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墨子沙龙】文理互鉴:科技为考古插上翅膀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9-24





直播二维码



文物,里面藏着很多故事。甚至,可以从中看到近万年来的中西方交流史。

新石器时代,彩陶出现在亚洲大陆的两端,并且有相似的几何元素,两个相隔遥远的地方,似乎因为彩陶有着联系。
 


左图 两河流域哈拉夫文化彩陶盘

右图 马家窑文化彩陶盆



春秋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精美绝伦,这一具有西亚风格的装饰珠,述说着当时中西方之间已存在贸易。
 
蜻蜓眼,大英博物馆收藏

6000多年前,“玉石之路”是沟通中西交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以新疆为中心,向东西两翼运出玉石,沿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向东渐进到达中原地区。
 
青玉鸱鸮佩,殷墟妇好墓出土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丝绸已传至埃及,后在欧洲流行。希腊雅典凯拉米克斯一处公元前5世纪的公墓里发现了5种不同的中国平纹丝织品,织法与四川丝绸相同。
 
丝织品,帕尔米拉古城出土

这些发现真实地反映了早期中西文明交流与互动。

人类孜孜不倦的把自己的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也乐于接受外来的产品。人们因此有机会,受到来自全世界文化情操的陶冶,思维也因不同文化的交融,而丰富壮大。通过观察文物研究中西方交流,是在追溯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是面对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寻求注解的一个方式。从探索人类文明的萌芽之始,到回望遥远的石器时代,再到回溯人类两次走出非洲的漫长历程,我们一直在追寻自己的来处,我们也看向未来,保有战略的眼光,构想未来的社会和人类。就像我们观察微尘、瞭望宇宙一样,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换中,我们凝视着自己每一步的成长。

如今, 科技渗透人们的生活,也为考古带来了便利。

你会不会好奇,我们是如何确定出土文物的年代,得知文化的传播方向?又是如何从文物的成分里推演,判断当时的社会关系?墨子沙龙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飞跃重洋”论坛,邀请到了大英博物馆中国早期藏品部负责人——刘睿良博士,带领大家一睹博物馆的多件珍贵藏品,展示现代考古中的科技手段,以及分享自己在以大英博物馆的工作经历,欢迎观看直播,机会难得哦!

线上活动详情

时间:2021年11月18日 16:00——17:30

嘉宾:刘睿良 大英博物馆 

主持人:蔡一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嘉宾简介

 刘睿良

刘睿良,于2013-2016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科技考古专业博士学位,并获得牛津大学Clarendon博士全额奖学金,毕业后继续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冶金考古、碳十四年代学、商周考古和中西交流,后晋升为牛津大学Wolfson学院青年研究员,2021年入职大英博物馆,担任中国早期藏品部负责人,并兼任牛津大学考古系博士生导师。

主办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 
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中科大小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墨子沙龙 


墨子沙龙是以中国先贤“墨子”命名的大型公益性科普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等协办。


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其思想和成就是我国早期科学萌芽的体现,“墨子沙龙”的建立,旨在传承、发扬科学传统,建设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倡导、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对象为热爱科学、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普通公众,我们希望能让具有中学同等学力及以上的公众了解、欣赏到当下全球最尖端的科学进展、科学思想。

关于“墨子沙龙”


编辑:黄琦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
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up主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戳这里,观看精彩直播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