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丨李春晓《〈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附:许嘉璐、马重奇序及后记

小语 语言学 2022-12-22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

李春晓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第一辑学术集刊之一种。著作分析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的基本风格和重要思想,探讨马叙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剖析局限所在,同时对其治学方法加以归纳,凸显他的学术精神,挖掘他能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可以为《说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份翔实的可靠资料。


作者简介

李春晓,福建永春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辞书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秘书长。


第一章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的基本风格
第一节 撷粹存真,明道救世
第二节 《六书分纂》和“复创一稿”
第三节 总体布局和基本凡例
第四节 综合运用古籍、出土和方俗等材料
第五节 《说文》本书考

第二章 从《古文字诂林》管窥马叙伦的学术贡献
第一节 《古文字诂林》收录《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第二节 《古文字诂林》兼收《读金器刻词》和《读金器刻识》
第三节 借助《古文字诂林》可以探讨学术的发展进程

第三章 “六书二系说”的汉字孳乳系统
第一节 “六书”乃“造字之本”,是文字的构造法
第二节 不断修正“六书说”以期理论的
第三节 “六书”名号依从许慎,“六书”次第略为调整
第四节 “六书二系”之说,“形系”与“声系”联贯相生
第五节 金石刻辞范于“六书”,俗字不合“六书”

第四章 “六书二系说”在《疏证》中的运用
第一节 象形
第二节 指事
第三节 会意
第四节 假借
第五节 形声
第六节 转注

第五章 马叙伦“六书说”的贡献和局限
第一节 马叙伦“六书说”的学术贡献
第二节 马叙伦的学术根柢
第三节 马叙伦“六书说”研究的限

第六章 马叙伦的治学精神
第一节 广泛结交师友
第二节 “实事求是”合于西洋科学的精利
第三节 著书立说,满腔爱国

附录:马叙伦学术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序一

许嘉璐

春晓的博士论文,经过在博士后流动站增宽加深,又经反复“打磨”,成《〈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一书。书稿早已由出版社审校排版就绪。按我与春晓的约定,将由率其跨入“小学”领域的导师、福建师大的马重奇先生和我各写一篇序。马先生的序早在去岁九月已经写就,而我这一篇竟迟至今日才得“交卷”,疚愧经年矣!复读春晓书,所喜所思、所获所感,唯己知之;今既序之,或可摅其一二。

   “序”,自其表古代室前堂上东西两侧的墙,辗转引申到用以指写在书耑的一种文体,始终留存着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或叙述的涵义。有关春晓治学的次第和本文的特点,在马先生的序和春晓的“后记”中已“叙”得十分充分允当,毋庸我再絮絮。借此机缘,我就略加补充两点其书未说到或言之不明的问题吧。

一是从春晓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学人“三年不窥园”的定力和韧性。不少人以为南土女孩,大多孱弱娇柔;而从春晓身上,我看到了八闽女生文静闲淑及其表层下的刻苦坚毅。我在上面一句用了相传为董仲舒的“典故”以赞之,并没有夸张。华东师大紧邻一座很好的公园(大概叫“长风公园”吧),春晓来沪求学,直到完成博士论文提交答辩的时候,才去一“窥”。一时间,这在其学友间成为一段佳话。我想,如此专注于学术的学子岂止春晓一人?令我无限感慨的年轻一代啊,乃是中国学术的明天!

二是马叙伦先生一生,为民族复兴、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所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记得我曾经和春晓说过:作为文字学博士生,可以研究《<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为此,需要了解马先生其世、其人;此后可以进而研究“整体”的马叙伦。春晓已经做到了,本书的出版和她参与《马叙伦全集》的编辑工作并承担重任,就是她踏实前进的足印。

我向春晓提出的建议,实为我多年的夙愿。当年读马先生书时,既觉其所论说虽与我所师承者在风格、方法、材料方面有异,而其中独创精彩、启人思路、生发新义之处所在多有;我本拟撰文简述之,而匆匆惶惶多年,终未如愿。逮我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领导职务后,更觉得应该有人对马先生进行深入研究。似乎这位一代鸿儒和与其同时代的许多前辈英杰被我们冷落了,甚至忘却了。这不能不说是学术、文化传统延续的断档,是学术史、教育史、思想史和统一战线史的缺憾,当然也是社会、国家的损失。

