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上映 50 周年,提示我们重新理解下“组织”
昨天是清明节,我们在缅怀先人之外,也来聊点儿“不破不立”的话题——发展与组织。
前几天举行的 94 届奥斯卡颁奖礼上, 除了“扇耳刮子”的名场面,《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携“两代教父”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登台重聚,也是当天的一大亮点。
今年正是《教父》上映 50 周年。
但今天不讲我爱的电影,回归大主题——“看不见的手:世界观和合伙人”。
人生,很多事,很多人,都像《教父》电影海报一样,被一只手操纵。
有时,这只手,看得见,比如老板意志,政府规定……
更多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手,看不见。
古人概括人生起伏的关键,常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排前四的,都是“看不见的手”。
厉害如实现“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曾国藩,离开地球前,总结人生,留下“不信书,信运气”的六字真言,把自己的成功更多归于运气。
顺着“看不见的手”往下聊,想给大家分享以下三个问题,我的思考:
怎样顺势而为,和“看不见的手”协同,以求成事?
成事过程中,怎样找到好的同行者?
如何用一种组织样态把同行者凝结为事业合伙人?
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才会发现新大陆,信仰“天圆地方”的人,最多好奇“山的那边有什么”。
身在局中久了,我们满心满眼都是待解决的问题,很容易陷入具体的事务中,“当局者迷”。
一位前辈点拨:“……不要总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有时需要的不是去找问题的解,而是去扩展自己的世界观。……扩展自己的组织世界观。”
随着这段金玉良言的还有一张图,一下子让我“跳了出来”。
(数学考试一直是我的软肋,整个高中,只及格过五次,所幸有次是高考。)
上图一直在讲“有解”和“无解”的问题。
在自然数世界观中“无解”的问题,当你把世界观升级到有理数,问题迎刃而解。
这就是升级世界观的作用,不只是转变思想,还能指导实践。
少文老师在《十日谈》里说:如果打碎了一个杯子,你可以把眼光放到整个茶桌,那么打碎一个杯子可能就不算什么了。如果你打翻了一个茶桌,那么你可以放眼整个茶室,那么不小心打翻一个茶桌可能也不算什么。如果整个茶室都没有了,那么你可以放眼整个地球。
反过来看,抱有不同世界观的人,看待同一个“3-5=?”的具体问题,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答案,而且在各自的世界观中完全自洽。如果永远打不破认知瓶颈,锁死在这种“自洽”里,多么恐怖啊。
能够理解“有理数”的人,看只能理解“自然数”的人,是否有种高维看低维的感觉?
一瞬间,我想起,初入社会时的老板——主题乐园经营圈唯一的管理学博士,指着一个还有半杯水的透明玻璃杯,说:“很多新员工,就像这杯水,想要什么,一眼就看透了。”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寓言”,非常深刻和富有启发。
囿于篇幅和内容限制,改日单开一篇。
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动画。
从最一开始的墙上的影子,到看清影子是来自身后的傀儡和火光,再到看见“真实世界”的事物。
简单来说,苏格拉底之所以会描述这么一个山洞,是为了告诉我们,很多人自以为了解很透彻的东西,其实都与其真实的运行规律脱节。而每当有人想要帮忙改变现状时,当事人都会经历某种痛苦。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收取同一种观点的信息,当他某天突然得知这个信息还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理解角度。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最大概率会发生的是这个人会感到很不舒服(对火光,阳光,和肌肉转动的不适),因为这和他之前的世界观(墙上的影子)不一样,他需要用他的逻辑去辨别是非。
洞穴里的世界被苏格拉底称之为现实境界( Physical Realm ),洞穴外的世界则被称之为智慧境界( Intelligible Realm )。
如何打破囚徒的困境,走向智慧之境?达到智慧之境后,如何返身“渡人”?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要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可能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自己推开一扇新的窗户,拓宽视野,看到不同,提升自己的世界观。
处在不同的人生境界,好比在山上看风景,有人在山顶,有人在山腰,有人还在山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想要获得更完整的反馈,最好的方法是站在各个不同位置的人,交流自己的视野,分享自己看得到。
在这里,分享视野的目的不是希望所有人都到同一个位置去看风景,也不是希望所有人都以相同的路径去登山。
而是通过引入他人的视野,让不同的人拿到相对客观的反馈,从而依据自己的情况,设计自己的成长路径。
为什么要做增长律,做十日谈,乃至做新窗公社,发心都是如此。
人生很长,上山的路,不只一条。人生很短,下山的路,也不只一条。
关于“上路”,第六次创业的我,相信两句话: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成功之路并不拥挤。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走的更远。
08 年策划入行, 2018 年进入法律行业。时常思考,为什么策划人和律师都是挣钱能力很强的个体,但从行业来看都是一九定律:不到 10 %的人挣走 90 %的钱,剩下 90 %的人抢剩余 10 %的资源。
而且两个行业对新人都不友好,很难撑过前三年。
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这两个行业中的跟我一样的年轻人带来一些改变,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路径做参考或选择。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向前辈请教为什么全食超市要设计 19 倍薪酬封顶政策。我的提问是:“麦基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呢?他的 why 是什么?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是一种保持组织利益的一致,彼此利益绑定,达到上下同欲吗?”
