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国家天文台】利用宽视场成像光谱仪研究宇宙早期黑洞的原初环境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11-26



活动名称:

利用宽视场成像光谱仪研究宇宙早期黑洞的原初环境

活动时间

2022年9月21日(周三)10:00

报告嘉宾:

王飞格 亚利桑那大学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直播通道

蔻享学术直播间

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报告人介绍


王飞格 教授

亚利桑那大学


王飞格,2017年于北京大学获取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2017年10月-2019 年9月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博士后,2019年10月至今在亚利桑那大学做哈勃学者。研究方向为观测宇宙学,主要研究高红移类星体和星系,超大质量黑洞,原星系团,宇宙再电离,星系际介质和星系周介质等。同时,他也参与开发并完善了用于现代天文数据处理的通用型软件。


报告简介


高红移类星体是研究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宇宙再电离以及早期结构形成的重要探针。我们最近在宇宙再电离时期(红移7 左右)发现的十亿倍太阳质量级别的超大质量黑洞对种子黑洞的形成及增长的机制提出了挑战,并引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一些理论模型或者数值模拟可以预言这种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但产生这些黑洞所需要的条件都非常苛刻,尤其是对黑洞所在的暗物质晕及大尺度的环境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从观测角度上,我们对这些早期黑洞原初环境的认知更是寥寥无几。在本报告中,我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宽视场相机(如Subaru/HSC)以及成像光谱仪(如Keck/DEIMOS和Magellan/IMACS)来研究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的大尺度环境。与此同时,我还会简单介绍成像光谱仪的测光及光谱数据的处理。最后我将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团队领导的詹姆斯-韦布望远镜(JWST)和ALMA 的多个观测项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项目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宇宙早期黑洞的暗物质晕及其原初环境的了解。




推荐阅读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系外行星大气的高分辨率光谱观测>>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Nicola R. Napolitano 学术报告>>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封莉研究员:莱曼阿尔法望远镜中的太阳长啥样>>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中国空间站探索极端宇宙计划>>

NRAO天文学家教你玩转CASA>>

编辑:黄琦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