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蔻享天文】2020年天文大事记

王善钦 蔻享学术 2022-10-03


(温馨提示:本文8129个字,阅读完需要约20分钟)


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尽管如此,天文领域依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黑洞、磁星-快速射电暴、中微子、恒星、太阳系内天体探索,都获得了重要突破。
在黑洞方面,英国、美国与德国的3位科学家因为与黑洞有关的理论与观测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与欧洲的引力波探测器发现中等质量黑洞的最强证据。
在磁星与快速射电暴方面,加拿大、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合作研究团队分别观测了银河系内的一颗磁星,揭示出磁星活动、软伽玛射线爆发与快速射电暴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中微子方面,意大利团队领衔的国际合作小组首次发现太阳内部碳氮氧循环过程产生的中微子,证实了太阳标准模型的核心理论之一;日本团队领衔的T2K小组从中微子振荡数据中发现CP破坏的迹象,为解释宇宙中正-反物质不相等提供了新线索。
在恒星科学方面,英国剑桥大学团队领衔的国际合作小组公布了盖亚卫星获得的20亿颗恒星的精确位置、距离、运动、颜色等信息。
在太阳系内天体探索方面,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1号”升空,前往火星;中国的“嫦娥5号”采集到月球土壤;日本的“隼鸟2号”带回小行星“龙宫”的土壤;美国的“冥王号”采集到小行星“贝努”的土壤,正在返程途中。
在这篇年终总结中,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些进展,并给出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


01

彭罗斯、根泽尔与吉兹分享202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位科学家分享,其中一半授予英国的罗杰·彭罗斯 (Roger Penrose) ,另一半授予德国的雷因哈德·根泽尔 (Reinhard Genzel) 与美国的安德里亚·吉兹 (Andrea Ghez) 

图:罗杰·彭罗斯、雷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吉兹分享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来源:CNN

颁奖给彭罗斯的理由是他“发现黑洞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可靠预测。”换句话说就是,彭罗斯证明:“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中,黑洞一定会形成。”这个突破性的工作是彭罗斯于1965年发表的,当时爱因斯坦已逝世10年。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在黑洞附近的一定区域内,即使速度最快的光都无法逃脱,这个区域的边界被称为“事件视界”,事件视界以内的区域就是黑洞。

在彭罗斯的工作之前,对于“黑洞是否会形成”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有分歧,有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在球对称情形,黑洞会形成;但在球对称的假设不满足时,黑洞就可能无法形成。彭罗斯的工作的亮点在于:他证明,不管对称不对称,黑洞都会形成

图:位于群星前面的黑洞的模拟图。来源:Alain R.

除了获奖的成果之外,彭罗斯使用的数学方法还大大改变了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框架,并成为此后50多年来的主流模式。

图:事件视界望远镜 (EHT) 拍摄的M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与周围的物质的射电图像。来源:EHT团队

颁奖给根泽尔与吉兹的理由是二人领衔的团队“发现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尽管“致密天体”这个严谨说法可以让人有多种解读模式,但人们一般认为银河系中心的致密天体其实就是黑洞。

根泽尔的观测首先给出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初步信息,吉兹团队则利用位于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的精确红外测量,计算出这个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现在公认这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420万倍。

为吉兹获奖提供基础的凯克望远镜的口径为10米,虽然略小于10.4米的GTC望远镜,但它们的采光面积是光学望远镜中最大的,因此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凯克望远镜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消除大气抖动对观测的影响,其成像的清晰度可以与哈勃空间望远镜媲美。

图:凯克望远镜正在向银河系中心方向发射激光,激发出大气电离层中的亮点,形成人工导引星,用来确定观测方向附近的大气扰动,可变形镜面根据这些信息变形,抵消大气扰动对成像的影响(自适应光学技术)。来源:Ethan Tweedie

理论研究表明,一些质量太大的天体在演化到末期时会收缩为黑洞,或者在爆发为超新星的同时,核心部分成为黑洞。这样的黑洞被称为“恒星级黑洞”。早期宇宙中的一些恒星级黑洞会不断互相合并,并吞噬周围物质,最终成长为超级大质量的黑洞,这些黑洞一般位于星系的核心。

有一些星系核心的黑洞吞噬周围物质,成为“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当前已吃光了附近的几乎所有物质,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02

中等质量黑洞与引力波GW190521


除了上面提到的恒星级黑洞与超大质量黑洞之外,天文学家还认为宇宙中存在“中等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介于上述两种黑洞之间,是太阳的100到10万倍。中等质量黑洞的确认非常困难。此前天文学家在邻近的球状星团与遥远的活动星系核中寻找到一些中等质量黑洞的侯选体。