前辈回答:“你之所以会这样发问,是因为你在这一点上的组织世界观是“橙色”的——也即操纵的、机械的世界观,把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当成是可以被你操纵的对象,以这样的方式,“利益绑定、上下同欲”,以操纵他人的行为向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
可殊不知,他人从未与你同欲过,在这种关系下,他也只是为了拿到他想要的东西而表现得与你“同欲”,等有一天情形改变,他可以马上不与你“同欲”。
真正健康的“同欲”,是在宗旨上的相亲近,由于是受宗旨的感召,所以与你无关,你既不需要时时照顾他,看他是不是与你“同欲”,也不需要操纵他的行为,因为他的向宗旨行进的行为是自发的。所以说,这是健康的。这是青色的世界观。
划红线部分是作者对这种行为的解读(当然这是他的解读,别人可以有别人的解读),解读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其中的青色组织世界观。
同样,橙色组织也可以出台同样的倍数规定,但很可能是出于一种“操纵人”的考量——这说明,所用工具和方法(都规定了倍数)都一样,但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最后得到的“报应”截然不同。
启示:有时候,不要再追求什么工具和方法之类了,好好拷问一下自己的组织世界观吧。”
(篇幅有限,改日单独介绍《塑造组织》中,各种组织样态的具体定义)
这个反馈犹如晴天霹雳,让我警醒。确实,自己沉浸在橙色组织中太久,已然沦为一个工具人。
老话讲,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
策划和律师行业,都是解决疑难复杂问题,提供非标准服务的“瓷器活”,在原有的橙色组织中,只有将自己拧成“金刚钻”,才能不断打怪升级。
金刚钻是拧在一起的,像“金刚钻”一样的“人”,也是拧巴在一起的,“人不像人”。
当为了生活,已经拧成“金刚钻”的我们,如何复原为人?
一直在思考,除了传统的公司制之外,是否有新的组织形态,更适合 95 后这样的Z世代。
我们已经不能再用工业时代的组织样态去塑造数字时代的个体,这完全格格不入,并且埋下根本性冲突。
所以,增长律采用的是“强个体,弱关系,重协同”的组织模式。
增长律的每一位伙伴都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以一当十”的能力,但增长律没有老板,彼此之间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彼此对增长律所做的事情,有一致的价值观认同,彼此以发挥所长的方式进行协同,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享有最终决策权,对于组织的宗旨,我有决定权。
在接触到“青色组织”这一概念后,之前脑袋里模糊的想法清晰了起来:给到策划和律师行业年轻人破局的方法除了给予培训和工作机会,更根本的是建立一种新的组织范式,给到年轻人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让已经在行业浸润已久的人,从“工具”复原为人;让想入行的和有梦想的年轻人,多一个职业选择。
这是一种使命,也是增长律陪伴 1000 名独角兽律师成长的内在含义,独角兽不只是营收和增长,还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梦想。
用青色组织的语言表达——我受到了宗旨的感召。
于是,我,九月,白粥,老斑鸠和新窗的伙伴一起,重新上路。
引用《重塑组织》书里的内容:我相信,我们之所以很难接受自主管理的理念,是因为我们从小成长于传统层级组织的环境之中。
然而年轻的互联网一代(简称为千禧一代、 Y 一代或使用 Facebook 的“ F ”一代)骨子里就带着自主管理的基因。
在网络上,管理学者加里·哈默尔( Gary Hamel )写道:
• 没有人可以杀死一个好主意
• 每个人都能贡献
• 任何人都可以领导
• 没有人能主宰
• 你可以选择你的事业
• 你可以轻松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你不必忍受恶霸和暴君
• 鼓动者不会被边缘化
• 卓越战胜平庸
• 谋杀激情的政策必须扭转
• 突出贡献会被承认和庆祝
许多组织的领导者和人事经理都爱抱怨说,新的千禧一代很难管理。的确如此,这一代的年轻人成长于具有颠覆性的互联网世界,要在那里获取影响力,靠的是贡献和声誉,而非职位。他们干吗要在职场中受罪,而不去拥抱自主管理呢?同样,我们为什么非要忍受呢?
律师和策划行业,“人”都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青色组织这样“以人为本”的组织样态,必然能够生根发芽的决定性因素。希望增长律和新窗公社,能够把青色组织之路走通,并践行下去。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虽千万人,吾往矣。
节假日期间,一些最新的思考,或许零零散散,但相信读完的朋友,能感受到我的诚意。期待与你的深入交流,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正在探索的事情。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组织管理 | 团队陪跑 | 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