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一次法律服务产品化,都是一次创业(上)

九月Stella 增长律
2024-08-25

△ 点击下方 增长律 关注视频号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225 篇原创文章
作者:九月   编辑:侃山


01


这几天朋友圈,各个律所的年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欢喜的氛围见证着过去的一年也丰盛而美好,而我们一定会在新的一年继续前行。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企业的时候。


年终总结的时候,如果一个经理跟老板说,今年我们没能达到计划的KPI/OKR/增长目标,但是我们今年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明年会做的更好。


很有可能,这是经理在公司的最后一次工作汇报了。


在过去的经验中,我会觉得,如果计划没达到,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计划没对,要么是执行力不行。


不管是哪个,都是重大过失,都得担责。


但在律所打磨法律服务产品,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因为我们常常需要面临这种否定——无论是早期打磨产品,还是后期拓展案源。


当然我们还是幸运的,这段时间,找到了不少做的很有代表性的法律服务产品。


但这些脱颖而出的法律服务产品背后,是更多律师探索法律服务产品化的遗憾。


很多在法律服务产品大赛上备受瞩目的产品,可能只是演说的时候展示的很漂亮,在实际业务中推动颇为吃力。


精心打磨的法律服务产品却没有人买单,最终只成了一个好看的品宣手册。


这些遗憾是让人难过的,当律师们投入了时间,技能,和热忱,却成了沉没成本。


但这种探索是值得鼓励的,小步快跑,可视化,流程和管理,这些探索将成为宝贵的资产真的会在未来让我们变得更好——如果我们愿意再给自己一年时间。


举个例子,我们在聊到团队构成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到分工。企业长久以来有非常严格的部门职能,比如市场、销售、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


或者要求员工在各自专长的领域成为螺丝钉,比如产品运营,社群运营,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等等。


但是律师是不需要的。


我们可能并不太需要把律师分为市场营销律师,谈案律师,办案律师,客户关系律师。


我们可能也并不需要要求各位律师仅仅去做各自专长的领域,比如谈判律师,诉讼律师,文书律师等等。


我们可以考虑学习一下,福建瀛坤跨部门甚至跨所的团队合作,团队的律师们在各阶段依据阶段性目标负起相应责任。(福建瀛坤所的团队合作方式具体情况请关注后续文章,此处再次感谢张雄飞律师的分享。)


02


类似这样的来自律师一线的宝贵经验很多且细碎,我试图找到一个清晰的框架。


每一次和律师朋友们聊到「法律服务产品化」都有新的建构和推翻,这种体验也颇为奇妙。


我一直在想,能有什么比喻能够更好的传递我们想要表达什么,昨天陶老从蛋炒饭聊到满汉全席,难不成我要像朋友们在群里说的,来给大家聊聊西红柿炒鸡蛋?真要和鸡蛋杠上了?


当我总结法律服务产品化的心法的时候,我发现所有内容都围绕两个词: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概念来自《精益创业》)


“价值假设”(value hypothesis),衡量的是当客户使用我们的法律服务产品时,它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其价值。


“增长假设”(growth hypothesis),是用来测试新的客户如何发现并委托我们。


关于法律服务产品化的所有问题,我们都将围绕这两个词语展开。非要和鸡蛋联系在一起的话,就理解成蛋黄和蛋清吧。


03


我们先从需求聊起。


需求要先从客户是谁聊起。谁,需要律师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顾客才不在意你某个服务花了多少时间去研究去设计去做去执行,他们只在意这种服务是不是满足他们的需求,能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那么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


(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裝、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5)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试着一遍一遍的确认我,我们到底满足了客户的什么需求?


04


接下来是解决方案。


我们真的需要“一站式”“全流程”的法律服务吗?


举个例子:当事人被警察带走,家属对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对接下来的案件流程一无所知。


这时候家属的需求可能就是,请律师到看守所去了解情况,对当事人进行安抚,对案情进行基础的判断。


对于家属来说,这时候,是一下签三个阶段的委托协议,还是委托律师做一次会见,是不是后者更能解决当下迫在眉睫的需求?


再举个例子:海南的税收政策太过诱人,有一个大公司想在海南开一个子公司,这是重大的投资事件,想请一个专业的税务律师来分析一下税收政策的风险点。


这样一个通过研究+报告就可以快速交付的专项的服务,是不是足够打磨一个法律服务产品并且规模复制?


虽然我们见过太多系统而全面,恨不得面面俱到的法律服务产品,但我们还是可以尝试去探索一下,客户会选择我们的最小解决方案。


这个服务不要有没有影响?

那个功能增加有没有必要?


可能对于大部分业务,把这个部分优化好了,就足够打磨出很多足够有吸引力的法律服务产品。


05


我们讨论需求和解决方案,都是在解决价值假设。


一个业务/一类案子从0-1,就是在探索价值,找到一个立得住的法律服务产品内核。


一个业务/一类案子从1-10,就是产品化,提升效率,找到这一类业务和案子可以复制的模型。


一个业务/一类案子从10-100,就是持续增长,持续复制,持续获得新的案源,持续建立律师的壁垒。


由于字数原因,“增长假设”的部分我们下一期再聊。


不过,可以剧透一下,今晚八点,九月将连线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陈沛文律师,我们继续聊聊,法律服务产品化。

陈沛文律师,来自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网络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靖霖疑难案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2016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大赛中文赛(荷兰•海牙国际赛)亚军、最佳辩手。

律师执业以来参与办理了多件刑事辩护案件,理论功底深厚,曾在各级期刊、论坛中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专业研究网络犯罪、计算机犯罪、数据犯罪与数据合规治理、涉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刑事风险合规管理、企业的专项刑事法律顾问业务与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业务。为多家企业提供专项刑事法律顾问服务。

——摘自「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公众号


以下是部分发问提纲:


PART 1 关于产品


1、三板斧产品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三板斧产品的客户是谁?痛点是什么?


2、三板斧产品目前的市场情况是怎样的?需求规模?供给方?


3、三板斧产品解决方案的流程化情况怎么样?一案一方案,还是一个流程细节有差?


4、三板斧产品的价格,渠道,差异化卖点是什么?


5、三板斧产品的具体竞争情况?除了你还有谁做这种业务?谁专门做?


6、为什么选择我们?我们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7、客户反馈怎么样?他们使用了哪些关键词来形容你和你的产品?


PART 2 关于产品化


1、投入了哪些资源?人,财,物?


2、团队如何构成?大家如何协同?用什么方法和工具?


3、在产品化的过程中需要产品团队哪些能力?项目管理?结构化?可视化?专业能力?


4、解决方案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已有的专业知识?边做案子边整理?有没有什么框架?


5、解决方案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就是缺了哪一个服务不行?这个东西是怎么找出来的,别的东西不要行不行?


6、一次就搞定还是边做边优化?需要全流程的服务吗?


7、客户体验是如何设计的?前期的预期如何设计?服务过程的体验是如何设计的?


8、目前的收入模式是怎样的?自己找案子自己做?别人给你推案子做?你接到案子给别人做?


9、客户在哪里?怎么触达他们?获客渠道有哪些?案源质量如何?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10、你的壁垒在哪里?成本?渠道?专利?资源?



扫描二维码,预约直播,我们线上见。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尝鲜合作 | 专项落地 | 长期陪跑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增长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