但是继承发展前贤的业绩和精神,谈何容易!耐受不了寂寞无闻、不能嗜书如命,没有透析现象背后真谛的眼光和宏阔的视野,何能把研究的对象置于历史长河中,并尽可能地把握其人其事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状况及走向?又何能跳出泛泛之界以达到得其精神之境?《〈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的问世或许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新时期的年轻人扎扎实实地走上来了,被忽略的贤哲及其成就已经纳入社会的视野了。

披览着春晓十五年心血的结晶,兴奋伴着歉仄。何以兴奋自不必说:其书资料之丰赡,剖析之中肯,为我所不及。韩子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其说甚适于春晓之与我也。况我所予春晓者盖尟,此我之所以自责者。幸有马重奇先生之知人识才,玲璞先生、学诚先生之邃密倾力,金华先生之度以金鍼,此皆我不可与其并肩者!今既临楮,我应向几位老友施礼致敬矣!惜也,玲璞兄未及亲见春晓之书,诚可痛也!然玲璞又名圃,我知其意矣:其最大愿望是奖掖培育后进;春晓,即其寄望而不厌削修之一苗。敬告璞公:圃中又一幼木已矗立于学苑,吾兄当颔笑于另界矣!

昔日的春晓是位好学生、好女儿;今则早已成为好教师、好妻子、好妈妈;我祝她将永远是位好学者。——此亦众人之所望也。

                                2018.6.4榻侧匆笔

序二

马重奇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是春晓博士学习和研究马叙伦论著的结晶,数易其稿,历时近十五年,如今即将交付出版,索序于我,我非常愿意也十分乐意向读者介绍和推荐。

1995年,春晓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首届国家文科基地班,我是她的学术指导老师,朴实善良、勤奋刻苦的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完成的学年论文《清代江苏南曲韵部研究》以及本科毕业论文《明末泉州南音用韵初探》已经初步显现出她的语言学功底,后来以优异的学业成绩获得保送资格,跟我攻读硕士研究生,主攻汉语音韵与现代方言,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她能够继续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参与由我承担的福建省社科重点课题《闽台方言的源流和嬗变》(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我们对闽台两岸的闽南方言进行贯穿古今的历史比较和纵横各地的共时比较,涉及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其中语法部分由她负责撰写,她能够充分发挥身为闽南人学习语言学的先天优势,也展现严谨求实的她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专业素养。除了完成所承担的课题任务外,她所完成的硕士论文《<加订美全八音>音系研究》获得福建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1年冬,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玲璞先生来函委托我推荐优秀学生报考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许嘉璐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招收的博士生,因为这样的机缘,我推荐春晓赴上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期间,她身处北京和上海名校之中,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语言学领域的大专家们,在许嘉璐、李玲璞和华学诚等先生的精心指导下,谦虚好学的她奋发向上,学业取得长足的进步。最后以《马叙伦六书说研究》为题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2005年8月,春晓到复旦大学跟随吴金华先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推进课题研究,并以“马叙伦小学成就及其治学精神”为题获得教育部第3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2007年7月,她从上海学成归来,尽心尽力地完成教学工作,将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际有机结合,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在紧张忙碌的教学之余,她陆续发表马叙伦研究系列论文十余篇,广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研究成果受到海内外学界的关注。比如:2010年,台湾逢甲大学郭荣芳硕士论文《马叙伦六书理论研究》(第7页)肯定了春晓博士的论文“对于马叙伦六书研究文献的爬梳与理论的建构,在资料的搜集上实臻完备,在申说马叙伦六书理论上亦能够钩玄提要,评断价值,皆能提供一定的研究论点。”2010年,以“《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为题先后获得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就是2002年11月动笔,2017年8月定稿的作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打磨。如此精心撰著的《<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很值得一读。细读之后,全书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调查全面,内容丰富

