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中文系 范晓蕾:语言学、这部书与我

语言学 2023-06-2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


范晓蕾著《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系列)已于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下面是作者就此书所作的学术随笔。



语言学、这部书与我

范晓蕾


人到中年,看回过去,二十岁的时光似乎转眼之间就滑到了现在。


记得2004年的春天,我正在北京语言大学读大二,经常趁着阳光明媚之时骑车到北大旁听各种课程,其中便有陆俭明老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这门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讲解朱德熙先生对“的”字的分析,这至今都是我最难忘的课程!陆爷爷怕是我生平遇到的最懂讲课艺术的人,他从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切入方法,伴随着各种生动的例子,最后一步步引向结论,令人豁然开朗。学生们被陆爷爷带着思考,一点儿也不枯燥。正是在那门课上,我听到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语法学启蒙”:对词句的意义主张要给出形式方面的依据,词句的形式特点要找到意义方面的动因,形式和意义必须相互验证。正是在那门课上,我决心攻读现代汉语语法专业的研究生。


之后两年我便常常跑到北大“偷听”不少语言学课程。十年之后,郭锐老师方才告诉我,他记得2005年左右他的“现代汉语”课堂上经常有个姑娘坐第一排听讲,一次这个女孩儿还气喘吁吁地跑回教室取回落下的录音笔,“这女孩儿就是你吧?”哎,真没想到老师那时会看到我……那些年还结识了几位相交至今的伙伴,当时暗自羡慕孙顺兄的聪颖与洒脱,十分感恩杨若晓同学助人之无私,发现吴君如师妹大一时便显露出学术气质。那些年胡敏先生刚刚脱离新东方艰难地创立了“新航道学校”,我因准备考研英语而成为这所英语培训机构的第一批学员。胡敏老师在一次课堂上动容地讲:“我喜欢看韩剧《大长今》,里面有一句话发人深省,‘成功的人都有两个共同点——单纯和热忱’。”多年以后我才感到,成败皆非终点,单纯和热忱确实是推动一个人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跨校听课必然辛苦,回想起来却颇为有趣,这世上不含“苦”的快乐怎么会是饱满的“乐”呢?后来北大读硕、香港科大读博,其快乐新鲜感大概都不及本科时偷听学习的那段岁月。很感慨当年那个单纯执着、充满热情的自己,随着年纪渐长,越发难以找回年轻时候的勤奋劲儿了。


我在硕士、博士期间陆续学习了形式句法学、功能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各种西方理论,学生时代的成名作也是以采用“语义地图模型”这种新兴工具而得到同行关注的。不过,必须承认,本科时在北大获取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完备训练是日后我所有研究的根基,如果没有那种训练,任何著述真不知从何做起。这部《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所探究的课题被誉为汉语语言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全面回归到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之中。全书遵循充分观察、按类归档的要义做尽可能朴素的描写,不轻易进行理论解释或历时构拟。毕竟,单是“了”的现象观察已让人费足脑筋,语料事实的整理更是占满篇幅。在写作“了”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地运用着朱德熙先生在“的”问题上的分析方式,这种无意识性太奇妙了!原来,年少时跟陆俭明老师学到的东西早已植入骨髓,默默浸染于我的思维。


我如此钟爱这部书,它是在何其困苦的处境下完成的!有位朋友说我这些年的经历堪称“传奇”,然而,可以选择的话,我丝毫不想经历这样的传奇。有学生评价道:“范老师,您的内心可真是强大!”哦,事实上,我只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方式来度过这种劫后余生……世上一些人的生命注定会承载许多可惜之处,若能做到一两件事不可惜,则变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在横遭变故之后对这部书倾注的全部情感。六年来,周遭师友看到我不分寒暑、无论风雨地待在学校的研究室中笔耕不辍,都谈到我是多么的辛苦与不易。可是,你知道吗?创作其实是可以疗愈的,十分养生。体力上固然疲累,但头脑中充满了兴奋和愉悦,探索问题的满足感居然帮我撑过了一段段艰难的日子。


业师张敏教授曾跟我讲:“我们做学术的有一个特别的回报,就是能用著作跟后人保持对话。像朱先生(朱德熙)跟吕先生(吕叔湘),去世那么多年,我们活着的人仍要引用他们的文章、探讨他们的观点,朱先生、吕先生一直用思想跟后世的人进行对话,虽死犹生,多么妙啊!”这是我听到的对学术研究这件事最唯美浪漫的描述。电影《寻梦环游记》的主题“请记住我”是一个简单又深刻的人生期许,被人记住自然不算最重要的,而能被人记住到底是世间幸事,不是么?


于是,我在这部书中着重征引了1950年代几位早期学者对“了”的研究,并特别肯定了已淡出学界的一些学者对本课题的贡献。这些先辈学者大多已过世,他们的论著少有人提及,这些前贤与我又无学缘关系。坚持秉笔直书,只是因为我认为这些前辈的思想值得被后世记住,我从他们的著述中读到了智慧与真诚!


书生所为既然是纸上苍生,无用之学便要做得至情尽兴。我以此书,与诸君共勉。

作者简介

范晓蕾,女,1983年12月生于河北省邢台市。现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博雅青年学者,主攻现代汉语语法,曾获中国语言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2020),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

履历:

http://chinese.pku.edu.cn/szdw/zzjs/3a7e2e03b435441381167700f4e59203.htm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重磅 丨 2023 GDI 大学排行榜(语言类及师范类)


语言趣谈|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用“咱就是说”


沈家煊答陆俭明问:名词的定义问题


985教授:如何把一篇普刊文章修改成C刊标


程浩丨安大简《诗经》的“同义换用”现象与“窗”字释读


如何写出高分简历,让面试官打爆我的电话?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END

编辑:马玉倩

审核:唐    诗

来源:公众号“汉语堂”

语言学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既可意会 也要言传

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儿,点我不香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