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毕业致辞:希望你们幸福、健康、自由和无用
我希望所有的同学,今后走上社会,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可以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也有益于社会民生的妥当的抉择。
——陈尚君在毕业生联欢会致辞
陈尚君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致辞。这里有一个特殊的机缘,就是同学们今年毕业,我今年年满70周岁,我也要光荣退休,这样说的话,也可以说是和大家同年。但是,同学们前途无量,而我自己已经渐渐老去。我现在已经不太会想十年后要干什么、二十年后要干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必须要健康地活着。所以我更多地希望同学们在年轻的时候有宏大的志愿、健康的心情、幸福的家庭、一个良好的未来。
对于今年毕业的同学,可能有一个特别的际遇:你们应该是在2018或者2019年入学的,在这三四年的过程中,遭遇了疫情的波澜起伏和种种变化。有一些极端的说法,就是感觉到人生有一点迷失,甚至觉得自己多年来的努力要怎样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怎样才能获得今后的发展。
我觉得同样地看问题,是有不同的立场和态度的。因为在每一个人的经历之中,都可以肯定地说,会有曲折波澜,会有人生裂变。在这三年或四年之中,疫情对你们的教育学习、快乐成长是有影响的,甚至在毕业之际,都没有办法用非常充分的、狂欢的方式来庆祝。
但是,各位必须要记住一点,你们在复旦中文系读书学习了三到四年,你们已经对我们这个系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中文系的历史和传统,你们已有具体体会,也将长久而深深的鼓舞你们今后的人生选择。
我到学校的时间比较早,当时是朱东润先生作系主任,胡裕树先生作副系主任,到现在差不多五六代人过来了。中文系的“十老”的教授中,我见到了九位,其中有两位是参加了他们的追悼会,没有见到他们的生前。但是在“十老”的评定时,是由我来报名单,章培恒先生认可他们的成就、地位和在系里的影响,当时的系主任朱立元先生确认。从十老身上,可以看出系里面的传统,就是一代一代人都具有开放的视野、宏观的态度、学术上各自独立并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互相之间的尊重,但决不苟且附和。
另外有一个传统非常重要,就是从老一辈到后来的几十年我所看到的,我们始终以“学生为大”——老师尊重学生,为学生今后发展着想,对于学生的学习、个人之研究,尽到很大努力来引导,绝不抹杀个性。
而且我觉得复旦,特别是我们系,有一点特别好,就是绝不排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王水照先生,他是从北京调过来的,当年材料给朱东润先生看,朱先生说:“这个人是能做事的人,我们应该要。”王先生后来评职称的时候,朱先生又说:“他是从外面来的,不能让他吃亏。”所以,到过复旦中文系的,无论你以哪种身份来读书与学习,我想都能够体会复旦多少年来的这种精神和传统。
陈尚君老师致辞
在离别之际,如果要给同学讲几句话,寄予几点希望的话,我想用四个词来说明。第一个词是幸福,第二是健康,后面两个有点特别,但是在中文系很有名,一个叫自由,一个叫无用。下面把这个四个词稍微引申,说一些“发明”的话。
第一, 我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幸福。去年的毕业致辞是请骆玉明老师讲的,骆玉明老师用的一个词是叫“快乐”。骆老师的快乐,就是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愿望相当,也就是说当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能力是相衬、相适应的时候,那么你个人就是心情愉快的、是所胜任的。而我说希望所有的毕业的同学以后都幸福的话,是希望所有的同学家庭幸福、婚姻幸福、人生幸福、发展幸福。这里我们会讲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与社会之关系、与家族的关系。
前面朱刚老师讲到的“士不可以不弘毅”,我在2016年学校的学位授予仪式上也用过这个题目,但我当时说明,“士不可以不弘毅”之中,有一点是国家和个人和家庭关系的。中国古代有一点非常清楚:一个“士”,当你要报效国家的时候,首先你必须得先把家的关系处理好,所谓“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古人的思维里,家、国一样大,因为一个人只有孝于家,才有可能忠于国。一旦父母有什么意外的话,你就不适合再担任国家的职务,因为你的心情已经坏掉了,你必须首先要处理好家庭的事,所以古人要“服忧三年”。
当然,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近代以来,传统家族的解体,现在的家庭、婚姻已经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并没有变化,就是当你们毕业走上社会以后,你们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如何尊重和孝敬父母、如何面对婚姻爱情、如何维持好家庭和谐和子女的成长,我觉得将是你们今后人生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所以我第一句就是希望所有的毕业同学以后人生幸福、家庭幸福、婚姻幸福、工作有成就。
第二,希望所有同学身体健康。我现在到了一定的年纪,感慨特别强烈,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之高低、官位之高低、收入之高低,相对于健康来说都是稍低一点层面的事情。各位今后是否能够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和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我不希望你们因为用力过猛而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我希望所有的同学毕业以后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始终保证自己和家人之健康。就我自己来说有个特别的感受,我以前的同学毕业到现在已经超过四十三年了,他们还是始终对学校抱着很深的感情,对于同学之间的聚会,对于和老师的见面都抱着很大的热情。
