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值得一看的的教学片《内劲与拳击》

国术馆 2021-08-13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中国拳击界的泰斗级人物、中国著名拳王、上海体院教授张立德先生与我国武术界名家高手交往甚密,对拳击的精神有着深入的理解,认为可以把太极拳、八极拳、心意拳、大成拳、螳螂拳等传统武术的内劲训练吸收到拳击训练中。本书正是张立德先生一生心血的总结,主要介绍了拳击结合内劲的优势与精华及其训练方法、中距离拳击实战技术以及拳击组合拳模式,收录了张立德先生与世界拳王阿里在上海进行拳击交流切磋的详细过程。83岁高龄的北拳王张立德先生亲自示范,真是宝刀不老,充分体现了运用传统武术内劲训练后的筋骨力到老不退的终身体育价值。

【什么是内劲】

1. 内劲是武术技击的基础

内劲是以人体意念与内气为引导,使人体的肌肉、经络、骨骼内外高度协调,达到六合而形成的各种力。它是人体的力的高级形式,在传统武术中也是技击技术的基础。

内气与动作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活动,内气活动又能催动外形。通俗地说,意念与内气如同雷管,肌肉就像炸药,按适当比例布置的雷管可引爆炸药,充分发挥炸药的作用,即产生最适度的肌肉爆发力。
内劲由身体内部启动,内不动外不发,意动形随,气动血行,五脏动于内,四肢身躯动于外,意到力至。运用内劲需要达到知己知彼的懂劲状态,即在实战中懂得自身劲力与对手劲力的各种细微变化后,所有攻防动作将因此随机应变,以自己坚硬的骨关节去击打对手要害,最大限度地将力量穿透进对手身体。


2. 内劲具有国术特征
内劲具有中国武术的特征,以内劲训练为核心的武学体系具有自然、简约、圆融、致用、中庸等高度实践性的特征。
1) 自然:所谓自然,就是择拳时顺其自然,习拳时合乎自然,用拳时自然而然。练拳要选择符合自己身体条件与性格特点的拳术。一旦确定,就要持之以恒,习拳最忌讳赶时髦。
练拳时要合乎拳术修习的自然法则。“用拳要自然而然”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神知”,对对手的进攻意图有洞察力;二是指“从彼”,能及时进行防守反击;三是指“尽性”,一旦捕获时机就自然反应,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与战术风格。
2) 简约:是指以内劲为宗旨,不求奇异花哨的动作造型和哗众取宠的招数,而是大道至简,力求动作简单,便于衔接组合。
无论形意、八卦、太极还是少林、武当,其动作的结构及要领只要符合修为内劲的基本原则皆可通内劲,效果相近。掌握了内劲,就有了博采众长的基础,能化繁为简,辨明各家优劣与合理性。
中国武术虽然门派林立,但基本结构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可经过提炼而达到简约,发现其核心与关键技术的训练手段,找到特征与共性。
3) 圆融:指融会贯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圆融,博采众家之长,并将其融入符合自身心理特征与风格的技术体系中;二是道理上的圆融,不同艺术领域具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与相互启发,如练拳养气,绘画书法亦养气,练拳讲究用中之理,绘画书法也讲究用中之理,在道理上两者可相互启
发。而寻其根基,皆在以内劲为本,求中和,善养浩然之气。
4) 致用:即学以致用,所有训练手段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在实战中具有实效性,不是以硬拼蛮打的方式来体现,而是在懂劲(知人知己的劲力变化)的基础上打贏对手。这可以通过实战来检验训练结果,但也反对单纯地用胜负来代替一切。对于一场实战对抗训练,要从实战技能、身体素质、战术经验等方面进行全面认真分析,通过实战发现问题,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来训练提高,做到艺无止境,才能不断进步。这样的实战才具有检验真本领和不断改进的价值。
5) 中庸:通过长期训练,拳手的精神气质会产生变化,其心性与行为皆合乎中庸的标准。一个人的气质达至中庸的显著特征是显得恬淡、内涵、圆融,品格上仁、义、礼、智、勇兼备,拳术上神明、气畅、筋舒、骨刚、形合兼备,浑然一体。

武术大家孙存周先生曾说:“我中年以前的拳术,其霸气雄浑,弥不可掩,挡者皆糜。虽也有不动而彰之能,但是神气威光暴露无遗,未达至妙境地。中年以后的拳术则臻于洽合彼意不失毫厘,举手投足平淡无奇,与日常生活之神态、动作无异。从容从道,使彼也不能胜。至此渐悟中庸之性与中和之用互为作用之妙,呈现恬淡、内涵、圆融,如是渐臻至妙,技近乎于道。”

