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中国走向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直播二维码
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1, ER2021, https://ioppublishing.org/er-2021/)是一个面向国际社会的免费虚拟会议,汇集了领先的环境科学家和有影响力的人士,分享知识并应对与环境和可持续性有关的重要全球挑战。会议是在全世界努力为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找解决方案的关键时刻举行。这将是COP26之后举行的重大国际科学活动之一,为世界领导人会谈提供良好的平台。
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线下卫星会议将以“中国走向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主题,作为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主场活动于11月13日-14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简称“青科会”, www.wyss.org.cn)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联合主办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层次人才的活动,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每年举办一次,得到了二十余家国际科技组织的积极响应。前两届青科会分别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中国温州成功举办。
如何实现经济环保可持续的碳中和,存在多种潜在的影响因素,这仍然是一个待解答的关键问题。作为即将召开的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的线下卫星活动,本次研讨会将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论坛,讨论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区间联系以及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潜在途径。
论坛信息
2021年11月13日-14日,浙江温州,线下分会(http://www.wyss.org.cn/cn/ER2021/)
主题:中国走向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021年11月15日-19日,线上大会(https://ioppublishing.org/er-2021/)
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IOP Publishing
执行单位:杭州浩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拟定议题及特邀报告人名单(暂定)
通本次论坛将通过特邀报告及圆桌会谈的形式开展,主要涉及七个主要领域:
气候变化临界点、极端天气和气候灾难
聂绩,北京大学
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波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翟盘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蔡榕硕,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姜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耀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李熙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效存德,北京师范大学
方娟,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组成部分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乐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张霖,北京大学
李熙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Nadine Unger,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廖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刘学军,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开存,北京师范大学
林岩銮,清华大学
傅宗玫,南方科技大学
连涛,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宋翔洲,河海大学温室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管理
朴世龙,北京大学
王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胡中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报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王根绪,中国科学院
赵林,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袁文平,中山大学
鲁显楷,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贾根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林光辉,清华大学
宋新章, 浙江农业大学
王德利,东北师范大学
沈路,北京大学
张甘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小雁,北京师范大学
牛富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吴青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白永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吴炳方,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区域间和部门间的环境关系及其协同
王自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黄昕,南京大学
张宏亮,复旦大学
燕莹莹,中国地质大学
卢骁,中山大学
郑博,清华大学
高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米志付,英国伦敦大学
梁赛,广东工业大学
林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大数据:观测、模拟和同化
车慧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赵传峰,北京师范大学
胡斯勒图,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耿冠楠,清华大学
田向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江飞,南京大学
辛金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雪梅,暨南大学
胡建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高阳,中国海洋大学
李婧,北京大学
陈丹,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张立强,北京师范大学气候和环境治理中的协同效益和权衡问题
陈彬,北京师范大学
张宁,山东大学
陈伟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刘竹,清华大学
戴瀚程,北京大学
方恺,浙江大学
陈占明,中国人民大学
陈绍晴, 中山大学
房德琳,北京师范大学
陈有华,华南农业大学实现碳中和的社会经济能源路径
刘宇,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鲁玺,清华大学
王兆华,北京理工大学
朱俊明,清华大学
孙传旺, 厦门大学
段宏波,中国科学院大学
张炳, 南京大学
张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汪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王利宁,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会议主席及组委会
大会主席:
林金泰,北京大学
召集人:
车慧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 彬,北京师范大学
刘 宇,中国科学院
聂 绩,北京大学
朴世龙,北京大学
乐 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张 强,清华大学
会议日程(注:日程以当日直播间为准)
开幕辞、大会报告
专题一:气候变化临界点、极端天气和气候灾难
专题二:地球系统组成部分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专题三:温室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管理
专题四:区域间和部门间的环境关系及其协同
专题五:环境大数据:观测、模拟和同化
专题六:气候和环境治理中的协同效益和权衡问题
专题七:实现碳中和的社会经济能源路径
特刊
气候和大气环境的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中国是排放大国和碳汇大国,未来走向碳中和发展不仅意味着碳排放和碳汇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对其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涵盖本次论坛主题的特刊将会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ERL)出版。
ERL期刊是SCI核心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069,在中科院期刊分区以及科睿唯安JCR分区当中皆是1区Top期刊。该期刊以金色开放获取模式出版,出版内容汇聚了关注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
IOP出版社期刊相关信息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1 is aligned with IOP Publishing’s expanding Environmental Research series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that currently includ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ility, Progress in Energy and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Look out for the launch of three more additions to the series in 2021.
内容来源于:"IOPP"公众号
编辑:苏苗苗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