随着西方的现代语言学观念传入中国,大量甲骨文献出土,“六书”有着崭新的诠释角度,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的文字学研究,科学系统地归纳以往的六书学说、重新全面整理《说文》学著作被提到议程上来。马叙伦援引甲金文字以及古今实器实物,采用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方法整理《说文》全书,先后历经四十五载(1911-1956)完成《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课题尽可能地挖掘《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的学术贡献,追根溯源,理清马叙伦对宋元明清以来《说文》学继承和发展的具体表现,探究他对后世的积极影响。这样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研究之不足,引起学界对有关观点的重视,推动文字学理论的研究,这对于训诂学史和文字学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分析马叙伦学术贡献的同时,也讨论他的生平,探讨其学术特色的形成因素,分析他的治学精神,这对于弘扬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有着深远的实际应用价值。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因此以全面系统地整理马叙伦著作为实证的基础,以共时和历时的比较作为思辨的支点,进而对文字学理论建设加以思考,这是21世纪汉语学术史研究很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在全面研读马叙伦语言文字学著作尤其是《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说文解字研究法》《六书解例》的基础上,首先述评马叙伦的六书观点,其次逐一探究“六书说”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的运用情况,详尽具体,调查全面,内容丰富,这样的研究费时费力,只有熟读《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才能做到。比如对于方俗材料的引用,马叙伦散见于每一个字的疏证内容之中,书中经过全面整理,分卷次全面呈现,益于读者集中了解。附录的马叙伦学术年谱,广泛搜罗材料,资料翔实,梳理细致,能够达到彰显研究背景的目的。

(二)客观公正,思辨性强

课题的研究是在全面普查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给予全面的综合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平实地归纳马叙伦“六书说”的理论,有理有据,信而有征,表现出研究者对文字学研究方面的理论思考,思辨性强,在汉语文字学史和汉语训诂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学术认识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第一章首先说明《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的独具风格在于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很好地结合起来,马叙伦志在“明道”与“救世”,先后撰述的差异反映马叙伦前后学术思想的变化;其次介绍《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的总体布局和基本凡例;最后还探讨征引材料问题等。第二章从《古文字诂林》管窥马叙伦的学术贡献,马叙伦在“《说文》学”有总结之功和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有“一家之言”显而易见。《古文字诂林》为研究马叙伦学术成就提供极大的方便,便于了解马叙伦的学术传承,从而考察他本人对学术发展史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第三章“‘六书二系说’的汉字孳乳系统”客观评述马叙伦的主要观点,比如“六书”次第的问题上,假借先于形声,实为“声系之首列”。指事、象形、会意三书,实皆属于形系,形声、转注、假借三书,则属于声系,“形系”与“声系”联贯相生;金石刻辞范于“六书”,俗字不合“六书”。第四章分析“六书二系说”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的运用,分别从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等对每一书的情况详加阐释,全面探讨马叙伦对“六书”的具体看法。第五章总结马叙伦“六书说”的贡献和局限。全书能够选取前彦时俊持论之异同进行对比,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品评高下,议论得失,不掩所长,不讳所短,务得事实,每求真是,剖析入理,切中肯綮,评断允当,论述得体。

(三)方法科学,结论可靠

大凡整理一种学问,欲得真实圆满之效果,首在以精密科学之方法,搜集可供研究之确实材料。全面系统整理《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及相关论著,回归事实,挖掘“第一手材料”,定量研究并穷尽性地分析以考定马叙伦之贡献与不足;采用历时比较的方法探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的学术渊源,宏观考察和微观研究有机结合地剖析马叙伦的学术成就,同时将马叙伦置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上与先贤时彦进行比较,考辨学术源流,上溯下推,抽丝剥茧,分析治学特色,阐释科学精神,从而解剖思想精华内核对于汉字学理论建构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意义,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除了如上三个特点之外,我这里想补充一些意见,具体如下:“六书”文献相当丰富,对马叙伦“六书说”学术渊源的分析可再拓展以求深入,评述“六书说”时,更多是“述”,如果“述”中有“评”,“评”多于“述”,那就更加理想了。马叙伦文字学思想内容丰富,仍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整理。

总而言之,春晓博士是努力勤奋、严谨审慎的学者,甘坐冷板凳,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勇猛精进,潜心完成的这部著作材料翔实丰富,论述细致入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结构严谨,文字表达准确流畅,谨守学术规范。这是《说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者可以从中受到十分有益的启发。我在此衷心祝贺《<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的出版,期待春晓博士不断有更高质量的新作问世。