现代拳击的武道伦理虽然规范,外界的习俗、舆论、道德、法律同样能影响拳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逐渐形成拳手(含练武者)的良知与气质,所以要文武并修,书剑合璧。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人是要“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三者达到完满的状态。根据医学有关研究成果分析,竞技运动是一个完整的由人操作过程的运动,应该以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研究人的物力、心力、外力“三力合一”的竞技原理。由此可见,竞技体育中的人文作用已经得到我国体育界的高度重
视。

【内劲在拳击中的作用】
1. 中西合璧,古为今用
拳击属于西方文化的产物,自从诞生以来,因其高度精巧的对抗性训练,在拳法上自成一体,颇有独到之处。

传统武术是东方文化的产物,积累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技击经验,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祛病延年的最佳途径之一。传统武术的内劲要求综合运用意念、呼吸、筋络等要素,达到内外三合,整个训练过程重“劲”而非重“力”,要求气沉丹田、通经活血、气遍周身,即“内外兼修”,不仅注重“练”,更注重“养”,养练结合。
在招数技术上,拳击基本拳法的外表路线与传统武术大同小异,直、勾、摆三种基本拳法在传统武术中都能找到类似之处,然而传统武术的绝大多数技术难以直接被拳击所吸收运用,因为传统武术运用踢、打、摔、拿的技术进行综合格斗,发出一个拳法技术后,还要考虑是擒拿还是摔或踢,或者抵御对方的踢、摔、拿,是更为复杂的技术组合。所以借鉴的不能是千变万化的招数,而应是内劲。
传统武术的一些内劲训练方法与拳击的协调性训练、力量训练以及柔韧性训练殊途同归,还有一些传统武术撑筋拔骨与意念、内气等独特的训练方法则要明显髙妙于拳击现有的训练方法。因此,在拳击训练中吸收传统武术内劲训练体系的精髓,中西合璧,将有利于提髙拳击手的身体素质与技战术,丰富拳击训
练的手段,对于延长运动寿命,使拳击成为终身体育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2. 懂劲知己知彼
拳诀曰:既得艺,必试敌。内劲用于实战的重要前提就是懂劲,所谓懂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身体开合的认识,身体的肌肉筋腱从里向外延展,劲力从深层传导到表面,身体螺旋的动作又使身体的肌肉筋腱从外向里裹住,形成拧裹钻翻,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十分协调,意到、气到、劲到。二是对对手劲力路线、大小、落点的准确判断,运用正确的攻防技术,进行连环发劲,发组合拳或一锤定音式重拳。拳击实战需要应对千百万种的复杂局面,要求拳手在极短的时间里能正确地解读对手的变化,并立即给出相应的对策,需要知己知彼,才能连环发劲,这就对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使身体得到了非常全面的锻炼。
1) 提高速度:实战是在极短时间内能正确地判断及抓住机会打击对手,或是避开对手的击打,因此要求有突然、快速的击打动作,这需要特别训练肌肉的弹力和出拳的爆发力。所以肌肉的弹力和动作速度的快慢是紧密联系的,也是决定胜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2) 训练灵敏度:一个优秀的拳击手不但要熟练掌握各种拳法,而且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还要有非常协调的动作技巧,才能准确地击打对手和防守对手的进攻。所以,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动作要有高度的灵敏性,才能掌握主动,抓住时机,有效地击中对手。
3) 延长耐久力:拳击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动作激烈,易于疲劳。如果平时训练不够,要想支持三个回合的战斗是有困难的。比赛时,由于精神髙度集中,易造成神经系统的疲劳,所以要求拳手的身体具有能负荷较大强度的耐久力。通过常规训练及其他辅助项目的练习,能更好地提高呼吸和心脏血管系统的活动功能,延长和提高拳手搏击的耐久力。
4) 增强力量:出拳的力量大小与身体力量大小有关,当然击打的力量同出拳的速度及身体协调用力更有关系。因为每一拳的力量与肌肉的力量是分不开的。没有力量的拳击,对对手就没有威胁,取胜的机会就不大,因此拳击需要有效地增强肌肉的力量。
5) 各器官正常发展:经过经常的训练和其他辅助运动项目的练习,能更完善地发展和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及血液循环系统、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促进身体正常发展。
总之,从事拳击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勇敢及坚毅等优良品质,并能改善有机体的速度、力量、耐久力和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活动功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 意念——拳拳服膺谓之拳
中国有句拳诀叫“拳拳服膺谓之拳”,这句话就是特别强调意念,拳击也不例外。意念训练是拳术和拳击训练的核心内容,意念训练包括了精神意志和心理两个方面。练拳很重要的是会动脑,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尽可能多的科学知识,才能在练拳时自觉地悟到拳学之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心
有灵犀一点通”。
意念训练会使拳手思想集中,想象面前有一群实力强大的对手正在向拳手发出有力攻击,此时拳手的思想绝不能松懈,要一丝不苟地像打实战一样认认真真地打出每一拳,做到每打一拳都能思考到如何发力才最合理,每出一拳都必须想到怎样把前面的物体击穿。在训练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对手的不同战术,自己也要随着想象中对手战术的变化而变化,如假想击中了对手,就要机不可失地发重拳,不给对手喘息之机。

