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 2022)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10-07



活动名称:

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 2022)

活动时间

2022年7月31日-8月5日

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

清华大学

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


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s,简称 ICCM)兹定于2022 年7月31日-8月5日在南京举行。本届大会由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共同主办。


7月31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将颁发陈省身奖、约翰·科茨国际合作奖和有“华人菲尔兹奖”美誉的ICCM数学奖(原晨兴数学奖),并首次颁发 ICCM 数学贡献奖。


本届大会囊括主题为“基础科学与国际合作”的ICCM论坛、特邀世界顶尖数学家的9场杰出报告以及数学各领域专业学术报告。


直播通道

蔻享学术直播间

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报告人简介


Caucher BIRKAR

2018菲尔兹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Algebraic geometry

Tsinghua University


1978 年生于伊朗Marivan, 在伊朗德黑兰大学获学士学位,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代数几何中双有理几何领域的研究。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010 年获英国Leverhulme 奖,2016 年获美国数学会Moore 研究论文奖,2018 年获得了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比尔卡尔获得“菲尔兹奖”主要基于他在代数几何领域中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关于法诺代数簇的重要猜想——BAB 猜想,证明了法诺簇的有界性,并对最小模型纲领做出杰出贡献。

Alessio FIGALLI

2018菲尔兹奖得主,ICM2014报告人

PDE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1984年出生,意大利数学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在最优运输理论及该理论在偏微分方程、度量几何和概率方面的应用做出的重要贡献。Alessio Figalli教授曾获2011 Peccot-Vimont奖、2012 EMS奖、2012 法兰西学院Peccot奖、2015 Stampacchia奖章和2017 Feltrinelli数学奖。2014年,受邀在第2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作报告。在2018年第28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34岁的Alessio Figalli教授荣获菲尔兹奖。一门徒孙三代都是菲尔兹奖得主。Alessio Figalli的导师是Cédric Villani(2010年获菲尔兹奖),Cédric Villani的导师Pierre-Louis Lions(1994年获菲尔兹奖)。华为于2020年在法国巴黎设立了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Pierre-Louis Lions和Alessio Figalli参与其中的工作。

Kenji FUKAYA深谷贤治

2003年日本科学院奖获得者, ICM1990报告人

Symplectic Geometr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日本数学家。他的早期工作领域是黎曼几何,特别是与黎曼流形坍塌有关的结果。此后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辛几何,特别是引入和发展了所谓的深谷范畴(Fukaya Category)的理论。2013年4月1日,他加入了西蒙斯几何与物理中心,享有终身职位,并担任石溪大学的教授。1989年获得日本数学会的几何奖(Geometry Prize),并于1994年获得Spring Prize。他还获得了2002年的井上奖(Inoue Prize for Science),2003年的日本科学院奖(Japan Academy Prize),2009年的朝日奖(Asahi Prize)以及2012年的藤原奖(Fujiwara Prize)。1990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 报告题目为“黎曼流形的坍塌及其应用”。

MARK KISIN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数学会会士,ICM2010报告人

Number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出生于立陶宛,五岁起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长大。1991 年毕业于莫纳什大学。师从Nick Katz,199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 年起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代数数论和算术几何,以对p-adic 表示和p-adic 上同调研究的贡献而闻名。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012年当选美国数学会会士。2010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题为“Number Theory”的演讲。

Nicolai RESHETIKHIN

ICM1990 45分钟报告人ICM2010一小时报告人

Math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当代重量级的数学物理学家,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国际高校任教,2021年秋入职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他曾两次受邀在ICM 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其中一次为一小时大会全体报告(Plenary Talk)。他是量子群理论创始人之一、RT 不变量的创始人之一、量子可积系统理论的重要推动人,泊松几何、辛几何的重要贡献者,Quantum Kac-Moody 代数的重要贡献者和量子引力有关的量子6j 记号的奠基者。2021 年,当选为美国数学会会士。

Hugh WOODIN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Set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1955年出生,美国数学家。哈佛大学哲学系与数学系教授,专长于数理逻辑尤其是集合论研究,在集合论领域诸多方向上都有重要贡献,是武丁基数(Woodin cardinal)命名的来源,当今世界集合论领域领军人物之一。1984 年在Robert M. Solovay的指导下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他的论文题目是C ( Omega )的不连续同态和集合论。2002-2003 学年,担任伯克利数学系主任。Journal of Mathematical Logic的执行编辑。
因其卓越的成就曾荣获美国总统青年研究奖、符号逻辑学会卡普奖,200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他是前财政部长威廉·哈特曼·伍丁的曾孙。

Jian DING 丁剑

ICM2022报告人,斯隆研究奖、戴维逊奖获得者

2020年ICCM最佳论文奖获得者

Probability

Peking University


2022年1月,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概率论,尤其关注统计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相关成果发表在Acta Math., Ann. Math.,Invent. Math,CMP,CPAM,AOP,PTRF等数学和概率顶级学术期刊上。
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此后赴美学习,于201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2012年9月起,丁剑历任芝加哥大学统计系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学统计系终身副教授、宾西法尼亚大学统计系终身副教授,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任宾西法尼亚大学Gilbert Helman讲席教授,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教授。
曾获2015年度斯隆研究奖(Alfred P. Sloan Fellowship),2017年度戴维逊奖(Rollo Davidson Prize),也是第四位摘得该奖项的中国人。受邀在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22)做45分钟报告。
His main research area is in probability theory, with focus on interactions with statistical physics and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He also has a broad interest in probability questions that arise from "application-oriented" problems.

Chiu-Chu Melissa Liu 刘秋菊

ICM 2010报告人

Algebraic Geometry

Columbia University


刘秋菊教授本科就读于台湾大学数学系,1997年于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并于200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世界知名数学家丘成桐。2005年5月,刘秋菊在博士后出站离开哈佛前,丘成桐赋诗赠高足:“刘季兴汉,提三尺剑,创百世功,大丈夫是也;秋菊似锦,读万卷书,传千秋业,一妇人而矣。”2007年,因其在开戈罗莫夫-威腾(Gromov-Witten)不变量的定义、拓扑顶点的数学理论以至广义相对论中拟局部质量新定义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而荣获晨兴数学银奖。而她也是当年7位获得2007年晨兴数学奖的数学家中唯一的女性。

Zhouping Xin辛周平

美国数学会会员,ICM 2002报告人,晨兴数学奖获得者

PD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于西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1988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1988年9月至2002年8月在美国纽约大学克朗(Courant)研究所工作,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数学系讲座教授。2003年11月,被聘为西北大学特聘教授、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3月,被聘为西北大学基础数学学科讲座教授。他的主要社会兼职有:美国数学会会员、SIAM会员、《分析方法与应用》主编、《亚洲数学杂志》编委、《数学学报》编委、《SIAM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编委、《Journal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编委、中国晨兴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1991年获美国斯隆奖, 1993年9月获美国为杰出青年颁发的“美国总统奖”。2002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2004年获“晨兴数学奖”。


推荐阅读

丘成桐院士:数学之美与应用 >>

杨乐院士:学习时认真思考,硏究中努力创新 >>

编辑:黄琦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