后记

在福建师范大学的校、系领导和汉语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8月,我来到复旦大学继续深造,在恩师吴金华先生的关怀和教诲下开始紧张而充实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吴先生以他博学融通的学识传道、授业、解惑,文字、音韵、训诂专题,宏观理论和微观问题的有机结合,让我对于汉语言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学科有了更新的认识,增长见闻,扩大视野的同时,也为我增添了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每一次听课,每一番谈话总能让我如获至宝,渐渐品味到了读书之乐。吴先生的谆谆教诲促使课题研究在这两年时间里能有新的突破。师母张敏文女士亲切的笑容,温柔的性格,美味的荠菜饺子,飘香的芝麻汤圆,懂事的小狗阿扁……这一切都将成为伴我一生的温馨而美丽的回忆:谢谢你们!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复旦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的老师们,在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的时候献计献策。感谢在出站报告时给予我优秀成绩的鼓励。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求学的两位恩师:许嘉璐先生、李玲璞(李圃)先生。五年来,我看到了他们的睿智与博学,明白了严谨与求实的道理,他们的言传身教将伴随着我一路前行。

弘扬马老的学术品格,这是许先生多年来的夙愿。2002年10月,他让我关注一下《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一路上磕磕碰碰……在2005年5月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许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每到四五月,总要与同学告别,不由得伤感。细芽长成小树,也欣慰,他们刻苦攻读而学有所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高兴,这种复杂的心情是认真做老师的我们所感触良深的。”  

虽然我毕业了,但是先生交给我的作业还没有最终完成。我依然可以聆听先生的教诲:2005年9月,在上海兴国宾馆,他为我讲授如何构建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去。2006年9月,我前往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同时赶上了许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专题讲座《词义是怎么演变并被解释的——词义的主观因素考察》。2006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友张玉梅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我深深感受到先生寄予年轻学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的殷切期望。我时常回味着许先生电邮里的鼓励,一次一次的面授内容,还有那“注意身体”的一声声关怀……

五年来,李先生和师母常青女士五年来,李先生和师母常青女士在学习上一直鼓励着我积极上进,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他们所给我的默默关怀无以言表,这些恩情我永远铭记于心。李先生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每次坐谈受教,如沐春风,每次我写的稚嫩的小文章呈交先生面前,他总是鼓励我,引导我进一步努力。他包容着我的粗浅和无知:“没关系,这是代表你现在这个时候的水平,以后代表着以后的水平,那时候意味着你又上一个台阶……”

博士论文答辩之前,博学、严谨、热情的华学诚先生协助李先生为我提出非常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而且为我写了评阅意见书。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李玲璞(答辩主席)、苏宝荣、陈绂、朱小健、汪少华诸位先生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我常问自己:今天的这份研究报告是否比前两年的博士论文更进一步呢?我时刻记住恩师的话:知思行;要不断地上台阶。

我的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先生引导我走上研究的道路,从1996年以来,他帮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每次返榕拜访恩师,他和师母周丽英女士那一句句鼓励和期盼的话语,我都牢记心中……

在这攀登的路上,先生们的指引如同一盏明灯照耀着我……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真是幸运,能有这么多的师长们在关心我帮助我。我是一棵小树苗,沐浴在先生们的和风细雨之中,不断地吮吸着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谨向诸位恩师表示感激之忱。

五年来,京沪求学,我结识了不少师长学友,他们点点滴滴的恩情和友爱我将永远好好珍藏,在此我很想向他们说声:“谢谢!”

马叙伦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能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大有作为。研究其文,必先知其人,我从他小女儿马珮女士了解到马先生的感人事迹。2005年4月28日在民进中央纪念马叙伦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我们第一次见面,此后我就成为她的一位“小朋友”,同她一起感受和分享她父亲的治学风范和处世精神。她所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也经常让我很受感动,她知道我的颈椎不太好,经常来电邮和短信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我深切地体会到被别人牵挂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幸福。

论文能够顺利完成,我非常想对我的家人说一句:“谢谢!谢谢你们给我的呵护与理解!”我深刻体会到被爱与爱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我要用心地生活着,用心地学习着……

学习和研究是艰苦的,但是我时刻在困苦中享受着思考和增长知识的乐趣。《荀子·修身》云:“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从小学开始,我就不属于聪明的学生,中学的历史老师苏昌敬先生在我回答得漂亮的卷子上,曾经用红笔写了非常精美的“业精于勤”四个字,勤能补拙,这是我在学术的道路上前进的动力。读书不辍,永不停步!尊敬的先生们处世为人的原则,治学作文的态度,鼓励后学上进的话语永远伴随着我。

以《说文》学研究而言,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一字字的整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限于学力和精力,草创之稿难免因所见不广和所考不当而误,敬请各位前辈时哲有以教我(E-Mail:xiao_lcx@163.com),我将不胜感激。

马叙伦先生的治学涉及面相当广泛,这样的选题不是我一个人在一两年时间所能完成的,课题研究的不足还需要稍俟时日来弥补,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期臻美备。母亲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学,她经常不解地问我:“书读完了吗?”我总说:“没呢,读不完的……”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坐冷板凳看似清苦,而我欲乘扁舟,长游书海,祝愿自己学有所成,快乐长伴!同时祝愿所有关心我疼爱我的师长、亲人和好友们安康常伴,岁岁年年! 

