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独家丨三代女新闻人的新闻路
齐鲁晚报副刊中心原主编 李秀珍
当代女性应该有自己的职场,很幸运,我的人生之路与新闻结缘。1988年1月,齐鲁晚报创刊伊始,我调入大众日报社,从此开启与齐鲁晚报30多年不离不弃的新闻职业生涯。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适逢改革开放最高歌猛进的时代,文化大繁荣,经济大发展,媒体鼓与呼的声音和力量必不可少,都市类报纸遍地开花,开启报业的“黄金年代”。从创刊伊始,齐鲁晚报便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影响力和发行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张报纸的上升、发展和鼎盛期。每当回忆起那段岁月,感到特别充实、特别愉悦,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
我是做副刊的,从助理编辑一路做到副刊中心主编和高级编辑。齐鲁晚报一直很重视副刊,少时一天两三个版,多时一天五六个甚至七八个版,包括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小说以及小学生作文。“青未了”是齐鲁晚报从创刊坚持至今的唯一品牌栏目。每日里,面对一篇篇来稿,既是编辑,又是第一读者,工作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办副刊,最重要的是拥有强大的作者队伍,文艺作品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名家名作是重点和亮点。因此,我在工作中结识了很多知名的作家学者,不管是读他们的文章还是接近他们本人,都会得到启迪得到提高,获益良多。可见,副刊编辑在给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滋养和陶冶。也正是因此,虽然与新闻记者相比,副刊编辑的工作看似单一又寂寞,但我始终乐此不疲。
在报界有一个说法,新闻是“抢”读者的,副刊是“守”读者的。现在和一些80后、90后还有00后说起来,常常听到这样令人高兴的话:“我是读着‘青未了’长大的”“我的作文上过‘青未了’,从此喜欢上了写作”……在今天,齐鲁晚报的版面虽然大大压缩,但副刊仍是一块不可或缺的重地,继续保持高品位和高格调。
在新闻单位工作,常常黑白颠倒、夜以继日,既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工作节奏快,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我感到,女同志一点不逊于男同志。报社是藏龙卧虎之地,才女很多,更有既有才又敢拼的女新闻狂人,拎起包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采访,对于有家有孩子的女人来说,这一点特别不容易也特别值得佩服。
新闻是很考验天分和付出的舞台,处处充满挑战,学无止境,不进则退。好的新闻人,必须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自我,创新求变,激情拥抱当代,时时处在学习和亢奋的状态中。2011年,齐鲁晚报要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奖赛”,当时,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作品良莠不齐,评价褒贬不一,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特别希望得到名家的指导和鼓励。当我们去拜访中国当代作家、学者王蒙先生时,王老非常肯定地说,“网络文学也是文学,网络文学将来一样能出李白杜甫,组织网络文学大赛是好事,这样的活动值得举办……”因为有王老这样的大家给予肯定和教诲,齐鲁晚报连续举办了三届两年一度的网络文学大赛,推出了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提升了齐鲁晚报在文学界、报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都市生活类报纸的鼎盛时期可能一去不复返,曾经的辉煌格外令人怀想。但是,怀旧是一回事,有些变化是不可逆的,我们只能积极去面对。互联网时代,纸质阅读也许会被替代,但新闻不会消失,因为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会消失,甚至需求度会越来越高。其实,媒体转型的大幕早已拉开,有很多报纸已经实现纸媒和新媒的完美融合。现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覆盖人群已超过1亿人,这是纸媒不可想象的。新媒体的好处是,一个链接传四方,我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表的文章,发在家乡的微信群里,像以石投水,一个圈套一个圈,激起的涟漪不断向外扩展。
近两年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工作之余,我利用专业所长,帮助家乡编写出版了一部50多万字的村志。新闻人是有情怀的,可能做不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至高境界和水平,但我觉得自己尽心尽力去做了,也算为当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出了一份力,不枉新闻人的责任和担当。
时光匆匆,一转眼,就走到了职场的尾声。感恩生逢一个好时代。经历过,拼搏过,成就过,便不负此生。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我自进入新闻行业起就从事法治新闻报道,又因中国妇女报的职责和使命,重点关注的便是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相关议题,特别是立法、司法、执法、热点事件回应等。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不断升华,成为我不懈奋斗的动力。
本世纪初,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中国妇女报同样面临媒体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相关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为做好该领域的新闻舆论引导提供了机遇。中国妇女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开设新媒体账号,现官方微博有上千万的粉丝,网友通过微博对妇女儿童权益等话题进行热切讨论,有问题反映,更有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也加深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成为女报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新形式,为报道提供源头活水。
推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事业,媒体是见证者、推动者。我有幸参与了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报道,充分感受到媒体在立法报道中发挥着催生、引导、论证、普法的作用。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正式诞生。在草案通过的当日下午,我第一时间在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发表多篇稿件,分别梳理提炼了民法典各编的要点,被很多家媒体转发。其中关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28个要点的稿件,阅读量达942万;人格权编16个要点的稿件,阅读量达360万;物权编10个要点的稿件,阅读量达174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很多媒体从业者坚守在一线采编岗位,在快节奏的工作中践行着责任和担当。履职尽责的背后,常常是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为了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我曾临时取消了陪家人特别是孩子旅游的行程;为了完成报社紧急采访任务,我曾错过原有的活动安排……这些情况着实不少,也随着平时繁忙的工作被我逐渐淡忘,但这些牺牲与付出都化为一篇篇扎实的报道。
2021年7月中旬,知名男歌手吴某凡被网友爆料,其物色、诱骗年轻女性发生关系。7月31日深夜,“平安北京朝阳”发布相关调查通报。第二日清晨,我接到报社领导的指示,立即做一篇专家采访。当时,我正在外地休假,看到报道任务,马上告诉孩子们,妈妈必须立刻投入工作了。我紧急联系采访两位专家,迅速发稿,题目为“要注重对被害人个人信息的保护 敢于以身试法者必受法律制裁”,着重突出专家观点。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反响,读者纷纷留言,“一定要注意被害人隐私保护,女孩不要再被二次伤害”“女报真的是为广大女性发声,为正义发言”。
