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五类人最害怕裁判文书公开:他们在害怕什么?

天涯笔客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2023-12-19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对权力的约束程度。

而司法,是最重要,最基础是一环。

因为没有司法的公开公正,其他对权力的监督手段都会名存实亡,权力的这只怪兽,将会更加信马由缰。

近段时间,“裁判文书不再对外公开”这事儿,在网络上引发了极大争议。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被执行了10年的裁判文书上网制度,这道大门将被永久关闭了。取而代之的是,将于2024年1月上线运行的“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仅供法院人士在内部专网检索裁判文书。律师、法学研究者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无法查阅。

也就是说,一些枉法判决案件和司法丑闻案件,只有内部可以看到,再也和普通人及媒体无缘了。

该消息一出,法律界人士纷纷惊呼:这是法治的倒退。

有知名自媒体撰文评论称,裁判文书不对外公开,将开启新一轮的司法腐败。

事实上,裁判文书公开制度,一直被赋予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其作用对增强司法透明度,强化监督,防止司法权滥用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更是将法院判决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过程民主的重要里程碑。

人民日报甚至用“让公平正义成为信仰”的标题评论,来肯定裁判文书公开的社会价值。

最高人民法院更是将这一举措提高到了“向世界贡献中国经验”的高度。

裁判文书公开的作用和意义,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或许对某些部门和某些人来说,裁判文书公开的所谓“弊端”也是很突出的。

比如河南信阳市公安局原局长李长根一案,就是因为有律师和自媒体将其判决书发到网上后,引发全网一哗然。

好家伙,一个市公安局长,仅被判决书披露的卖官人数就高达三十多人。

关键是,那些花钱买官的人,几乎全都还继续在位置上为人民服务,有的甚至还在继续升官。

这起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给官员群体带来的负面形象,是显而易见的。

再比如当初的女辅警案,同样是因为其判决书被曝光后,被演变成为一起公共舆论事件。

按理说,一个女辅警,敲诈勒索了整整九名官员,被判刑13年罚款500万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可判决文书曝光后网友们才发现,原来这个漂亮性感的女辅警所敲诈的对象,居然都是贪图其肉体的各路官员及公职人员。

他们将漂亮女辅警睡了又不想与其结婚的情况下,不得不花钱免灾,忍气吞声被敲诈而不敢声张。

该起案件经媒体曝光后,女辅警最终才被改判为有期徒刑七年。


这起案件的裁判文书经媒体曝光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官员群体带来的负面形象,同样显而易见

还有一起近日发生事件,也比较有典型意义。

律师张庆方在四川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案时,经裁判文书查询后得知,该案件的主审法官,就是曾经的行贿犯。

张律师由此质疑,一个在判决书中被确认行贿过的人,还能担任主审法官,审判一个受贿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起起从裁判文书网中曝光的案件,让网友们发现了一个事实:龌龊与不公不仅会实现,而且被以看得见的方式去实现。

这些,或许就是裁判文书公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吧。

但正如知名大学教授劳东燕所评论的那样,“裁判文书公开虽然在短期内被发现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弊端,但此类问题难道不应该通过直面的方式去解决吗?我不相信,通过不让人看到此类现象,就可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

凡事有利必有弊,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忧愁。

所以,裁判文书公开会将一起起丑闻曝光出来,自然就会让心里有鬼的人害怕。

正如有利益群体要大力阻止“全民免费医疗”,要阻止“官员财产公开”一样,自然就会有人巴不得“裁判文书公开”被关闭。

那么,有哪些人哪些单位最害怕裁判文书公开呢?

一、法官群体

他们害怕自己很荒唐很枉法的判决,被多事的网民扒出来在阳光下爆晒。他们害怕其职业污点在全网留痕、被全网展览!这让他们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二、乱作为的办案机关
因为优秀的裁判认定和证据评判,都需要进行列举和详述,那些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之举将无法被掩盖。

 三、利益集团涉案者  
一些利益集团的涉案者怕公开,这些人是最慌的!因为他们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灼热目光。 
四、有关领导 
一些主政的地方领导害怕公开,他们觉得司法丑闻会影响当地政府“形象”和自己的颜面,他们习惯于“丑不外露”!
可以肯定的是,裁判文书不公开后,固然让一些人松了一口气,也让一些荒诞的案件不被众人看到,但这就能让捂着眼睛的司法信任,重回高大上了吗?
请最高法院多听听民众的呼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