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律师:我相信认真写作的力量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53 篇原创文章
作者:老斑鸠&朋友们 编辑:代代
最近,有这样一张截图,刷爆了律师们的朋友圈:
一篇引用此配图的推文末尾还感叹道:
现在的律师,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体户”,单打独斗的律师应该占大多数,年轻的律师案源少,是压力之一,但对大多数刚刚从事律师职业的人来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挑战。
年轻律师要在生存阶段获得发展,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心理关,放下原先对律师行业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从最简单、最辛苦、最繁琐、最不挣钱的小案件做起,慢慢找到做律师的感觉,最后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有职业属性本身带来的内卷,有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有律所运行逻辑所带来的成长不确定性……从法学生到青年律师,从青年律师到活得自如、体面的执业律师,本身夯实基础、把握自媒体时代的机遇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类「黑天鹅」事件的挑战,难免容易失去定力……
既然律师的执业生涯,更像是个体户似的单打独斗;那么从事法律自媒体,会不会是另一种个体户呢?
由增长律策划、律好出品的《十日谈·破局》,一期一会,对话各类嘉宾,就是力图为大家找到一点破局之道。或者,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反求诸己的启发,我们就深感宽慰了。
「对话郭小明」观后感系列,本篇继续更新,这次,我邀请了4位青年律师,来谈谈法律自媒体这件事——是时髦的概念,还是真的能形成属于青年律师的护城河呢?
珍珠
某刑辩专业所 青年律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刑法学硕士
律师制度的设置一直比较别扭,一方面由律师自负盈亏,一方面在方方面面限制律师的商业化,但实际上律师早已进入了商业化时代。
从同样市场化的行业看,法律服务行业是完全拒绝资本进入的行业,我大概能理解国家这样限制的原因,但是在实践中往往觉得限制得非常别扭。
之前也有律师在抖音上做直播然后被行政处罚的问题,所以现在律师做自媒体其实还是比较担心这个。还有很担心自己成为舆论杀人的那把刀,现在反转的案例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让受害人心上扎刀。又或者遇到一群网络喷子,不管干什么都会有人来喷自己,我很玻璃心的,所以不太敢涉足这个领域。
现在B站上有一些做庭审直播解说的,不知道郭老师对这个有没有什么看法:
这种庭审直播解说是做专业化比较好,还是普法向的比较好?
这个会不会涉及到什么媒体传播的风险呢?
比如评价同行?
破坏司法机关形象?
……
零零碎碎一些想法,拉拉杂杂留在这里,谨供诸君参考。
黄海强律师
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
每个年轻律师境遇不同,但我们的迷茫相同,不安全感时刻笼罩在我们周围。
前辈告诉我们,自古华山一条路,做好手头的业务,案源慢慢就来了。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迷茫的年轻律师也需要塑造品牌来穿透巷子,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拥有千万粉丝的典叔问:
“你把自媒体当成什么?”
“是短期案源还是品牌溢价?”
认知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自媒体给了我们更多可能,我们是否有能力把握住这种可能性?
在老斑鸠的指引下,我也在慢慢摸索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也一路拖拖拉拉地坚持了下来。听了典叔的心里话,在学到很多招数之外,也寻求到了一种认同感,“我所写的文字体现了我的性格、我的理念。”
恰如周雪光教授所言,“只有认真写作、锤炼的文字,才值得认真阅读。”
秉持长期主义,追求专业主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走着走着,也许就看见路标了呢。恰如典叔所总结的“基础扎实+偶然因素=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恰好前两天听到一句话“埋头做事,抬头看路,停下来看风景”,可作为十日谈·破局第三期观后感的总结。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坚持自己的原则,才能不困于心,不乱于形。累了,偶尔停下来,站在桥上看看风景。
把自己的思考、理念、积累展示出来,也许能让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杨巽律师
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
看了典叔(郭老师)的访谈,总结了他的成长路径,即:异地求学——体制内求生——离职初期求稳——执业后无限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面临过诸多挣扎与选择,但他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正确,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正如他在访谈中形容自己的三个词语:自信、坚持、拼搏。
在我看来,青年律师并不一定要成为下一个典叔才算成功,做自媒体只不过是他们的选择,而每个青年律师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节奏,即使要选择做法律自媒体,也要认识到这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比如:了解平台的运营机制、学习新媒体的内容创作、追逐热点同时如何规避风险……
只有了解了才能谈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持续不断地输出内容,只有不断地输出才可能形成品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律自媒体人。
尽管我认为青年律师不一定都要做法律自媒体,但我们可以从典叔的成长路径中找到青年律师成长中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他异地求学,说明他首先具备选择孤独的勇气。
他体制内求生,这又何尝不是大部分入行初期、无体制内工作经验的青年律师现状?——做一些低价值甚至是负反馈的工作,有的人可能就此被打败选择转行或者从此对自己低要求,但有的人可能就像典叔,能挺住压力、不断调整方向、坚持提升自己、差异化竞争、一步一个脚印。
他离职初期求稳,告诉我们即使要选择转行,也要先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是,要在某一个热爱的方向坚持下去,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最终才会拥有无限的可能。
其实,典叔让我们看到的,只是他选择让我们看到的部分。成长没有捷径,即使是典叔,他也会面临写不出稿、无法完成业务转化、一言不合被网暴等等让他焦虑的问题。我相信,在他千万粉丝的背后,是夜以继日地坚持与努力。
在我看来,青年律师成长最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之后的坚持。青年律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调整能力,要拥有跨界思维,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只要身处高山不骄,低谷不馁,终成大事!
