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论手搏之道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
——《庄子,人间世》论手搏之道
【阐释】
此论代表当时手搏的技术、技巧、功夫艺境之水平以及内涵。通过对此文的分析解释,可以知道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一脉相传之内涵,亦能证明,现在所流传的各门派拳种之宗门拳技,无不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可见,当时手搏之道的理、法、术、功已初步“架构”完善了。
笔者在《越女论剑道》一文阐释中,对“阴衰阳兴”、“内实精神”的论述,并非杜撰。阴衰,是指形体要具备柔弱无骨的艺境;阳兴,是指内气(内劲)的修炼,内劲、外形的匹配合一之用,才能造生最佳的开门攻击对手和闭门防守对手之攻防艺境和效用。此时,古人实际上已然提出了手搏之道内气、外形对立统一的观点,并以阴衰阳兴为气形统一的法则。
内气为“一”,手搏之道以此内气“一”以贯之,作为规范统一自身形体的中枢,在较技运用中,才能充分发挥内气、外形的作用。外形有二,乃筋劲、骨力,一言外形,便含“劲、力”两个内容。
手搏之道,崇尚筋劲骨力者,属尚力派,因其重外形之筋劲骨力以搏击,为阴法拳技,它是以内气强化筋劲骨力的拳法,称为“刚势拳法”,为“尚力之用的搏技”;崇尚内气(内劲),属尚巧派,其重阴衰阳兴,以求巧妙变化以制胜,为阳法拳技,它是以内气柔化筋劲骨力利于顺随为用的拳法,称为“柔势拳法”,为“尚巧之用的搏技”。(注:此处所述之刚、柔势拳法及后文所述的尚力、尚巧派,一与今人所说的刚势派、柔势派有本质的不同,一势、一派,读者当明辨。)后人对此尚巧尚力、刚势拳法和柔势拳法的区别,有明确的论述。
夫拳术之为用,(内)气与(形)势而矣!然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乎势之刚,气弱者取乎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
——《陈语·刚柔第十》
下面就引用后人之论,以明庄子所论手搏之道“以巧斗力者”之艺境。
庄子提出手搏之道以尚巧斗尚力的人,乃“以巧斗力者”的语意。因为在庄子所处的时代,较原始的手搏之道崇尚阴形的筋劲骨力之搏技,是以力胜,后来发展有崇尚阳刚之内气而又使阴形柔弱无骨之尚巧的搏技,是以巧胜。尚巧与尚力的搏斗,尚巧所以能战胜尚力即是庄子此文所阐述的核心。
庄子论手搏之道,是在阐发尚巧优于尚力的道理,是基于上述之前提而论说的。“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是说崇尚阳刚之内气的拳法,是尚巧的搏击技术,崇尚阴形的筋劲骨力的拳法,是尚力的搏击技术。以巧斗力,而尚巧者则以内气为始终,即阴衰阳兴,常常突然击败以阴形之筋劲骨力搏技的拳手。这是由阴衰阳兴的气形运用与能攻善守的变化而造成的。这是庄子所处时代对手搏之道艺境的记录,其已然敏锐地观察到,手搏之道分为“尚巧、尚力”两种风格,证明了传统拳术由简至易的发展阶段。
此文之“始乎阳”之阳,即阴衰阳兴中的“阳兴”之阳;此文之“常卒乎阴”之阴,即阴衰阳兴中的“阴衰”之阴。阳,指“阳刚之内气”;阴,指“阴形之筋劲骨力”。但在《越女论剑道》中“阴衰”是指外形体的柔弱无骨而说的,庄子文中之“阴”乃指“阴形之体的筋劲骨力”的“尚力”拳技而言。由此而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研究手战之道的大家们,就将《易经》的阴阳学说引入到手战之道中,应用阳阳学说的理法,对其进行研究、论述。通过对《越女论剑道》、《庄子论手搏之道》的阐释,我们知道,当时人们对手战之道中的人体之阴形、阳气,及其在手战之道中的各自作用,有了明确而清晰的认知,已经形成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较完整的拳术理法术功体系。拳术理论体系的确立,反映了当时手搏的技术、技巧已有相当程度的艺境,尚巧能战胜尚力,表明原始的尚力之拳技,被新兴的尚巧之拳技所代之。证明传统拳术第一次质的飞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汉书·艺文志》中记有《手搏六篇》,据专家考证,可能就是对先秦时期手搏经验、理法的全题总结,可惜亡佚了,但它毕竟给我们提供了拳术攻防之道的尚巧之技艺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历史事实。
