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说“穷文富武”?来看拜个武术师傅有多贵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古语说:穷文富武。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穷人孩子学不起武。
古代的拜师
水浒中,九纹龙史进拜过七八个师傅,用他老爷子史太公的话说“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因为史太公是史家村首富,史进才可以不务农,成日“打熬气力”演习武艺。
史进拜师的背后是有个富爹
“打熬气力”这四个字很精妙:古人练功夫其实就是“打熬气力”,力量和功夫是打熬出来的,一靠时间积累,所谓拳不离手,你说你白天搬砖,晚上习武,可能练好武艺吗?二靠营养,练武是体力活,没有相当的营养作后盾,人根本顶不下来。一天没有半斤牛肉吃,你能有什么力气练武?
民国武术家
古代,习武的少年,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家境富有的,不然供不起自己,更供不起师傅。
要知道,古代的师傅们,收起学费来毫不含糊。
贤明如孔子,自称“有教无类”,收弟子也不是白收。他说过自己的条件:“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主动给我十条腊肉(束脩)作见面礼,我从没有不肯教诲的。也就是说,你要是十条腊肉都配不齐,你就野蛮生长去吧。
孔圣人的入门费是10条腊肉
孔子是文师傅,文师傅可以一个老师教一屋子学生,不外乎跟我读、写、练,但武师傅不一样:非得一个个手把手一招招指导练习,费的成本更高。
武术有句行话叫“见手”,通俗点就是要练“对打”,互相较量。武侠小说中,一个人躲在深山老林靠一本秘笈能苦练成功夫,现实中则是扯淡。已故武术家赵道新说:“(深山习武者)又怎样能通过大量‘见手’来交流技术,衡量自己?否则,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技高一筹,掌握精髓呢?生活问题怎样解决,营养哪里补给,资金、器具谁来提供?”
民国习武者
所以,旧时武术家的弟子,往往和师傅吃住在一起,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才能练成出师。这期间,师傅靠什么为生来养家糊口?总不能白教吧?
那么,拜师费(古称“束脩”、“压帖金”或“礼金”),大概多少钱?
民国作家宫白羽在《太极杨舍命偷拳》一书中,写了一个有名气的武师拜师费价码:“每年的束脩六十两银子,每月另外有三两银子的饭费。此外三节两寿,那是不拘数的,全在弟子各尽其心,可是最少的也得每节十二两。”
古代拜师礼
现实中,还有几个例子。比如著名的咏春拳。
据一代宗师叶问的弟子梁挺口述,当年叶问拜师陈华顺学咏春拳的学费,高达十二两黄金(折合当年物价水平,约为当今的70万人民币)。陈华顺在佛山授徒,费用昂贵,一般人士根本无法负担,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所以有“少爷拳”称号。也就是叶问,他家是世家大族,钱不是问题。
叶问指导李小龙练习
而武术界传言,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每教一个桩收一根金条;洪均生向陈发科学陈式太极拳每月八块现大洋;李小龙为学木人桩,为叶问在香港买了一套房子(叶问还是没教,导致师徒关系终生不和)。
民国的习武少年,个个家境富裕
事实上,古代武术教师有三种弟子不收,所谓“三不教”:
1、品行不端不教;
2、好勇斗狠不教;
3、天赋不足不教。
前两个好理解,这最后一个“天赋不足”,其实是个含蓄的说法,说白了,体质差、家境穷就是“天赋不足”,就是四个字:没钱不教。
习武拜师,自古至今一个礼
说到这里,那古代的穷人家孩子难道就没有出路吗?当然有,不是说了穷文富武吗,穷孩子的出路就是学文,考取功名,一贫如洗也没关系——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三大成语了解一下。
中国跤技术基本功
专项力量训练
传统的中国式摔跤功法繁多
有近百种徒手功法,手法细腻,技击性强
习练基本功不仅是中国跤技术运用的基础
也是老一辈跤手用来强生健体的一项运动
本套课程是16种传统中国式摔跤徒手基本功
每一个基本功动作对应多个中国跤摔法
不受场地和器械约束
随时随地在任何场所都可以练习
本课程的老师是李宝如老师的亲传弟子,中国式摔跤职业教练——白苏露
原价:358
活动价:99元 无限次学习
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国术讲武堂】公众号,一起学习吧,而且还有免费体验课等你来领!!!
更有免费体验课等你来领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
各位武友:由于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算法改变,不再完全按照发布时间推送到各位的微信中,所以有大量粉丝无法及时查看国术馆的每日推送,解决办法如下:
1. 进入“国术馆”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这样就会准时呈现,一劳永逸。
2. 点击每篇推文右下角的“在看”和“赞”,这样系统就会认为你喜欢“国术馆”公众号,也可以优先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