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Pad猎巫”事件下,是针对女性的三重暴力

林奥 千千X橙雨伞 2022-04-10

图/GIPHY



这两天发生了一件热闹事:


电子科大某男生捡到了一个iPad Pro,看到系统是英文的,就写了个双语的失物招领,结果被当成“崇洋媚外”的女生,遭受到了网暴。


当事人所写的中英双语失物招领


当事人关于事态扩大后的回复


尽管当事人是男性,但整件事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针对女性的暴力活动:


一些人基于“外国人来抢女人”的想象,当发现有一个(疑似)女性(疑似)对“外人”友好的行为时,就要尽全力污蔑她,羞辱她。


图/豆瓣


将整个事件拆解,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重基于性别的暴力。



女性被当成财产


首先,女性被当做是一种财产,所以部分男性会对女性和外人的接触特别警惕和惶恐,会认为女性的行为必须受到自己想法的支配。


父权制让男性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占有女性的身体、情感和时间,而暴力则是彰显控制、支配权力的重要手段。


当一个女性不够“安分守己”时,他们就会使用暴力来惩罚她,进而控制她。


童年阴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我认识性别暴力的启蒙,它对于家庭暴力的刻画非常真实,也让我看到了这种对女性的控制和支配欲望的可怕。


图/源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安嘉和不允许梅湘南和陌生人说话,他认为跟别人说话就等于勾引别人,一旦梅湘南不顺他的意,他就会大打出手。在安嘉和们的眼中,梅湘南作为配偶,和车子、房子一样,都是他的财产:殴打也成了他“处理”自己“财产”的方式。


个体如此,群体更是如此。


和土地、自然资源一样,女性的身体常常被当作是一个国家或族群的财产。所以女性常常面临“西餐妹”这样的指责,而男性却可以享有“团购越南新娘”这样的“自由”。


注:西餐妹,指那些经常和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交往的女生。该词语某些时候带有一丝贬低的意思,意指女生崇洋媚外。


另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基于种族清洗等目的,在战争中,凌辱、强奸、强迫婚姻等针对女性的暴力,常常被当做武器和战略使用。


图/《卢旺达饭店》


这些年来,因为适龄男性婚恋困难和民族主义升温等问题,这种对女性的占有欲在个体和群体层面都愈发显著。


可是,这样的占有欲非常可笑:


和车子、房子、土地或者是自然资源不一样,女性是有血有肉有独立意志的个体,她们不是财产,她们不能被占有她们的身体、情感、时间等等一切,也都应该只受自己的支配,容不得任何人说三道四。



对女性的规劝


此外,在电子科大学生因双语失物招领被网暴这一事件中,当事人被默认为女性就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


或许是因为大家对男性的综合素质并没有什么期待,所以看到一个集周到、体贴、拾金不昧等品质于一身的人,就会自动将TA想象成一个女性。


对女性有更高的道德期待,是刻板印象的一部分。


图/《使女的故事》


基于传统的性别观念,人们往往在“男性气质”上强调“竞争”“胜利”等要素,所以男性总是被默许拥有更低的道德标准,针对同一个事情(比如出轨、弃养),人们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不同性别的“双标”。


尽管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是一项正面的刻板印象,但这样的刻板印象仍然会给女性带来伤害。


首先,道德期待会异化成对女性沉默和温顺的规劝,所以她们要“安分守己”,不能主动和外界活动,否则她们的任何行动都会被过度解读,这才有了安嘉和们那一套 “和别人说话就是勾引别人”的逻辑,写一份双语的失物招领也会被上升到“崇洋媚外”的高度。


图/微博@有盐电影


因为写了个失物招领被网暴了,除了“我其实是个男的”,就真的没有更“好”的回应了:


当暴力发生时,人们对女性“完美受害者”的身份近乎苛求,这种审视的眼光,让女性做什么都是错的。


比如性骚扰发生时,不能含糊其辞地拒绝,否则就传递了暧昧信号,也不能义正言辞地拒绝,否则就是在激怒施暴者;性骚扰发生后,不能柔弱无助,不然就是小题大做,也不能坚强果敢,不然就是没有受到真的伤害……



女性更容易被攻击


另外,当事人被证实是男性后,网络上对他的攻击戛然而止,现在网络上也大都是有利于当事人的讨论,但过往遭受类似暴力的女性却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份“幸运”。


说到底,是 “柿子专挑软的捏”,女性更容易成为暴力侵害的目标。


暴力的使用者很清楚暴力的运作机制,所以他们不会“硬碰硬”,而是会选择容易攻击的对象来施暴。


图/《难以置信》


这个容易攻击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受害者难以反抗,另一个是受害者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


女性就正处在这样的境地中。


传统性别气质对女性“温柔”“没有攻击性”等要素的强调,往往都会教导女性“逆来顺受”,让女性缺乏反抗的意识和能力。


施暴者基于此,也对女性有这样的预期,所以即便是在所谓“无差别伤人”的事件中,女性受害者的数量也是远远超过男性的更不必说家暴、性侵等与性别紧密相关的暴力行为了。


另一方面,女性遭受侵害后,也很难获得有效的救济。


一部分原因是,如前文所述,基于对“完美受害者”的苛求,女性的维权诉求常常被否认。另一部分原因是,女性的很多权益,本身就是被否认的,许多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暴力行为甚至是被制度放任和鼓励的。


图/《天水围的夜与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家暴:尽管《反家暴法》出台已经有5年,但在实践中,以“家务事”为名不进行处理的现象仍然非常广泛。


而“人身保护令”这样的制度设计,也因为不知道、不敢用等原因,难以发挥效用。


小到收到裸露照片,大到被人肉、被曝光隐私、被网暴,当暴力发生在网络空间,女性想要获得救济就更难了。


近来少有的女性成功进行网络维权的案例


从意识上看,网络空间的暴力往往会被弱化成“收到几张照片”“被人在网上说了几句”这样无足轻重的问题。


从落地上来看,寻找屏幕后的施暴者、确立管辖权等过程也都非常复杂。


基于性别的暴力,是父权制社会用以恐吓女性的工具,是其要求女性安分守己的武器,也是其限制女性发展的镣铐。


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普遍:根据WHO的数据,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人,曾遭受过肢体暴力和性暴力,如果把网络暴力、跟踪、经济控制等其他暴力形式算上,这一数字还将更加触目惊心。


图/巴基斯坦女权剧集《女巫》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以一个更具交叉性的视角考虑暴力问题,比方说女性会因为性别身份丧失的教育和工作机会而贫困,贫困又会带来其他形式的暴力,那么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暴力还会更错综复杂。


尽管彻底消除基于性别的暴力非常困难,但它并不是无法预防的。


尽管在电子科大这件事中,将女性当作财产、规劝女性“安分守己”和习惯性攻击女性,这三重性别暴力交织在一起,让整个网暴程度深、性质复杂。


但解决其中任何一个(比如让攻击女性产生法律和道德上的后果),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女性的暴力在网络空间上演。


图/GIPHY


讨论这件事中的性别影响,也为我们消除基于性别的暴力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当暴力发生的时候,我们通过性别视角去分析它,就能不断提醒周围的人重视暴力中的性别因素,避免针对女性的暴力。


当然,从长远看,只有真正消除了不同性别之间在资源和权力关系上的差异,才能最终避免基于性别的暴力的发生。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往期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