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月 |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案例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辐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天津大学将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月,陆续推出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以期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课程名称:通信工程专业导论

·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

· 教学对象:二年级通信工程专业

· 总学时:16

· 主讲人:汪清

· 所在学院: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教学设计:

1. 总体思路

课程思政不能只是在导论课上让学生对本专业感到“热血澎湃”,还要让老师自身的理解与行动、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等方面并驾齐驱,才能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与之相关的创新、协作能力,塑造与之相关的爱国、敬业等价值观,渗透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内容,进行润物细无声却又扎实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 1.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2. 特色、亮点、创新点

(1)在教学育人环节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在专业认知、学科基础、学科前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融入国家重大工程、行业动态等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明白通信工程专业在跨学科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引入华为公司等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在大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厚积薄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迫切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外交政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四个自信”。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参与“国之重器”研制的校外专家讲座、带学生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参观,了解专业出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图 2. 航天城参观和专家报告


(2)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建设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联系,既要开拓学生视野,又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水平。杨敬钰老师梳理了课程体系中的数学优化模型,深入浅出、从科学史入手阐述科学发展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前沿技术部分邀请专业多位教授联合授课,内容涵盖移动通信、计算机视觉、区块链、海洋通信、立体成像、人工智能、超快光学与量子测控等领域,开拓学生视野;进入专业实验室完成认知实践,在岳焕景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深度学习手写体识别体验实验,了解学科竞赛和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落实通信工程专业“边习边学、先习后学”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把部分课程挪到课外,让学生自主学习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线上课程,要求学生根据培养方案梳理并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


图 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专业知识体系MAP图梳理


(3)科学研究与动手实践。

授之以渔,给低年级本科生传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文献综述/实验/原创研究三选一,要求学生在开学之初提交proposal,完成符合投稿规范的论文撰写,制作口头报告ppt并录制视频。从低年级就开始要求学术规范,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研究实事求是的态度。本科生之前没有经历过科研训练,在第一节课上讲授科研方法,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科研训练,为高年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排版工具,第一次查阅学术文献,越早有第一次,越能走好后面的每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学术自信。通过大作业培养学生文献调研、分析综合、团队合作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能力。

重视每位同学的付出,教师对待教学、对待课程、对待成绩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和对待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足够敬畏,学生才会足够尊重。在选题阶段,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proposal,老师会及时就选题是否合适作出反馈,如果不合格的选题将被退回,并给出修改建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通过这种方式,动员学生在开课之初尽早开始大作业,避免期末突击,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达成。互评环节讲好规则,严格执行,让学生了解边界,建立安全感。认真对待成绩,告诉大家共同维护公平。


图 4. 本科生也能做科研


(一)案例名称

移动通信标准化进程与四个自信


(二)案例教学目标

了解移动通信产业的标准化进程,理解中国通信行业在国际通信行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增强学生从事通信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教学效果:掌握移动通信标准化进程、理解我国通信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学生在选择文献综述时选择移动通信的主题,报告中体现民族自信

教学反思:如何引发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


图文来源:汪清

图文编辑:王贺婷

图文审核:刘洁、张娉婷、杨佳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