还有,要特别感谢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年福建省教育厅第一批B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基金赞助,它们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了科研经费的支持,同时这也是对我的莫大鼓舞。

李春晓

2007年6月

出版后记

书稿是我在复旦大学所完成的博士后出站报告的主要部分,兹以2007年完成的“后记”附于此。

恩师李玲璞和吴金华二位先生也曾鼓励我尽快将博士后出站报告整理出版,如今已过去这么多年,因诸多主客观原因,除了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发表了其中部分内容外,书稿全文迟迟没有完成修订,更别说交付出版了。李先生和吴先生不幸病逝,一想到此,总觉得愧对恩师们的厚望,常常黯然神伤。

平日修改书稿时,小女苏弢秀陪在身边,常问:“妈妈,还要写多少字?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宝贝,妈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当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将书稿交付出版的时候,如释重负的我终于可以回答宝贝的问题。这是十五年来学习和思考的总结,因为时间和学力所限,仍有很多疏漏和错误。书稿从资料搜集到观点提炼,尚待补充和修正,恳请学界时贤方家不吝赐教。马重奇先生在百忙之中欣然为拙稿写了序,对我鼓励有加,足实让我感动不已。许嘉璐先生患有腰疾,医生再三叮嘱卧床休息。据薛冬梅师妹告知,这一两年先生心里一直牵挂着序言之事,6月3日有民进领导前来拜访,先生还特意请秘书把书稿清样拿出来,说:“对于我们民进的主要创始人马叙伦先生,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我这个学生是国内研究马叙伦第一的专家,书稿早就写出来了,就放在我案头,拖了两年还没能把序写出来,很对不起她。以后有事可以找她。”6月7日上午当我收到冬梅师妹微信传来的序言,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反复品味着先生的病中之作,教诲如在耳畔。是我愧对先生啊!感恩先生的厚爱,春晓将继续努力!

另想特别说明的是本课题属于2010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B089)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0YJA740047)的结项成果。浙江古籍出版社策划出版《马叙伦全集》的整理工作,我和研究生翁美凤已经完成《老子校诂》的点校,另外我还要负责整理《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校书之难,我要特别感谢王莲华、王斯泓和潘晓丽三位同学,正是你们认真用心的支持,生活和教学事务缠身的我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根据统计,目前初步整理过的文稿字数是285万,后续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推行一系列资助出版和鼓励科研的发展计划,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很好的平台。2008年,我入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2年,又入选福建师范大学“第二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4年,担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军创新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团队负责人。二十年多来我能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与汪文顶、陈庆元、郑家建、谭学纯、李小荣、林志强、葛桂录等先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分不开,在我眼里,他们的爱护如同慈父或兄长一般让身处文学院大家庭的我倍感温暖。2014年,拙作有幸列入“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集刊”之一,获得资助出版。集刊的出版也是作为我院喜迎学校110周年华诞的献礼之一。

指导过我的师长,帮助过我的朋友们很多很多,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万分感动和倍受鼓舞,难以一一言表,均铭感五内,在此向热忱友爱的你们致以我内心最真挚的谢意!感恩生命中遇到的你们!

人民出版社的詹素娟女士为书稿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文中涉及较多的生僻字和古文字字形,在排版和校对方面增加了许多负担,她细致严谨的工作精神让我感佩不已,感激之情铭记于心。我的研究生赵远方将到福建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协助我完成三校样稿的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7年9月28日初稿

