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护士节,全世界都在“祝你快乐”,而我只想“祝你平安”

向白衣天使致敬的 央视频 2021-03-07



今天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

也是护理学科创始人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中国护理事业在金韵梅一代人的探索下

正式开辟了新航线


△中国护士图鉴(央视频号:大脸幺妹儿的日常)


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更让今年的护士节意义非凡

无数个温暖感人的战疫故事

看到一半早已热泪盈眶

......




从来没有什么超级英雄

只是一群普通人换了一袭白衣



疫情暴发后,全国有4.26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护士占比近7成,达2.86万名。


一袭白衣,一顶燕帽,他们在寒冬中勇敢逆行,守护我们到春暖花开;他们生而平凡,却因爱与善良而浑身闪光。




娇小的身躯

却担起了无数家庭的希望



全国2.86万名援鄂护士,女性护士达2.53万名,占援鄂护士总数的近9成。


那个和你一样会害怕,也爱美的她,披上战袍,选择了冒险,用自己那束光亮为患者撑起半边天。就算面容会被遮住,可美不会。





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陈静,疫情期间带领团队制作了一份“火神山医院的医患沟通手册”,方便重症病人提出吃饭、上卫生间等需求。


她形容护士长岗位“不仅累人,更是累心“,但她总说,“再熬一熬、挺一挺,就过去了!”



伏雨佳,是火神山医院ICU里处理垃圾的一名女护士。她每天要打包上百袋垃圾,每袋垃圾都需细心喷洒消毒液,套上双层黄色垃圾袋,再用塑封条密封袋口。


窄窄的臂膀,单手却能提四五个半人高的垃圾袋。




奔跑吧兄弟



男护士,数量虽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却不容小觑。





39岁的贵州省玉屏县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护理负责人王本学,在抗“疫”期间因承受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援鄂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3岁的女儿已然认不出自己。


他说,回家第二天就把头发染黑了。“因为要回去看望年过六旬的父母,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伤心。”



21岁的梁顺是武汉金银潭医院最年轻的ICU男护士,大年三十他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医院参与战疫。由于在传染病医院上班,怕家人担心,之前不乐意和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


但如今,他会毫不犹豫说:“我在金银潭医院上班!挺牛的!”



伊春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任志达在进驻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中医医院以后,成了患者们的东北“老铁”。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援鄂系列趣事,让这位95后护士小伙成了“网红”。


△梦想当一名歌星 东北援鄂90后男护士用快乐治愈患者(央视频号:M视频)



当年庇护在羽翼下的小朋友

如今也能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



在全国4.26万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中,80后、90后占护士总数的90%,其中90后护士占比达40%。





2007年,13岁的王冰因青霉素过敏导致肺炎休克危在旦夕,医生刘清岳救了他。


13年后,王冰成了重症医学科护士,他主动报名支援湖北。在抗疫一线,王冰遇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刘清岳。


他说:“作为一名90后,以前是被世界保护的人,现在轮到我们来保护世界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90后护士吴思容在轮休时,根据大家的性格,在队友们的防护服后背画上手绘作品,给大家加油鼓劲。


“虽然防护服挡住了大家的容颜,但我希望让队友们转过身来可以‘背’感温暖。”


据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派出的百余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其中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




说星星很亮的人

一定没有见过你们的眼睛



△康辉最想要守护的人,一直在守护着我们(央视频号:康辉说)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护目镜,使医护人员身体被汗水浸湿、双手布满裂口、脸上勒满压痕,甚至连喘气都困难……


但一想到患者,他们就充满力量。





若有人问,穿脱防护服有多麻烦?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护士李静用训练防护服展示了工作时的防护流程。


从戴帽子、戴护目镜、戴口罩......到脱掉此前穿上的防护装备,整个过程超过半小时,每个细节都不允许存在瑕疵,仅手部卫生一项就至少要重复20次。



胡佩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她的双手终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侵蚀,伤痕累累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在孩子熟睡的梦里

你们是那片最宁静的月光



在这段修补生命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小患者们结成了“临时家属”。





2月6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了一名仅两个月大的女宝宝,当时因宝宝的妈妈和其他家人都已确诊新冠肺炎,身边并无家人陪护。


于是护士们24小时轮换,专门负责照护宝宝的吃喝拉撒。宝宝住院期间,一见到护士们就会开心地笑。


照顾宝宝的护士彭纷霞说:“我觉得她是把穿着防护服的人都当成了妈妈。”



武汉儿童医院收治了15个没有家长陪护的小朋友,最小的仅6岁。为了照顾这些孩子,病区成立了7位资深护士组成的陪护专班。


每天,“护士爸妈”除了护理工作外,会带孩子们健身,督促高年级孩子写作业并检查,教低年级的小朋友识字、成语接龙等。


这些医护人员因为工作需要暂时不能照料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却用微笑与爱心,让这些没有家长陪护的患儿在医院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生命的送别

是最艰难的路程






1994年出生的吴怡颖,是上海市中医医院的护士。2月15日,吴怡颖在上夜班,一名患者不幸离世。她给离世的患者终末护理,遗体消毒,送出病房。


从病房到走廊楼梯口一共50米,平时几十秒的路程,她足足走了8分钟。“我们不能让他的头碰到任何东西,要让他走得顺顺利利。”


行进的过程中,每位护士都会念着:“老先生,一路走好!”吴怡颖说,这是一位护士姐姐教给她们的“仪式”,庄重而悲伤。


没有家属送别,这是一场安静而体面的告别。




爱你们不只在今天

还在未来生命中的每一天






2月22日,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一位3岁的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阿姨鞠躬致敬。


巧合的是,上世纪初,时任杭州广济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先生查房时,面对小患者的鞠躬致谢顺势回礼的一瞬,也曾被摄影师抓拍下来。


愿医者与患者之间的尊重与关爱如这般代代相传。



3月6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支援武汉的医护队送别了一对重症康复的患者夫妻。


隔着玻璃门,患者不停给医护人员们含泪鞠躬,另一头的医护人员也早已哭成泪人。


她说,“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是武汉人感恩的心!”



他们发现病患老奶奶辗转反侧,就会帮她换好尿不湿;他们给老年痴呆的患者读老伴来信,嘱托他要戴好口罩;他们小心翼翼地给病患刮胡子,尽管护目镜里的水雾几乎遮住了视线;他们教病患打太极拳,还带着病患一起跳“火红的萨日朗”......


他们,是英勇奋战的钢铁战士,也是这疫情之下,最温暖最可爱的天使。



愿融洽的医患关系成为常态,愿所有的善意都会达到彼岸。




百年间

我国护理事业始终

与祖国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

截至2019年底

我国注册护士已达445万人

每一位中国护士都在步履不停地

创造历史新篇章


幸得白衣执甲

护我河山无恙

救命之恩 无以尽报

仅以拙笔 愿君安好



更多精彩






主编:江乐瑜

编辑:陶涛

▍来源:央视频综合央视新闻、央视军事、人民海军、人民日报、新华网、荔枝视频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