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看懂艺术学部新年大礼——解密《对话媒介》建筑MAPPING投影秀

ARTS SZU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2024-09-13


艺术学部多专业联合作品展

建筑MAPPING《对话媒介》


海报和完整投影秀展示




此次MAPPING建筑投影作品展源起于研究生课题实践。


在数字媒体艺术系高飞博士的指导下,由艺术设计专业数媒研究生牵头联合视觉传达设计系、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系、美术系等研究生与本科生进行跨界创作。


作品选用建筑MAPPING的表现方式,于1月3日至1月5日晚18 : 00-22 : 30,以深圳大学致艺楼南立面为显示媒介,以《对话媒介》为主题,进行建筑投影秀展示,意在对话过去、对话当下、对话未来。


我们找到了主创团队来聊聊整个创作思路以及概念设想:


 我们从媒介发展史入手:史前的洞穴壁画,记录了当时原始部落及人们的生活样貌:狩猎,祭祀等等;青铜文化鼎盛的商周时期,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为典型的图案代表之一。饕餮纹是古人融合自然猛兽特征,加以想象而形成的,与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晚商时期,中国目前发现的已知最早的文字诞生了——甲骨文,它是中国媒介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环。而到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提升了传播信息的效率,特别是传播到以表音文字为主的国家,更是大力地提升了文化的传播效率。此后传统的纸质媒介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在制作上,我们希望呈现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种制作形式先是从配乐上进行体现,开场的音乐营造出一种神秘朦胧的状态感,岩画-饕餮纹-甲骨文则将神秘感拉上高潮,之后的活字印刷在同样的背景音乐基础上加上鼓点节奏,以表现出文化的传播速度,最终第一部分也在此基础上迎来结束。


现在的媒介——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沟通逐步增加。因此,我们选择当下媒介的关键词是互联互通。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的更迭,我们能够异地互联、互通,分享日常。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希望做得更电子、更抽象,同时建筑投影要考虑其本身的结构与材质等要素,因此我们将“现在的媒介”与致艺楼进行有机结合,在画面上我们用不同的线,将窗户串联起来,跟着音乐律动,对应墙体结构产生一些互动。配乐也有原来的神秘感改为了更具节奏、现代感的电子乐。





关于未来的媒介,我们也做了一个畅想: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元宇宙......在未来,我们沟通交流或许会有一个线上的虚拟平行世界。在这个拟象的环境中,我们就如一个个光点,穿梭游走在这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中。因此这段以3D画面的形式呈现,不同方块组成了一个似乎无限延展的空间。同时,我们也想展现出一种迷失感,空间中亮着微弱光芒的小球徘徊着,但最终由黑暗淹没,以表达对网络中自我迷失的思考。




随着AI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毫无疑问越来越智能化了。古时的媒介是人与人的对话载体,现在发展出了人与机器之间的载体。而未来是否会有机器与机器间的对话呢?从《银翼杀手》到《攻壳机动队》再到《西部世界》,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的觉醒一直存在文学与影像创作之中。因此在设计上,我们希望呈现出机器与机器间的对话——引入一种哲学上人们对未来媒介发展的思考: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做出选择,它是否会拥有思考?它是否会拥有意识呢?我们结合及致敬了米开朗基罗著名壁画《创世纪》与日本著名艺术家空山基的机器人系列,将二者融为一体,希望传达出机器是否将拥有生命这一哲学思考。配乐上选用了银翼杀手仿生人死前独白的背景音乐,极大的提升了整个画面对人们的震撼度,希望能够给人带来思考。



 最终的部分是数据流,我们希望传达出数据爆炸的感觉。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媒介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无论是好的坏的,所有的信息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未来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这段希望能够呈现出一些伪像的数据可视化——用代码数据流的形式进行描述数据的爆炸量,但同时我们畅想着未来或许与过去一样神秘:过去对接现在,现在对接未来,现在对于未来即是过去,过去则对接未来,未来即是现在的也是过去的。因此,我们将甲骨文——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与数字化的代码进行结合,达到未来沟通过去的效果。当一条条数据流逐步增多直至即将爆炸的时候,屏幕重新回到黑暗,音乐停止,一切皆虚无,一切皆虚空......




制作团队合影



出品单位: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承办单位:美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

协办单位:深圳大学宣传部

深圳大学后勤保障部

深圳大学安全保卫部


活动支持: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党政办公室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教学实验中心


总 构 想:史胜英

指导老师:高  飞

特邀指导:罗  莹  贺沁洋

设备技术支持:华丽憬鹏


内容策划:史胜英  苏铭泽  侯帅杰  

李维国  薛景文

分镜设计:史胜英  侯帅杰  李维国  万壑声

音乐编辑:侯帅杰  熊石陵  李维国

动效制作:杨  颖  侯帅杰  李维国  文洪宇

三维制作:林培琼  何文杰

视觉设计:万壑声


特别鸣谢(按姓氏笔画排序):

余壬生、陈巧彬、刘  东、刘英聪

严静娴、金嘉懿、吴  熙、张其田

贾伟祺、高  玮、邓嘉诚、刘小俊

杜  豪、周志飞、黄  蓉、薛子悦



编辑 | 侯帅杰 史胜英

排版 | 杨之韵

审核 | 赵辉

责编 | 陈巧彬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崇德  尚艺 笃学 创新

点击关注我们

发布学部资讯,服务师生校友

“点赞&在看”,与你一起艺享深大!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