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内容运营,律师自媒体……怎么做好知识管理?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24 篇原创文章
作者:老斑鸠 编辑:家伟
大家好,我是老斑鸠。
新年,我给自己打的新标签是——“不是所有的鸟叫,都在执着于性感。”
但今天我们不聊性感,而是聊性能——我们运营人,工作当中的一些基本功。
想聊这个,是源于一次对话。
前不久,一位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给我发消息,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
“以前读书写作文的时候,你文章里的引用很丰富,也比较贴切行文到那里的逻辑。你是真的都背下来了,信手拈来的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还感到挺诧异的:
“怎么突然来了这一句?”(难不成还觉得我藏着什么写稿机器?)
他说:
“以前就想问,只是现在又想起问了。”
我说好的,我现在还在会议中,等我组织一下语言再回复你。他说好的。
这,就是我上班摸鱼闲聊的一段完整经历示例。——开个玩笑。
话说回来,回完消息,我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信手拈来”这件事。
就我而言,我肯定知道自己离真正的博雅型输出者的差距有多大,总的来说,个人兴趣范围的边界感还是挺明显的,所以说“博闻强识”多少有些牵强。
不过我也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现在能想到的很多工作,比如文案策划,内容运营,品牌,新媒体编辑,当然,也包括律师的自媒体输出……
总之,与文字直接打交道的工作,多少都是需要点“寻章摘句”的技巧的,再逻辑自恰的表达,也不排斥生动巧妙的辅助。
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而素材管理,或者更时髦点说——“知识管理”,一定要打造成为文字工作者的秘密武器库,方能厚积薄发。
▲ 一次对话引发的一次写稿计划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具体到工具和方法论,那就人言言殊了……
我有空了,回复这位朋友:
“以前是记性好,看闲书多些,遇到好玩的例子,或有趣的句子,感觉没怎么刻意记就记住了。”
接着,我继续说:
“现在嘛,手机备忘录是常用的,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积少成多。”
他说:
“太厉害了(我不知道厉害在哪里)。我以前也看闲书,不过看完也只晓得大概的意思,时间久了整本书都忘了,看来还是需要重复才对我有用。”
说到看书,我又想起了点什么:
“ kindle 也还在用,主要是可以导出标注为文档,整理摘录比较方便。”
然后,我终于点题了: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我觉得( kindle 标注整理文档)比纸质书阅读高效些。”
他说好的好的,这就把吃灰盖泡面的阅读器拿出来用。聊天结束。
可我知道,多半是好不了。我往往给 kindle 带了货,可关于阅读器的使用妙处,我的朋友们往往没有耐心听下去……
我们占有了工具,不代表驾驭了工具,这就好比:买书人和读书人,很可能是两拨人一样。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很多人占有书籍,如同囤积学习 APP ,没有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消化管理,自然只剩下花点小钱缓解焦虑。
所以,今天这篇小文,我就想以我个人为例,提及一些知识管理的工具和常用的原因,不求读者朋友们和我用成同款,只是希望能给到还不能自如地“寻章摘句”的朋友一些启发。
注意:我不是来推荐工具的,而是来展开描述一下我是为什么选用这些工具的。
1、kindle
上文里已经提到过。我还是坚持认为,长阅读有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每周还是会集中一定的时间,用到看完一本书上来,而在阅读的过程中, kindle 的标注功能就显得很有威力了。
▲ kindle连接到电脑上的后台,“documents ”文件夹里,存着我们的电子书资源和标注文档
一本书读完,标注好的句子、段落——这些往往是我们看我那一本书真的有记忆点的东西,会自动在后台生成为一个 TXT 文档,这时,我会把文档先拖到 WPS 里初步整理下、再拖到有道云笔记里进行归档。
▲ 打开“ documents ”,能看到一个署名为“ My Clippings ”的 TXT 文档,只要是带这个格式的文档,朋友们就清楚了,是很容易复制出来二次编辑的
那么,有人会问,为何要用 WPS 整理一遍,还要放到有道云笔记里归档?
我想,这里,就体现出了驾驭工具的人的不同思维方式。
2,WPS
因为,第一次的标注,有些是出于冲动,有些是出于困惑,有些是出于欣赏……而 WPS 的初步整理过程,就是帮助我们进行一次对于书籍的回顾。
把冲动标注但没意义的部分拿掉,把困惑的部分拿出来检索细化下——对,就是给标注作标注,把自己真正欣赏的部分作好着重盘点。
这个过程,没那么枯燥,或许比读完整本书还有趣。而且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才是真的把书本上的东读出了些自己的东西。选择与积累,是创造的基础。
▲ 我的WPS部分截图
此外,最新版的 WPS 已经聚合了很多职场人士日常办公的常用功能:office三大件,基础设计,流程图,思维导图……
在我的观点里,功能能集中最好,够用就行。最重要的, WPS 也支持云同步与云协作,何乐而不为?