2019年5月21日,美国的引力波探测器LIGO与欧洲的引力波探测器VIRGO探测到一个引力波信号,它的编号是GW190521,GW是引力波的英文缩写,数字表示被发现的日期。此后,两个团队的分析与计算表明,这次引力波信号是由两个黑洞并合时与并合前后产生的。这两个黑洞一直在释放引力波信号,但直到即将并合时,信号的频率才进入LIGOVIRGO的探测范围。

图:两颗黑洞并合的艺术想象图。来源:网络

计算表明,这两个黑洞在并合前的质量分别是太阳的约85倍与约66倍,并合后形成一个更大的黑洞,质量约是太阳质量142倍。在并合过程中,约9个太阳质量的质量以引力波的方式损失掉。

这个质量约为太阳质量142倍的黑洞也被认为第一个被完全确认的中等质量黑洞。相关成果发表于2020年9月发表于美国的《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

03

磁星、快速射电暴与软伽玛重复暴的相关性


2020年4月,银河系的一颗磁星进入活跃期,频繁发射出软伽玛射线与X射线,这类重复爆发被称为“软伽玛重复暴” (soft gamma-ray repeaters, SGR) 。这颗磁星也因此被命名为SGR 1935+2154,英文之后的数字表示其位置。

图:磁星的艺术想象图。来源:ESO/L. Calçada

2020年4月28日,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 (The Canadian Hydrogen Intensity Mapping Experiment, CHIME) 探测到一个射电爆发现象。

第2代天文射电暂现源辐射巡天 (The Survey for Transient Astronomical Radio Emission 2, STARE2) 望远镜独立发现了这个射电爆发现象。

STARE2团队的成员指出这个射电暴位于银河系内,并计算出这个爆发在相同时间内发出的能量是蟹状星云中的脉冲星的4千倍,是此前被发现的最弱的快速射电暴的30分之1,因此将其列为快速射电暴。

这个射电暴编号为FRB 200428, FRB为快速射电暴的英文缩写,数字表示被发现的日期。此前,天文学家发现了众多快速射电暴,它们持续时间仅为毫秒量级,都在银河系之外。FRB 200428是第一个被探测到的银河系内的快速射电暴。

在这个这个磁星爆发出的快速射电暴被发现的同时,中国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Insight-HXMT)、欧洲的伽玛射线/X射线探测器INTEGRAL同时发现了这个磁星产生的一个X射线爆发。

图:慧眼卫星的艺术想象图。来源:网络

另一个以中国多个机构为主的团队则在2020年4月15日到28日,用中国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对这个磁星进行了累计近8小时的监测。这近8小时的监测被分为4个时期,都未探测到射电发射,从而给出了非常严格的流量上限。CHIMESTARE2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于“天眼”执行第3个与第4个观测的空隙期到达地球。

图: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来源:网络

在“天眼”的第3个监测期间,伽玛射线卫星发现了29次来自这个磁星的伽玛射线的爆发。加上此后被观测到一次软伽玛射线爆发,人们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磁星的30次软伽玛射线/X射线爆发中,只有1次伴随了快速射电暴。这些结果不仅证明了磁星可以产生快速射电暴,也给出了快速射电暴伴随软伽玛射线重复暴的概率(1/30)。

2020年11月4日,英国《自然》 (Nature) 杂志同时发表三篇与这些结果有关的论文[2, 3, 4]。其中的第一篇[2]CHIME/FRB合作组完成。第二篇[3]为加州理工学院的Bochenek与同校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合作者完成,描述STARE2的观测结果。第三篇[4]由北京师范大学的林琳等人完成,描述“天眼”与其他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这项研究的合作者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天文台、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学研究所、西班牙马拉加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广西大学、新西兰水与大气研究所与河北师范大学。

《自然》与《科学》杂志都将这三个成果列为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04

太阳碳氮氧循环中微子


2020年11月2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与Borexino中微子探测器的结果相关的论文[5]。这篇论文宣称,Borexino探测到太阳内部“碳氮氧循环”氢聚变发出的中微子。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这个过程产生的中微子

图:NASA 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拍摄的太阳。来源:NASA

根据太阳的标准模型,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聚变为氦,释放出大量伽玛射线与中微子。太阳内部的氢聚变有两种基本模式:质子-质子链与碳氮源循环。在碳氮氧循环过程中,碳氮氧的总量不变,只是起到“催化剂”作用。

低质量恒星的聚变以质子-质子链为主,高质量恒星的聚变以碳氮源循环为主。以太阳为例,理论研究认为大约99%的聚变来自质子-质子链,1%的氢聚变通过“碳氮氧循环”完成。

