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史故事100讲之第15讲】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院新闻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2023-02-24

1935年的北平

那年冬天似乎格外漫长而寒冷

西风烈烈 寒风呼啸

东北沦陷 民族危亡

中华民族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下

阴沉不见阳光


此时!一声怒吼却振聋发聩

那是来自清华园学子的呐喊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于12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中华民族面临巨大危险。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背景


12月9日,满腔热血的北平学生6000余人游行示威,清华大批学生也勇敢地参加其中。爱国学生们沿途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华北防共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向当局提出6项要求,但是遭到军警镇压。清华学生队伍当天清晨由黄诚、吴承明等带队,步行至西直门,军警紧闭大门,学生们在城门外,向市民作抗日演说,散发抗日传单,直至傍晚才回校。12月16日,学生们又奔向阜成门、广安门、城门也都关着。后从西便门绕进城内举行了游行示威。从此,抗日救亡的烈火燃遍中国大地,这就是震撼全国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

“一二·九”运动学生游行


在“一二·九”运动时期,正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习的蒋南翔已经由一个专心读书、喜爱“斗牛”(30年代清华特有的一种篮球运动)的质朴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1935年暑假,他当选为学生进步刊物《清华周刊》总编辑和清华暑期同学会主席。他思想敏捷、才华横溢,利用《清华周刊》这个舆论阵地,推动清华学生积极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0月,他接任清华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并参加北平西郊区委,领导了“一二·九”运动前后的清华地下党和学生运动。“一二·九”前夕,在中共北平市委工作的何凤元(清华1934级学生,清华地下党前任书记)从城里赶回清华,找到蒋南翔,要他赶紧起草一篇对外宣言。蒋南翔立即躲到清华一院大楼(清华学堂)地下室的印刷车间,闭门凝思,怀着满腔激情,写出了著名的《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鞭挞当局的不抵抗主义。在这《告全国民众书》中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悲愤呐喊,这从清华园里喊出的第一声爱国救亡的呐喊,振聋发聩,表达了清华学子的共同心声,也唤醒民众千百万,成为传诵久远的名句。

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的故事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12月18日全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同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工人紧急呼吁援助学生救国运动,各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支持学生斗争。20日,共青团中央发表宣言,号召青年学生深入到工农群众中扩大抗日救国运动。各地社团组织纷纷发表通电和宣言,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宋庆龄、鲁迅、马相伯、沈钧儒、王造时、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李公朴、史良等爱国知名人士纷纷表示支持。宋庆龄从上海寄给北平学联100多元钱,作为开展抗日救国工作的费用。鲁迅于12月18日至19日夜,撰文热情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12月26日,陕甘苏区各界民众举行集会,声援北平和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北平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学生群起响应。一时间,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到处响彻抗日救亡的号角。

上海和广西的示威游行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 ★ ★

时光荏苒,此时距离当年的那次不屈的反抗已经过去了八十多载岁月。当下的中国也早已走出了被侵略的阴霾,但“一二·九”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不会因此磨灭。我们永远会记住清华校长蒋南翔先生那句痛悟:“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声呐喊,不仅仅是学子对和平的呼吁,更是对民族危亡的认识与呐喊!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二·九”运动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对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在于它对于现代青年精神建设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时代中激发的斗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每日党史答题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正式章程,是______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往期回顾


未来如何取快递?学校物流未来大学生创意大赛告诉你答案!


人文与艺术系“思语课堂”再出发!


传承红色基因,红歌唱响校园


【党史故事100讲之第14讲】一套珍贵的公用礼服


点击查看👆

投稿&联系我们

2973296498@qq.com

ncsxybaokan@163.com


资 料 来 源丨网络

策 划 | 郑桂香

文 案 | 汪小芳

图 片 | 章伟伟 网络

视 频丨网络

美 工 | 黄钰洁

初 审 | 丁峰 邓琨琳

复 审 | 余建波

终 审 | 谭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