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蔻享科讯】Li-N₂电池:一种可逆的储能系统?
www.koushare.com
背景介绍
研究方法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所有的电池均在高纯度N₂手套箱(O₂和H₂O<1ppm)中运行。为了判断Li-N₂电池的稳定性需要检测放电产物Li₃N的稳定性。将纯净的锂片置于氮气手套箱中,锂片表面由银白色转变为紫红色,经X射线衍射(XRD)检测后确认主要组成物质为α-Li₃N和少量LiOH。通过配备了氩离子溅射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同时间点生成的Li₃N进行表面和内部研究,控制合适的溅射强度和溅射时间,逐层对Li3N结构进行深度元素捕捉。为了进一步探索Li₃N的特性,将Li和N₂在160℃环境下反应并用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设备(FTIR)全程监控不同反应时间点的谱线。除此之外,本实验还用扫描电镜(SEM)记录了由Li生成Li₃N过程中的形貌变化。为了检测放电产物,首先对其进行了XRD和SEM测试。由于Li₃N初期产量少、结晶度低,XRD未能检测到,仅在SEM测试过程发现少量产物颗粒均匀分散在石墨烯上。考虑到Li₃N水解后会生成NH₃,用NH₃检测器来间接计算Li₃N的产量。奈斯勒试剂中的[HgI4]2-作用发生显色反应,以此来定性检测放电产物。
研究发现
当高能氩离子束存在在材料表面0s、100s时,材料依旧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氩离子束存在材料表面时长的增加(300s、500s),材料的结构也逐渐会发生改变,形成化学过渡键,即谱图中出现新峰。此外,Li₃N极不稳定,即使在痕量水、痕量氧存在的情况下也会转化为LiOH或被氧化形成其他含氧化合物。由于无法避免水、氧的存在,所以为了消除其他分子基团的干扰,在测试原位红外光谱时主要观察了指纹区低峰位的数据。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长的增加,谱线在580到630cm-1的范围内出现明显的波动,这正是Li₃N的特征曲线。所有的测试都在指向一个问题:Li₃N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对水和氧敏感。电化学测试过程中,Li₃N的这些性质导致了其低结晶度和低含量,所以在初期循环后未能以XRD手段检测到其存在。SEM图片显示电池放电后石墨烯薄层上沉积着分散均匀的颗粒。XPS的测试结果也显示放电产物N1s特征峰在399.5eV左右,这归于Li-N-O复合物,在经过氩离子刻蚀后电池放电产物可以检测到Li₃N的N1s特征峰,位于394.0eV。通过1H核磁谱图和NH₃检测器,间接的证明了NH₃来源于N₂固定产物。放电产物与奈斯勒试剂的显色反应也为此提供了证明。根据这些测试结果,Li-N₂电池由于其不稳定的放电产物和艰难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确实不同于其他金属空气电池。
SEM关于锂片在充放电后的形貌表征为进一步确定Li-N₂电池的稳定性提供了证据。在Li-N₂电池的前5个循环中,锂片表面有许多颗粒堆积成巨大的块状和多孔的空腔,但在10、20周循环后,这些空缺被Li₃N和LiOH填充,锂片表面趋于平滑。锂负极端原位生成的Li₃N和LiOH可以有效地调节Li沉积行为并抑制Li-N₂电池中的枝晶生长,进一步改善锂电极电化学过程中的损耗和体积变化,从而提高了Li-N₂电池的可充电性。
研究讨论
综上,石墨烯应用于Li-N₂电池可为其提供稳定的循环性能,实现电化学固氮。但是由于放电产物Li₃N的不稳定性和吸湿性导致Li-N₂电池是一种可充电但不可逆的储能体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因于锂氮氧化合物和LiOH的存在以及具有极高的电离能的强的非极性N≡N致使体系的低效率以及不可逆性。锂负极端随着Li₃N和LiOH的原位生成,Li+在脱嵌过程中的迁移变得更加迅速和可行,因此,这种特性提高了Li-N₂电池的可充电性。鉴于Li-N₂电池现存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为其寻找合适的正负极和电解液来提高其可逆性。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911338
个人简介
●【蔻享科讯】西湖大学学者参与合作研究在拓扑超导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蔻享科讯】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光学指纹”●【蔻享科讯】突破技术瓶颈,听北大陈鹏教授亲述活细胞环境的蛋白质化学操控●【蔻享科讯】北京大学刘开辉课题组首次实现分米级二维单晶六方氮化硼的制备
●【蔻享科讯】张立源教授亲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蔻享科讯】突破技术瓶颈,听北大陈鹏教授亲述活细胞环境的蛋白质化学操控
END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