图:太阳的分层结构。太阳核心的氢发生核聚变反应,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伴随着大量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迅速穿出太阳。来源:Kelvinsong

碳氮氧循环模型是魏兹泽克 (Carl von Weizsäcker) 与贝特 (Hans Bethe) 于1936到1939年之间分别独立提出的。贝特在这方面的工作的相关论文有“贝特圣经”的美誉。后来贝特获得诺贝尔1967年的物理学奖,主要原因就是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碳氮氧循环有多个模式。最简单的模式如下图所示。整个过程中,碳12经过一圈,还是恢复为碳12,而4个氢1转变为1个氦4。以氮或氧为起点的循环的原理类似,只是过程的细节不同,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

图:碳氮氧循环中以碳为起点的循环的示意图,按照顺时针方向前进。来源:Wikipedia, CNO circle词条。

无论哪一种模式,恒星内部的氢聚变都产生中微子。太阳内部的质子-质子链产生的中微子几十年前就已经被探测到,但碳氮氧循环的中微子从未被探测到。

这次,Borexino终于探测到碳氮氧循环的中微子,从而直接证明了魏兹泽克与贝特的杰出理论。Borexino团队的计算表明,碳氮氧循环贡献了太阳能量的百分之1,也与此前的理论吻合。

Borexino位于意大利,在罗马西北大约150千米[6]Borexino是一个国际合作组,参与的国家有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波兰、乌克兰与美国[6]

图:Borexino 探测器,来源:https://bxopen.lngs.infn.it/([6]) 

05

中微子振荡与正-反物质不对称


2020年4月1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T2K中微子国际合作组的一篇论文[7]。这个实验的基本过程是:日本东海县 (Tokai) 的加速器制造中微子,并将它们传递到295公里之外的神冈 (Kamioka) 的超级神冈探测器,在这个路程上,中微子发生振荡。超级神冈探测器包含5万吨高度纯净水与1万3千个光电倍增管,是非常灵敏的中微子探测器。因为是从Tokai到 (to) Kamioka,所以简写为T2KT2K是日本等多个国家合作的小组。

图:快灌满水的超级神冈探测器。来源: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

T2K合作组的研究者搜集了2009年到 2018年之间T2K实验的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数据,结合其他实验室的数据,排除了CP守恒。

在粒子物理中,C表示电荷,P表示空间对称(“宇称”)。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发表论文,认为弱相互作用中,空间对称不成立(“宇称不守恒”),这个理论很快被吴健雄等人证实。李与杨因此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有人猜测:同时变换空间与电荷 (CP) ,物理规律就可以守恒。但是,1964年,克利青 (J. H. Christenson) 、克罗宁 (J. W. Cronin) 、斐奇 (V. L. Fitch) 与图雷 (R. Turlay) 的实验表明CP也不守恒。克利青与斐奇因此获得198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CP不守恒、弱相互作用与中微子,三者密切相关。CP不守恒还与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有很大关联。长期以来,科学家无法解释为何宇宙中的物质会略多于反物质。

这次T2K小组的论文显示CP破缺的程度可能很大,为人类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不过,这个发现的置信度(可信程度)只有95%,仅有“2西格玛”;而粒子物理中的发现新的现象,要求置信度达到5西格玛(99.99994%)以上。所以这个结果离发现还有一定距离。将来更强大的中微子探测器可能得到更可靠的结果。《自然》杂志将这个成果列为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06

宇宙GPS——盖亚卫星小组发布20亿颗恒星的最精确信息


2020年12月3日,剑桥大学领衔的国际天文合作组公布了一个星表。这个星表根据欧洲航天局 (ESA) 的盖亚 (GAIA) 卫星的观测被编制出,包含了近20亿颗恒星的精确位置、距离、运动状况、颜色等重要信息,为人类认识银河系结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

图:GAIA艺术想象图。来源:ESA/D. Ducros, Wikipedia

盖亚于2013年12月19日被发射升空,位于太阳与地球连线外侧,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这里就是日-地系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在这个区域,它一边像蜜蜂一样游动(严格说,绕着李萨如轨道运动),一边跟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图:2013年12月19日,俄罗斯的联盟号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基地将盖亚卫星发射升空。来源:http://www.satnews.com/story.php?number=155387954

盖亚在不同的时刻以不同的视线观测恒星,从而不断得到任意两次视线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的一半就是“视差”。有了任意两次测量的视差,再结合任意两次测量时卫星所在的位置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恒星的距离。

