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字打乱顺序也能读懂?其实不单汉字如此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相信很多读者都看到过这张图片。当你一股脑读完之后回头再看,猛然发现:天呐,我居然也有读懂乱序文字的超能力?!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超能力,也不是得了什么重大疾病,能读懂乱序文字的现象已经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解释。
人们在看文字的时候并不是逐字逐句地仔细观看,而是成片、成段、区域式或者找关键词来阅读,只要有一定的积累,人人都可以做到一目十行。
人们直接扫视关键词获取关键信息,其他则由大脑凭借经验脑补。大量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汉字中,英语、法语,还有很多其他语言其实都适用于这个规律。
而汉字作为二维图像形成的文字,相比英语、法语等要更看重图形整体的信息,大脑获取信息时也相应地会更加注重整体。因此,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乱序文字。
《语言学为什么重要》这本大家小书中,讲述了诸多平常而有趣的语言实例,其中一个就是关于乱序文字阅读的,今天就让小北带你解开这个困惑,走进语言学的缤纷世界。
01
人们处理语言文字并非遵循特定步骤
我们发现,人类在听到别人说话时,对于这些话语的处理方式让人出乎意料。例如,我们之前可能会天真地想象,人类是通过按照以下顺序的一系列步骤来处理句子的:
1. 听完整串语音;
2. 找出句子中有哪些语音(哪一处是s,哪一处是z,等等);
3. 识别单词之间的停顿[例如,区分an arrow(箭头)和a narrow(海峡)];
4. 弄清楚每个节点的单词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给定的单词是bear(熊)还是bare(空)];
5. 查看整个单词序列,并弄清楚这些单词是如何根据语法结合在一起的;
6. 根据语法结构推断句子的字面意思;
7. 弄清楚字面意义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推断出演讲者的意图。
有趣的是,上述过程并非不太准确,而是大错特错。
当你听到某个语音时,大脑中以该语音开始的单词“库存”变得活跃起来。随着语音不断传来,你会以闪电般的速度排除各种可能性。在完成了每一个可能的短语时,你尝试同时将其与所有可能的语法角色和字面意义相关联,并使用有关当前文本的事实来排除其中一些备选方案。
还没等到讲话者完成句子,你就几乎了解了所有你需要知道的讲话内容以及其相关性。当你听完整段话语时,已经基本上没什么可做的了。
“衬衫的价格是9磅15便士”,一段刻在灵魂深处的语音。
人们能够接着讲完别人没说完的句子,或者在没听完问题就开始回答,如果你思考一下自己曾看到过的这种情况,就会发现上文的思维过程和它是相关的。
语言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我们已经找到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足以验证这种情况的真实性,并且实时追踪其过程。
我们可以给参与实验者设计一些任务,让他们给出无意识的线索来表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在捕捉出现在屏幕上的某些文字或图片时表现得更迅速(或更迟缓);在某些情况下,其眼睛移动轨迹会表明,他们在尝试阅读句子时,在某个节点倒回去看了一眼。
如果将传感器连接在对应着大脑特定区域的头皮上,我们甚至可以从传感器获取的电流活动痕迹中读取线索。
02
当无法识别的时候往往会自行“脑补”
实验派的语言心理学家和与其共同工作的语言学家,已经发现了导致上述处理机制暂时失控的句子类型。下面是一个可能让你“掉进陷阱”的例子:
The boy rushed out of the classroom shouted.
这是不是看起来不合乎语法?你是否觉得我肯定在shouted(喊)的前面遗漏了某个词,也许是and(并)?在你意识到这个句子并没有遗漏什么单词而且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之前,是否曾存在一瞬间的怀疑呢?
这里的问题(如果你有疑惑的话)在于,这个句子给你的第一印象是,即我们正在谈论一个冲出教室的男孩。接着,我们就碰到一个明显是额外的动词shouted,于是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添加一个and可以说得通:他冲出去并且大喊。然而,这种对句子的修复并没有必要。这句话实际上是说,这个男孩被赶出去了(由句中未提及的老师、医务人员或是警察),所以他可以被称为the boy [who was] rushed out of the classroom(那个被赶出教室的男孩)。
这种理解性方面的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the boy rushed out of the classroom本质上是含糊不清的:它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名词短语。在我刚刚讨论的例子中,人们遇到一个动词(rushed),它可能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如果认为它就是主要动词的话,困扰人们的问题就相应产生了。
有些句子则会引发相反的问题:一开始你会遇到一个可能是名词的单词,你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它就是一个名词。这种情况甚至可以在非常短的句子中发生,就像下列句子:
The old man the ship often.