2018年6月7日定稿


妙鉴订良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读后

赵远方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春晓博士的新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研究》(后文简称《疏证研究》)。该书研究马叙伦的《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后文简称《疏证》),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改而成的,正文共六章,另有绪论、附录各一,长达五十五万字。绪论介绍了马氏所处时代的背景、马氏的文字学研究成果和学界对马氏文字学的研究现状等。一、二章为全书铺叙,首先阐明《疏证》的基本风格,然后从《古文字诂林》管窥马氏的学术贡献。三、四章乃全书重点,尤以第四章为重。第三章阐述“六书二系说”的汉字孳乳系统。第四章共六节,分析“六书二系说”在《疏证》中的运用,依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次序展开。五、六章为全书作结,包含马氏“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马氏的治学精神。附录为马氏学术年谱简编。据作者在绪论所言,该书“尝试着整理马叙伦在六书学方面的重要思想,分析他所作出的学术贡献,理解他当时所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和具体方法,进而掌握学术之源,辨析学脉之流变。”(第2页)通观全书,我以为作者的意图完全实现,理由如下:

一、追本溯源,贯通古今——梳理马氏“六书”思想

马叙伦在《疏证·卷廿九》(第八册,本文所用《疏证》由上海书店1985年出版,该版本影印自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共8册,三十卷)中大篇幅(共计46页)地阐述了其文字学思想,其中包含他对“六书”理论的思考。马氏关于“六书”理论的精华概括言之即为:“六书”分二系,次第有讲究,皆是构造法。《疏证研究》第三、四章便是对马氏“六书”思想的深入剖析,也是全书的核心内容。

《疏证研究》第三章标题作“‘六书二系说’的汉字孳乳系统”,下含五节,第一、三、四节剖析了马氏“六书”理论的主要部分,标题分别作“‘六书’乃‘造字之本’,是文字的构造法”“‘六书’名号依从许慎,‘六书’次第略为调整”“‘六书二系’之说,‘形系’与‘声系’联贯相生”。

第一节先梳理了“六书”体用说的流变过程,包括徐锴的“‘六书’三耦说”,郑樵的“子母相生说”,杨慎的“四经二纬说”,戴震的“四体二用说”,作者于各说之下又穿插介绍了蔡金台、龙学恭、林罕、张有、周伯琦、赵古则、吴元满、朱骏声、王筠等人的相关见解,此部分所引资料十分丰富。然后作者借用了“六书法则”“六书理论”(《疏证研究》第三章第一节<第170页>作者讲到对二者的理解,具体如下:“六书法则是客观存在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之中,而六书理论则是对六书法则的具体认识和解释。”)两个概念,虽然对这两个概念的论述仅用了将近千字的篇幅,但对行文而言,不可或缺。随后是正面解说“六书”是文字构造法的观点,作者找出马氏各类著作中表达该观点的原文,在第三章第171~172页阐明道:

先人造字时总依一定规则进行,不是任意而为,一点一画均有其意,也就是说汉字有其造字理据,而此理据经后人整理归纳,可以探讨其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炼出基本的文字构造为“六法”。不过不是先有此六法再来造字,所以马叙伦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六书”不是造文字之法,而是文字构造之法。“六书者,造字之规律,文字之始作。”此处所谓“六书”指六书法则,这是造字的客观规律,“文字之始作”。故“六书”法则伴随着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至此,前文所引“六书法则”“六书理论”概念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它们是作者更好阐明马氏“六书”观点的津筏。作者接着在第174页说:

马叙伦曾表明《疏证》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说清楚中国文字构造的规律……故他依据“六书法则”对中国文字进行一番整理,在整理过程中他对每一个法则有其自己的认识,故他对每一书的理解则又成为“六书理论”的重要部分。

此处阐述“六书”是汉字构造法的内容是马氏文字学思想的亮点,也是《疏证研究》值得称赞之处,作者论证逻辑相当严明,层层深入,解析到位,把问题讲得很透彻。

第三节先确立马氏“六书”名号依许慎;又搜罗整理了历史上有关“六书”次第的观点30家,可谓详赅;接着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说马氏关于“六书”次第的观点:“指事从象形之文而指之,界于象形和会意之间,故事后形先”“无形可象→事亦难指→无意可会,形声生焉”“假借先于形声,实为‘声系之首列’”,得出马氏“六书”次第为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名号、次第已定,第四节讨论“六书”分类问题。将“六书”分为形系、声系并非马氏首创,但马氏对形系(象形、指事、会意),声系(假借、形声、转注)的解释更加合理。《疏证研究》第119页画出“六书二系说”的理论图如下:


虚线为笔者所加。“六书”分别与形、音、义连接可能会被误以为会意、假借仅关乎形,指事、形声仅关乎音,象形、转注仅关乎义,故笔者以为可删除会意、假借、象形、转注与形、义的箭头,改画在虚线箭头处更合理