下图为视差的示意图。虽然此类图总以等腰三角形为例,但实际上视差可以用于任意三角形。天体距离也不能由两次测量来确定,而要多次测量。

图:视差的示意图。来源:网络。

以地球轨道半径为“基线”,如果一个恒星的视差是1角秒,它的距离就被定义为1“秒差距”。在光速被测定出来之前,天文学家一直用这个单位来描述恒星的距离。光速被测定之后,人们才使用“光年”。1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至今为止,秒差距依然是天文学最常用的距离单位之一。

这个方法是过去上千年来天文学家确定天体距离的方法,非常原始,但又非常可靠。天文学家先后用这个方法确定了月球、火星与太阳之外的一些恒星的距离。随着探测精度不断提高,天文学家用这个方法确定出更多银河系内恒星的距离。

盖亚的照相机的像素高达10亿。在升空后5年时间内,盖亚就将每一个目标测量70次,从而确定了它们的精确位置、视差与速度,其精度相当于几百千米之外看一根头发丝的粗细;剑桥大学的Floor van Leeuwen指出,对于有些恒星,精度甚至达到了2000千米之外看头发丝的粗细[8]

这样的强大能力,使盖亚可以将2千万颗恒星的距离测到误差1%以内,将2亿颗恒星的距离测量到误差10%以内[9]由于其强大的测量能力,盖亚被誉为宇宙的GPS

盖亚的观测还可以让研究人员推导出它观测的所有恒星的温度、表面引力、星际介质消光、金属含量等物理量。对于那些比较亮的恒星,盖亚还可以测出它们的化学成分[9]。除此之外,盖亚还可以观测超新星、类星体、太阳系外行星、太阳系内小行星。

2016年与2018年,盖亚先后公布了两批数据,其中第二次数据中包含了16亿颗恒星的数据。这次的数据为第三批数据,不仅包含了更多恒星,而且比此前的数据更精确。

太阳以每秒230千米的速度绕着银河系中心运动。这次盖亚的数据还表明,太阳当前以每秒7毫米的速度靠近银河系中心[8],即每年靠近银河系中心221米。不过不用担心,地球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万7千光年,1光年大约9.46万亿千米,现在距离太阳落入银河系中心还久着呢。

此外,这次释放的数据还包括了100秒差距(326光年)内的30万颗恒星的异常精确的测量。天文学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预测这30颗恒星在此后16亿年的运动轨迹[8]。盖亚将至少工作到2022年,并可能延长到2025年,最终它的数据的位置精度将达到当前的1.9倍,恒星运动数据的精度达到当前精度的7倍[8]

图:夜空中的银河。来源:Brett Sargeant

07

嫦娥5号取回月球土壤


2020年11月24日,中国的长征5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嫦娥5号探测器送上太空,经过2次轨道修正,嫦娥5号于11月28日进入绕月轨道并在次日将轨道从椭圆变为近圆。

图:2020年11月24日,长征5号火箭将嫦娥5号送入太空。来源: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30日到12月6日,嫦娥5号实现合体分离、着陆、获取月球土壤、返回绕月轨道、将土壤样品容器转移到返回器等关键阶段。

图:月球。来源:Gregory H. Revera,转引自:Wikipedia Moon词条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5号返回器回到地球并在内蒙古预定的区域安全着陆,将采集到的1731克月球土壤安全送回地球。

嫦娥五号是中国的第一次月球无人取样返回任务,它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获得月球土壤的国家。对这些月球土壤的研究将继续推进人类对月球的各种性质的认识,也将推动人类对太阳系早期形态的认识。

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工作人员正在打开嫦娥5号样品容器。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08

天问一号奔向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的长征5号遥四运载火箭点火,2000多秒之后,成功地将火星探测器“天问1号”送入预定轨道。此后,天问1号奔向火星。这个计划以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天问》为名。

图: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携带天问一号升空。来源:新华社 才扬

按照计划,天问1号将于2021年2月10号到达火星——此时正是中国的农历春节,并于2021年5月在火星表面软着陆。着陆之后,火星车将离开平台,开展探测工作,获取火星地貌、土壤、大气、磁场方面的重要信息。

图:2003年,NASA/ESA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火星。哈勃拍摄这张图之后11小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5576万千米,是此前6万年来与地球最近的距离。来源:NASA/ESA, J. Bell (Cornell U.) and M. Wolff (SSI)

2020年7月27日,天问1号距离地球约120万千米,在那里它拍摄并传回一张地球与月球的合影,二者都呈月牙状。

图: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合影照片。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2020年10月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天问1号的自拍照。在地面控制人员的遥控下,天问1号释放出的“分离测量传感器”,并拍摄了这张自拍照,然后通过WIFI传输给天问1号,天问1号再将图像传回地球。