起初看来,这句话是令人费解的。你可以想象一下,逐一阅读句子里的每个单词,并就如何理解句子进行明确的推理论证。
The是定冠词,是名词短语的开头。
The old是形容词,可能是用来修饰接下来的名词。
The old man 确认了:old(老的)是用来修饰man(人)的。
The old man the —— 名词后面跟了个the?也许这是关系从句的开头?
The old man the ship 也许还是正确的;现在要找一个动词。
The old man the ship often. 就结束了吗?哎呀,我被难住了。没有动词!再想想?
当然,我们(通常)并不会明确地做任何这些推理,也不是说每个人都知道像“定冠词”“形容词”或“关系从句”这样的术语;但显然,每次我们听到有人说些什么,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这种潜意识里的推理论证。
推理的频率也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能力有关。man(人)这个单词作为名词是很常见的,形容词old(老的)经常用来修饰它。
为了正确理解上述句子,你必须将the old视为一个名词短语,意思是“年老的人”(people who are old)并将man视为动词,意思是“操作”(operate)。
请注意,The old man the barricades(老人设置路障)这句话更容易理解:虽然动词man很少见,但man the barricades(设置路障)却很常见,可以给我们理解的线索。我们显然对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相邻的频率存在一些潜意识的敏感性。
由此,我们发现,理解别人对你所说的话的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听一系列词汇并考虑其含义那么简单。在头脑里发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即试图将单词序列与至少三件事相匹配:
(i)语法所强加的约束;(ii)有助于消除虚假线索的含义和常识;(iii)潜意识里注意到单词序列的可能性。你可能会看到,无论是语言教学、心理健康评估,还是编剧、法律起草或是翻译,这种思考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据说阅读这类文字的时候大部分人是唱出来的。
03
心理语言学大有可为
人们之所以要研究人类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决教育和健康问题,如学习缺陷和脑部损伤。
有些人在处理语言方面有着切实的困难。具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的人,很难区分字母形状和确定字母序列;脑损伤患者有时会出现部分或完全性失语症,即无法处理句子结构或单词含义等内容;痴呆症患者或遭受药物副作用损伤的病人(如某些化疗患者的“化疗脑”)有时会出现理解能力和跟踪对话能力受损的情况;还有些孩子会存在语言学习障碍。诸如此类。
如果缺乏对人类语言处理机制的运作方式的专业研究,就无法进行合理而严格的防御性治疗工作,帮助这些病人的希望就会变得非常渺茫。科学地理解语言系统和机制,对于医学界设法帮助无法使用这些系统和机制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假设某位物理治疗师来自外星球,不知道人类的腿是用来运动的,也不知道下肢应该在膝盖处向后弯曲,或者髋关节应该向前移动,以及脚踝可以往各个方向移动,那么他一点儿都不合格,因为物理治疗师需要知道双腿是如何运作的。失语症学、神经病学和语言障碍矫正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都需要了解人类语言处理能力的工作原理。
不幸的是,将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发现应用到教育等领域的现象并不普遍,至今仍只是个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语言学家马克·塞登伯格(Mark Seidenberg)多年来一直研究阅读和识字,他发现美国教育机构对心理语言学实验的研究成果是极为排斥的。
举个例子,尽管阅读相对于讲话来说是次要的,但两者在思想上的联系非常紧密:一个人对声音和对文字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对于“自然拼读法(语音教学法)”(phonics)(强调字母串和它们所代表的声音之间的联系)是否应该在阅读指导中起作用的这一问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大部分的美国教育机构都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并且按照此观点来进行教学。
塞登伯格认为,教授阅读的常用方法与人类认知和发展的规律并不一致。这些方法使学习阅读的难度远远加大了,尤其是对贫困儿童的阅读学习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会议 | 第三届汉语史研究的材料、方法与学术史观国际学术研讨会
“简读西北”工作坊丨第44期:《悬泉汉简(壹)》研读(十七)
《江汉考古》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含湖北荆州王家嘴战国楚简《诗经》《孔子曰》、胡家草场汉简、睡虎地汉简等文章数篇
5月12-14日人文社科讲座34场!秦汉文字的字体与隶文字的构形及释读;督练公所与清末军事改革研究;什么是人文自然?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语言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语言学”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END
编辑:杨忠霞
审核:蔡章丽
来源:“语言学通讯”公众号
关注我们 发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