此图简明易懂,概括了马氏关于“六书”的学说。作者还从“前三书的‘形’与‘义’基本对应,望形知义”“后三书之‘字’与前三书之‘文’孳乳相生”“‘形系’和‘声系’——‘六书’的两分法”“形音义紧密结合是框架主轴,‘六书’为‘造字之本’”四方面对上图作了进一步解释。这之后讲到“象形、指事、会意可合为一书”“假借是声系之首”,这两点在前文已有提及,此处是更详尽地补充说明。第四节最后一个要点是分析“‘六书二系说’与‘三书说’相辅相成”:马氏把象形、指事、会意合并为象形(详参《疏证研究》第三章第四节“象形、指事、会意可以合为一书”),“强调‘假借’在形系和声系过渡的重要作用,显然他赞成‘假借’的存在。”“他认为转注字本身无不是形声字,转注和形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合并为‘形声’。”(第213~217页)所以马氏“六书”也可归为“三书”:象形、假借、形声。

在全面分析“六书二系说”之后,《疏证研究》随即对此理论加以检验,这便是第四章——“六书二系说”在《疏证》中的运用。该章结构较为简单,按顺序对马氏“六书”逐一分析,每“书”一节,各节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1)各“书”含义。作者一般会摘取马氏原文字句作为小标题,如“曰‘视而可识’,形自分明;曰‘察而见意’,义须默会”“‘本无其字’说字形,‘依声托事’则谈字音论字义”“‘以事为名’说形道义,‘取譬相成’则讨论语原流演之声”“‘建类一首’说形道音,‘同意相授’则要求词义不可迁就”。在论述每“书”含义时作者会根据情况引述前人观点,如在“会意”一节‘以类相合’,共同产生意义”标题下引了杨桓《六书统》、林尹《文字学概说》、蒋伯潜《文字学纂要》、弓英德《六书辨正》、贾公彦《周礼注疏》、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郑樵《通志》、戴侗《六书故》、吴元满《六书正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鸣盛《蛾术编》、黄以周《六书通故》、王筠《文字蒙求》《说文释例》、王舟瑶《说文会意字通释》等观点;即使阐述马氏一人观点,作者也会从马氏各种著作中找出相关材料,比如在“象形”一节“‘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之信念”下,作者列举了马氏在《马叙伦学术论文集》《说文解字研究法》《六书解例》《疏证》四书中对“象形”的解释。(2)分类。“指事字有正例与特例之分”“异文会意与同文会意”。(3)成因。分析假借、转注的成因。(4)特点。“象形造字本于物形,不可虚构”“辨形以正义”“会意与象形、指事界限分明,亦可合并为象形”“假借字与本字的关系”“转注与本字关系”(假借、转注存在本字的问题,是区别性特征,故笔者将其归为特点)。(5)个案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皆有。在“形声”下有“挖掘形声字的来源特点,解决汉字难学问题”的标题,该部分重点讨论了形声字的来源/成因,仅在最后点到“马叙伦以为探讨形声字来源的同时,掌握了其规律,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执简御繁’,也就是他强调掌握了前三书的汉字,也就能非常容易学习汉字。”(第292页)因此笔者以为该部分的小标题似乎可以再作斟酌。


二、点面结合,客观公正——总结马氏学术贡献

从《疏证研究》文末所列“马叙伦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来看,马氏的学术研究除了“说文”“六书”等文字学方向外,还有修辞学、史学、诸子学等研究方向,《疏证研究》是对马氏文字学尤其是“六书学”的贡献作分析、总结和评价。

《疏证研究》三、四章主要介绍马氏“六书二系说”的理论,其实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对马氏文字学理论的概括、分析也是在讲他的学术贡献,因此作者所言的“整理马叙伦在六书学方面的重要思想,分析他所作出的学术贡献”其实是统一的,前者是微观分析,深入其中,后者则跳离微观,抽身其外。