所以希望所有的同学,保持健康的身体,保持长久的友谊,毕业以后经常来学校看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乃至五十年后,每次你们都会有特别的感慨。
陈尚君老师致辞
第三个词,是我刚刚讲到的自由。所有毕业的同学,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你们的身上集中了中国的或者是世界文化的五千年的精华。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你们今后可以充分地、自由地发展。
实际上,自由是中国古往今来都有的概念。我在今年的新年致辞之中,引到过唐人玄览的一首诗,前两句“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大家都熟悉,诗中还有两句是“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也就是说,海阔天空、鸟飞鱼跃,万物要在自然之中纵情地享受生活,享受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一切的条件。这里虽然说有一些禅机,但是其实是一个很高境界的认识,就是个人所追求的道,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万物任其自然,绝不作人为的矫情,绝不作人为的改变。
复旦的校歌里边也说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对此我们不要做太多政治方面的解读,这个歌词实际是在30年代初形成的,由中文系刘大白先生执笔。当时学术界有一些争论,比方当时陈寅恪曾经提出关于祭祀黄帝陵和近代以来上古社会研究之进展,即传说和科学研究两者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所以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实际上是对这样的问题提出看法。在中文系有一点始终是一致的,就是所有的前辈或者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自己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强求别人一定赞成。无论传统的偏于守旧一点,或是现在的时髦新锐一点,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就是每个人按照自己之所见、自己所接受的学派、自己之阅读、自己的研究习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专业和广泛的兴趣之间、在个别的专题方面,去做深入的、独到的研究。所有的同学,你们每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的背景都不同,在复旦所接触的书籍、所做的专题、所进行的开拓以及你们与生俱来的才情、能力都是各自不一样的。所以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之才华自由地发展,充分地展示你们的能力,充分地在社会之中追求你们所适应的工作或者是生活的目标。
最后,我要讲的是“无用”。现在社会有一些很大的误解,其实古人非常清楚,“形而下者为器,形而上者为道”。也就是“形而上者”,它并不是像做一个陶罐那样直接可以用,而是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更高层次的思考。
我希望所有的同学,你们在现实的社会之中,既要适应社会、与世浮沉,要在社会之中找到你们的立足点,有一个理想的胜任的工作,有比较高的收入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个实际上是在有用的层面来说的。另一方面,也希望所有的同学心中始终保持一个高远的理想,始终追求一种最能够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在文化或者艺术的创造、理论的开拓、从个人之成就发展方面有所突破。
我希望所有的同学,今后走上社会,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可以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也有益于社会民生的妥当的抉择。实际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容易。做什么职业选择,走哪条专业道路,需要看机会,也需要看能力,各位同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不要把自己给局限住,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些特殊的禀赋,在做自己人生的选择时会有许多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学们都始终保持着对于社会、对于生活、对于今后发展的一种热情,在人生中始终保持追求的趣味和探讨的兴趣。
我相信每一位同学在复旦的几年都已经受到了很深的熏染,已经理解了我们系里长期的传统,也接触了我们系里边许多的老师,在他们的著作和言谈之中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境界。我觉得你们走出学校起步的一段经历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曲折,相信经过调适或者转身,最终能够找到最适合你的位置,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我特别愿意讲的一句话,是希望所有同学始终坚信一点,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也就是说,不要认为前辈已经是高不可及,越往后越差,这个判断是不对的。我们以前每一届的学生都有许多很卓越的成绩,实际上真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好,坚信“后出转精转强”的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
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发展良好、事业有成,也希望今后同学们有机会更多地回学校、回系里看看,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来往和交流。
谢谢大家。
编辑:杨佳
审核:高照
审阅:洪帅
来源:公众号“悦悦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