那么,有道云笔记的意义又是?直接放到电脑上建个文件夹不好吗?
3,有道云笔记
好是好,只是“还没好透”。(看,关于《让子弹飞》台词的“寻章摘句”,拿来就是旧包袱新用,把冰山藏在山角下。)
有道云笔记,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是多终端云同步——PC端,网页端,手机端,小程序……
所以,当你把文档存放于此处,就意味着你随时随地都带着一个资料库!而且,支持文本与图片上的文字检索,能快速提高你找东西的效率。
▲ 我的有道云笔记部分截图。以新媒体相关资料管理为例,只要你做好一级框架,你完全有可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为自己打造出一个“个人知识库”。
最关键的,这个知识库是随取随用的、随时可以检索的(会员版还支持检索图片上的文字,特别适合整理平面类的案例),哪怕你走在路上,拿着手机就能调用。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电影《邪不压正》里有这么一句流传很广的台词。
写日记就不必了(还不如写点推文贻笑大方,顺便鼓励相关从业者直接用输出倒逼输入),日结倒是有必要弄弄——你的日常涉猎,总有一天,会自动帮你串成脉络。
▲ 我的有道云笔记部分截图日结
我会习惯用来备注一些日常涉猎的进度——读书,观影,听音乐,个别批注……日积月累,会慢慢成为你写作与与外界沟通的,基本盘。
OK,这是读书,可我们日常的涉猎可不只是读书啊,刷刷小视频啊,翻翻推文啊,听听音频啊……
这些过程,难免也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材料,那这时候,还打开 WPS 、有道云笔记这样的工具,内容过于碎片,会不会显得太笨重了?
这个问题,有道理……吗?
4,华为云便签
有道理。
碎片化的资料,需要处理碎片化信息的好工具。
我目前常用的,是手机自带的华为云便签,还是图的是手机和电脑能同步,方便整理。
分类打标签——标题库,选题库,运营推荐的话题,个人的一些灵感碎记,一些个人打算涉猎的书影音备注,待办事项,当然,最常用的——从各个渠道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金句妙论……
▲ 我的华为云便签部分截图
哪怕是“闲言碎语”、“灵光一闪”的东西,只要你有心做好归档,依然能成为个人知识库的储备弹药。
这样,我们其实就把碎片化的信息轰炸,集中到了我们自己的渠道上来了,把主动权交给自己。
好的,上述的工具,都是集中在摘录整理上,如果涉及个人书写的,有更多个人备注的资料,又该如何整理呢?
5,幕布
大纲视图,层级梳理,比较适合会议纪要、思维导图草稿、个人写作框架等场景。
项目一级,事项二级,进度三级。在我看来,超越了这三级的备注,都是用错了工具。框架就是框架,在框架上增加太多信息密度,还不如直接写稿。
如果是输出文字底稿,我还是建议用有道云笔记,界面简洁,实时保存,待底稿写作差不多了,还可进行富文本编辑——配图、排版什么的,整个过程,能让人回归写作本身,不受到太多外在的打扰。
以上,就是我本次分享的主体内容。
再次强调,我实在不希望读者朋友们认为我是来推荐工具的,所以点到为止。
很抱歉,或许让你失望了,没有什么秘密武器,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软件,我只是把我使用这个工具的原因、工具和工具之间的“互动”作了一些梳理。
如果,非要给这篇“干货文章”打个总结的话,我觉得还是说个 123 出来的: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既然我们都不确信自己是文曲星下凡,那么,日常做好积累,而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总没错的。
职业生涯到了某个阶段,一定会发现知识管理比聪明努力还有基础作用,不要被工作的琐碎拖动,而迷失了自己。我曾经对一位设计师朋友说:你不是设计陷入了瓶颈,仅仅是忙得都没时间看案例。
工具不在多,而在精。你完全可以和我使用不一样的工具,只是希望你能真的理解了一个工具的思维方式,然后,驾驭它。
对于数字化组织运营而言,刀耕火种的小农经营就是落后生产力;同样的,对于云协作办公时代而言,还在电脑本地建各种文件夹归档资料,就是落后生产力的表现。资料是随时准备拿来用的,而不是放在电脑里吃灰的。
最后,想必你也发现了,本文就没太多“寻章摘句”,反而是在“煞有介事”地分享知识管理,揭揭自己的老底。对了,我想说的是,也是对本文的开头问我问题的朋友说的是:知识管理是用来修炼内功的,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材料,而不是用来“掉书袋”的。无论你到了哪一层,都别忘了,真诚。
很少专门写这种压箱底的工作习惯,感谢你的捧场,都看到了这里。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分享内容的话,请让我看到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这是我继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老斑鸠和他团队的小伙伴,亲自下地,躬身入局,想陪“独角兽”律师朋友们,走得更远更“性感”。
那么,我们下次分享再见。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组织管理 | 团队陪跑 | 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