张祥伟律师
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
首先自认一下,我也是典叔的千万粉丝之一。典叔对于时事有态度的看法,颇有些让人着迷。当他谈到做自媒体的一些思路以及对法律自媒体的看法时,瞬间解答我内心萦绕已久的问题——自媒体从来都不是一味解药,只是药引子。
青年律师最头疼无非“案源”二字,律师行业二八现象明显,大量的资源被掌握在少数资深律师手上。青年律师为了开拓案源,只得另辟蹊径。借着互联网的兴起,不少青年律师开始尝试起了自媒体,寄希望于能够通过自媒体带来案源。
不少抓住青年律师痛点的商家也开发出各种推广套餐、案源套餐。我身边就有不少小伙伴去案源平台采购过案源线索的,亦或是自己在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今日头条上进行推广。但正如典叔所言,因此带来的案源转化是极少的。
仔细想想,现在的社会中,谁的身边没有个做律师、懂法律的朋友呢?尤其是广受律师青睐的企业客户更是被大量律师围绕着。去推送一个关于民间借贷应如何计算利息或是离婚时登记在一方名下的不动产应如何分割的普法视频真的能吸引住他们吗?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换一个思路,去做自媒体并不是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只是希望喜欢我们的人更喜欢我们。
律师的工作往往承受着委托人身家性命、声誉荣辱的托付。若非十足的信任,是无法成功链接的。而信任往往来源于朋友推荐、出书立著、既往案例、三观统一、爱好相同等多方面。既然只是为了加强信任,又何苦寄希望于通过短短的一则视频树立起专业形象呢?
只需要在通过自媒体与世界发生共鸣时,不要忘了告诉人家你恰好懂法律。而典叔在这方面算是给大家一个极好的示范,借着微博向大众输送自己作为法律视角的时评观点,给自己贴上法律人的标签。
诚然,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也无法再复制出第二个典叔。世上所有的结果都具有偶然性的,但这个世界不正是越努力,才越幸运吗?
相关阅读,「十日谈·破局」背景介绍:
相关阅读,「十日谈·破局」观后感系列(已推送):
《二年级刑辩律师眼里的“对话陈少文”,是什么样子的?》(推送时间:2022.4.8)
《青年律师有时间“斜杠”吗?丨对话欧家路》(推送时间:2022.4.8)
《法律人的保守,是不是另一种“故步自封”?》(推送时间:2022.4.9)
《一个深入产业的法律学者,可以是什么样的?》(推送时间:2022.4.12)
《“对话”微博法律千万粉丝大V后,这些律师有话说……》(推送时间:2022.4.14)
《当B站法律自媒体人,遇见微博法律自媒体人后……》(推送时间:2022.4.15)
《青年律师的“黄金屋”,从哪里开始搭建?》(推送时间:2022.4.16)
「看节目,写观后感」邀约,持续进行中。
如果你对这一期对话或《十日谈·破局》的更新,也有些自己的感悟和观点;或者自己也有想对青年律师说的话,随时欢迎联系我们(老斑鸠微信:kevinzhang0801 ),分享你的看法。我们觉得有价值的分享,或许——不,是一定,就会出现在我们下一期的推送里。
《十日谈·破局》走过三期,陪伴的队伍渐渐壮大。
综上,我们见识过了玩微博很厉害的典叔,那么:
有没有玩B站很厉害的嘉宾值得我们对话一下呢?
在短视频这条赛道上,青年法律人还能得到哪些启发?
她认为,做自媒体,「悦己」是前提,为什么这么说?
女性青年法律人,是否有新的「人设」可能性?
「主动逃离舒适区」,是励志,还是某种「逃兵」的托词?
……
▲ 欢迎扫码预约首映地址
第四期,也即将上线。对话葡萄甜心,继续来发现自己。
4月21日,我们直播间见。
出品|律好
战略合作|增长律
文稿/采编|老斑鸠&朋友们
排版丨代代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组织管理 | 团队陪跑 | 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