时,这个问题就很突出地摆在眼前了:记得我初到青海时,我的女儿还不到一岁,如今都已经快上小学了。几年来,遇到孩子头疼脑热的情况,我却帮不上忙,只能在视频通话的这一头干着急。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如果条件允许,那么最好能一家团聚,全家随迁到驻地的情况也并非少数;倘不能,则该规划好工作安排,善于抓主要矛盾,既让工作出新出彩,也要时常挂念着家里为你守候的那盏灯。以我在青海分社的工作为例,与之前在陕西工作相比,高原的新闻少了许多。有的人管青海叫“新闻荒漠”,我并不认同,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几年,我紧紧抓住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重大新闻主题,深度挖掘青海三江源头、可可西里等放眼全国亦是独一无二的新闻选题,先后策划组织了“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三江溯源·见证国家公园的成长”等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带着年轻记者们生产了一大批包括深度报道、短视频、直播在内的多元化新闻产品,每个采访活动的传播量都是千万级别以上,在青海内外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认为,青海也是新闻富矿,只是这座矿埋得比较深罢了。做好这些出新出彩的深度策划、大型采访,我就避免了把时间精力耗在一次次跑会、一篇篇消息上,节省下来的,就可以回馈家人。
《青年记者》: 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期待两位老师更多的佳作!【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期】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