图:天问1号的自拍。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09

隼鸟2号带回小行星“龙宫”的土壤


2014年12月3日,日本航天局 (JAXA) 的小行星取样探测器“隼鸟2号” (Hayabusa 2) 于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由H-2A火箭被发射升空。2018年6月,隼鸟2号抵达小行星“龙宫”,并在2019年2月在“龙宫”表面着陆。

图:隼鸟2号的艺术想象图。来源:DLR German Aerospace Center

2019年4月,隼鸟2号向“龙宫”表面发射了金属子弹,收集了被激起的物质,完成了土壤采样,然后升空,走向返回地球的漫长路程。

图:隼鸟2号拍摄的小行星龙宫的图像。来源:JAXA; ONC team (image credit): JAXA, University of Tokyo, Kochi University, Rikkyo University, Nagoya University, Chib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iji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izu, AIST.

国际时2020年12月5日,隼鸟2号释放的样品舱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降落,将其从小行星“龙宫” (Ryugu) 获得的土壤带回地球。

图:隼鸟2号抛下的采样容器落在澳大利亚之后几小时,相关人员就将其找到并取走。来源: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10]

在释放样品舱之后,隼鸟2号还剩下30千克的推进剂,JAXA按照计划让其调整航向,飞掠地球,继续远航。它将在2026年与2031年观测另外两颗小行星:(98943) 2001 CC211998 KY26,但不降落采样。

这两颗小行星分别于2001年与1998年被发现,都属于阿波罗族小行星,其近日点比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以内。其中,2001 CC21 的的近日点仅为地球轨道半径的0.81倍[11],1998 KY26的近日点仅为地球轨道半径的0.984倍[12]

10

冥王号在小行星贝努上成功取土


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1日凌晨6点12分,NASA的“冥王号” (OSIRIS-REx) 探测器接触到小行星贝努 (Bennu) 表面,然后发出氮气,将搅动起来的岩石与尘埃搜集到容器中,并立即离开。这次采样获得大约60克土壤。此时,贝努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为3.2亿千米。

图:冥王号探测器的艺术想象图。来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GSFC)/University of Arizona/Lockheed Martin 

冥王号探测器于2016年9月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被发射升空。现在,冥王号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按照计划,它将在2023年9月回到地球。

冥王号研究组与隼鸟2号小组已经达成协议,将来交换彼此获得的小行星土壤。小行星是太阳系的活化石,记录了太阳系形成的众多关键信息;对小行星的土壤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揭示太阳系形成的细节,并获得早期太阳系的信息。

图:冥王号拍摄的小行星贝努的图像。它与小行星“龙宫”长得很像。来源:NASA/Goddard/University of Arizona

除了这些突破之外,2020年还有一些称不上成就的大事。比如,有一个团队在《自然·天文》发表论文,宣称在金星大气发现一些过剩的磷化氢,可能由金星上的生命产生;但此后多个小组质疑该研究的可靠性,该研究组在此后承认此前的数据分析方法有误,并将此前得到的过剩量大幅度降低,这使得这个结果不再有足够的可靠性。

2020年的最不幸的天文大事件是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彻底倒塌(《从诺贝尔奖到外星人探索:最具科幻级感望远镜的辉煌与终章)。

我们期望未来的天文研究获得更多更精彩的进展。

参考文献/文章/网址[1]Abbott, R., Abbott, T. D., Abraham, S., et 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5, 10, 101102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5.101102)[2]CHIME/FRB Collaboration. A bright millisecond-duration radio burst from a Galactic magnetar. 2020, Natur, 587, 5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63-y)[3]Bochenek, C. D. et al. A fast radio burst associated with a Galactic magnetar. 2020, Natur, 587, 5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72-x)[4]Lin, L., Zhang, C. F., Wang, P.,et al. 2020, Natur, 587, 6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39-y)[5]The Borexino Collaboration, 2020, Nature, 587, 577(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34-0) [6]https://bxopen.lngs.infn.it/[7]T2K Collaboration, 2020, Natur, 580, 33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77-0)[8]https://www.cam.ac.uk/research/news/gaia-scientists-take-a-step-closer-to-revealing-origins-of-our-galaxy[9]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Gaia[10]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12/japan-s-hayabusa2-capsule-lands-carbon-rich-asteroid-samples[11]https://www.spacereference.org/asteroid/98943-2001-cc21[12]https://en.m.wikipedia.org/wiki/1998_KY26

编辑:王茹茹



文章作者王善钦,2018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访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系。主要研究超新星、千新星等爆发现象,至今为止在ApJ, MNRAS上发表22篇科研论文。业余也研究天文学史与物理学史。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