在实战中,如大敌当前暂处劣势时,更要调动意念的作用,使自己冷静下来,调动出体内的潜能自我激励,甚至产生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这种从容应变的能力就是在平时训练时通过意念诱导克服心理障碍而得来的。

4. 养气——武到极时便是文
拳击与写文章、下棋的原理基本一样,“武到极时便是文”,在追求至高境界过程中能得到人生极大的享受。从我国传统武术、书画、戏曲、中医与传统哲学血肉相连,互存互依,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内在的一些共性。如书法家张旭、画圣吴道子都从观看高手舞剑中得到灵感,说明艺术家对力、气韵、气势的追求也
有其内在的共性和相通之处。文人在与武士的“对话”中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这一特殊的肢体语言的震撼力,因此观看惊心动魄的搏击表演就是观者与演练者之间的互动体验,有意观其妙,无意看其微。


从书道与拳道两者而言,绘画书法与拳道均讲究生动自然的个性,同时又不能凌乱无章;从两者修学过程而言,都强调凝神静气贵在用中。所以练拳养气,绘画书法亦养气,练拳、绘画书法都求用中之理,而寻其根基,皆在乎以内劲为本,求中和,善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需要灭四相,长四得。

1) 灭四相
① 无我相:意在消灭一切人们妄想的现象而达到清静境界。从无我始,便能排除私心杂念,使人心胸开阔,便有浩气在胸,便可颐养天年,长寿必从无我而得之。

② 无人相:犹如庖丁解牛,眼中无全牛。无论对手如何高大凶猛,或矮小卑微,均要做到不惊不恐,不骄不傲,利害胜负,难存我心。

③ 无众生相:大敌当前,观者百万之众,无论何人喧哗私语,说长道短,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清净之心不受干扰,专心致志地发挥技能。

④ 无寿者相:赛场如战场,拳手即为勇敢的战士,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全不介意,击打时机瞬间即逝,处于搏击的胜负关头,要敢于拼搏,毫不畏惧。

2) 长四得
① 得气:善搏者以勇气为先,以气为快。气以实志,志气之帅也。而勇则是志之所以敢也。得气者怒发气生,目无锋刃,志之所向,无坚不人,其锐莫当,虽死而不避,虽柔弱也能胜刚强。

如果在相搏中,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不能兴其功。因而胜在得气,败在失气,搏而胜者搏其勇者也。在实战中,许多运动才能很好、技术精良者不能取胜,败在失气,狭路相逢勇者胜,因此在竞技时首先要“得气”。

② 得机:是察其动向,乘其未定,击其不意,相搏莫神于得机,要善于察看对方的动向,乘其欲动未动,动而未定之机,迅速击之。然而这种机会,在空间与时间上是先后不容瞬,远近不容分,先之一刻则大过,后之一刻则失时,间不容息,须恰得其宜,方为得机,善得机者必胜。

③ 得时:是见利不失也。双方竞技相搏,当场上态势于我有利时,不能顾虑不决。应该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时难得而易失,犹豫则迟缓,迟缓则失时,失时则不胜,得在时,不在争,必须得时无怠。

④ 得势:顺其势也,势者,皆顺而不逆之谓也。善于技击相搏者,都是因势而利导之,借力打力,不相违阻。逆阻则失势,胜负由势,失势者败,得势者胜。

习武的你,还在盘珠串把件么?

是时候盘玩我们习武之人自己的宝贝了!

六川武备 小叶紫檀武术防身酷棍正式开售!

目前全世界木质酷棍中 材质最好,工艺最精美,没有之一!

习武之人随身盘玩,值得收藏的防身佳品!

每一根都精选小叶紫檀二膘老料,好于你平日盘玩的绝大部分小叶紫檀珠串跟把件!

购买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六川】服务号,在底栏菜单进入【六川商城】购买

你 也可以是一个侠者!

推荐阅读

国外白眉派武馆的日常训练,好东西都被拿走了我们才会珍惜么?

MMA选手控诉咏春太脏呼吁禁止,传武到底牛还是不牛?

八极拳实战派武者:看待套路请勿极端化,实战中应该如此使用

这段蔡李佛拳小伙的视频在海外获百万点击,招招都是实战精华!

这个外国老头把中国内家拳实战精髓掌握的贼透!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