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律师发朋友圈看个人品牌塑造,从“吃瓜李某某”拆解

陶明瀚 增长律
2024-08-25
△ 点击下方 增长律 关注公众号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143 篇原创文章
作者:陶明瀚   编辑:家伟

前天老斑鸠给大家分享了“吃瓜”的姿势和一些小技巧,我们继续将“吃瓜”进行到底,来聊聊我们律师吃完瓜,怎么发朋友圈对个人品牌更好。

最近容易见易思签
我感觉要赶快写,不然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娱乐圈一个个“瓜熟蒂落”,到时候内娱房塌完了,保熟的瓜太多,反而不好选,手动狗头。
每次吃瓜都仿佛在温习拼音
围观了下律师们的朋友圈,有发段子的,有写文章的,有发视频号的好不热闹。感觉都想占领朋友圈这个塑造个人品牌的主要阵地。
打个比方,个人品牌就像一个蓄水池(品牌资产)。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对这个蓄水池加水或者放水。
那从个人品牌的角度看,吃瓜的朋友圈怎么发更好呢?
我们每天发朋友圈其实是一种对个人品牌的运营和维护,他的本质是品牌运营,即如何更好的往自己的品牌蓄水池里蓄水。
运营讲究“细水长流”,但有的律师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把“蓄水”的运营动作走形为了“卖水”的销售行为。
朋友圈应是提升溢价的秀场,不是自嗨的卖场。
每天翻阅自己的朋友圈,看到很多律师的朋友圈运营,自嗨到动作走形,想去提醒,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常想起西奥多·莱维特在《营销短视症》一文中的那句警语:“品牌不要患上营销短视症,要根据客户需求,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创造、生产、提供及最终消费相关的一整套活动来持续不断地提升品牌价值。”
翻译一下就是律师要根据可能会看你我朋友圈的目标客户的需求和潜在心理预期,来发朋友圈。只有这样,品牌蓄水池才能有效蓄水,而不是自嗨。
那个人品牌又该如何有效蓄水?
这听起来感觉比较玄妙,因为这个“水池”看不见、摸不着,不好衡量,要么不精准,要么难以实操。
其实,你我不妨站在结果看过程,就能豁然开朗:个人品牌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与客户的亲密关系。
这就像我们平常与陌生人交往一样,在接触、交流、熟悉、信任、亲密等阶段的不断深入中,提升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认知,逐渐建立信任。
换句话说,一个人在对方心目中的份量(蓄水的深度)是与双方的关系成正比的,而关系通过经营(运营)而改变。
同理可知,朋友圈运营也是这样。
介绍一个可能会帮助大家加深理解的理论框架——科特勒定义用户与品牌间的关系的5A理论:Aware(感知)、Appeal(好奇)、Ask(询问)、Act(行动)、Advocate(拥护)
5A 理论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清楚地知道目标客户所处的阶段、与我们个人品牌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还原用户与我们个人品牌间的关系流转,更有效地参与和影响用户的决策过程。
展开来说,就是你我要预判那些潜伏在朋友圈的潜在客户,他和我们的交情深浅,我们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应该有预设的观看对象,通过这条朋友圈内容,去在某一个层面上展开关系互动。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上图,判断下自己马上要发的朋友圈内容是希望和用户建立深入到哪一层的连接,或者希望潜在的观看对象和我们在哪一层展开互动。
下面我斗胆精选几条律师朋友圈进行举例,希望后面不会被朋友们屏蔽,手动狗头。

这是一篇朋友圈看到的紧跟热点的普法文章,写的很好,从律师角度为大家介绍了 PC 相关的法律问题。
用 5A 模型做一下观察,这个内容满足了 3A:
  • 第一层,让用户“感知”到我们是律师或者是与法律服务强相关;


  • 第二层,标题和内容都可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


  • 第三层,文章留有律师的介绍和联系方式,有类似“难言之隐”风险的潜在客户,可能会咨询;

再看看更会“整活”的律师朋友:
好家伙,直接把法考押题搬到了朋友圈,有趣有料有互动,中了 4A:

  • 第一层,很直观的让用户“感知”到我们律师的专业或者是懂法;


  • 第二层,视频内容和头图在幽默中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


  • 第三层,营造了专业形象,同时又打破了律师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让自己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具有亲和力,很容易触发潜在客户的微信咨询,至少是强化了印象;


  • 第四层,这是一个互动答题,天然就引导用户和自己展开互动,而且是选择题,用户的行动门槛极低。

再来看我朋友圈的王者:

这是我看到的有关李某某事件的若干朋友圈中,达到 5A 的牛人之一,值得详细拆解:

  • 第一层,转载了韩旭老师热到 404 的爆文,一方面是对前辈的学习,一方面也是借势,这种专业文章,即便用户不点开,也会留下我们很专业的好印象,用户感知层面满分;


  • 第二,转载的文章和自己写的那段话,都跳出了明星PC的单纯吃瓜,以个人信息保护和媒体社会责任的角度,提供了新的解读,从更高层面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和“同理心”;

  • 第三层,因为上一层的同理心,在个人信息保护角度,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共鸣,因为这是一个大众的痛点,这种充满高级感的情绪共鸣,是极易让用户和我们主动联系;

  • 第四层,从下面的留言就知道,这条朋友圈获得了不错的互动效果,前面的策略起效了;

  • 第五层,用户的“拥护”,这是5A里最难达到的,但这条朋友圈的作者成功了。先看下作者写的第二句话“指责艺人私生活,安全,流量高,一本万利”,短短的一句话,却充满张力。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中了口罩期间,装睡不问苍生疾苦,一心只追花边流量的媒体们。短短一句朋友圈,却蕴含了对当下现实的批判。我们看下用户的留言,恰恰是在探讨作者所批判的现象,这就是对我们朋友圈内容的“拥护”。

所以,这一条,5A,完美。
小结一下:
1,个人品牌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与客户的亲密关系。
这就像我们平常与陌生人交往一样,在接触、交流、熟悉、信任、亲密等阶段的不断深入中,提升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认知,逐渐建立信任。
换句话说,一个人在对方心目中的份量(蓄水的深度)是与双方的关系成正比的,而关系通过有效运营而改变。
2,律师朋友圈运营可以利用5A理论:Aware(感知)、Appeal(好奇)、Ask(询问)、Act(行动)、Advocate(拥护)。作为评价工具。
5A 理论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清楚地知道目标客户所处的阶段、与我们个人品牌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还原用户与我们个人品牌间的关系流转,更有效地参与和影响用户的决策过程。
我们可以根据上图,判断下自己马上要发的朋友圈内容是希望和用户建立深入到哪一层的连接,或者希望潜在的观看对象和我们在哪一层展开互动。
确实,公共表达,人言言殊,学会平衡好理性意见传达与大众情绪的关系,是我们律师朋友需要保持修炼之心的旅途。
希望和你就以上问题展开交流,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问题,或者关于朋友圈更新有自己的一些其它看法,欢迎与我反馈。
Tips:为了方便大家在发朋友圈时,能够更好的获得 5A,我做了一个朋友圈自检清单,帮助大家在构思朋友圈时做一个参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自检清单”即可。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组织管理 | 团队陪跑 | 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增长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