当下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更需要专业性的报道。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是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要环节。以往,性侵案件受害人难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2021年年初,最高法发布新刑事诉讼法解释。我仔细对照新旧解释,兴奋地发现,新解释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增加了“一般”二字。我立刻意识到,这两个字意义重大,马上联系业内知名专家,确信增加“一般”二字,意味着特殊情况下,刑事案件将受理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相关报道刊发后,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上海基层法院依据新规做出首例支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案,被性侵的未成年女孩获得3万元精神抚慰金。
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事业是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其中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我国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反家庭暴力法,遗憾的是,近年来仍有一些极端遭受家暴的个案出现。看到这些个案,我的心情非常沉痛。改变家庭暴力的现状,出台反家暴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何将法律的精神落到实处,保护所有人免遭家暴,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宣传贯彻法律,提升人们反家暴的意识,细化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合作机制。
2021年12月20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是该法施行近30年来又一次进行重大调整,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一些声音认为,这部法律给女性太多的特殊权益,一些声音则认为,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倡导意味更强。在我看来,妇女权益保障的进程是持续不断的,需要久久为功。男女平等的理念从法律规定到现实落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法律规定不能迁就人们的陈旧观念,需要一定的超前性,通过制度规范不断改进人们的观念,倡导并落实先进的性别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是一支重要力量。
有人讲,一位记者的成长需要十年以上。记者的成长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期待自己能更敏锐地发现问题,更精炼精彩地分析问题,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不断推出精品力作。这需要深厚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
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记者 张进进
不论是在每年备受瞩目的两会会场,抗击疫情的战场,还是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都能看到女新闻工作者的身影。她们是参与者、记录者,是奋斗者;她们是母亲、女儿、妻子;她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眼神和话语,有着独具匠心的视角和见解。作为新一代90后女新闻工作者,伴随着媒体融合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媒体融合时代,记者们仅会写稿和拍照已经不够了,众多传统媒体的记者们正在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渠道带来的改变,传统报人正在转化成能采访、善策划、会拍摄、频出镜的“全能记者”。正处于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进程的各大主流媒体,开始关注到短视频和直播这片领域,积极探索短视频Vlog新闻、直播新闻的道路,诞生了一批能与受众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新媒体出镜记者,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获得不少受众的喜爱。
老一辈艺术家、知识分子一直是我们聚焦的对象,刚进入报社,我就有幸接触到了关于他们的选题。其实,这些采访对象之前已经被很多同行和前辈报道过,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年轻记者,我还能从中挖掘出什么新东西?如何通过创新的表达和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
于是,在主流纸媒纷纷进军可视化报道领域期间,我们也开始用交流感更强的视觉化报道,吸引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关注,而我也由传统文字记者慢慢成长为新媒体出镜记者。报社根据我的形象特点和主持风格,为我量身打造了Vlog栏目《进距离》,创作出了多个爆款Vlog新闻作品。
Vlog新闻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新闻呈现形式之一,我也一直在积极探索Vlog新闻实践。在2021年建党百年的系列报道中,光明日报推出的党史教育策划专题“寻找歌声响起的地方”,以“寻找歌声响起的地方”作为切入点,我运用Vlog的形式溯源红色歌曲唱响的源流。该专题相关的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亿,作品被多家媒体转发,获得了大量网友的点赞关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夕,我有幸前往冬奥现场,参与冬奥Vlog系列短视频拍摄制作,通过个性化、接地气的表达,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录了不一样的冬奥感受,#现场看冬奥开幕式是什么体验#的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除了在策划、摄像、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的积极配合外,这些短视频Vlog新闻作品还因女性新闻工作者的感性、细腻,善于倾听的特点,使报道切入视角更细微,形式与内容更富有“人情味”,更容易吸引受众注意力。可视化新闻报道的不断探索,能够推动报社全媒体人才的成功转型,也有助于媒体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助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除了具备专业的媒体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外,90后的新媒体出镜记者,还因生长于互联网环境之中,熟知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比传统记者具有更加鲜明的个人特质。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在社交平台上许多优秀的女性记者因出镜频次多,亲和力强,兴趣落点更为细腻、日常等原因,更容易从“幕后”走到“台前”,能够更加自然地代入“朋友关系”,使用年轻化的语言,进行第一视角讲述或者体验,从而强化与受众的交互与沟通,通过年轻化、正能量的内容,吸引更多受众的支持。虽然新媒体给新闻行业和媒体人带来了新的压力,但是我们年轻人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职业能力随之提升、自我认同感也越来越高。
也希望在每年的阳春三月,在妇女节和全国两会同时到来之际,媒体同行不要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女性靓丽的服装和脸孔上,而是多关注女性的工作能力,以及她们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钮迎莹,李秀珍,王春霞,张进进.三代女新闻人的新闻路[J].青年记者,2022(05):32-34.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