《疏证研究》第二章标题作“从《古文字诂林》管窥马叙伦的学术贡献”,该章主要从《古文字诂林》收录有马氏《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读金器刻词》《读金器刻识》条目来说明马氏文字学的贡献。作者采取迂回的方法,避开马氏著作本身,从他书入手,通过他书对马氏著作的征引、认同来反证马氏著作的价值和贡献,这样的论证不仅开拓了读者的视野,而且富有说服力。不过在笔者看来,作者具体处理时略有瑕疵,比如“从古至今,凡真知灼见,‘自成一家之言’皆汇于一编”“借助《古文字诂林》可以探讨学术的发展进程”标题下的内容偏重对《古文字诂林》相关内容的阐发,与马氏的学术贡献联系不够紧密。笔者以为从《古文字诂林》看马氏学术贡献的思路非常好,可适当缩减对《诂林》的介绍和举例的数量,将其作为一节穿插在其他章节。以上是立足于《古文字诂林》这一“点”来总结马氏学术贡献,下面则从“面”着手分析。

《疏证研究》第五章论述马氏“六书说”的贡献和局限,“贡献”主要放在第一节里。作者总结的贡献有:(1)“强调‘六书’的每一书必备形音义三条件”,这是对三四章相关内容的重申,只是前面是隐形的,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此处是显性的,从具体实践操作中升华了出来,更加醒目、明晰。(2)“博引金石甲骨文字,考证《说文》形体,予以六书定类”,这是从方法层面给出的评价。马氏在出土文献方面也颇有研究,他提倡据形比较系联法(由《说文》上推金文、由金文上溯甲骨文)、甲金文字和传世文献比较互证法,这和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清末以来研究文字学的好方法,马氏将其融会贯通,自然是他在文字学方面的特色与贡献。(3)“分析字音,明转注,辨假借”。这一点和马氏坚持“六书”的每一“书”必须形音义兼备相一致。马氏善于运用古音、方音论证,并且以音转寻找转注字,以绝对同音辨析假借。(4)“注意字形结构的分析则是唐兰主张的先声”。作者说:“马叙伦在疏证过程中始终强调,形而不正,义即易讹,故辨形所以正义,亦理董之始工矣。”(第363页)这和唐兰认为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字形相一致,且早于唐氏。(5)“总结和发展前人的“六书”说成果”。这是总括马氏“六书说”贡献,包括总结发展了“六书”理论,发掘了汉字的价值,为当时讨论汉字存废提供参考,启发后学,为后来学者提供研究方向等。


三、回归历史,实事求是——还原马氏问题,归纳马氏方法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讲“如何研究中国学术史”中说道:“故欲研究中国学术史,必须注重其心性修养与人群实践。换言之,须从学者本身之实际人生了解其学术。”(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06月,第84页)钱穆的话为我们作学术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疏证研究》正好与之契合:作者以研究马氏“六书”理论为起点,自然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六书”学术史,而研究“六书”学术史依然是为了服务于马氏“六书”理论的研究。因此,立足于马氏所处的时代、还原马氏所面临的问题、探讨马氏生平交游,对研究“六书”理论大有裨益,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回归历史,实事求是。《疏证研究》体现以上内容的主要是绪论、第五、六章和附录。绪论中作者分析了马氏所处的时代背景: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转变、西方语言学思想和古文字研究对传统文字学产生冲击、马叙伦在研究中坚传统语言学的阵地。第五章讲到马叙伦有深厚的朴学根柢,对前人“说文”著述大量收集并充分考辨、汲取精华;同时能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出土文献,故能后出转精。第六章讲马氏的治学精神,不仅详细介绍了陈黻宸、章太炎两位前辈对马氏的影响,而且还通过马氏的各类著作探索其“悯学之坠,痛国将沦”的内心世界和固守传统朴学阵地的“斗士”精神。附录是马氏学术年谱简编,让读者可以顺着时间轴了解马氏一生。综上所述,作者借助各种史料尽力回到马氏的年代,还原了马氏学术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中西交融、传统语言学不断受到各种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中国的文字尤其是“六书”思想理清并挖掘其价值,使之服务于时代,明道救世。《疏证研究》通过梳理丰赡的文献史料,以实事求的态度回归历史,将马氏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目了然地展现给读者,实属不易。

《文心雕龙·知音》有赞:“良书盈箧,妙鉴乃订。”《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是马氏四十五年的心血之作,李春晓博士写作《疏证研究》亦历时十五年之久,真可谓妙鉴订良书。两位学人情系《说文》,隔世神交,马老当叹:吾道不孤。


【2018年10月,此文刊于《国文天地》34卷5期(总401期),第118-123页】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END

编辑:高照

审核:杨佳

审阅:洪帅

来源:公众号“汉字学微刊”






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