笔者为什么能有上述的认识呢?就因为庄子此论的最后一句话:“泰至则多奇巧。”如果没有此句话做结,上面的话或可以这样理解:那往往最后就使用起阴谋来了,发展到极点就诡计百出。这乃是不通拳术功夫之人从字面上去解释的。全文之结语:“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至命。此其难者。”旨在阐明“保养心性,以达至中、至正、至和之道,才能顺随自然规律以行事”,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修炼手搏之道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我们由此可知,庄子对手搏之道相当精辟的认识,就是“泰”至。泰至则能多奇巧,明白“泰”的真义,则多奇巧也就容易明白了。此泰,乃泰卦之泰。
泰,就是泰卦。泰卦,坤上,乾下。
坤,象地,在人象形体,坤在上,地重由上向下,上亦为外,故有外形之说。外从内也。
乾,象天,在人象内气,乾在下,天轻由下向上,下亦为内,故有内气之说。主于外也。
卦象坤上乾下,表明天地交合,人之形体内气交合,成为阴阳沟通的安泰之象,所以命名为“泰”,即表里沟通的安泰之象,气形合一之象。“小往大来”,小指“阴形”,大指“阳气”。上卦“坤”是纯阴形的小。下卦“乾”是纯阳气的大。“往”是往外,“来”是入内,亦即“坤”到了外卦,为小往;“乾”来到内卦,是大来。即指拳术“修外形之攻防乃小技也;修内气之运用乃大道矣”!大小相合,“主从”定矣!
泰卦又称作“消息”卦,是一年阴阳盈虚消长的消息,也是拳术攻防招法中攻与守时的内气、外形盈虚消长的消息,即阴遁阳使用于守、阳遁阴使用于攻的内气、外形各有所“主从”说,也就是用刚不可以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以无刚、无刚则摧逼不捷,用于攻防时的气形盈虚消长的消息说。拳法就是以内气、外形阴阳消长的变化为法,气、形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千年不变之法则。明此者易明拳道矣!
传统拳学的发展,现在人认为鼎盛时期在明、清时期,然而,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第一次兴盛时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说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之尚巧流派的理、法、术、功在那时已初步完善,即气、形阴衰阳兴之框架的确立。那时正是处在尚力流派统治地位松动,而尚巧流派欲要取而代之的时期。
老子《道德经》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翻译为修炼手搏之道即是:对于阴形的筋劲、骨力,应采取损之的方法,亦即是说“阳衰”对于手搏之道的开门闭户之攻防变化是有益的事情,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之良能;如果强化阴形的筋劲、骨力,表面上看,好像有益于力气的增加,强化了打击力度,而实际上减损了外形攻防变化的充分发挥,反而使形体笨拙,不利于攻防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百家争鸣,《易经》学说、儒家中庸学说、道家学说、医家学说、兵家学说和法家学说等等,同时存在,相互为用,手搏大家也无不取之而为手搏之用。或有文字记载,但因年代久远而失传,或因手搏乃小技,很少正文记载,确给后人考证增加了“苦恼”。
《越女论剑道》、《庄子论手搏之道》之文,绝非奇人奇说,而是当时明哲之人、精其技艺之人对手搏之道的认知,具有当时手战之道真实艺境的代表性,从这点看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之精髓,底蕴之厚,非今人所能思及。
文/ 马国兴
习武的你,还在盘珠串把件么?
是时候盘玩我们习武之人自己的宝贝了!
六川武备 小叶紫檀武术防身酷棍正式开售!
目前全世界木质酷棍中 材质最好,工艺最精美,没有之一!
习武之人随身盘玩,值得收藏的防身佳品!
每一根都精选小叶紫檀二膘老料,好于你平日盘玩的绝大部分小叶紫檀珠串跟把件!
购买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六川】服务号,在底栏菜单进入【六川商城】购买
你 也可以是一个侠者!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